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口岸入境人员梅毒与艾滋病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梅毒与艾滋病是我国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监测的重要传染病,也是我国禁止入境的疾病之一。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湖北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依法对经湖北口岸入境人群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血清学监测。现将1986~2005年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口岸检出的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的监测情况,为输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口岸2008-2011年入境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对来自基孔肯雅热流行区的发热人员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判定染疫嫌疑的采集样本送检,对阳性病例资料和检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1例病例均来自基孔肯雅热流行区;均为输入性病例,其中9例入境时在发病,2例入境后医学观察期间发病;平均年龄40.2岁,以男性中青年为主;体温监测是主要检出手段;未发生二代病例.结论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口岸防制基孔肯雅热的措施适当得力,能有效阻止基孔肯雅病毒通过口岸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艾滋病在入境外籍人员中的感染情况,防止艾滋病由国外向国内传入。方法对到黑龙江检验检疫局进行健康体检的入境外籍人员作艾滋病血清学检测。结果采用酶标法和颗粒凝集法进行初筛试验,用蛋白印迹法进行确认试验,检出HIV-1抗体阳性1例。结论制定科学、有效的口岸出入境管理制度,加强出入境检验机关对入境人员的监测管理,彻底切断艾滋病的外来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包机遣返偷渡人员的艾滋病、梅毒感染状况,为国境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传染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对福州空港口岸1998-2000年,3 244名偷渡遣返人员实施艾滋病、梅毒监测.检出HIV感染者2例,检出率为0.062%,检出梅毒感染者48例,检出率为1.48%.提示包机遣返人员是艾滋病、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应加强对偷渡遣返人员的传染病监测,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山东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流行情况,制定有效控制措施.方法 对2012年山东保健中心的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全省共监测出入境人员10万人次,体检中共检出各类传染病719例,检出率为7.16%,传染病主要是病毒性肝炎、性病和流感;其主要职业分别为入境船员、入境公务人员和出境涉外婚姻;国家/地区分布主要来自韩国、中国台湾的人员;年龄和性别主要以青壮年和男性为主.结论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应进一步加强对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防止传染病的传入传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2005年辽宁各口岸传染病监测结果的分析,了解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传染病监测工作情况,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对策。〔方法〕对2005年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传染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比全国其他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传染病监测结果,对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传染病监测工作进行分析。〔结果〕辽宁检验检疫系统传染病监测病例检出率为5.1‰,传染病监测工作及传染病检出率仍有提高的潜力;口岸传染病监测病例检出数占总检出数的3%,口岸传染病监测率及检出率(非出境人员传染病体检监测)亟待提高。〔结论〕通过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监测网,提高口岸传染病监测及检出率是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传染病监测工作的重点;国家质检总局应加强口岸传染病监测工作的管理,统一传染病上报、诊断标准,制定全国口岸传染病监测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是我国与朝鲜接壤边境线最长的省,开放的口岸较多,中朝两国出入境的人员构成较复杂。长春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于2002年4月12日对1名入境的朝鲜籍人员进行传染病监测时检出1例梅毒,这也是我局首次从朝鲜籍人员中检出梅毒。提示检验检疫机关应加强外籍人员禁止入境疾病的监测,防止传染病的传入传出。  相似文献   

8.
济南口岸出入境人员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出入境人中乙型肝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情况,为国境口岸实施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口岸出入境人员进行HBsAg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出入境人员127325,共检出HBsAg阳性者300例,阳性率为2.36%。入境人员的阳性率高于出境人员;男性高于女性;各年龄组人员间(HBsAg)阳性率不同;各类别出入境人员间HBsAg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入境人员港澳台及亚洲、非洲各国较其他各洲入境人员HBsAg阳性率高。[结论]济南口岸出境人员HB-sAg阳性率低于全国一般人群水平,而入境人员高于出境人员阳性率水平。在济南口岸应重点加强对入境人员的乙型肝炎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珠海口岸出入境人员中HIV感染情况。[方法] 在珠海口岸对出入境人员进行传染病监测。[结果] 珠海口岸2000年1月至6月检出3例HIV感染者。[结论] HIV在国内某些人群中传播、流行的强度在不断增大,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加强对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和入境高危人群HIV监测,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传人较为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河南口岸传染病监测结果分布,为实施口岸出入境人员检验检疫提供政策依据。方法选取2005~2014年河南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出入境传染性疾病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研究资料。结果十年间,口岸出入境传染性疾病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口岸体检共计出入境242 324人次,中国籍224 276人次,外籍18 048人次,中外比12:1。出国劳务占73.09%,出境留学占12.89%,出国探亲旅游占1.54%,出境商务考察占1.49%、出境公务占1.55%、出境移民占0.32%,出境其他目的占1.67%;入境劳务占4.78%,入境留学占2.30%,入境商务及其他目的占0.22%,涉外婚姻占0.16%。检出传染性疾病共计9 946例,总体检出率4.10%。传染性疾病共计5种,构成排序为,病毒性肝炎占第一位,其次是梅毒,第三位是活动性肺结核,第四位是艾滋病抗体阳性,第五位是疟疾。结论加强出入境传染病的检验检疫查验,针对劳务人员和留学人员重点人群实施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解口岸出入境人员四种常规监测传染病基本情况,以期为加强口岸传染病监测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抽样调查内陆及沿海口岸传染病检测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沿海以海员及入境人员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18.24‰和55.81‰,出境留学人员最低,为7.92‰。而内陆口岸检出率,则以出境劳务和入境人员最高,分别为46.81‰和31.55‰,海员最低,为1.17‰。结论口岸传染病检测和控制的重点是劳务人员、海员和入境人员。特别是对海员和入境人员传染病的检测和控制工作,对做好和提高传染病防制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06~2007年,广州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入境旅客进行检疫查验时,分别发现3例外籍HIV感染者。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在检验检疫人员的监护下,HIV感染者分别离境回国。这3起案例的发生,说明口岸检验检疫部门对短期入境旅客HIV感染的监测不容忽视;应该建立健全口岸艾滋病监测网络,加强口岸各相关单位联防协作,以控制艾滋病的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东莞口岸出入境人员2003—2009年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的感染现状。〔方法〕采用哨点监测方法,于2003—2009年在东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采集监测对象的血清标本进行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梅毒抗体、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HCV)抗体检测,采用SPSS13.0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结果〕2003—2009年,东莞口岸出入境人员艾滋病、梅毒、乙肝表面抗原和丙肝抗体的总感染率分别为0.01%、0.18%、5.31%和0.18%。不同类别的出入境人员艾滋病、梅毒、乙肝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东莞口岸出入境人员中,艾滋病等传染病流行仍较严重,应继续加强监测,最大程度地降低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的阳性率,减少性病传染病向境内传播。  相似文献   

14.
宁波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为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下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是国家指定的为出入境人员实施传染病检测和保健服务的专业机构,是国际旅行者医疗和救助协会(IAMAT)在宁波地区的唯一定点服务机构。多年来,宁波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始终致力于宁波口岸的传染病监测工作,为宁波口岸卫生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河南口岸传染病监测结果分布,为实施口岸出入境人员检验检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截取2005-2014年河南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出入境传染性疾病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研究资料。结果 2005-2014年间,口岸出入境传染性疾病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口岸体检共计出入境242 324人次,中国籍224 276人次,外籍18 048人次,中外比12:1。出国劳务占73.09%,出境留学占12.89%,出国探亲旅游占1.54%,出境商务考察占1.49%、出境公务占1.55%、出境移民占0.32%,出境其他目的占1.67%;入境劳务占4.78%,入境留学占2.30%,入境商务及其他目的占0.22%,涉外婚姻占0.16%。检出传染性疾病共计9 946例,总体检出率4.10%。传染性疾病共计五种,构成排序为,病毒性肝炎占第一位,其次是梅毒,第三位是活动性肺结核,第四位是艾滋病抗体阳性,第五位是疟疾。结论加强出入境传染病的检验检疫查验,针对劳务人员和留学人员重点人群实施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16.
2002年7月2日在国家质检总局召开的国家质检总局与卫生部关于制定“中国国境口岸监测传染病名录联席会议”(以下简称“七二”会议)上,两系统专家就我国口岸监测传染病的分类提交了研究报告并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讨论。会议决定,对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与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分类研究结果中属于一类监测传染病(监测意义最大的一类)的病种合并,再加上其他一些重要传染病,根据“定变量、定权重、排序位”的原则再行重点研究,以明确监测传染病的重点名录。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济南圉际旅行性保健中心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济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济南及周边市地出入境人员健康体检、传染病监测、预防接种和国际旅行医学咨询服务等,为济南口岸卫生检疫提供技术支撑,是国际旅行者医疗救助协会(IAMAT)成员单位,  相似文献   

18.
正有无鼠患是入境船舶检疫查验的重要内容之一。南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曾报道一起在入境船舶捕获21只活褐家鼠事件~([1]),张家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也报道一起在入境装载原木货轮上捕获3只死鼠的事件~([2])。以上案例均是在船员生活区发生,传染病传播风险较大,但大宗散装矿产品的货轮上捕获活鼠未见报道。1案例简介2017年5月9日,黄骅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对"汉通一号"外轮3号货仓货物进行现场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我国入境人群发热症候群和腹泻症候群的病原谱构成数据,促进我国入境传染病网络实验室监测网络技术平台建立和完善.方法通过口岸体温监测、医学巡查、主动申报、健康体检等手段,于2009年5月-2011年3月间,联合9个直属检验检疫局所属口岸建立监测哨点并对筛选出的入境发热及腹泻人员进行样本采集、统一病原谱检测及数据分...  相似文献   

20.
归国人员传染病监测体检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加强对归国人员的传染病监测体检工作,防止传染病的传人传出。[方法]对2001~2003年福州口岸入出境人员传染病监测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在归国人员传染病监测体检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2001~2003年福州口岸归国人员进行传染病监测体检的人数仅占出国人员体检总人数的8.7%,漏检率很高。其主要原因有:归国人员的健康体检工作未得公安机关的有力配合;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自身把关作用弱化;多数劳务人员法律意识浅薄;少数有冶游史者具有恐惧心理;某些人出于经济利益,拒绝接受健康体检。[结论]出入境人员属传染病的高危人群,必须加强传染病监测。①修改和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②强化入境检疫查验作用;③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出入境人员卫生知识水平;④积极与有关部门配合,争取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⑤建立监测网点;⑥加强口岸信息化管理;⑦加强归国人员的后续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