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胡博 《中外医疗》2014,(35):74-75
目的研究手术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方法该院选取2011年11月—2014年9月收治的84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42例治疗组和42例参照组,予以参照组患者保守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7.62%)明显高于参照组(85.72%),并发症发生率(4.76%)与复发率(7.14%)均低于参照组(14.29%)、(23.81%),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明显,且少并发症发生,复发率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宋日辉 《当代医学》2014,(9):157-158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东莞市中堂医院收治的94例高血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n=47),治疗组进行中医治疗,对照组进行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显效患者有29例(61.7%),有效患者有10例(21.3%),无效的患者有8例(17.0%),总有效率为83%。治疗组显效的患者有32例(68.1%),有效的患者有12例(25.5%),无效的患者有3例(6.4%)。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比西医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 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95% 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05);观察组患者95%对治疗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65%)(P〈0. 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低于对照组47. 5%,(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化瘤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40例,将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组除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外,另服用中药汤剂,观察2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子宫肌瘤的影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的效果显著60例(50.0%),有效50例(41.7%),无效10例(8.3%),总有效率91.7%,显著高于对照组效果显著40例(33.3%),有效36例(30.0%),无效44例(36.7%),总有效率91.7%,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瘤汤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直线加速器放射联合中药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效果。方法选取61例本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治疗组31例患者先给予同样的放射治疗,再给予中药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治疗组患者的肿瘤完全治愈率(80.65%)优于对照组肿瘤完全治愈率(53.33%),生存率(77.42%)优于对照组(46.67%),总有效率(93.55%)优于对照组(6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线加速器放射联合中药治疗法后更加有效,临床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与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一般抗心绞痛的药物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除采用常规治疗外,同时口服辛伐他汀和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结果 2组的治疗效果相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的患者心电图变化情况相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明显,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刘资平 《中外医疗》2012,31(33):130+132-130,132
目的观察分析米非司酮联合中药对于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门诊收治的56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联合组(米非司酮+中药配方)和对照组(米非司酮),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联合组对异位妊娠的治愈率为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β-HCG下降为(20.56±21.52)%,对照组(0.83±34.80)%。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β-HCG降至正常时间为(17.42±9.39)d,对照组为(29.83±9.77)d,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结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优于米非司酮单独治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胃镜治疗与内科治疗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3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将患者分为胃镜治疗组(n=51)和内科治疗组(n=52),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胃镜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1%,高于内科治疗组(92.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胃镜治疗组显效患者36例(70.6%),显著高于内科治疗组患者22例(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胃镜方法和内科保守治疗方法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进行治疗,虽然两种方法在总有效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胃镜治疗方法显效率明显高于内科治疗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十四肽(施他宁)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29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住院病例(均为胃镜证实)随机分成三组:治疗组(11例)采用生长抑素十四肽(施他宁)治疗,对照1组(8例)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对照2组(10例)采用生长抑素八肽(奥曲肽)治疗观察两组止血效果。结果生长抑素十四肽组止血成功率92%,垂体后叶素组成功率60%,生长抑素八肽组止血成功率75%。治疗组与对照1组治疗组与对照2组比较(p〈0.05=。结论生长抑素十四肽(施他宁)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法将观察病例分为针刀治疗组60例,电针对照组60例。对2组临床疗效、止痛起效时间及镇痛效果进行评定。结果:;针刀组痊愈25例(41.7%),显效17例(28.3%),有效16例(26.7%),总有效率96.7%;电针组痊愈19例(31.7%),显效13例(21.6%),有效22例(36.7%),总有效率90.0%;2组愈显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止痛起效时间、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其愈显率、止痛起效时间及镇痛效果均优于电针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Epley复位法联合药物与单纯Epley复位法治疗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临床效果。方法:PC-BPPV患者6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单纯Epley复位法治疗组(复位治疗组)和复位+药物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复位治疗组单纯采用Epley复位法治疗,联合治疗组在Epley复位法治疗的同时,口服倍他司汀,对合并焦虑抑郁情绪患者加用黛力新,15天后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联合治疗组痊愈21例(70.0%),好转7例(23.3%),无效2例(6.7%),有效率93.3%,复位治疗组痊愈13例(43.3%),好转9例(30.0%),无效8例(73.3%),有效率73.3%,联合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单纯Epley复位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ley复位联合药物治疗效果优于单纯Epley复位,伴有焦虑抑郁者加用黛力新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12.
李昊 《海南医学》2011,22(2):29-30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126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中医药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组)各63例,治疗周期均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28例,显效25例,总有效率为84.1%;对照组治愈11例,显效29例,总有效率为6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4.8%),对照组复发14例(复发率为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药治疗胃溃疡效果理想且复发率低,可以作为治疗胃溃疡的主要方法使用。  相似文献   

13.
余学婕 《当代医学》2016,(22):35-36
目的:分析儿童癫痫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 graphy,EEG)改变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癫痫患儿40例,均给予抗癫痫药物(Anti epileptic drugs,AEDs)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所有患儿进行EEG检查,分析EEG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1)根据治疗前EEG检查结果分为EEG正常组(5例)和EEG异常组(35例),2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0% vs 71.43%);(2)根据治疗后EEG改变情况分为EEG恢复正常组(17例)和EEG持续异常组(23例),2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12% vs 60.87%,P<0.05)。结论 EEG异常是影响儿童癫痫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尤其是EEG持续异常,危害更大。  相似文献   

14.
刘意 《中外医疗》2014,(32):63-64
目的探讨食管癌超分割放疗与常规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食管癌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治疗,治疗组采用超分割放疗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是显效25例(43.10%),有效17例(29.31%),总有效率72.41%,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是显效35例(60.34%),有效18例(31.04%),无效5例(8.62%),总有效率91.38%。经过随访3年,治疗组的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分割放射治疗治疗食管癌,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而且可以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栗新 《当代医学》2016,(32):128-129
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及行为障碍采取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酒精所致精神及行为障碍患者80例分为2组,各40例,分别采取利培酮(利培酮组)治疗与氟哌啶醇(氟哌啶醇组)治疗。观察记录2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并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72.50% vs 67.50%)、治疗后PANSS评分[(59.41±11.39)分 vs (59.72±12.12)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利培酮组治疗稍好;利培酮组静坐不能(5.00% vs 32.50%)、肌张力升高(5.00% vs 32.50%)及震颤(0% vs 25.00%)发生率要明显低于氟哌啶醇组(P<0.05),而其他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酒精所致精神及行为障碍采取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均有不错效果,但相比之下利培酮效果稍好,临床可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16.
龚双秋 《当代医学》2014,(32):128-129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应用复方消化酶联合多潘立酮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将江西省樟树市洋湖乡卫生院在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80),给予对照组患者服用多潘立酮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加用复方消化酶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97.5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8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应用复方消化酶联合多潘立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辛藏玲  宁东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9):2956-2957,2960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波立维)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的疗效.方法 128例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常规治疗加首次波立维300mg,口服(治疗组68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56例(82%),有效8例(12%),对照组显效36例(60%),有效8例(13%),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UAP患者用负荷剂量的波立维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黄妮 《基层医学论坛》2016,(21):2957-2958
目的:探讨纯针灸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13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分别采用纯针灸治疗(观察组)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种方法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42例(61.8%),好转25例(36.8%),总有效率98.6%;对照组治愈39例(57.4%),好转24例(35.3%),总有效率92.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纯针灸方法与中西医结合方法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上无明显区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特别是在疾病的早期采用针灸治疗是快速恢复健康、提高临床效果、降低治疗费用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黄仕光 《当代医学》2011,17(20):146-147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下肢骨折术后患肢肿胀的效果。方法 100例单侧下肢骨折术后肿胀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中药组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消炎、镇痛、冰敷治疗,比较两组7天后肿胀治疗效果、7天内不同时间点肿胀减轻人数、肿胀完全消退时间。结果经秩和检验比较,中药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H=24.11,P〈0.05),中药组肿胀消退率大于对照组(60%,10%,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中药组肿胀减轻人数比例(30%,60%,80%,100%)均多于对照组(4%,10%,40%,70%),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d=10.6±2.5d,P〈0.05)。结论中药治疗下肢骨折术后患肢肿胀效果肯定,能显著增加总体患者肿胀的消退率,加快消肿速度,缩短肿胀消退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霉菌性阴道炎的不同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537例,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134例、B组134例、C组133例、D组136例,A组患者采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加达克宁栓治疗,B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采取氟康唑治疗,C组患者采用中药熏蒸法治疗,D组患者采用内服中药治疗,比较分析4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成本。结果B组患者(94.8%)、C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0%)明显高于A组患者(82.8%)和D组患者(80.9%)(P<0.05);B组患者(3.0%)、C组患者(3.0%)、D组患者的复发率(4.4%)明显低于A组患者(36.6%)(P<0.05);各组之间成本效果相当。结论上述几种方法在治疗霉菌性阴道炎中都非常有效,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以及意愿,需要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