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球上最值得骄傲的海鸟应该属于北极燕鸥。盛夏,她振动起神奇的双翅,来到北极抚育儿女;隆冬,她又南飞13000公里安家南极大陆,去躲避北极那可怕的严寒。年复一年,北极燕鸥往返两极,从不改变。有人估算,燕鸥一生30余年,旅程达到80万公里以上。人类似乎对此无法相信,这不大的鸟,会居然有如此持久的耐力?但,这是真的。北京仲夏夜,董利的家。桌上堆满首次北极考察、首次南极考察时的照片以及各种书籍和报刊。常听人说北极考察是如何如何神秘莫测,南极之行又是如何如何惊心动魄,可是从董利的神情中却看不到一丝的兴奋  相似文献   

2.
《海洋世界》2014,(5):2+1-F0002,1
<正>当温室效应让冰川渐渐融薄,北极会像没有土壤的花园一样凄凉荒芜。北极熊的一生与冰层息息相关,这位伟大的母亲和双胞胎宝宝面临的将是一场灭顶之灾。关注环保,为母爱加油。  相似文献   

3.
佛罗里达群岛一带的水手们总爱谈起贝利·沃伦。几年前这位69岁的船长退休隐居于群岛间安度晚年,每天在一片宁静的海面上泛舟。然而,好景不长,有一天,一艘摩托滑水快艇呼啸着闯了进来,没完没了地兜着圈子,激起阵阵水花,“达达”的噪声,使贝利难以安静。忍无可忍之下,贝利操起一支枪,瞄准后扣动板机,枪声  相似文献   

4.
随着北极海冰融化的加剧,北极问题研究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文章以ScienceDirect数据库为主要搜索范围,系统梳理了2007—2021年国外北极问题研究文献,从北极航线、北极经济、北极政治和北极环境4个方面对国外北极问题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未来的国外北极问题研究中,北极航线相关问题研究将聚焦于北极航线运营模式的研究;北极经济问题研究将注重区域经济和北极产业发展;北极政治研究依然会着力探讨如何在北极治理中的合作问题,虽然目前的北极政治研究中定性分析和描述性分析较多,但未来将增加定量分析和理论创新的研究;北极环境问题研究将注重北极经济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平衡,进一步关注北极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5.
1993年、1994年我国对虾养殖连续两年大面积欠产、绝产。大连市普兰店丰荣办事处五里台村养虾专业户曹淑媛饲养的虾圈却获得了空前的丰收。她是怎样获得了丰收的呢?记者日前采访了曹淑媛。这位名叫曹淑媛的女养虾专业户,今年46岁,原先是一位普通农村妇女。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她萌生了走出家门、离开锅台、干点事业的念头。她选择了养虾这个行  相似文献   

6.
环北极国家针对北极的科考行动引发的争端,并非对北极主权的争夺,其实质是对北极地区海底大陆架的争夺。从国际法角度看,北极属国际海域,而非无主地;其海底应为国家管辖范围或国际海底区域,而非国家领土;各国对北极海底拥有的只能是主权权利而非主权;目前国家间的争端应通过多边谈判,利用外交途径解决。  相似文献   

7.
正20世纪初,英国政府为了激励北极探险者,准备给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探险家以奖金奖励。许多探险家跃跃欲试,想摘取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荣誉桂冠。1902年,美国探险家皮尔里在北纬80°的地方建立了几座仓库,因此为未来北极探险减少了很大的负载。3年后,50岁的皮尔里再次组织北极探险,探险队登上"罗  相似文献   

8.
当庄严的五星红旗首次在北极点飘扬时,1995年5月6日10时55分便成为永载中国科学考察史上的光辉灿烂的时刻。在跨冰海过雪原,气壮山河地徒步登上北极点的中国北极考察队的5名科学家中,有一位国内成长起来的博士后,是参加我国首次南极和首次北极科考的第一位青年科学家。他叫赵进平,今年41岁,是中国科学院海  相似文献   

9.
正在北极熊传统的食谱上,海豹一直是它们主要的猎食对象。如今,在不断变化的全球气候下,这份食谱在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变化。首先是在2015年6月,挪威科学家目睹了北极熊在北极吃海豚这骇人的一幕——饥饿的北极熊杀害并吃掉了海豚,甚至还将吃不完的海豚贮藏起来。北极熊曾经是北极顶级的猎食者。如今,在不断变暖的北极,它们却四处受困,受到致命威胁;它们一直以统治者的姿态高贵地生活在北极,现在却如困兽,四处流亡……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北极航线战略作为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切入点,在分析主要海权国家海运航线战略以及北极航线战略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对海洋强国建设的影响的基础上,着重从5个方面探讨了北极航线战略对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催化作用实质:一是中国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有助于深入海洋认知和强化海洋生态保护;二是中国商船在北极航线的安全通行,有助于提高海洋利用水平;三是中国对外贸易潜力的增长,有助于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四是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有助于进一步营造和谐海洋局面;五是中国对北极航线战略通道的利用,有助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有问必答     
《海洋世界》2010,(5):F0003-F0003
<正>1.南极和北极哪个地区更加寒冷?答:南极更寒冷。据统计南极年平均温度要比北极低26℃,冬季平均温差也比北极低44℃,这主要是两极的海陆分布不同所致,南极是海洋包围着大陆,北极是大陆包围着  相似文献   

12.
近40年北极海冰范围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变暖,北极海冰正在发生快速变化。文中使用北极地区1972年1月—2012年12月海冰密集度卫星遥感资料,计算了北极海冰范围,讨论了北极海冰范围的各月年变化趋势,并分析了北极海冰范围与北半球温度异常、大气中CO2浓度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北极海冰呈显著减少趋势,9月份减少最快;北极海冰的减少滞后于北半球2—4月的异常高温;北极年海冰范围与大气中CO2浓度为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94,说明大气中CO2浓度的增长影响了包括气温在内的气候变化要素,而导致北极海冰消退。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国内外关于北极航道利益的研究成果,促进我国对北极航道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文章从北极航道的利益相关主体、利益归属和经济利益3个方面梳理相关文献,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重点。结果表明:北极航道的利益相关主体主要包括北极8国、近北极国家和传统航道受益国;加拿大和俄罗斯依据"历史性权利"和"直线基线法"强调其对北极航道的主权,而其他国家认为其"内水论"的主张具有不合理性,争议重点在于国际航道属性的判定;北极航道对于提高航运利益、贸易利益和资源利益发挥重要作用;北极航道利益相关主体可能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和利益集团是重要研究方向,其中增加创新点和搭建模型等是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后期,人们都希望穿越北极,开辟直接舫线,但是对北极中心区的情况却一无所知,因此对北极中心区的探索以及到达北极点已绎成为当时地理学家的首要任务,在各种各样的北极探险者中,最为突出的人物是前往北极次数最多的探险家——美国海军中校罗伯特·皮埃里。  相似文献   

15.
在富兰克林出发前,他似乎比他妻子更为担忧,他写信给一些朋友;要求他们在他探险期间照顾和安慰他夫人。尽管他已经59岁了,他和夫人都为他执行这一使命而感到由衷的高兴,但是,不管他热情有多高,在他出发前的最后几天感到有点体力不支。珍妮(富兰克林夫人)为他丈夫赶做了一面旗子,以便带到北极去——这是许多探险家沿用的习惯。再有几针就要做好了,可在沙发上休息的他睡着了,她凑过来把旗子盖在他身上。她把他推醒,他吃惊地说:“怎么,把旗子盖在我身上,您不知道人们用国旗盖尸体  相似文献   

16.
无冰北极?     
薛钊 《海洋世界》2014,(1):26-31
<正>2012年8月,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报告,北极的冰盖缩小到了只有410万平方千米。出现了30年来夏季冰盖面积的最低值。科学家预测,夏季完全没有冰的北极可能将在20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出现。北极夏季冰融化的速度是惊人的。"我们距离一个完全没有冰的夏季北极,只差四分之一的路了。"加拿大魁北克拉威尔大学的研究者路易斯·佛蒂尔说。如果有一天,夏天的北极完全没有了冰,世界会变得怎样?现实和科学研究已经给未来提供了答案。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促进中国与北极国家的双边贸易,增强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话语权,文章采用2008—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中国与北极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因素,探究北极航道开通对中国与北极国家贸易效率和贸易潜力的影响,并提出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经济规模、北极国家的资本劳动比率以及中国与北极国家的贸易依存度对双边贸易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北极国家的经济规模以及中国与北极国家之间的海运距离对双边贸易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中国对北极国家的出口贸易而对进口贸易的影响较小;目前中国与美国、俄罗斯和加拿大的贸易效率较高,但北极航道的开通可有力促进中国与其他北极国家贸易效率的提升;北极航道开通后,中国与北极国家出口贸易潜力提升幅度的平均值约为25%,其中提升幅度较大的是冰岛(49.74%)和丹麦(36.98%);针对北极航道开通对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战略意义,未来中国应加强与北极国家的贸易联系、完善港口和产业规划布局以及加强与北极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8.
解决北极争端的法律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北极冰层的日渐消融,北极的战略价值逐渐凸显,北极争端也随之加强。现有法律机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无法单独解决该地区的领土争端,特别是大陆架主权争端;环北极各国可能利用《公约》之外的传统国际法原则来论证其主张的合法性;从世界共同发展的角度出发,目前解决该争端最可行的方法是仿效"南极条约"建立一个专门适用于北极的多边国际条约。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北极地区油气资源备受瞩目,北极地区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开展得如火如荼,为北极国家能源产量增长带来了新的契机。文章以北极国家为出发点,采用文献梳理法,系统研究俄罗斯、美国、挪威、加拿大等北极国家在北极地区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情况;采用统计分析法,分析北极地区待发现油气资源与已发现油气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北极地区的油气资源在空间上呈现出极不均衡的特点。伴随着油气勘探技术的突破以及北极航道的逐渐开通,北极国家纷纷加快北极地区油气开发活动的进程,目前北极国家油气开发活动主要在陆地,而未来将逐步迈向北极近海。中国作为北极事物的重要利益攸关方,可以积极与北极国家开展合作,进而参与到北极地区油气资源的开发进程。  相似文献   

20.
蓝色新事     
<正>北极熊温室气体排放对北极熊生存带来威胁美国政府机构近期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温室气体排放对北极熊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报告称,到2025年,全球三分之一的北极熊的生存将受到严重威胁。科学模型显示目前全球北极熊的生存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生活在阿拉斯加的北极熊。研究人员试图通过科学模型预测以下两种情况对北极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