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小丽 《半导体光电》2012,33(3):431-433
通过阐述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系统信道传输数据方式以及动态带宽分配的工作原理,进一步研究了动态带宽分配算法(DBA)在EPON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一种基于服务质量(QoS)的EPON系统动态带宽分配机制,该机制根据不同业务的优先级和动态带宽分配算法,灵活地分配上行带宽,提高了带宽利用率,改善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合理分配EPON上行信道带宽,提出一种能够区分服务等级的固定周期轮询动态带宽分配算法。该算法将光网络单元(ONU)的业务分为三个等级,根据不同的业务等级动态分配上行带宽,有效保证整个EPON网络的QoS以及带宽分配的公平性。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EPON系统上行链路的带宽利用率,克服算法产生的idle time问题,对算法进行了改进。最后,对该算法进行仿真实验。  相似文献   

3.
一种在EPON中支持多业务接入的DBA公平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欢 《光通信研究》2007,33(3):13-15
上行带宽的动态带宽分配是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系统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文章提出了一种区分业务优先等级的动态周期轮询算法.该算法保证了高优先级业务的实时传输,同时为中、低优先级业务提供了基本的带宽,兼顾了动态带宽分配的效率和公平性.文中通过公式推导,给出了算法的具体实现过程,从理论上证明了新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由于EPON系统上行链路多个ONU共享带宽的拓扑结构,系统的上行带宽分配算法一直是EPON系统讨论的热点。本文分析了现有带宽分配的算法,基于网络流量的自相似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固定周期的轮询动态带宽分配算法。本算法不仅保证了上行带宽的高效利用率,同时保证了不同业务的QOS。为了验证算法的性能,本文给出了基于本算法的系统仿真结构和相关结果。  相似文献   

5.
数据业务和话音业务是未来网络中两个重要业务.作为下一代宽带接入的有效解决方案,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为用户提供了业务接口.对EPON中的上行带宽分配算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最大传输窗口 DMTW 的 EPON 上行带宽分配算法.在本算法中根据业务和用户的优先级动态调整最大的传输窗口,合理分配上行带宽的资源,提高信道利用率和QoS,降低了传输时延.最后通过软件进行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EPON系统中,上行数据传输的动态带宽分配(DBA)算法是关键技术之一。针对EPON在工业网络通信中的应用,对现有的DBA算法进行了分析和改进,以保证监控和报警等特殊业务的实时送达,消除交叉轮询的带宽浪费,并对该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带宽利用率高,业务时延抖动低,并且在低负载时无轻载惩罚现象。  相似文献   

7.
EPON中保证QoS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郭海  陈福深 《现代电子技术》2005,28(14):13-15,19
作为一种新技术,EPON系统采取在下行信道使用广播方式而在上行信道使用时分多址(TDMA)方式,为用户提供共享传输介质的接入方式,因此就需要一种接入控制机制来为用户分配带宽。为了使EPON系统更好地支持QoS并且进一步提高带宽利用率,提出了一种新的固定周期轮询动态带宽分配算法,针对不同时延特性业务采用不同的授权分配算法。算法包括两部分:OLT时ONU的调度以及ONU内部不同优先级的队列之间的调度。最后讨论了包时延、系统吞吐量等仿真结果和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8.
对现有的EPON上行链路动态带宽分配算法进行了改进,有效地提高了带宽利用率和时延抖动两个指标.同时利用OPNET构建了EPON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具有较高的带宽利用率和较低EF业务时延抖动.为制定多业务QoS的EPON上行接入带宽分配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系统中上行链路的时分复用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均方差预测的多队列调度动态带宽分配(DBA)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准确地预测高优先级业务的流量,根据预测结果再合理分配带宽,从根本上避免了轻载惩罚,减小了高优先级业务的延迟.  相似文献   

10.
文章提出一种保证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系统服务质量(QoS)的预估动态带宽分配(DBA)算法,该算法把多个子周期组合为一个超周期,在超周期中预估各级业务带宽,然后在子周期内参考预估值进行带宽分配;并对用户上行数据进行接入管理,维持QoS的稳定.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既能保证各级业务的带宽利用率和时延要求,又能提供更加稳定的Qo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