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明确提出:“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的制度”,“评价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明确提出:“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的制度”,“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教师的自评与反思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纲要》提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领导、同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这种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提高教与学水平为目的,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倡导教师评价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目的,要求建立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5.
余鹏 《陕西教育》2006,(1):91-9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起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各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据此,我们说教师评价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郑凯钟 《师道》2005,(10):24-2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取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因此。注重教师、学生、专家、多主体参与评课,能从多角度为教师的发展提供策略与途径,引领教师在反思中前行。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学生评教”作为教师评价方式的一种,在许多学校已经实施起来,它备受重视,但又争议不断,为何如此?请听听来自学校各方人士对“学生评教”及其实施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王营 《当代教育科学》2003,(6):46-47,5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机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发展性教师评价就是根据这一要求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师评价制度。近年来,我校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构建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为重点,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推动了学校可持续发展。一、立足现实,树立“以教师发展为本”的观念我校地处宁阳县城中心,现有40个教学班,在校…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此,我校对建立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要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下面仅从学生评价教师的方式谈谈我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关于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欧林革 《教育探索》2003,(8):104-10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由此可见,要真正建立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评价体系,必须深刻地反思传统的教师评价,全面实行发展性教师评价。一、关于发展性教师评价内涵的思考教师评价是对教师工作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活动。它的基本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提高教学效能。通常可以根据教师评价的目的,将其分为两…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思考,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可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师评价是发展性评价。为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激发教师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的价值,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师发展性评价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杨芳 《教育与职业》2004,(11):22-22
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评价不仅仅是为了奖惩,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发展。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进程,是教师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也是教师生命价值不断得到提升和实现的过程。与此相适应,就要建立促进教师成长的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和奖惩性教师评价相比,发展性教师评价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教学评价无疑会对课堂教学改革起导向和促进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把评价改革作为新一轮课改的六大具体目标之一,明确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纵观目前的课堂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6.
1.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可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教师评价是发展性评价。近年来,人们已逐步认识到发挥教师评价的激励改进和导向功能的重要,“以评促改(建)”,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发展性教师评价思想的科学运用指日可待。但是,传统语文教学评价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确,百年大计,教  相似文献   

18.
《教育科学论坛》2002,(9):28-30
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9.
学生参与评教从功能角度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学生参与教师评价,即学校在进行教师评价的工作时吸收学生反馈的信息;一是学生参与评课,即让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 在当前,探讨学生参与评教的必要性问题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已经明确提出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并“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学生参与评教工作的形式化、肤浅化等不合理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情况也反映了当前人们对相关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还不够充分。本期“视点”,我们将就学生参与评教问题进行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20.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的评价制度,这表明了教师自评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教师专业发展及教师自评的理论为基础,从教师的专业情意、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三个方面,对教师自评体系进行解构,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