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湘鲫F2 、湘云鲫、湘云鲤、湘鲫F3F4 、湘江野鲤、红鲫、白鲫的红细胞、肌肉细胞中的DNA 含量。结果表明:湘鲫F2 的DNA 含量与白鲫、红鲫、湘江野鲤的DNA 含量很接近,其DNA含量比与1∶1 的比例没有显著差异(P> 0-05) ;湘云鲫和湘云鲤的DNA含量都是湘江野鲤的DNA含量的1-5 倍,其比值与1-5∶1 的比例没有显著的差异(P> 0-05) ;湘鲫F3 和F4 的DNA含量都是湘江野鲤或湘鲫F2 的DNA含量的2 倍,其比值与2∶1 的比例没有显著的差异(P> 0-05) .上述结果提供了湘鲫F3 、F4 代为四倍体和湘云鲫及湘云鲤为三倍体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湘云鲫耗氧率和溶氧临界窒息点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用呼吸室法研究了3种规格的湘云鲫在不同水温下的耗氧率、耗氧量和溶氧临界窒息点的变化。湘云鲫的耗氧率、耗氧量在水温15℃下与20℃下相比差异显著,而20℃、25℃、30℃水温下差异不明显。同一水温下,湘云鲫的耗氧率与鱼体规格的关系呈负相关,耗氧量与鱼体规格的关系呈正相关。湘云鲫溶氧临界窒息点在不同水温下变化不明显,与鱼体规格的关系呈负相关。本实验表明,湘云鲫的溶氧临界窒息点在0.11~0.22mg/  相似文献   

3.
四倍体湘鲫F3—F4,三倍体湘云鲫,湘云鲤及有关二倍体?…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湘鲫F2、湘云鲫、湘云鲤湘鲫F3-F4、湘江野鲤、白鲫的红细胞、肌肉细胞中的DNA含量。结果表明:湘鲫F2的DNA含量与白鲫、红鲫、湘江野鲁的DNA含量很接近,其DNA含量比与1:1的比例没有显著差异;湘云鲫和湘云鲁的DNA的含量都是湘江野鲁的DNA含量的1.5倍,其比值与1.5:1的比例没有显著的差异;湘鲫F3地F4的DNA含量都是湘江野鲁或湘鲫F2的DNA含量的2倍,其比值2:  相似文献   

4.
<正> 湘云鲫。是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出的三倍体鲫鱼,具有自身完全不育、生长快、抗病能力强、食性广、易捕捞、耐低温、肉嫩味美等优点。当年鱼苗个体可达500克,鱼种经一年养殖,个体可超过1000克,比普通鲫鱼生长快40%~60%。池塘养殖发生缺氧浮池时,草、鲢、鳙鱼类发生死亡,而湘云鲫却平安无事。在水温10℃以下时,其它鱼类已停止长生,湘云鲫仍能摄食生长  相似文献   

5.
新型三倍体鲫鱼肌肉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生物化学方法对新型三倍体鲫鱼及其父本异源四倍体鲫鲤和母本金鱼肌肉中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新型三倍体鲫鱼肌肉中[干样(mg/g)]氨基酸总含量为102.35,人体必需氨基酸(EAA)(Thr,Val,Met,Ile,Leu,Phe,Lys,Trp)含量为45.20,占氨基酸总含量的44.16%;两种人体半必需氨基酸(HEAA)(His,Arg)含量为11.68,占氨基酸总含量的11.41%;4种呈鲜、甜味氨基酸(Asp,Glu,Gly,Ala)的含量为31.56,占氨基酸总含量的30.84%.通过对比新型三倍体鲫鱼与其父本四倍体鲫鲤、母本金鱼及其他种类鱼的肌肉营养成分,发现4种呈味氨基酸含量远远高于其父母本中相应4种氨基酸含量,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也远远高于湘云鲫(鲤)等其他同类品种鱼类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利用3-’RACE的方法分别从异源四倍体鲫鲤、三倍体湘云鲫、二倍体红鲫的卵巢中克隆了cdc2基因cDNA的部分序列.选取这3种鱼cdc2 cDNA中一段长为157 bp的保守片段设计特异引物,通过Real-time PCR检测cdc2 mRNA在这3种不同倍性鱼卵巢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cdc2转录量随着倍性的递增而相应升高.  相似文献   

7.
湘云鲫和湘云鲤的形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测量法和解剖法测定了湘云鲫、湘云鲤的形态特征 .湘云鲫的主要性状为 :背鳍条 3,17~2 0 ,臀鳍条 3 ,6 ,胸鳍条 1,14,腹鳍条 1,8.侧线鳞式 2 9~ 32 66 -V.第一列鳃弓外列鳃耙数 5 0~ 5 2 .下咽齿一行 ,4~ 4,铲齿 .体长为体高的 ( 2 .79± 0 .38)倍 ,为头长的 ( 3.75± 0 .2 5 )倍 ,为尾柄长的 ( 5 .5 9± 0 .33)倍 .头长为吻长的 ( 3.6 8±0 .46 )倍 ,为头高的 ( 1.2 4± 0 .11)倍 .尾柄长为尾柄高的 ( 1.2 3± 0 .11)倍 .湘云鲤的主要性状为 :背鳍条 3,17~ 19,臀鳍条 3 ,6 ,胸鳍条 1,13~ 14,腹鳍条 1,7~ 8.侧线鳞式 32~ 345~ 65~ 6 -V.第一列鳃弓外列鳃耙数 31~ 32 .下咽齿二行 ,2 ,4~ 4,2 ,臼齿 .体长为体高的 ( 3.0 9± 0 .17)倍 ,为头长的 ( 3.71± 0 .19)倍 ,为尾柄长的 ( 5 .70± 0 .6 9)倍 .头长为吻长的 ( 3.0 3± 0 .36 )倍 ,为头高的 ( 1.2 7± 0 .0 8)倍 .尾柄长为尾柄高的 ( 1.2 2± 0 .17)倍 .  相似文献   

8.
用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对异源四倍体鲫鲤及其原始亲本红鲫和野鲤的血清蛋白、血红蛋白和肌肉蛋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异源四倍体鲫鲤的蛋白质表型主要为原始双亲红鲫和野鲤的共同表达,这3种蛋白质都可以作为异源四倍体鲫鲤的分子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锦鲫Clock基因表达量分析中的内参基因稳定性,采用qRT-PCR技术进行实时荧光定量分析,并用Ge Norm和Norm Finder软件对5个内参基因(RPL13,GAPDH,18 S rRNA,β-actin和RPS29)进行稳定性评估,筛选出不同组织中最适合的内参基因,以准确定量Clock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实验结果表明,5个内参基因中,18 S rRNA在锦鲫的肌肉、心脏、肝脏中表达最稳定,β-actin在肠中表达最稳定,RPL13在肾中表达最稳定;根据筛选的内参基因定量Clock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发现,Clock基因在锦鲫肌肉中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依次是肝脏、肾、肠,心脏中最低.本研究准确定量Clock基因,为锦鲫生物钟节律机制的下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原代和传代异源四倍体鲫鲤(4n=200)肾组织在含20%小牛血清的M199培养基中,在25~28℃,pH 7.2~8.0条件下的培养.培养的异源四倍体鲫鲤肾组织细胞保持致密单层,其主要由上皮样细胞和少量成纤维样细胞组成,染色体数为整倍体,分布于188~200之间,且多数为2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