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广域电磁法在湘西北页岩气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广域电磁法应用于湘西龙山地区的碳质页岩探测,揭示了该区碳质页岩的含碳量较高,相对上、下地层显示为低阻的特征。采用自主研发的“重磁电三维反演成像解释一体化系统”进行广域电磁法数据处理,获得了地下电性体真实的电阻率特征,基本查明龙山地区碳质泥页岩层位的电性分布规律。表明广域电磁法是获取碳质页岩分布范围和埋深的有效探测手段。  相似文献   

2.
时频电磁法(TFEM)在油气勘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数据反演中模型精度对反演精度影响很大,充分利用已知资料精确建模可有效降低反演的非唯一性、提高反演精度。基于准北探区实际资料,对研究区电测井数据进行高斯分布统计分析,获得各地层的电阻率均值、离差等特征数据,据此提出对研究区上、下构造层及不同地层进行分层电性建模的方法;通过火成岩储层岩石频散测试分析,获得探区不同油气饱和度火成岩的频散特性,同时依据该地区时频电磁油气检测结果与钻井含油气信息建立油气电磁属性识别模板。示例展示了通过分层建模和反演获得的电阻率和极化率剖面,以及剖面的分析、解释结果,指出了含油气有利目标。文中的建模方法和油气目标解释思路可为类似地区的油气储层评价提供有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地电磁、地震与重力资料综合反演在徐闻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在对联合反演和模拟退火算法研究基础上,利用大地电磁(MT)与地震资料的模拟退火约束同步反演技术,对雷州半岛徐闻地区的MT资料和地震数据进行了处理。研究区第三系玄武岩发育,地震勘探难度大,资料品质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利用MT资料并结合重力等资料,通过联合反演来解决深部目的层的分布及基本构造特征,为加快油气勘探及部署提供依据。在物性研究基础上,建立了该区基本的物理[CD*2]地质模型,通过大地电磁与地震资料的模拟退火约束同步反演,并结合重力资料进行了顺序反演和综合解释,确定了该区的速度、电性、密度结构,为构造研究提供了全面和可靠的依据,证明了联合反演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实际采集的瞬变电磁数据包含电磁感应和激发极化效应,如何准确提取电阻率和极化率信息是电性源瞬变电磁数据处理的关键。首先,基于Cole-Cole复电阻率模型实现有限长电性源瞬变电磁法一维正演,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电性源瞬变电磁一维反演方法。然后,在传统差分进化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反向学习策略及控制参数自适应调节,加快反演的收敛速度,同时在目标函数中引入约束条件,构成最小构造反演,降低反演的多解性。最后,基于典型的三层地电模型和复杂多层模型进行理论模型测试,反演结果可有效恢复模型的电阻率和极化率。利用实测资料进行反演,反演得到的电阻率与OCCAM反演电阻率基本一致。在此电阻率约束的基础上,进一步反演得到极化率信息。反演结果准确地提取了实测数据中的电阻率信息,得到了地下介质的极化率分布,证明了算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低电阻率油气藏成因、识别与解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虎 《测井与射孔》2006,9(4):29-35
低电阻率油气层的电阻率低于或接近邻近水层的电阻率,使得在电性上难以区分油气层与水层,给测井评价带来很大难度。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成因非常复杂,成因类型多,而且不同油气田的低电阻率油气层成因存在差异,因此,系统了解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成因,对利用测井等资料评价低阻油气层是很有意义的。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常规电法测井识别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局限性,举例说明了应用新技术和数学方法来识别低阻油气层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低阻油气层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地球物理测井资料解释的最基本任务之一是在钻孔剖面上准确地识别油(气)层、油水同层、水层、干层等。 新疆塔北地区三叠系的特殊油气层电阻率低于或接近水层电阻率,在电性上直接区分特殊油气层与水层很不现实;另外,该区油气层的特征和油气层的影响因素明显与其它油田存在差异,故解决问题方法和思路不同于其它油田。文章利用油气层、油水同层、水层和干层的测井曲线和储层参数,建立识别储层流体属性的判别模型,采用灰关联分析聚类法、BP人工神经网络等模式识别法,对实际测井资料进行了解释,识别结果与试油结果对比表明BP人工神经网络、奇异值分解等方法识别结果与实际结果基本一致,没有漏掉油气层,取得了好的解释效果。  相似文献   

7.
大地电磁与地震联合反演技术在西亚某区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东敬  于鹏 《石油物探》2005,45(3):251-256
西亚某区山前复杂带勘探程度低,且地震勘探难度大,反射品质差。为此,开展了大地电磁与地震联合反演技术的研究。对反演所采用的模拟退火算法进行了探讨和改进,给出了联合反演的处理流程;讨论了反演的约束条件类型以及建立速度模型和电性模型的方法;利用实际采集的大地电磁连续阵列剖面法(CEMP)资料和地震数据进行了模拟退火约束同步联合反演处理,确定了各地层的电阻率和速度,并根据研究区的物性研究结果建立了基本物理一地质模型;利用重磁资料进行了顺序联合反演,确定了各地层的密度和磁化率,并得到了磁性体的位置;利用各种物探资料反演的结果进行了综合解释,划分了有利构造区带。在该区某构造带上钻探的一口井获得了高产油气流。  相似文献   

8.
在准噶尔盆地腹部应用中心回线瞬变电磁测深法进行了沙漠地带表层结构调查的试验。采用“虚拟全区视电阻率”参数和一维“正演修正法”对实测数据进行反演成象.能直观地反映地下一维电性层电性垂向变化特征。同时。提出了在少量微测井控制下.由电阻率剖面转换地震波速度剖面的非线性高阶多项式拟合算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精细描述10~300m深度范围内的地层电性变化特征。电性界面与微测井地震波速度界面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该方法为地震资料静校正提供表层结构信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综合识别方法在低阻油气层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 吐哈油田在岩性油气藏的勘探中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目前油气勘探正处在由构造油气藏向岩性油气藏勘探转变的转折时期, 但由于岩性油气藏固有的特性, 对其储层预测、油水层识别存在诸多困难, 在测井资料上反映为油层电阻率低与水层电性差异小和含油饱和度低等特点。该文以吐哈盆地台北西部的低电阻率油气层为例, 从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分析出发, 在系统总结低电阻率油藏地质特征、形成机理的基础上, 详细研究了低电阻率油气层地质录井、测井资料响应特征, 并结合地震资料探索出一套能有效识别低电阻率油层的综合方法, 对今后该类油气层的解释评价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朋海油田位于渤海湾某浅海海域,东营组东三段是其主要目的层之一,该区地质背景复杂,油层电阻率普遍偏低.油气水识别难度大。在分析该区低电阻率油层主要成因并明确其育效厚度所涉及的岩性、物性、含油性以及对应的电性基础上,采用以岩心观察及其相关分析确定含油级别。岩石物理实验结合测井分析确定岩性、物性以及电性.对照试油结论.分别分析涉及低电阻牢油层有效厚度的4性特征。据此确定符合该区地质特点的低电阻率油层下限。油水层划分图板表明油水分异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柴达木盆地地壳深部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探新领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柴达木盆地从20 世纪50 年代以来, 已探明三大油气区: 西南尕斯库勒一带的第三系油气区, 北部冷湖、鱼卡、南八仙一带的侏罗系油气区以及东部三湖地区的第四系天然气区。但未来的油气勘探领域在哪里, 这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盆地榴辉岩、镁铁-超镁铁岩的发现和盆地边缘大量金矿的分布, 以及盆地中膏盐、白云岩、伊利石、锶矿床等的存在则表明了盆地广泛存在地幔流体活动。地震测深结果显示: 柴达木盆地中地壳广泛发育低速- 高导层, 这是无机油气的发生器。分析中地壳低速- 高导层与深大断裂分布关系, 大断裂与不整合面、浅层断裂及储集层的配套关系, 对寻找大油气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研究表明, 柴西地区深部花岗岩及其风化壳是未来石油勘探的重 点, 而盆地东部三湖地区深部则是寻找大气田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12.
王九拴  王绪本  杨静  张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2,(4):605-609,682,514,515
地下岩层含气时会引起地震纵波能量吸收与构造畸变问题,且单一利用纵波资料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会表现出明显局限性。而转换波受地层含流体影响较小,联合应用纵波和转换波资料能有效解决单独利用纵波资料易受多重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多解性问题。本文基于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的高品质多波数据,从分析纵波与转换波在走时及振幅等属性上的差异入手,通过转换波合成记录标定及纵波与转换波资料匹配等,联合应用多波地震属性进行储层描述和油气预测。经实际钻探验证,本文方法在三湖地区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柴达木盆地复杂山地地震勘探多年攻关效果不佳问题,改变攻关思路,采用三维设计理念,利用宽线采集方法,通过灵活多样地选择施工机具、精细表层调查技术、高速层追踪岩性激发技术、因地制宜地选线选点技术、复杂区钻深井工艺技术、检波器埋置工艺接收技术、静校正技术等一系列实用物探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加强基础工作,严格野外施工,大大提高了单炮资料信噪比,改善了剖面品质,取得了良好的攻关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明确致密油气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柴达木盆地西部(简称“柴西”)地区致密油气形成的地质条件:首先发育多套大面积的烃源岩,具有多个生烃凹陷;其次广泛发育致密储层,主要包括致密砂岩储层和裂缝型(泥质岩和碳酸盐岩)致密储层。致密砂岩储层以南翼山和红柳泉E13砂岩、乌南N12砂岩为代表;裂缝型致密储层以南翼山E23、狮子沟E13、开特米里克和油泉子N1的储层为代表;且源储交互叠置分布。致密油气在柴西地区广泛分布,古构造斜坡区和生油凹陷中心是致密油气分布集中区。致密油气可能的成藏组合包括源内包裹组合、源上广覆组合、源下依伏组合和源侧披覆组合等4种。按照储层成因类型,柴西地区致密油气勘探领域主要有:三角洲前缘砂体致密油气、滩坝和浊积扇砂体致密油气以及碳酸盐岩致密油气3个领域。针对每个领域,通过致密油气形成条件分析,按照区域和层位,共优选出8个有利勘探区带。    相似文献   

15.
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原油裂解气的发现及成藏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田继先  李剑  曾旭  孔骅  沙威  郭泽清  张静  付艳双 《石油学报》1980,41(2):154-162,255
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发现了中国陆上地质储量最大的基岩气田——东坪气田,其天然气来源于侏罗系高成熟-过成熟阶段的裂解气,但深层裂解气藏的成因较为复杂,特别是在东坪气田以西的坪西和尖顶山构造带,由于不发育侏罗系,新发现的基岩气藏来源不明,影响了深层天然气的勘探认识。利用天然气组分和同位素分析数据,结合东坪地区地质特征对深层裂解气开展分析,建立了天然气的成藏模式。研究表明,东坪地区深层基岩气藏具有原油裂解气,基岩储层中发育沥青包裹体,表明该地区发育古油藏裂解气。柴达木盆地北缘的侏罗系烃源岩以湖相泥岩为主,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经历了长期的深埋过程,具备形成原油裂解气的物质基础和温度条件。东坪地区深层基岩气藏的成藏具有早期充油、后期高温裂解、晚期调整的特征。东坪地区原油裂解气的发现拓展了柴达木盆地北缘天然气的勘探领域,对深化柴达木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发现了中国陆上地质储量最大的基岩气田--东坪气田,其天然气来源于侏罗系高成熟-过成熟阶段的裂解气,但深层裂解气藏的成因较为复杂,特别是在东坪气田以西的坪西和尖顶山构造带,由于不发育侏罗系,新发现的基岩气藏来源不明,影响了深层天然气的勘探认识。利用天然气组分和同位素分析数据,结合东坪地区地质特征对深层裂解气开展分析,建立了天然气的成藏模式。研究表明,东坪地区深层基岩气藏具有原油裂解气,基岩储层中发育沥青包裹体,表明该地区发育古油藏裂解气。柴达木盆地北缘的侏罗系烃源岩以湖相泥岩为主,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经历了长期的深埋过程,具备形成原油裂解气的物质基础和温度条件。东坪地区深层基岩气藏的成藏具有早期充油、后期高温裂解、晚期调整的特征。东坪地区原油裂解气的发现拓展了柴达木盆地北缘天然气的勘探领域,对深化柴达木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选取柴达木盆地西部英雄岭地区为攻关地区,开展复杂山地地震勘探技术研究。本文在分析工区地震勘探难点及以往地震技术应用效果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技术思路,通过试验总结形成了复杂山地宽线地震采集、处理配套技术,应用该套技术提高了工区地震资料品质,落实了目标区构造圈闭,证明宽线地震勘探技术是适用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复杂山地的勘探技术。  相似文献   

18.
柴西地区古近系—新近系天然气成藏条件分析及目标优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系—新近系油气资源丰富,但天然气勘探程度相对较低,为了推进研究区天然气勘探新局面,以源-盖控烃、构造-储层-圈闭控藏的选区评价思路为指导,综合运用实验分析、盆地模拟及地质评价技术,研究气源岩、储集层、圈闭、盖层及保存条件等特征,并提出有利勘探目标。研究结果表明:柴西地区气源岩(Ro≥0.8%)有5套,主力气源岩为E32和N1,具有明显晚期生烃特征,主要分布在柴西北及靠近茫崖凹陷的柴西南局部地区,面积约为4 743.40 km2,生烃总量约为1.17×1012m3;柴西地区储层分为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两大类,岩性致密,物性变化较大;柴西地区存在2套区域性盖层,深层盖层保存条件好,浅层盖层保存条件差;有效气源岩区深层主要以E31、E32晚期(断)背斜及断鼻等构造圈闭为主,与生气期、成藏期及保存期时空匹配一致。在此基础上,优选了狮子沟-干柴沟、咸水泉-油泉子-黄瓜峁和南翼山3个天然气有利勘探区带,明确了12个有利圈闭和3个较有利圈闭。研究结果对柴西地区天然气的深入勘探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柴北缘深层天然气勘探程度低,资源潜力大,天然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方向尚不明确,制约了天然气勘探进程。基于地震、地质、地化及钻井等资料的研究,从烃源岩、储层、构造及输导体系等方面,综合分析了柴北缘深层天然气藏的成藏条件,结合已有勘探成果和地质条件,指出了深层天然气有利勘探方向。结果表明,深层侏罗系分布广,阿尔金山前西段存在侏罗系生烃凹陷,深层高-过成熟度烃源岩生气潜力大;基岩风化壳和次生孔隙发育的碎屑岩可作为深层有效储层,基岩储层物性不受深度控制,深层发育碎屑岩优质储层;广泛分布的以断裂为主的输导体系有利于超深层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纵向和横向运移;多期构造活动使得柴北缘深层形成多种类型的圈闭,烃源岩持续生烃有利于这些深层圈闭早期、多期成藏。在以上研究成果基础上,指出深大断裂发育的生烃凹陷周围圈闭是深层天然气聚集有利区,盆缘古隆起以及晚期构造带上大型背斜圈闭层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其中阿尔金山前深层是最现实的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20.
柴达木盆地英东油田的发现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英东油田位于柴达木盆地英雄岭构造带东段,地面地形异常复杂,以往认为地质条件不利于油气成藏,始终未获重大发现。近年来随着山地三维地震及测井评价技术的不断提高,在2010年获得重大突破,探明了柴达木盆地单个油藏储量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物性最好、开发效益最佳的整装油气田,并建成产能50×104t。通过对英东油田的精细解剖,对成藏特征及技术难题进行了研究攻关,形成以下认识:英雄岭地区具有晚期生烃、持续充注的特点;新近系湖相砂体分布广泛,储-盖组合配置好;该区断层具备良好的侧向封堵性能,在中浅层易于形成断块圈闭;英东地区大型滑脱断层沟通始新统优质烃源岩,使早期聚集的油气藏发生调整,同时后期形成的油气持续运聚,深、浅断裂形成“接力式”输导,在浅层晚期形成的构造圈闭聚集成藏,具有晚期复式成藏的特征。针对英东地区复杂的地形地貌和油藏特征,形成了复杂山地三维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技术,为落实油气勘探目标奠定基础。针对英东油田含油气井段长、流体识别难度大等问题,建立了长井段多油气水系统油藏开发模式、多条件约束复杂断块地质建模技术。通过研究,明确了英东油田的成藏机理,攻克了工程复杂关键技术,为实现英东油田的高效开发和快速上产提供了地质理论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