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脏是药物在体内代谢的重要器官,但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又可影响肝脏的结构和功能,造成肝脏的损害。药物性肝病是指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肝脏受药物本身、代谢产物损害或发生过敏反应所致的医原性疾病。危害包括肝脏血管损害、诱导肝癌和促使肝硬化等。肝细胞变性、坏死主要由毒性代谢产物所致,即亲电子的烷基化、芳基化和酰基化物质与肝细胞内和生命有关的大分子(DNA、RNA)共价结合而引起肝  相似文献   

2.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药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都能引起肝脏损害。随着临床用药品种的迅速增加,由药物引起的肝脏损害也在增加。据统计,药物性肝病约占成人肝病的10%,在暴发性肝衰竭的病例中约25%为药物诱发所致。现对我院收治的68例药物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在肝炎专科门诊,由于转氨酶升高而就诊的患者中,最终被确诊为药物性肝损害的并非少数。所谓药物性肝损害,是指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肝脏受到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的损害,或发生过敏反应所致的医源性疾病,又称药物性肝炎。由于药物性肝损害不仅会导致严重后果,而且还涉及药物的安全性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可引起肝损害的药物近年来,随着临床用药的种类日益增多,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也越来越多,几乎涉及临床各科的常  相似文献   

4.
正药物性肝病是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导致肝细胞损害,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临床多表现为黄疸、转氨酶升高等,可伴发热和皮疹,病程常可逆转,重者可有肝坏死甚至导致死亡。药物的肝内代谢肝脏是药物代谢的重要器官。药物进入人体后,部分药物经肝脏生物转化获得药理活性,其代谢过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Ⅰ相反应,通过氧化、还原或水解作用将药物转化成相应产物,此过程由肝脏一组单氧化酶系催化,其中细  相似文献   

5.
药物性肝病(drug—induced liver disease,DILD)是指在使用某种或几种药物后,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而引起的肝脏损害可表现为目前所知的任何类型急性或慢性肝脏疾病,但以急性肝损伤最常见,少数患者可发生威胁生命的暴发性或重症肝功能衰竭,是药物肝毒性临床监测和防治的重点。本文对我院2004年1月~2007年9月药物性肝病(DILD)共149例患者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药物性肝病(drug-induced liver disease)是指在使用某种或几种药物后,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而引起的肝脏损害。药物性肝病可表现为目前所知的任何类型急性或慢性肝脏疾病,但以急性肝损伤最常见,约占报告病例数的90%以上,少数患者可发生威胁生命的暴发性或重症肝功能衰竭,是药物肝毒性临床监测和防治的重点。在已上市应用的化合性或生物性药物中.有1100种以上的药物具有潜在的肝毒性.很多药物的赋形剂、中草药以及保健药亦有导致肝损伤的可能…。如何更有效地诊断和监测日益增多的急性药物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7.
药物性肝损害(DILI)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细胞毒性损害或肝脏对药物及代谢产物的过敏反应所致的疾病,也称为药物性肝炎。左氧氟沙星作为一种氟喹诺酮类广谱抗生素,以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等特点表现出了多方面的优越性,广泛用于临床。近年来其抗结核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联合其他抗结核药物用于治疗肺结核,其疗效已被临床证实。随着本药的应用广泛,其多种副作用屡有报道,但导致急性肝功能损伤报道极少。本例提醒临床医生应用该药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疗程不易过长。用药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监测肝功能,以早期发现能够防止严重肝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药物性肝病(drug-induced liver disease)是指在使用某种或几种药物后,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而引起的肝脏损害.药物性肝病可表现为目前所知的任何类型急性或慢性肝脏疾病,但以急性肝损伤最常见,约占报告病例数的90%以上,少数患者可发生威胁生命的暴发性或重症肝功能衰竭,是药物肝毒性临床监测和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正>药物性肝病(Drug-Induced Liver Disease,DILD)是指在使用某种或几种药物后,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而引起的肝脏损害。本文对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DILD患者105例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涛 《健康指南》2020,(5):57-57
肝脏是人体主要的排毒和代谢器官,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有害废物及外来毒物、毒素的代谢和分解产物,均在肝脏解毒。特别是人们服用的药物,包括保健品进入人体后,大都需通过肝脏代谢和“解毒”,也最易导致肝损伤,即为药物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11.
沈丽 《药物与人》2001,14(4):30-30
我们服用的各种药物,一般都由肠道吸收后,经门静脉到达肝脏。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如果药物对肝细胞有毒害作用,或机体对药物有过敏反应,即可引起肝脏的损害,我们称之为药物性肝病。严重的药物性肝病可发展成为急性、亚急性肝坏死。  相似文献   

12.
郏建臣  韦玉锋 《中国保健》2009,(16):730-731
药物性肝病是一类常见的药源性疾病,是指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可以发生于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者或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病人。目前约有11类200多种药物可不同程度地对肝脏有损害作用,其中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较为常见,大约50%的药物性肝病发生在用药后两周内。近年来随着结核病发病率的增长,抗结核药所致的药物性肝病发生率也相应增加。目前,该病尚无特效方法,本文总结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病56例的临床特点,探讨其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平时所吃的大多数药物都是经过肝脏和肾脏代谢的,当所用药物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时,会造成药物以及代谢产物的蓄积,进而对肝脏造成直接的损伤。任何人在用药过程中或用药后,都有可能出现肝损害,药物的肝毒性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主  相似文献   

14.
药物性肝损害是药物治疗过程中,在用药(治疗剂量)一段时间后患者出现肝脏损害的症状,是一组医源性疾病。为此,本文总结3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应用联合用药治疗,效果较好,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冯亦农 《健康向导》2010,16(6):36-37
<正>药物性肝病(药肝),是指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可以发生在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人群或原本就有严重疾病的患者。目前至少有上百种药物可引起药物性肝病,表现为肝细胞坏死、胆汁瘀积、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症状临床症状可有肝区不适、腹胀、食欲减退、恶心、乏力  相似文献   

16.
药源性肝损害(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是指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细胞毒性损害,或肝脏对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过敏反应所致的疾病。药源性肝损害是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常见原因,药源性肝损害占整个药物不良反应的10%-15%。而且,在世界范围其发病率仍在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新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因用药物而引起的损害亦在增长,其中之一便是药物性肝损害。药物性肝损害一般可分为引起肝脏代谢直接损害的狭义的中毒性肝损害和基于药物过敏反应的药物过敏性肝炎两类。  相似文献   

18.
张旦宁 《上海预防医学》2005,17(10):491-493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药物进入人体后,一般多在肝脏进行代谢.当今,疾病治疗所使用的药物在品种上越来越多,使用频率有升高的趋势,给肝脏带来的损害也日益增多,给病人招致麻烦,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应该引起临床工作的高度重视.本人对临床上发现并证实的97例药物性肝脏损害病例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药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都能引起肝脏损害.随着临床用药品种的迅速增加,由药物引起的肝脏损害也在增加.  相似文献   

20.
答疑解惑     
《长寿》2003,(1):24-27
上海读者谭学军问:哪些药物中毒会导致脂肪肝? 很多药物通过肝脏的代谢而发挥作用,同时也影响着肝脏的正常功能。用药不当可引起各种类型的肝损害,脂肪肝就是常见的肝损害之一。由药物毒性作用或药物中毒导致的脂肪肝,称为药物性脂肪肝。 药物性脂肪肝常伴有明显的肝细胞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