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考研、供需见面和医学生毕业实习的矛盾及其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研、供需见面与医学生毕业实习间的矛盾日渐突出 ,已成为带有普遍性的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社会发展对医学院校人才供给需求间的变化、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的步调不一致是社会客观因素 ,而二者时间安排上的冲突、学生成才概念的缺陷、教学管理与临床教学的有所松懈等则是其内在形成因素 ,因此 ,从其形成因素着手 ,统一“终生教育统一体”的认识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迎考观和成才观 ;加强学校和社会的沟通 ,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严格教学管理 ,保证实习连续性 ;从招生体制、课程体系、调整医学教育层次等方面深化教育改革 ,应是妥善处理二者关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儿科临床教学存在较多的困难,儿科面对的患儿及家属是一个特殊群体,加上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如:独生子女政策、高校扩招、医患矛盾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临床教学质量。我们对多年实习带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制定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如:进行入科教育,加强管理力度,注重儿科特色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医患沟通训练等,激发学生对儿科的兴趣,提高了儿科实习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制约临床实习质量的因素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临床实习是临床教学中心环节之一 ,临床实习质量的优劣 ,将直接影响医学生的医疗水平及综合素质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诸多的不利因素 ,严重制约着临床实习质量的提高。既要正视问题 ,又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培养大批合格的高等医学人才的关键。本文拟结合临床教学的实际 ,对制约临床实习质量的诸因素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1 临床实习质量的制约因素临床实习是医学院校后期教学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 ,由于临床教师工作双重性及学生思想的波动性诸因素 ,对临床实习质量形成…  相似文献   

4.
后期临床教学在医学院校的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被重视.实习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本文通过对丽水市人民医院连续2年的实习生问卷调查,较全面地了解和分析影响实习质量的因素,以寻找积极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护理学作为一门实践学科,临床教学是护理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课堂教学相比,临床教学有其独特性质[1].临床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的好坏.有研究表明,有效临床教学行为能够提高护生的实习效果和临床能力,改善临床学习过程,保证教学质量[2].本研究以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了解实习护生的素质及带教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雷蕾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6):107-108
目的 探讨如何合理解决考研和实习的矛盾以及提高实习质量.方法 对98 名实习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其毕业后打算、考研目的和时间安排等.结果 45.92%的学生考研;15.31%的学生毕业后感到茫然;67.35%的学生希望考研和实习兼顾.结论 学生应尽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合理解决考研和实习的冲突;学校应用PBL 和真实病例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学习,提高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7.
武惠敏 《医学教育》2013,(5):740-742
医学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操作能力在医学人才知识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临床教学实践环节是实现医学生培养目标的关键阶段.然而,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医学院校应届毕业生在实习期间,还要面临考研、就业等压力.解决考研、就业对临床实习的影响,既需要学校、实习教学医院加强引导和管理,也需要毕业生提高认识和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研究目前医学院校实习权利问题与矛盾冲突原因,从医学、教育学、伦理学、法学等层面展开剖析,对医学院校实习教学中涉及的带教教师、学生和患者进行权利界定,从医师资格考试、法律、教育三方面提出有效对策,进而从伦理视角推进临床教学工作向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发展。  相似文献   

9.
胡文笳  成青鉴  韦婷婷 《中外医疗》2008,27(32):107-107
当今社会,对于即将毕业的高年级医学生来说,是就业还是考研,一直是困扰他们学程后期的主要问题.在选择就业或是考研的过程中,他们对于临床实习的心理偏向和完成的质量就各有不同.同时在此过程中常常产生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从而影响他们的实习、考研和就业, 甚至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为探讨学生实习、考研和就业之间的矛盾,我们对已进入临床实习的学生做了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多角度分析,探讨新形势下影响临床实习质量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影响临床实习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不断改善临床实习状况,逐步提高临床实习质量,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1.
252例医学专科毕业生求职前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四川省各大院校医学专科毕业生心理状况及人格特点。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对252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①医学专科毕业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4.9%,较全国范围检查范围高。②医学专科毕业生SCL-90各因子与全国常模相比,除躯体化外其余均有显著性差异。③男女之间在强迫、人际关系上存有显著性差异。④EPQ-E和EPQ-P与SCL-90各因子分呈正相关,EPQ-L与SCL-90各因子分呈负相关,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EPQ-N除与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其他无相关关系外,与其他各因子都有正相关。结论:医学专科毕业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且与个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探讨当今医学研究生幸福感状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医学生主观幸福感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南京医科大学260名医学研究生作为研究样本,根据总体幸福感量表,对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进行分析?结果:医学研究生主观幸福感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研究生主观幸福感得分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博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在生活满足和兴趣?精力以及松弛和紧张因子均高于硕士研究生;不同年龄组的研究生在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精力以及松弛和紧张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性别?学历以及年龄段差异对研究生主观  相似文献   

13.
服务基层:医学专业毕业生择业取向新渠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国家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出台,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就成为当前和今后就业工作中关键而紧迫的现实课题。通过对沈阳医学院本科毕业生服务基层择业取向的调查,在了解沈阳医学院本科毕业生择业取向的基础上,分析其影响医学生服务基层择业取向的原因,进而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促进医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在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医学类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文章从现阶段调查分析入手,分析医学类毕业生就业总体状况、就业影响因素和就业难的深层原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对“十一五”期间创新大学生就业教育提出思考,进而对如何以科学发展观来促进大学生的就业提出对策,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医学院校毕业生去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医学院校毕业生去基层就业难,这其中既有学生的主观原因也有外在的客观原因。医学生去基层就业是社会的需要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必须建立相应的政策、制度进行引导和规范。因此,要促进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需要政府政策先行,学校教育鼓励,个人转变传统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16.
医学毕业生就业农村医疗机构意向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校医学毕业生就业意向及选择农村医疗机构就业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订和完善就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我校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准备、就业前景、求职去向及认识和选择去农村医疗机构就业意向进行调查分析.结果:87.7%的毕业生准备就业,92.19%的毕业生认为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求职去向前二位地区分别为中小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比例分别为36.5%和30.6%,53%毕业生认识到去农村医疗机构就业的必要性,只有32.7%的毕业生选择会去农村医疗机构就业.结论:政策的倾斜和就业指导是引导医学毕业生服务农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新农村建设需要大批毕业生和各类人才扎根基层创立事业,鼓励和引导医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服务是当前高校、政府一项重要任务。在此从政策扶持和创业机制上作一些探讨,为医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和创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汪江平  李绍华 《安徽医学》2012,33(5):605-607
目的探讨医科大学毕业生职业期望对职业决策能力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某医科大学四类专业1 020名本科毕业生,使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和职业期望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几乎没有困难和比较困难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3%和38.5%;对医学毕业生职业决策能力有影响的职业期望因素是:择业首选因素(OR=1.611,95%CI=1.213~2.140)、单位级别(OR=1.895,95%CI=1.094~3.282)、自评影响就业因素(OR=1.549,95%CI=1.121~2.141)和就业自信程度(OR=3.900,95%CI=2.832~5.371)。结论医科类本科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整体水平偏低,应帮助毕业生形成合理职业期望,从而提高其职业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9.
医学院校农村生源毕业生就业焦虑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农村生源毕业生就业焦虑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干预医学院校农村生源毕业生就业焦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以及自制的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对河南省医学院校287名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院校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情绪的检出率为33.1%;男生的就业焦虑检出率高于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专业和不同学校类别的医学院校农村生源毕业生就业焦虑差异明显,临床和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焦虑检出率高于医技和其他专业学生,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焦虑检出率显著高于本科院校毕业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专业和学校类别对医学院校农村生源毕业生就业焦虑影响差异性显著,应当有针对性地对毕业生开展就业前心理卫生健康和就业指导教育等工作。  相似文献   

20.
医学生基层就业观调查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阻碍因素及其就业指导需求,为医学院校建立可行的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指导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我校首届选修全科医学课程的27名2007级临床医学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对就业地点选择仍主要集中在大中小城市,共占74.08%,选择县城的占25.93%,乡镇和边远地区农村无人选择;选择一级医院只占7.41%,乡镇卫生院和乡村卫生室无人选择。阻碍毕业生下基层原因主要是工资待遇低、基层缺乏吸引力和不利于今后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等因素。结论做好舆论宣传教育、政府加大投入、制定相应的政策、学校加强就业指导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引导医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