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6 毫秒
1.
《中国地名》2012,(4):9
黎平,位于贵州省境内,地处黔、湘、桂三省交界处。唐代,黎平为龙标县治地,称五脑寨,始兴土司。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改称黎平。北宋巡抚副使龙禹官和丞相司马光上书神宗皇帝:"蛮地古州(驻地今黎平罗里)山珍  相似文献   

2.
李贽故居     
李贽(公元1527—1602年)明代思想家,文学家。号卓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著有《李氏焚书》、《续焚书》、《藏书》等。福建省泉州市南门万寿路159号,是明代思想家李贽的故居。清乾隆年间称作林李宗词。李贽故居是一座普通的民居,面闭?..  相似文献   

3.
黄河治水和迁徙等问题的争论自古就有。黄河水利史的研究表明,周定王5年(公元前602年)是史载比较准确的第一次黄河大改道,造就了名的禹贡河。而后历经多年的筑堤和治理,一直到东汉年间黄河河道才日趋稳定。北宋年间黄河水患再次大规模发生,河道变迁剧烈,决、溢、徙超过了以往。史载最激烈的东流和北流之争就发生在这时,司马光和王安石都卷入了关于治河方略的争议,最终治河以适应“东流高仰,北流顺下”的新构造活动的条件而结束,实际是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占了上峰。  相似文献   

4.
北宋路域耕地面积重建及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何凡能  李美娇  刘浩龙 《地理学报》2016,71(11):1967-1978
基于垦田和户口史料及耕地分布影响因子的分析,本文建立了北宋册载垦田数据的订正方法以及路域耕地分布倾向模型和分配模型,重建了北宋4个时点的路域耕地面积。结果表明:① 北宋开宝九年(976年)、至道三年(997年)、治平三年(1066年)和元丰元年(1078年)的耕地总量分别为468.27×106今亩、495.53×106今亩、697.65×106今亩和731.94×106今亩,百年间耕地面积增加了约2.64亿今亩;垦殖率从开宝九年(976年)的10.8%,增加至元丰元年(1078年)的16.9%,提高了约6个百分点;而人均耕地面积由15.7今亩降至8.4今亩。② 从空间变化特征看,东南地区是北宋土地垦殖发展最快的地区,土地垦殖率增加了约12.0%,北宋中期长江中下游平原局部地区垦殖率高达40%;其次是北方地区,土地垦殖率增加了5.2%,北宋中期黄淮海平原的土地垦殖率也超过了20%;西南地区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区域土地垦殖率仅增加1.2%,除成都府路外,各路垦殖率均低于6%。③ 从评估结果看,本文所构建的路域耕地分配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20%的路域占总路数的84.2%,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北宋时期路域耕地面积的时空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名》2011,(8):14-15
兴国,建县始于三国,置平阳;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改称平固县;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以年号“太平兴国”为县名,至今已逾千年。  相似文献   

6.
北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在鼎州设常德军,乾道元年(1165),升鼎州为常德府。《宋史·地理志》:“常德府,本鼎州,武陵郡,常德军节度……。政和七年,升为军。”自此,常德之名,始见国史、地志。  相似文献   

7.
三峡重镇万县市有一座建在城区面南太白岩上的太白公园。它全长3公里,相对高差173米,背负西岩(即太白岩),面临长江,奇岩凌空,卓然独峻,以云梯、栈道、洞窟相联,泉水叮咚,绿树葱笼,古迹甚多,历有“三峡奇景”、“立体公园”的美称,据知为目前国内外独一无二的“绝壁公园”。因李白于唐开元十三年曾到此登高揽胜“大醉西岩-局棋”而得名的万县太白岩是我国著名的道佛圣地。唐代女诗人薛涛曾在此赋诗《西岩》,北宋书法家黄庭坚在此留下了被后人誉为“海内存世/黄书第一”(清曾国藩语)的书法瑰宝《西山题记》,北宋诗人陆游、…  相似文献   

8.
研究以南京夫子庙为例,从文化景观感知角度出发构建都市历史文化街区旅游者文化景观感知指标体系,探讨其对重游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1)游客文化景观感知分为四个维度:“曲艺表演和手工艺品文化景观感知”、“儒学建筑和名人故居文化景观感知”、“饮食文化和交通工具文化景观感知”、“节庆民俗活动文化景观感知”。(2)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游客对于文化景观感知的四个维度的认同度均和游客的重游意愿之间都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3)旅游者对夫子庙节庆民俗活动文化景观以及夫子庙饮食文化和交通工具文化景观的感知到的认同度越高,则其重游的意愿也就越强烈。  相似文献   

9.
古洪水水文学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前沿科学。通过对近年来古洪水成果的整理发现,汉江上游郧县段4个沉积剖面——晏家棚(YJP) 、尚家河(SJH) 、归仙河口(GXHK) 和弥陀寺(MTS) 均记录有北宋时期(960~1 127 CE) 的古洪水事件。通过对4个沉积剖面所在河段的研究,根据实测的河槽断面数据、水文参数以及设计推求的古洪水流量过程,采用HEC–RAS模型模拟了北宋古洪水的演进过程及古洪水水面线。此外,采用2010年“7·18”洪水进行了模型的可靠性验证。结果表明:与调查的古洪水水位相比,4个沉积剖面处的模拟水位误差介于- 0.31%~0.34 %之间,说明这4个沉积剖面极有可能记录一次古洪水事件;洪峰在研究河段内演进历时约1.15 h且削减不足1%,这符合研究河段的洪水传播特性。该研究对于认识汉江上游特大洪水的演进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为流域的洪水设计、洪水预测及防洪减灾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与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0.
王谦 《中国地名》2013,(10):18-19
岳麓书院位于长沙市岳麓山下,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其前身可追溯到五代(958年)智睿等二僧办学。北宋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嗣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尔后相继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工业专门学校,  相似文献   

11.
李兴臣 《中国地名》2014,(2):69+72-69,72
被誉为“法帖之祖”的北宋祖刻《淳化阁帖》残本,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帖?它的历史价值如何?《淳化阁帖》是在北宋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组织编集“出版”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大型名家书法集帖,编刻于淳化三年(992年)。  相似文献   

12.
洛阳桥坐落于福建省泉州市东约10公里、与惠安县分界的洛阳江上。洛阳桥又名“万安桥”,是一座梁式石桥。由于桥坐落在古时万安渡的地方,故而得名,始建于北宋皇祜五年(1053年),嘉祜四年(1059年)竣工,工程历时7年。桥原长1200多米,宽约5米,有46座桥墩,500个扶栏,28个石狮,7座石亭,9座石塔,规模宏大,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  相似文献   

13.
李美娇  何凡能  刘浩龙 《地理研究》2016,35(12):2322-2332
基于历史文献研究的方法,利用北宋中期垦田数据及宋代人口粮食需求量、粮食亩产量等史料,考察了北宋中期南北方的垦田隐匿特点、北宋户均垦田数的合理范围及西南五路的户均基本垦田需求,并据此对北宋中期路域耕地面积进行了再估算。主要结论:北宋垦田隐匿比例不具有北高南低的区域分异特征;北宋户均垦田数的合理范围为20~100亩;西南五路的户均基本垦田需求数约为20~30亩;北宋中期境内耕地面积约为731.9×106今亩,土地垦殖率为16.9%,其中,北方耕地面积约占29.7%,南方约占70.3%;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两湖平原和成都平原等是北宋耕地的主要分布区,而西南地区垦殖率较低。合理订正北宋中期路域耕地面积,对重建中国过去千年LUCC数据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位于广东北部韶关附近的南华寺,是中国著名的佛寺之一,被誉为“东粤第一宝刹,南宗不二法门”。南华寺在佛门有如此崇高的地位,是与禅宗六祖惠能密切相关的。南华寺建于南朝梁武帝萧衍天监三年(公元五○四年),至今已有一千四百九十多年的历史,原称韶州曹溪宝林寺,后来唐中宗李显改名为“中兴寺”。到了北宋初年,宋太祖越匡胤又改名为“南华禅寺”,此名后来历代相传,沿用至今。六祖惠能与南华寺的关系非常密切,惠能俗姓卢,唐代新州(今广东新兴)人,唐太宗贞观十二年(公元六三八年)生,三岁丧父,长大后以砍柴为生供养母亲。…  相似文献   

15.
孔飞 《中国地名》2012,(2):62-62
六和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之南,钱塘江畔月轮山上。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当时杭州为吴越国国都,国王为镇住钱塘江潮水派僧人智元禅师建造了六和塔,现在的六和塔塔身重建于南宋。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  相似文献   

16.
赵博海 《中国地名》2014,(12):54-56
卫恒(?∽291),西晋书法家。字巨山,河东安邑(今山西省夏县)人。官至黄门侍郎,惠帝时为贾后所杀。卫恒出生在一个书法世家,祖卫觊、父卫、侄女卫铄都是著名书法家。明代陶宗仪《书史会要》说他:善草、章草、隶、散隶等书体,但见于世的,多是他的草书。唐李嗣真《书后品》称他的书法纵任轻巧,流转妩媚,刚健舒朗。北宋《淳化阁帖》卷二收有他草书。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千古功臣张学良将军故居位于辽宁省台安县九间乡鄂家村张家窝堡。故居门前老柳树下掩映着一只曾经渊远流长的水井,房后一棵生长着百年的老枣树依然苍劲挺拔、春华秋实。张学良,字汉卿,别号毅庵,1901年6月3日诞生此地,为奉系军阀首领北洋政府末代元首张作霖之长子,曾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世称“少帅”。在故居度过清苦但无忧的童年生活后,16岁的张学良随父入奉天,耳闻目睹东西事变,广知深识内忧外患,反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同情爱国运动,1919年5月跻身军旅生涯,在参加军阀混战中谋求中国和平统一;1…  相似文献   

18.
运用乡分布疏密度、新设州县数、年平均增长户数及单位面积内户数4个指标探索宋代江南西路经济格局的时空差异及演变,力图摆脱定性描述的桎梏,为定量分析拓展新的路径。总体来说,北宋经济发展的速度要快于南宋。北宋初期,江南西路的经济带是洪州东部—筠州—临江军—袁州东部一线,筠州则是该经济带内最为发达的地区;以该带为界,南北部的经济水平较低;同一州军内的经济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北宋中后期直至南宋,经济带有南移的趋势;筠州的经济地位大大下降,抚州、建昌军的地位则上升;东部地区开发的速度要快于西部地区;各州军经济有趋于平衡的趋势,但其内部中小尺度区划的经济水平仍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地调研和2007~2010年孙中山故居客源市场统计数据,对孙中山故居免费开放后的客源市场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免费开放对客源市场空间构成及消费行为产生了积极影响,并呈现以下特征:客流量逐年大幅度增加;周边地区及本地旅游市场集中度显著增加;游客数量春夏季增幅较大,在时间分布上相对均衡;客源市场消费动机日趋多元化,休闲旅游需求增加;游客购物行为明显增加。免费开放在一定程度上使孙中山故居从传统的教育基地馆变为大众休闲旅游场所,这种变化给予名人故居新的发展契机。针对客源市场的新需求,景区管理委员会应该改变管理思路,采取相应的经营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文游台记     
文游台记文/周游不游文游台不能成为作家。文游台在江苏省高邮城北隅的土阜上,原为北宋东岳行宫后院园林,始建于太平兴国年间。旧传苏轼与秦观、王巩、孙觉载酒论文于此,“时守以群贤毕至,扁曰文游”(宋应武《重修文游台记》)。从此,文游台一直吸引四面八方的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