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上海市属养老机构内老年人综合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提升养老机构的照护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老年人健康综合评估表",于2015年8—11月对上海市属第一、第三、第四社会福利院内310例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综合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310例市属养老机构老年人中,综合健康状况优良者占22.6%,一般者占23.9%,较差者占53.5%。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患病情况对老年人综合健康状况有一定影响。结论上海市属养老机构内老年人综合健康状况受到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患病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养老机构应针对不同老人的综合健康状况提供差异化的专业服务。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上海市属养老机构内老年人综合健康评估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为指导养老机构有针对性的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养老机构的照护水平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应用《老年人综合健康功能评估表》对上海市属第一、第三、第四社会福利院内60岁及以上的认知、思维、表达能力正常的老年人综合健康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资料统计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人健康状况与日常生活能力和躯体健康最为密切。老年人精神健康优良者比例最高(43.5%),躯体健康优良者比例最低(33.9%)。老年人综合健康状况优良者占22.6%,一般者占23.9%,较差者占 53.5%。就受教育程度而言,大学、中学文化程度的老年人综合健康功能最好,文盲者综合健康功能损害最严重。月收入越低,综合健康功能的损害越大。老年慢性病患病率为91.0%,平均患病2.3种,居前五位的疾病是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结论 躯体健康、日常活动能力的损害是老年人中最主要的问题。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收入等是影响老年人综合健康的因素,养老机构应针对不同老人的综合健康状况提供差异化的专业服务,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升机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山东省老年人养老模式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济南市为例,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山东省老年人的养老方式需求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期望居家养老者占42. 77%,依赖社区服务者占27. 58%,选择专业养老院者占29. 66%。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月收入、健康状况、主要照顾者对养老方式的选择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婚姻状况、月收入、健康状况是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山东省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选择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养老方式仍然以居家养老为主,今后老年人的照护模式必定会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养老机构老年人认知功能与健康状况、健康服务利用的关系。[方法]2014年2月—4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从乌鲁木齐市27所登记在册的养老机构中抽取12所养老机构的老年人296人,发放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一般情况问卷,进行现场横断面调查。[结果]老年人认知功能评分为(23±3)分,处于较低水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性别、每周运动次数、家庭月收入、家庭人口数、婚姻状况、教育水平老年人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养老机构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有年龄(75岁~84岁、≥85岁)、每周运动次数(不运动或很少运动)、文化程度、住院次数(3次/年、≥4次/年)、距离上次体检时间(从未体检过)。[结论]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对健康服务利用有一定影响,应通过健康教育改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采取措施使老年人更好地利用健康服务来促进自己的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城区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的现状,研究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老人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调查其患病情况。结果:发现该老年人群年龄普遍较高,慢性病的患病率达86.6%。慢性病、自理能力、职业、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对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结论:应针对老年人所患慢性病情况提供有效的养老护理服务,制定具体措施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以全面提高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陈先华  卢祖洵  董超群 《护理研究》2009,23(28):2620-2621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群的综合健康状态和影响因素,为社区老年卫生服务的决策过程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6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648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多维健康状况评价显示:调查的老年人群精神健康很好、好者比例最高,达88.7%,其他依次为社会健康(83.3%)、经济状况(66.5%)、躯体健康(50.9%),日常生活能力优良者比例最低,为45.0%.老年人群综合健康状况优良者占36.7%,一般者占45.4%,较差者占 17.9%.[结论]老年人综合健康功能状况不容乐观,影响老年人综合健康功能的因素为患慢性疾病病种数与疾病主观影响程度,及年龄与文化程度、婚姻和体育锻炼等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福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护理服务需求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养老机构的照护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问卷,对福州市11家养老机构260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7.3%(175/260)的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存在缺陷;35.4%(92/260)存在抑郁危险,男性、年龄轻、文化程度低、无配偶、月收入低者抑郁危险较高(P0.05)。护理服务需求总均分为(3.95±0.28),其中安全需求得分最高(4.34±0.3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态和文化程度是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较高,且受婚姻状态和文化程度的影响。应多关注机构中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层次低以及无配偶的老年人,提高照护水平。  相似文献   

8.
徐璐玮  陈建华  赵磊  金孔军  陈宇斌 《全科护理》2020,18(25):3373-3377
[目的]探讨丽水市养老机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对养老机构292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得分为(32.87±10.10)分,其中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者占47.6%,中等水平者46.6%,低水平者占5.8%。养老机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负性生活事件[OR=14.596,95%CI(5.935,35.897)]及其种类[OR=4.699,95%CI(1.916,11.521)]是其危险因素,同时正性生活事件、自评健康状况、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及服务机构满意度均是其影响因素。[结论]丽水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养老机构老年人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及其种类有助于预测其主观幸福感。同时,正性生活事件、自评健康状况、健康相关知识知晓度和机构服务满意度也对其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提示养老机构管理者及服务者通过尽早识别并积极应对老年人的负性生活事件、改善老年人对自己健康状况的认知、推广健康相关知识及全方位提升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等措施,均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衡阳市养老机构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调查200例老年人的自测健康状况,应用SPSS13.0软件包处理所有数据资料.结果 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测健康得分均值为(231.79±59.71)分,报告其处于良好以上水平者仅占40.5%;年龄、入住原因、入住时间、自理能力、兴趣爱好和探望次数不同的老年人,其自测健康水平差异显著;而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职业不同的老年人,其自测健康水平无差异.结论 衡阳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健康总体水平偏低,护理工作人员应为这些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物质、心理和社会支持,从而有利于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衰弱及衰弱前期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预防和干预措施提高养老机构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四川省成都市8所养老机构的436例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Fried衰弱表型量表评估老年人的衰弱状况,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老年人的社会人口学资料、生活方式及健康相关资料,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简易营养评估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分别评估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营养状况、社会支持的情况,并分析其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养老机构衰弱及衰弱前期老年人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受损率为48.6%,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率为81.0%,总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率81.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居住环境、自评健康状况、体育锻炼、营养状况、社会支持是养老机构衰弱及衰弱前期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养老机构衰弱及衰弱前期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受损情况较严重,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健康和家庭功能现状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养老机构护理人员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对衡阳市内养老机构260例老年人进行自测健康状况和家庭功能(APGER)的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测健康得分均值为(243.95±64.13)分,占总分的55.44%;本组养老机构老年人家庭功能总得分为(5.64±2.57)分,得分指标为56.40%.家庭功能各维度与自测健康总得分及社会健康和心理健康呈正相关.结论 衡阳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测健康得分偏低,大部分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功能障碍,且家庭功能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的影响大于其对生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成都市养老机构老年人家庭功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4~7月在成都市养老机构的293名老年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表(APGAP)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成都市养老机构老年人家庭功能现状的主要因素。结果排除家庭功能数据缺失者(n=4),共纳入289例养老院老年人进行分析,家庭功能良好者为268例,家庭功能轻度障碍16例、家庭功能严重障碍5例,所占比例分别为92.8%,5.5%,1.7%。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居住状态、医疗保险和抑郁状态是影响老年人家庭功能的主要因素。与配偶同住和拥有医疗保险是家庭功能的保护因素,而抑郁是家庭功能状态的危险因素。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家庭功能受居住条件,医疗付费形式及抑郁因素的影响,社会及医务人员应多关注老年人家庭功能的这些因素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提高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福州市社区养老老年人生存质量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福州市220名社区养老老年人为对象,采用SF-12量表调查其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结果]社区养老老年人生理健康得分为53.3分±15.5分,心理健康得分为61.6分±15.1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状况自评、慢性病患病种类、性别是社区养老老年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结论]社区养老老年人生存质量较好,应加快社区老年护理服务发展,为社区养老老年人提供全面的养老服务,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益阳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运用简明健康测量量表对益阳市4所养老机构的101名老年人进行生活质量调查,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因素。[结果]益阳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总分为(103.25±18.13)分,处于中等水平者76人,占75.2%。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病种类、内设医疗室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患病种类越多的老年人生活质量较低,设有医疗室的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文化娱乐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270名养老机构老人的文化娱乐需求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需求总分为(20.04±3.87)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慢性病种类是老年人文化娱乐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患病种类完全中介了健康状况和文化娱乐需求之间的关系。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文化娱乐需求处于中等水平,文化程度和患病种类是影响老年人文化娱乐需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福州市城乡结合部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2007年7月-2007年11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福州市鼓山镇年龄≥60岁的老年人进行健康状况普查.[结果]老年人慢性病的粗患病率为55.0%,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χ2=14.226,P<0.05),城市社区患病率高于农村(χ2=28.228, P<0.05);高血压、糖尿病、骨关节疾病是患病率较高的前3种慢性病;生活自理能力、月收入、城乡分布、抑郁症状、年龄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结论]福州市城乡结合部老年人慢性病主要以生活方式疾病为主,其患病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加强老年人的自我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比较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两种模式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差异,为机构养老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美国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自行设计的老年人基本情况及养老状况评价3个调查表调查765位老年人。[结果]居家养老老年人在日常活动能力、目前总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优于机构养老老年人,但机构养老老年人在1年来健康状况自评、疼痛影响社会功能状况的程度优于居家养老老年人。[结论]增进以心理健康为重点的心理咨询服务及专业人才吸纳等服务资源是未来机构养老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尿失禁的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及减少养老机构老年人尿失禁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5-9月济南市33家养老机构的376名老年人,采用一般资料及健康状况调查表、尿失禁严重性指数、简易精神状态量表、阿森斯失眠量表、巴氏指数评定表、患者健康问卷、广泛性焦虑量表简版、单条目孤独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养老机构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尿失禁的患病率为19.24%,多呈中重度。肥胖、便秘、睡眠障碍、孤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是养老机构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尿失禁的患病率相对较高,且多呈中重度,机构工作人员需充分了解导致尿失禁发生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关措施,预防并减少养老机构老年人尿失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机构养老高龄老年人生存质量现状,并探讨影响其生存质量的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及SF-12生存质量量表对福州市机构养老高龄老年人151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机构养老高龄老年人生存质量生理健康(PCS)得分为(44.74±24.08)分,心理健康(MCS)得分为(50.83±18.65)分。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因素为健康状况自评和文化程度。结论机构养老高龄老年人生存质量偏低,可通过加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人健康商数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健康商数问卷对330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老年人一般资料对健康商数的影响,并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老年人健康商数得分为(5.30±1.16)分,不同户籍、宗教信仰、文化程度、患病情况、年龄、家庭月收入的老年人健康商数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户籍、家庭月收入、宗教信仰、年龄是老年人健康商数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人需要更多地关注其所面临的健康问题,并采取措施改善健康状况,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