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入了解本科护生实习前后护理伦理认知现状,为进一步制定策略,提升本科护生护理伦理认知能力。选取某校2014级本科1~6班279名实习护生,对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用半结构式访谈研究,了解本科护生对护理伦理认知教育的建议。本科护生在实习前后护理伦理基础知识方面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前后护生对临床伦理认知方面认同度有所改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护生实习前具有一定的护理伦理认知能力,实习后护理伦理认知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比较护理技能操作考核的不同形式,探究视频考核形式对护生综合技能水平的影响。选取桂林市某医学院校护理学专业的2016级本科(452人)和2015级本科(439人)学生进行实验。2016级本科护生作为实验组,采用视频考核方式;2015级本科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考核方式。对两组护生的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及实验组护生的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护生的四项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0%~94.5%护生认为视频考核对提高学习兴趣及应急能力、熟练掌握护理技能操作、提升个人仪表及语言表达能力等有较大的帮助。采用视频考核形式对于护生掌握护理操作技能具有较好的效果,对提高护生的综合技能水平具有较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在校本科护理学生(简称"本科护生")非专业技术技能的影响,为培养本科护生非专业技术技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倪超等编制的护理本科生非专业技术技能测量表,对分层整群抽取的昆明医科大学826名在校本科护生进行非专业技术技能现状调查。结果年级、成绩排名和参加社团和社会实践程度是影响护生非专业技术技能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本科护生应转变观念,重视成绩提升,积极参加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非专业技术技能,为提升护理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本科护理专业学生(简称“本科护生”)共情能力现状,为学校开展护生共情能力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人际反应指针(IRI—c)问卷,于2012年4月对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150名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科护生IRI—C得分57.45±7.64。不同性别护生“身心忧患”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观点取替”、“幻想力”、“同情关怀”三条目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户口类型(城镇籍与农村籍)护生“同情关怀”条目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同情关怀”条目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科护生共情能力水平较高,但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的护生共情能力水平有显著差异,故应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方案,进一步提高护生共情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本科护生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意愿及影响因素,为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昆明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一、二、三、四年级的1129名本科护生中,分别抽取一定数量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的一般资料、护生从事老年护理意愿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的434名护生中有320名(73.7%)愿意毕业后从事老年护理工作。护生的性别、护生所在年级、是否喜欢护理专业、是否想要学习老年护理技能、有无照顾过或者被老年人照顾的经历、和老年人关系如何是影响本科护生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主要因素(P0.05)。本科护生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最主要的原因有:想给老年人更多的关爱,帮助他们、和老年人相处比较融洽、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护士比较稀缺。不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最主要的原因有:工作较辛苦、老年人难沟通、工资待遇较低、工作无挑战性,没有发展空间。结论建议加强本科护生对老年护理技能知识的学习,转变本科护生对护理学专业的态度,才能提高其老年护理就业意愿,有照顾过或者被老年人照顾的经历、和老年人关系好的护生是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潜在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年级本科护生对专业的满意度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70例高年级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高年级本科护生对专业满意度偏低。结论专业满意度低主要受兴趣爱好、传统观念、临床现状及本人对本专业认识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应引导护生对护理专业的正确认识,增强职业自豪感,提升专业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角色表演、情境教学在护理学基础实验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培养本科护生整体护理观 ,利用整体护理观服务于人的一种综合能力。方法 :应用角色表演、情境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对97—02级450名本科护生进行实践 ,并对该模式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活跃了实验教学课堂气氛 ;②提高了本科护生的学习能力 ;③锻炼了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④培养了整体护理观的思想 ;⑤锤炼了专业素质的修养 ;⑥展现了护士正性的专业形象。结论 :护理教师应注重护理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与护理基本技能的结合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将课堂和临床有机整合为一体 ,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8.
穆玲 《科技信息》2012,(24):255-256
]目的:了解大、中专护生的护理专业承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应用护理专业承诺量表对本校护理专业五年制大专生135名、三年制中专生28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q-专护生总体承诺为(7492±9.68)分;其中专业价值认同(23.92±3.28)分;专业努力意愿(27.32±3.59)分;专业留驻意愿(23.68±4.03)分;前三项大专护生高于中专护生;专业兴趣和对专业前景的态度是影响专业承诺的主要因素(p〈O.01)。结论:中专护生专业承诺水平偏低,尤其是专业留驻意愿。因此,作为学校在护理教育教学中应当引起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专业思想的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同时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渠道,从而提升护理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护生对老年人态度、老化知识的现状,分析影响其对老年人态度的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浙江省某高校护理学院四年制本科在校护生中抽取374名同学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Kogan老年人态度量表、Palmore老化知识问卷I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对老年人态度得分(158.57±20.99)分;老化知识得分(10.62±2.56)分;与老年人同住过、与老年人关系好、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护生KAOP得分较高;是否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与老年人关系如何、老化知识得分是影响本科护生对老年人态度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护生对老年人态度趋于正向,老化知识较为缺乏,护理教育者应优化老年护理课程设置,增强护生对老化知识的掌握程度,激发护生对老年护理工作的热爱。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某高校本科实习前护生健康教育知信行现状,为护理本科生健康教育能力的提升提供可借鉴的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对305名本科护理大三学生健康教育知信行进行调查。结果本科实习前护生健康教育相关态度是积极的,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和行为表现欠佳。结论本科院校护生健康教育能力亟需更加系统的培训和实践的训练。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本科在校护生逆商现状,分析促成逆商改变的外部因素,为在校本科护生提高逆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便利取样方法,选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逆境反应量表调查延吉市某综合大学3个年级在校本科护生234名。结果本科在校护生逆境商总分为(127.47±13.98)分,处于中等层次水平。不同性别、民族、年级、学业成绩的本科在校护生逆境商总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是否为独生子女、户口类型、家庭教育方式、人际关系、是否适应集体生活是本科在校护生逆商维度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护理学专业很少把逆境教育渗透到授课中,本科在校护生的逆商水平应该进一步提升。护理教育、管理者不妨对促成逆商改变的外部因素采取干预措施。以此来使本科在校护生逆商水平呈正性增长。  相似文献   

12.
刘丹 《中国西部科技》2011,(30):84-85,81
目的:了解男护生工作现状及其对自身专业的认识和态度,调查男护生选择护理专业的择业观念及其心理,分析研究可能促进国内男护发展的因素;对象:四川省人民医院,2007级29名实习中的本专科男护生;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等方法获取数据和资料;结果:72%的男护生不喜欢护理,42%的男护生后悔选择护理,超过一半的人会选择转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自我概念、专业自我概念水平,探讨护理教育对策。方法: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对152名在校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自我概念总分204.36±14.96分,专业自我概念总分86.19±7.23分;护生自我概念与专业自我概念总分呈正相关(r=0.265,P〈0.01)。结论:本科护生具有较积极的自我概念和专业自我概念;自我概念与专业自我概念呈正相关,教育者要加强相关理论教育,促进自我概念和专业自我概念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为社会培养合格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4.
孙丽媛 《科技信息》2009,(30):35-35
护理病历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完整、准确的病历书写能力是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它不仅可反映出护生对护理程序掌握的程度,也可反映出护生的专业理论水平。按照实习大纲要求,我校每位护生必须在出科前完成一份整体护理病历。现抽取我院2005-2007届护理本科学生书写的156份实习护理病历进行质量检查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找出本科护生在临床中常见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促使本科护生快速适应环境,提高自身技术水平。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查找与本科护生临床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通过此次对于实习护生临床的常见问题,指出相关问题及提出有用的对策,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生的工作,提高本科护生护理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本科护生社会智能对跨文化敏感度的影响。方法运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采用中文版Throms社会智能量表和跨文化敏感度量表对衡阳市某高校353名护理专业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科护生社会智能总均分为(3.57±0.62)分,处于较低水平。跨文化敏感度总均分为(3.41±0.87)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路径分析显示,本科护生社会智能对跨文化敏感度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β=0.621,P0.001)。结论护理教育者可通过增强护生的社会智能,提高护生的跨文化敏感度,为进一步做好不同背景文化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合作学习理论在ICU临床本科护理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3年4月期间在我院重症医学科实习的21名本科护生设为对照组,2014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实习的22名本科护生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护理教学方法,观察组采取基于合作学习理论的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结束后,两组护生的护理基础理论知识、护理基本技能、护理实践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合作学习有助于ICU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提高,能更好地、更有效地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促进护生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的培养与提高,从而提高护生的护理基础理论知识、护理基本技能和护理实践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知度。方法用问卷调查法对600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专业认知度调查。结果 2011级、2013级、2015级3个不同年级均有70%以上的学生报考护理专业是第一志愿,大部分学生就读护理专业主要是考虑毕业后的就业,选择护理专业80%以上是亲友的决定,3个不同年级的认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毕业后会从事护理工作、护士社会地位高、护士福利待遇高、护理工作辛苦和压力大的认识,2015级均明显高于2011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护理工作与医疗工作同样重要的认识2011级明显高于2015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生对专业的认识比较浅显,学校要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护生对专业的认知,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刘鸿慧  孙晓慧  王丹 《科技信息》2010,(17):14-14,410
为了推进高职护理专业人文教育改革、提高护生的就业能力,采用问卷法、访谈法,调查用人单位和患者对护士人文素质方面的要求,在分析了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对高职护生人文教育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是我国未来护理事业的接班人,如何做好护生的人文关怀教育是当前护理研究工作的重点。通过调查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分析护生人文关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总结改进人文关怀教育的措施,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及未来护理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