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9 毫秒
1.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且较为严重的消化系统疑难疾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现代医学尚缺乏特效疗法,从病因病机、病位、辨证治疗方面阐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杨晋翔教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治疗的临证经验以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调摄等方面的认识。杨教授指出气阴亏虚、胃络瘀毒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两大基本病机,益气养阴、化瘀解毒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大法,并应针对不同情况,合理准确地遣方用药。  相似文献   

3.
李菊芳  董筠 《河南中医》2014,34(2):368-370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对缓解症状、逆转腺体萎缩、预防癌变的疗效。方法:本文对近10 a来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医药治疗、针灸治疗、实验研究等方面的论述进行概括总结。结果:中医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结论: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上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方法: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固定方加减、自拟方、中成药、针灸等方面总结近年来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展,同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结果与结论: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很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李合国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李合国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研究多年,临床经验颇丰,尤其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发挥了中医药的优势,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根本病机为脾胃气虚,胃络瘀阻为本病的病理基础。在临证之际,谨守病机,辨证施治,用药灵活,随证加减,自拟和胃方运用于临床,并尤为重视日常综合护理,故常常取得显著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从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包括辨证论治、针灸治疗)和中西医结合角度对近年来国内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马顺利 《光明中医》2012,(9):1929-1931
中医学者在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从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等方面将近年来有关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及文献进行综述,并对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今后研究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阐述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病机,探讨中医药治疗方法,总结出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不但能解除患者的痛苦与不适,还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16,(11)
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病因繁多、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易生癌变等特点,为临床难治疾病之一。目前,西医对本病缺乏理想治疗方案,而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本文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相关治疗等方面入手,对近年来针药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认识和进展进行论述,并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简要讨论和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名老中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病机、发病机制的认识,以及探讨名老中医临床治疗CAG的用药规律。方法在CNKI数据库应用高级检索,用"主题=中医药AND主题=慢性萎缩性胃炎"为检索词,精确匹配,不设定年限,检索与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治疗相关的文献,共检索文献1074条,其中与名老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关文献241篇,下载符合条件的文献。结果与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与多种致病因素有关,存在癌变风险。各名老中医对CAG的中医药治疗既有独到的见解,又有大致相同的病因病机与用药认识。中医治疗CAG方式方法多样,较西医具有优势。总结名老中医临床治疗CAG时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及用药经验,有利于临床工作者对CAG有更准确的认识,在治疗CAG病例时收获更佳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查阅近10年来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相关文献,整理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论治、动物实验、中医药治疗方法及经验;阐述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中医药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属于胃癌的癌前状态。本文从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学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方法、中医作用机制进行论述,简略概述近年来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的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中医发展的瓶颈及El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起病隐匿,病程漫长,容易被忽视,进一步发展可出现肠化生和上皮内瘤变,转化为胃癌。目前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在缓解疾病症状、逆转炎癌转化、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文章梳理了近5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文献,并对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中医药治疗该病的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求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新方法。方法探讨“肝失疏泄”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方面的重要作用,依据辨证确立治法。结果以疏肝、健脾、和胃为大法,标本兼顾为治则,疗效优于现代医学疗法。结论疏肝和胃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显著修复胃黏膜,具有良好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5.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的一种以固有腺体萎缩、减少导致胃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的慢性疾病,常伴有炎症及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被列为胃癌的癌前病变疾病。大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机制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胆汁反流、血管活性因子和细胞因子改变以及自身免疫因素等相关,其中Hp感染是主要致病因素。目前西医尚无有效治疗方法逆转这种炎–癌转变,而中医药治疗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同时还能有效阻断或逆转黏膜病变,及时有效阻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具有独特优势,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其辨证分型、中成药、中西医结合治法以及针灸治疗等体现了中医药安全有效、治疗手段多样的特点。鉴于慢性萎缩性胃炎错综复杂的病机特点,中医理论以辨证论治为主流,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及证候表现采取预防措施。中成药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便于携带。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单纯西医治疗明显有了更大的提升,其临床表现和生命质量也有所改善,且中西医治疗是更符合中国国情的治疗模式。文章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成药、中西医结合治...  相似文献   

16.
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方法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展望等方面,综述了中医药治疗此病的进展情况,以利于临床更好治疗。  相似文献   

17.
慢性萎缩性胃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文霞 《河南中医》1996,16(5):281-282
慢性萎缩性胃炎主题词胃炎,萎缩性/中医病机胃炎,萎缩性/中医药疗法胃炎,萎缩性/针灸疗法萎缩性胃炎辨治四要赵文霞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450000)萎缩性胃炎多迁延难愈,治疗较为棘手。笔者根据其病机特点和临床表现,认为在辨证论治中应注意以下四点。1注重...  相似文献   

18.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在我国发病率很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伴有肠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的CAG被称为胃癌的癌前病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很大的优越性,研究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中成药治疗及针灸治疗等方面,概述了近年来CAG的诊治及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9.
陈燕云 《西部中医药》2013,26(4):123-126
从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等方面,将近年来有关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研究及文献进行综述,并对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的一种慢性难治性疾病,西医治疗存在效果欠佳、易反复发作、副作用大等问题,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独特的优势.李学军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主要在于饮食失调、劳倦失宜、情志失和;病机以脾胃气虚为本,肝胃不和,气滞、血瘀、湿热交结日久而成浊毒,损伤胃腑黏膜致病;治疗上以补益脾胃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