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在分析正宁煤煤质特性的基础上,考察了添加剂用量、粒度级配等对其制备水煤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添加剂用量为0.8%,细煤粉比例为60%~70%时,所制备的水煤浆的质量分数为64.3%,此时水煤浆粘度为1 000 m Pa·s,符合工业水煤浆制备标准。配煤试验表明,该煤与环县煤的配比为3∶7时,所制煤浆的质量分数达到68%,较正宁煤单独制浆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所制备的水煤浆72 h的析水率为10.2%。  相似文献   

2.
盖轲  张鹏会  陈东平 《选煤技术》2014,(1):16-18,22
基于对环县煤煤质分析,考察了水用量、添加剂用量及煤粉级配对其制备高质量分数水煤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用量对水煤浆的质量分数影响较小,添加剂用量和煤粉级配对水煤浆的质量分数影响较大;水用量为32 g、添加剂用量为0.50%0.60%、煤粉粗细粒质量比为1.600.60%、煤粉粗细粒质量比为1.601.70时,水煤浆质量分数可达68.40%,制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煤泥水煤浆制合成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兖州矿业 (集团 )公司环保安全培训中心通过对煤泥制水煤浆和煤泥水煤浆加压气化制合成气试验的分析 ,找出了煤泥制水煤浆的最佳制浆条件和水煤浆加压气化的较优操作条件和工艺指标 ,为综合利用煤泥开辟了一条新途径。通过对选煤厂煤泥制水煤浆制浆工艺、级配技术、添加剂等试验的结果表明 ,用煤泥制浆作为水煤浆加压气化的原料是可行的。试验采用干法制浆 ,即将煤泥干燥后筛分成几种粒度的煤粉 ,再根据实验结果和经验确定级配方案 ,将一定比例的煤粉混合后 ,加入水和添加剂 ,经强力搅拌制成浆。试验分为煤质分析、成浆试验和煤浆稳定性试验…  相似文献   

4.
《煤炭技术》2016,(5):299-301
粒度级配是影响水煤浆成浆性的关键因素。为了提高补连塔低阶煤水煤浆成浆性,采用粗、细煤粉单独成浆和不同粒度级配煤粉成浆实验,研究粒度级配对补连塔低阶煤水煤浆的成浆性影响。说明合理的粒度级配降低了水煤浆的表观黏度,极大提高了水煤浆的稳定性和流动性。  相似文献   

5.
从配煤、煤的预处理、煤浆制备、粒度制备、粒度级配及水煤浆添加剂等方面,概述了高内水煤种的水煤浆制备关键技术,并根据工业实施的难易程度及成本提出了相应的制浆工艺顺序.  相似文献   

6.
针对采用内蒙古某矿褐煤制浆存在浓度低(49.0%),无法满足水煤浆气化炉正常开车需求的现状,通过对制浆温度、添加剂及粒度级配的优化研究,确立了褐煤提浓制浆工艺条件,并应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提浓前后水煤浆气化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优化的粒度级配方案,选用质量分数0.5%改性萘系添加剂复配0.4%降黏助剂,在50℃下制浆,褐煤水煤浆最高浓度可达54.1%,相比优化前制浆浓度提高5.6%;提浓后水煤浆的合成气产量、冷煤气效率模拟指标分别为78.07%和70.25%,显著优于现场煤浆相应指标。  相似文献   

7.
超细煤水煤浆流变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不同变质程度超细煤粉进行超细煤水煤浆的成浆试验 ,研究了超细煤粉的粒度组成、制浆浓度和添加剂种类及用量对超细煤水煤浆流变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变质程度的煤成浆特性有很大的区别。另外 ,还介绍了一种评价水煤浆分散剂分散效果的方法———润湿热对比法。  相似文献   

8.
高浓度水煤浆基础研究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村彦 《煤炭学报》1995,20(5):551-555
总结了影响水煤浆浓度的因素,即煤种、添加剂、粒度分布、搅拌和温度、内在水分高、孔隙率高、煤表面的羧基和从煤中溶出的高价阳离子含量大而灰分又低的煤通常难于制成高浓度的水煤浆。在煤种和煤浆浓度一定的情况下,加入分散剂和调整煤粉粒度分布可以降低水煤浆的粘度。  相似文献   

9.
任晓耕 《煤矿机械》2012,32(7):70-72
立式水煤浆磨机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煤浆磨机,是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粉体加工技术的基础上而设计和开发的,其具有能耗低、煤浆粒度分布均匀等特点。该磨机利用磨辊旋转后产生的离心力作为碾磨力,将给入的原煤物料在按比例配入水之后,碾磨至成按比例要求的水煤浆。通过对立式水煤浆磨机现场试验数据的分析,验证了其相关优异性能。  相似文献   

10.
粒度配比对神府煤水煤浆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煤浆稳定性出现差异的原因有稳定剂的品种不同,稳定剂使用量的不同,煤本身变质程度的不同,粒度配比的不同,还有温度和搅拌也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论文就是在一定稳定剂使用量一定的前提下,找出一个最好的粒度配比来使神府大柳塔煤达到最高浓度和较好的稳定性。为了研究粒度级配对神府大柳塔煤成浆性能的影响,采用三种粒度级配方案,对神府大柳塔煤单煤及配煤成浆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较好的粒度级配,成浆性能优越,成浆浓度提高3%~5%,同等浓度时粘度降低,浆体流动性、稳定性变好,能更好的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
《煤炭技术》2017,(11):330-333
为了研究水分对褐煤微观特性的影响,采用低温真空干燥的方式对褐煤进行处理得到水分含量不同的褐煤,并对实验的3种煤样进行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自燃倾向性分析、原位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煤样水分的增大,煤样的最可几孔径逐渐增大,煤样的孔体积、比表面积和微分孔体积等表征煤样孔隙特征的参数与最可几孔径均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煤样水分的增大,煤样的物理吸氧量逐渐减小,减缓程度逐渐降低,煤样自燃倾向性加强,由Ⅱ类转向Ⅰ类;煤样中羟基、羧基及醚键会随着水分含量的降低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2.
结合北京地铁10号线国贸站转弯段施工对邻近桥基影响的这一实际工程问题,运用ABAQUS软件,在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模拟的同时,重点研究了施工过程中19—3号桥基的变形和受力性态以及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并将部分计算结果与量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研究表明,施工期间桥幕没有工程安全隐患,既有的施工方案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利用CFD技术,对矿用小型轴流式通风机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叶片与后导叶之间的轴向间隙对风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轴向间隙在一定范围内减小,使风机流量和全压均增大,全压效率有所提升,有利于提高通风机性能。  相似文献   

14.
依据作者设计的试验,研究了淋滤液在淋滤过程中对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MSW)沉降变形的影响。分析了影响试验数据的各种因素的变化,以及在这些因素作用下垂直有效应力沿深度方向的衰减规律。试验数据验证了上述分析的正确性。试验发现,淋滤作用有利于垂直有效应力的传递;淋滤液的自重和浸润作用都将影响MSW的压缩沉降。  相似文献   

15.
针对望峰岗选煤厂煤泥水难以沉降的问题,进行了絮凝剂与复配药剂制度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单一药剂制度相比,复配药剂制度可以获得较好的煤泥水沉降效果,絮凝剂与凝聚剂的最佳药剂量配比为1∶10。  相似文献   

16.
铁矾类沉淀物的形成对细菌浸矿以及后续的浸出液净化除铁效率都有很大的影响.考察了细菌作用下,不同初始pH值、亚铁的初始量等因素对铁矾类沉淀物形成速率及产物组成的影响,并与无菌条件铁矾类沉淀进行对比,总结了细菌作用下,铁矾类沉淀物的形成动力学规律及产物组成差异.结果表明,细菌作用下,铁矾类沉淀物形成速率明显加快,并且产物组成与无菌时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煤炭技术》2016,(1):260-262
神华神东布尔台煤矿改变开采工艺后,需要对液压支架支护参数进行优化,理论分析综放端面煤岩体片帮冒落与支架参数支架关系,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综放端面煤体片帮冒顶模型,对液压支架参数与端面煤岩体片帮冒落相互关系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支架工作阻力与梁端距是影响支架控制效果的关键参数。  相似文献   

18.
《煤矿机械》2019,(2):163-165
主要研究缓冲托辊数量对输送带受冲击区域的峰值压力和压力能的影响。通过测量输送带样品参数建立输送带和托辊的有限元模型。利用该数学模型完成对冲击区域的压力峰值和压力能的仿真,确定增加缓冲托辊数量可以有效地降低输送带的峰值压力和压力能,从而优化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减少输送带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水对尾矿坝的稳定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了水对尾矿坝的稳定性影响以及现阶段尾矿坝研究中所存在的岩土力学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以粒径分布、SEM和XRD分析为主要表征方法,从片层疏离程度和团聚体颗粒大小这两个方面综合评价水、异丙醇和二甲苯等6种溶剂对膨润土微纳米化的影响。实验表明,质量分数对水相膨润土的粒度分布影响显著,膨润土质量分数从5%下降到0.5%时,其最大粒径分布从4310nm快速下降到712nm,但即使质量分数低至0.1%,膨润土仍难以达到单片层的理想分布。不同溶剂对膨润土分散作用差别较大,水分散的膨润土颗粒结构致密,片层间隙不明显;乙醇、二甲苯、丙酮以及异丙醇分散的膨润土颗粒粒径均一,分别集中在380 nm、390nm、530nm和650 nm,且颗粒片层边缘剥离,片层间距明显,颗粒疏松;小角度XRD分析也进一步证明乙醇和异丙醇对膨润土有一定的插层作用。乙醇、二甲苯、丙酮及异丙醇对膨润土会产生明显的微纳米化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