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为解决暴雨强度公式参数在传统推求方法中所存在的非线性函数拟合的问题.方法应用黄金分割法将参数b和n的值固定,即将非线性函数进行线性化,并在由这两个参数所确定的曲面上,通过计算机的特性来搜索参数A1和C的最优值.结果通过对线性函数的拟合,可以依次得到4个参数的值,近而推得暴雨强度公式.结论经过对多个城市的暴雨强度公式推求与比较,曲面搜索法能够快速、精确地得出计算结果.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推求方法存在的诸多弊端,计算误差远远小于国家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
长历时暴雨强度公式的推求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极端暴雨事件的出现,导致城市内涝灾害频繁发生,原有降雨历时仅为2h的市政排水设计暴雨强度公式已无法满足城市暴雨设计的需求,因此就要延长暴雨采样历时,推求出长历时(24h)暴雨强度公式。针对以上问题,根据北京市提供的52a(1961-2012)原始降雨资料并进行数字化处理,结合水利的长历时特点,采用兼顾市政排水,水利排涝,内涝防治的采样方法,应用P-Ⅲ分布曲线进行频率分析后采用6种经典方法推求暴雨强度公式的参数值,优选出误差最小且满足规范要求的暴雨强度公式参数值,进而推求长历时暴雨强度公式,在此基础上与短历时暴雨强度公式比较,分析两者的差异,为城市雨水排除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保障排水工程设计的合理性,提高工程运行的可靠性,推求出精度较高的城市暴雨强度公式.方法收集铁岭市最近30 a的降雨数据资料,采用年超大值法等4种方法进行雨样取样选取处理,通过指数分布等6种方法的降雨频率分析,优选出误差最小的理论分布并推求出i-t-P表,对其应用遗传算法等15种方法进行暴雨强度公式的推求.结果对所得出的总公式和分公式进行综合优化,优选出误差最小的一个暴雨强度总公式和一组分公式.结论经过优化所推求出的铁岭市暴雨强度公式精度较高,其结果远远小于现行规范所规定的0.05 mm.min-1的绝对误差和5%的相对误差要求,可以作为铁岭市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和设计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暴雨强度公式中含有多个参数,用传统方法难以直接优化,或拟合误差较大.以公式均方差最小为目标函数,利用遗传算法优化暴雨公式参数.遗传算法对公式参数的全局随机搜索技术,以及对目标函数的直接操作等优化方法,避免了直接采用解析公式而使用多阶导数和高阶方程的麻烦,提高了公式的精度,优化了暴雨公式参数.通过山东省四个地市的暴雨公式统计,证明了遗传算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应用邯郸市近20年的降雨资料,整理出邯郸市暴雨强度公式.新暴雨强度公式与旧暴雨公式在不同重现期、不同时段的降雨强度计算结果上有明显差异,有的相差比较大.不同时段的降雨强度的频率分布不符合指数分布,与皮尔逊Ⅲ频率曲线吻合较好.三参数暴雨公式中参数雨力A表达式中的C值,在b的研究范围内,近似为常数,C=0.846.  相似文献   

6.
摘要:Yn ∈ N+,一个新的伪Smarandaehe函数C(n)定义为C(n)=min{α+b:α,b ∈ N,n α(α+1)/2+b},研究函数C(n)的均值性质,并给出C(n)的一个较强的均值公式.利用初等方法以及C(n)的性质,获得了该函数值的具体表示形式,给出了函数C(n)的均值的几个较强的渐近公式.  相似文献   

7.
暴雨强度公式的编制方法与电算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年多个样法选样的重现期计算公式和以绝对均方差为目标函数,应用计算机寻优求公式 i=A/(t+b)~n 中参数 b、编制暴雨公式的方法。通过对总公式的五种配制方法的研究,找出了配制总公式的最佳方法,并据此利用 FORTRAN77语言,研制了计算机程序。  相似文献   

8.
设Q表示全体有理数集,n是大于4的正整数,a、b、s和t都是非零的整数,引进数an使得x^n-bx-a=(x^2-sx-t)(a1x^m-n-2 a2x^n-3 … an-2^x an-1),该数列an满足2阶线性递推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到三项式x^n-bx-a存在Q上不可约二次因式x^2-sx-t的充要条件,建立了三项式x^n-bx-a的系数a、b与不可约二次因式x^2-sx-t的系数s、t之间的联系.特别地,在(s)的绝对值=1,(t)的绝对值=1,条件下,导出a与n的关系式及其b与n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城镇排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城镇环境的变化导致排水能力降低以及排水设计中暴雨强度公式和水力设计问题,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修建城市雨水利用工程、修订暴雨强度公式,对现有雨水管道实施改造和扩建,采用基于可靠性的雨水管道水力设计方法等。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一个数论函数和函数的误差项绝对值的增长是数论领域的一个经典问题,φ(n)表示欧拉函数,即不超过n且与n互素的正整数的个数.在许多数论问题中,和式G(x;k;a,b)=∑1≤n≤x(n,k)=1μ(n)~2n~a/φ(n)~b是经常要考虑的,k表示一个正整数.在许多重大问题的解答中,例如哥德巴赫猜想、华林问题都需要估计这一和式的值.求解出固定实数a和b情况下的此和式的渐近公式,考虑方法为先利用∑n≤xn~λ和∑1≤n≤xμ(n)~2n~a/φ(n)~b的已知结果进行关于可乘函数的计算,然后再根据参数a和b的取值情况分类讨论.  相似文献   

11.
文中分析讨论了目前排水工程教材中在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公式的推导中存在的不妥和矛盾之处,并从线性汇流理论出发对汇水面积上的汇流过程进行了分析,借助等流时线的概念并结合极限强度法的基本假定重新对公式进行了推导,使公式推导过程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2.
依据沧州市城区附近40年(1971~2010年)原始暴雨资料,采用年最大值法和非年最大值法进行选样,经过频率计算确定不同重现期下的设计暴雨强度,基于R软件和MATLAB软件实现暴雨强度公式参数求解,得到沧州市城区暴雨强度公式,并以2005年7月23日10时~24日10时典型暴雨,利用同频率放大法推求设计暴雨过程。  相似文献   

13.
用衰减系数法对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一个四路交叉的环形交叉口实例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到该交叉口通行能力和交织段通行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衰减系数法既可以克服沃尔卓普公式计算环形交叉口交织段通行能力时受诸多参数约束的缺陷,又可以准确计算整个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该方法可用于计算所有环形交叉口交织段及整个交叉口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14.
挟沙水流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开展挟沙水流试验,对河槽断面的纵向时均流速横向与垂向分布、瞬时流速频率分布、紊动强度垂向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最后分析了断面宽深比对张瑞瑾公式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在相同横断面面积、流量情况下,随着断面宽深比的减小,准二维流动的中心区所占河宽比例减小,断面流速分布更加趋中;挟沙水流主流区流速垂向分布基本上仍然符合对数分布,随着含沙量的增大,卡门常数k有减小的趋势;中垂线上各点瞬时流速频率分布基本上符合正态分布;靠近水面处紊动强度最弱,紊动强度随相对水深的减小而增大,随后紊动强度随相对水深的减小而减小;随着断面宽深比的减小,张瑞瑾公式中的系数呈增加的趋势,流量幂指数呈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城市雨水口地面暴雨径流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假设每一雨水口集水流域产生的地面暴雨径流均汇入该雨水口的条件下,建立了由流量子模型和浓度子模型组成的城市雨水口地面暴雨径流模型.其中,流量子模型采用瞬时暴雨强度描述降雨过程、区域综合径流系数计算扣损以描述产流过程、等流时线原理描述汇流过程;浓度子模型则反映了雨水口入流污染物浓度仅随入流流量而变化.以重庆市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雨水口为例,确定模型的具体形式,并采用200O年7~9月间的水量、水质同步测量数据,对模型的模拟精度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6.
洪水调查与评价能有效弥补当代遥感技术和传统统计插值技术获取资料的不足。以大沙河"20100821"暴雨为例,利用比降面积法监测水面比降为8‰,计算洪峰流量为1 830m3/s,平均流速2.47 m/s。分析1958年实测多峰洪水过程线,各峰涨落过程线基本平行,平行移动过程线拟化单峰过程线,根据拟化单峰过程线并五点概化,计算洪峰总量为1.09亿m3,径流系数0.84。文章根据本流域实测多峰洪水过程线拟化单峰过程线并五点概化,计算洪量结果合理,附近流域实测数据也证明径流系数大,说明该方法可用,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结合工程实际对雨水管渠设计中的设计重现期、截流倍数等设计参数的选择、雨水集水点位置的确定、截流式合流制管渠与截流干管的连接方法以及溢流井溢流量的计算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排水设施建设滞后,城区增雨系数变大,很多城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城市内涝,迫切需要开展城市除涝研究。以地下水漏斗、地面沉降相对严重的沧州市为例,通过建立暴雨内涝模型、设计暴雨研究对城市内涝进行了模拟,并提供了提高模型精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