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7年9月入院的7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3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西医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将2011年11月~2015年11月入住我院的8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4)。分别采用西医与中西医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1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2两组治疗后血流峰速度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流峰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中西医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显著,配合规范化的护理干预措施,疗效尤佳,应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OPD(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肺康复治疗中无创机械通气的应用价值。方法择选2016年11月—2017年10月该院收治的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79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39)。对照组予以常规雾化吸入治疗干预,观察组则以此为基础,加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干预。对两种治疗方式的价值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Pa O2(动脉血氧分压)、Pa CO2(二氧化碳分压)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改善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干预,可有效的促进其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改善Pa O2、Pa CO2指标,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黄麻汤治疗)和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70%),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PaO2(动脉血氧分压)均有所升高,而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相对于单纯西医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且不良反应较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气血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 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的改善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气血指标,临床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5,(9):1775-177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肺炎患者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随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均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及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发热、咳嗽咯痰、啰音消失时间,疗效、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发热、咳嗽咯痰、啰音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3.33%),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肺炎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具有重要临床研究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慢阻肺(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62例COPD并呼吸衰竭者为研究对象,按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32例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肺功能、呼吸功能治疗前后指标水平变化,比较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VE1、FVC、VCO_2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VO_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83.3%(P0.05)。结论:对COPD并呼吸衰竭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肺、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联合足部护理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5例)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观察组(n=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足浴联合足部护理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5.7%)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5.7%)(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快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增快更为显著(P0.05)。结论:中药足浴联合足部护理治疗DPN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新中医》2016,(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护理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联合常规护理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和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8.1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护理干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风热犯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COPD急性加重期风热犯肺证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例,常规治疗)和观察组(n=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疏风解毒胶囊),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中医症候积分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中医症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结论:疏风解毒胶囊可提高COPD急性加重期风热犯肺证患者的治疗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组收集我院2013年5月~2015年4月接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进行临床研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n=40例)和观察组(n=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中药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给予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分析人性化优质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呼吸衰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重症监护呼吸衰竭患者8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重症监护时间、治疗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患者临床依从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性化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运用于重症监护呼吸衰竭患者临床中,缩短重症监护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和依从率,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联合解毒救肺汤治疗。结果:观察组动脉血p H值、Pa O2、Pa CO2、Sa O2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可有效改善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各项指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COPD致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制中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Pa02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医联合治疗COPD致呼吸衰竭,具有起效快、抗炎持久、标本兼治等诸多优点,是一种较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慢阻肺(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62例COPD并呼吸衰竭者为研究对象,按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32例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肺功能、呼吸功能治疗前后指标水平变化,比较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VE1、FVC、VCO_2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VO_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83.3%(P<0.05)。结论:对COPD并呼吸衰竭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肺、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致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在南阳市宛城区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84例COPD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前者通过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后者通过无创正压通气序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血气指标及临床症状。结果:(1)观察组有效率为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3.37±0.97)h、机械通气时间(12.41±3.66)h和住院时间(16.93±4.89)d,均显著的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OPD引发的患者严重呼吸衰竭中,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配合穴位敷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COPD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采取护理干预配合穴位敷贴疗法,对照组40例采取普通护理常规,比较两种方法对两组便秘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便秘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配合穴位敷贴能够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便秘情况,具有简便及疗效和缓的特点,标本兼治,适合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英德市人民医院确诊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名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心率、呼吸频率以及血气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气指标、心率、呼吸频率均得到了改善,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气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在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儿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施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Pa O2和Sa O2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 CO2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绀消失时间,气促、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氧分压,及早纠正呼吸衰竭,使患儿的死亡率降至最低,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作期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2例在此基础上辨证给予中药方剂.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及动脉血气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症状、体征积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较治疗前,两组对咯痰、咳嗽、喘息、哕音、动脉血气PaO2及Pa-CO2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其中治疗组对咯痰、咳嗽、喘息、动脉血气PaO2及PaCO2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两组均可以改善临床症状,但中西医结合方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较西医治疗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