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六家畈作为巢湖地区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是江淮民居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实地调研、访谈等方法对六家畈古民居进行研究,探析其营建特征及地域性材料在古民居中的应用价值,揭示当下民居改造及修缮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将融合的地域性材料和新型材料融入传统的空间环境中。为历史建筑风貌保护形成物质和文化的对话与共生,促进民居建筑的更新并解决村民在现实生活中的需求问题。  相似文献   

2.
北朱村位于河南省焦作市,目前仍保留了许多明清时期古民居,通过实地调研北朱村明清古民居,了解其空间分布与建筑形态,并结合北朱村民居现状,提出对传统民居空间进行的再利用策略。即将新的生活方式注入到传统院落中,并注重其整体性、统一性与协调性,以期达到空间更新的目的。研究推导出适合当地传统院落保护历史风貌和人文风情的院落改造方式,供以后相关的传统院落的改造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沈璐 《建筑与环境》2011,(3):124-127
中国传统民居庭院历史悠久,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价值。本文在对传统民居庭院空间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文化内涵、空间布局、形态构成和功能作用等4个方面,阐述了传统民居庭院空间所蕴含的重要价值及其在当代环境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钱进 《山西建筑》2010,36(8):11-12
以皖南古民居的生态性为研究出发点,针对民居在构造、节点等生态性的做法,研究基于皖南地区新民居适宜的生态技术,以期提高对传统建筑的认识水平,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传统建筑文化,促进生态民居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刘家寨为例,从古寨的空间形态,当地传统民居的平面组织、空间构成以及构造特点和装饰艺术入手,分析刘家寨传统民居的建筑形态特征,旨在发现刘家寨民居建筑与周围社会文化、地理环境的一致性,和在稳定的生存环境中形成的性格特质。  相似文献   

6.
陈建军 《山西建筑》2011,37(35):6-8
从传统民居的空间形态研究入手,将晋北民居单体建筑的"间""架"以及院落的比例、竖向尺度等列入研究范畴,得出规律性结论,以期为晋北地域性民居建筑的延续与发展,提供基础资料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该文主要以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的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和分析满族的生活发展历程,从民居空间和居民的饮食行为角度入手,以住居学为理论来研究满族传统民居在饮食行为影响下的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8.
《四川建材》2016,(1):91-92
河南的古老民居建筑是特殊地域的古老传承的表现,从这些建筑中可以看出这个特殊地域的自然风光、地理架构、生活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的历程。河南传统民居在布局上注重因地制宜,突出宗族传统及安全防御意识。本文对居民空间形态的特点进行阐述,从院落空间形态和单体建筑构成分析了传统民居的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9.
陈红  胡云杰 《华中建筑》2008,26(4):70-73
以孟津乔庄古民居为载体,从形态适应性、生态适应性和情态适应性3个方面总结了豫西地区窑院式民居的空间特征,并结合现代生活、时代特征,探索出新时期村镇住宅建设延续传统民居优势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亢智毅  黄琪 《四川建筑》2002,22(1):11-14
晋中民居是中国北方传统民居合院形制的典型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建筑造型和空间形态。文章从其特定的社会文化、历史发展角度出发,对晋中民居的平面布局、空间形态等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薛飞  韩瑛 《建筑与文化》2016,(6):222-223
本文通过对包头市北梁地区晋风民居院落空间的研究,从院落空间的演变、建筑对院落空间的影响和变化的研究来分析其产生以及发展的特点。总结内蒙古包头地区的传统民居院落空间的特点,以及对古民居地区的开发和保护提出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建筑》2017,(5)
基于近几年江苏省宜兴市周铁镇老镇区和丁蜀镇古南街区的民居更新研究与实践,探讨综合运用功能策划、空间整合、辅助空间模块化等设计手段,以及光热环境的适度改造、建筑设备一体化等技术手段,实现传统民居功能与性能整体提升的策略。从而探索在延续历史风貌和空间形态的前提下,结合当代工具条件和地方传统营建经验的江南地区传统民居更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文化基因理念,研析闽中地区传统民居的空间形态基因谱系。以尤溪双兴堂民居为例,深入分析归纳堂横屋民居的环境空间形态、平面空间形态和立面空间形态等文化基因特征。从类型学视角,详实解析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文化基因表达形态。宏观山形水势造就总体环境山水空间格局,中观人文与自然相融造就平面形态类型组构,微观地域与工艺造就立面图式结构,以期更好保护传承地域文化基因,为锻造文化自信提出新的应用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民居是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重要物化载体,是建筑历史进程的真实写照。本文以鄂东北传统民居为例,从建筑外部形态特征、空间组合和布局、材料和结构样式及色彩与装饰等几个方面提炼出建筑范式模块化体系,运用于新乡土建设中。  相似文献   

15.
灰空间是福州三坊七巷传统民居常见的空间形态,它的类型丰富、协调性强,具有动态、模糊的空间特点。文章分别对三坊七巷"灰空间"形成原因、功能形态、界面形态进行解析,探讨"灰空间"在传统民居建筑中的重要地位,旨在扩宽传统民居研究的视野,为地域性建筑研究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为案例地,分析了平遥民居改造成为民俗旅馆过程中因居住形态演变所表现出的街坊、院落及建筑单体空间形态的变化。平遥居住形态演变的动力机制可以归纳为主体要素、社会要素和文化要素。改造所形成的新空间成为外来游客活动与交往的载体,同时产生了独立于传统街区及民居的社群关系、文化形态。研究加深了对旅游商业化背景下历史文化街区发展演变的认识,并为其保护和更新提供借鉴和引导。  相似文献   

17.
闽东民居是福建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闽东沿海地区的文献史料和气象背景,以典型的闽东沿海传统民居长乐"九头马"古民居群为例,从整体环境、空间层次和细部构造策略三个方面分析其适应气候方面的特征。宏观层面,聚落选址利用周边环境,注重体量组合,趋利避害,因地制宜。中观层面,民居群空间组织有序,外部的"埕"和冷巷,内部院落布局中的厅井、敞廊、檐廊等热缓冲空间,共同组成气候空间系统。微观层面,就地取材,适宜的建构技术体现气候适应原则。  相似文献   

18.
周伟 《四川建材》2019,(10):40-41
选取拉萨市林周县春堆村民居建筑为研究对象,以当地的自然环境、宗教信仰、建筑文化作为切入点,主要围绕拉萨传统民居村落选址、建筑总体布局、民居外部形态特征、平面功能布局以及空间组织等方面深入剖析当地民居建筑形态,对进一步研究拉萨民居所蕴含的建筑文化内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安徽建筑》2019,(6):27-28
文章以浙江传统古民居为研究对象,从传统浙江民居建筑的平面形式和建筑装饰两方面进行解读,分析探讨浙江民居独特的文化与审美特征。并通过分析宁波前童古镇童宅改造实例,对民居改造过程中的院落空间、室内空间和平面布局三方面进行分析,最终引发对浙江民居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康峰  曹如姬 《山西建筑》2005,31(11):18-19
以山西传统民居公共空间为例,从家庭生活和集体生活两大生活形态入手,分析了公共空间的类型、布局形态及其社会文化背景等,以发掘出对现代人有借鉴价值的思想和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