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0 毫秒
1.
宋慧锋 《医疗保健器具》2012,(11):2016-2017
目的加强血透室环节质量管理,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加强组织领导.注重环节质量控制;明确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病人,预防医院感染;重视监测工作。结果加强血透室各环节的管理。规范了血液透析的医疗行为,保障了血液透析患者的医疗安全,预防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血透室内的环节质量管理是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深圳市医疗机构血透室医院感染的防控现状,以便督促医疗机构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等管理制度及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方法对深圳市19家医疗机构血透室的医院感染防控现状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及监测。结论医疗机构血透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虽然逐步得到规范,但任需提高医疗机构的自身管理水平,加强执法监督。  相似文献   

3.
目的 将细节管理落实到日常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血透室医院感染.方法 自2008年5月起科室针对血透室医院感染管理各个环节中易忽略的细节逐项评估,制定并落实具体措施,采用PDCA循环,加强各环节的细节管理,注重管理质量和管理实效,确保医疗安全.结果 2008年5月-2012年3月透析25 972例次,无医院感染发生.结论 注重细节管理对预防和控制血透室医院感染是积极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14所医院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14所医院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提出管理对策。方法根据《医疗机构血透室管理规范》等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57.1%医院血液透析室布局流程不合理,35.7%医院隔离透析区管理不规范,78.6%医院B液配制设备消毒不符合要求,57.1%医院透析机内部消毒方法不正确,71.4%医院职能部门督查不力,71.4%医院未开展血液透析相关感染病例监控。结论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督查,医院给予资金支持,开展前瞻性监控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对血液透析室的灭菌消毒还有医院的感染控制作出简单的论述,其目的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对于血透室感染工作的认知,并做好血透室医院感染的相关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排摸血透室医院感染风险,提出管理对策与措施. 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上海市所有正常使用的60家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管理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 大多数血透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建设、环境布局、消毒隔离等方面符合规定要求,做到透析器不复用,但仍有少数血透室存在高负荷运转、不同种类的传染病患者不能做到完全分开透析、人员配备和感染控制知识培训不到位等安全隐患. 结论 上海市血透室医院感染管理从整体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存在不少安全隐患,需采取进一步的综合管理措施全面提高血液透析的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血透室医院感染因素,提出有效预防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提高医护人员感染控制意识和患者健康保养知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监测制度,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结果:通过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了感染率,有效提高了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结论:加强人员管理,加强血液透析感染危险因素的管理与控制,是预防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规范落实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提高血液透析质量,保证患者血液透析安全。方法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等相关规范要求,制定并落实一系列措施。结果对血液透析室实施规范化管理后,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结论规范落实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是控制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回顾某县医院血透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事件,分析事件发生原因。建议:一是加强基层医院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加强自查及行业督查,提高感染科执行力和管理能力;二是医护人员应树立标准预防理念,严格规范操作,严防类似感染事件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透室手卫生耗材精细化管理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执行依从效果的影响。方法自2016年12月起,我院采用数据分析法对血液透析室手卫生耗材实行精细化管理,本文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5月的评定结果作为观察组,2016年6—11月评定结果为对照组,对比两个时间段血透室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执行依从效果。结果观察组手卫生相关知识知晓率、态度和行为的正确率、手卫生依从性等手卫生规范执行依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行前后两个时间段,血透室医务人员平均手卫生监测结果总体合格率均符合要求,但观察组细菌菌落总数培养值比对照组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精细化管理法应用于血透室手卫生耗材管理,能显著改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执行的依从效果,更好的保证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制度的完善及落实成效。  相似文献   

11.
血液透析中心医院感染控制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方法,预防医院感染。方法通过对血液透析中心结构布局合理设置,成立临床感染控制小组,定期组织感染知识培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及操作流程,加强一次性医疗物品管理等相关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结果通过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自成立以来共透析约5万例次,未发生一例医源性感染。结论加强血液透析中心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是预防血液透析中心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核磁手术间安全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核磁手术间各环节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规范手术间环境、手术物品、手术人员等各个环节管理,建立健全核磁手术间医院感染控制体系.结果 加强了神经外科核磁手术间医院感染的管理体系,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提高了术中核磁手术间的医疗护理质量.结论 采取严格规范化的术中核磁手术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对加强医院规范化管理,控制医院感染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医疗机构血透室院感管理现状及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血透室医院感染管理进行现况调查。[结果]被调查的39家血透室中,30%布局流程不合理,手卫生设施不全的占27.8%,手卫生执行不到位的占20.5%;感染和非感染隔离措施不到位的占20%~40%,医护人员对相关感染防控知识知晓率为87.1%。[结论]医疗机构血透室在房屋布局、手卫生设施、关键防控措施执行、人员培训等方面还有待改进,以消除感染隐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实施对医护人员的管理,以控制血液透析室血液感染的发生。方法加强医务人员和患者管理,将管理贯穿于医院感染监控的各个环节,健全规范各项规章制度。结果使各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杜绝了血液感染的发生。结论只有管理规范化,认真实施各项监控措施,才能达到血液透析零感染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探讨医院手术室感染的预防与管理,严控医院感染,提高医护质量,有效地落实手术室消毒隔离措施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美容外科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管理方法,防止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方法针对门诊手术室的工作特点,加强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感染控制、手术室管理,制定并落实各项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和感染监测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创造合格的手术环境。结果 2006年7月-2008年9月共进行门诊手术1102例,发生感染4例,感染率为0.36%。结论依据规范科学地管理,可有效地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无菌切口感染率,有利于美容门诊手术室患者手术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卢红霞 《中国保健营养》2012,(12):1761-1762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护理中风险管理有效的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方法分析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做血液透析的160个患者进行分组护理,分为两组,护理组80例,对照组80例,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制定出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护理组患者的风险防范意识得到提高,降低了医疗纠纷、减少了风险事件的发生,对护理满意度高。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医院要完善护理制度,加强医护工作者的技能培训,实施风险管理,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地管理血液透析室,能够预防风险的发生,使患者安全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8.
26所医院血液透析室预防医院感染质量管理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为其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河北省血液透析安全管理评估考核标准》,对A、B两市6所三级医院和20所二级医院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进行考核评估,内容包括资质、环境及设备器材要求、透析用水和透析液及透析器复用、消毒隔离等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及透析治疗具体要求、评估和改进意见等5部分,分值分别为10、20、30、35、5分。结果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的总分和资质部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环境及设备器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存在环境布局和工作流程不合理,洗手设施不符合要求,治疗室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透析用水和透析液及透析器复用得分分别为25.70±2.60、24.00±2.60(P=0.18);在透析具体治疗方面三级医院明显优于二级医院(10.00±0.00、9.80±0.40,P0.01);定期对血液透析质量进行评估和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均为5.00±0.00。结论各级医院均应加强血液透析室环境布局和工作流程及洗手设施的合理化建设,强化治疗室的管理,提高血液透析室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