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宏伟 《炼油》1997,2(4):25-30
本文论述了地下管线定位及成图系统技术。对城市、厂矿地下管线探测成因、国内地下管线探测现状,以及为解决这些问题而采用的地下管线探测仪的工作原理、仪器特性、定位技术、成力和动态管理系统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  相似文献   

2.
长输管线施工场地距离长、跨越大,地下管线情况复杂,分布无规律,探测难度相当大。长输管线施工场地地下管线可借助仪器设备进行探测,但调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快速、准确、有效地解决探测中的实际问题。探测仪器是有局限性的,只能作为探测实现工具,探测人的素质与技术方法运用对探测结果非常关键。盲测扫描搜索技术是长输管线施工场地地下管线探测最常用、最直接和最有效的作业方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高密度电法探查城市地下管道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刘万恩  蔡克俭 《物探装备》2003,13(4):260-262
在地下管线的探测中,地下管线探测仪只能探测金属材质的地下管线,对于水泥管道(供水、下水等)或其它非金属管道就无能为力。采用常规直流电法探查,其分辨力较低。而近年来较为流行的高密度电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探查手段。本文给出两个典型探查实例。  相似文献   

4.
在储罐周围地下设置监测井,用油气蒸气探测器可监测储罐的泄漏。探测器为便携式,安装时不需埋设地下管线,所以现有的油库和站就可以升级达到 EPA(美国环境保护局)的泄漏探测规定。该探测仪达到 EPA 标准规定的Ⅰ级Ⅰ类、C 至 G 组危险  相似文献   

5.
《青海石油》2004,22(4):13
地下管线如人体经络,构成城市的神经和循环系统,我国近年来,因地下管线事故导致的停水、停电、停气,通讯中断,火灾和爆炸等事故多达上万起。因此,迫切需要发展高精度的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对地下管线高精度的探测,不仅可减少地下管线工程破坏事故给人们带来的巨大损失,而且也是建立城市地下综合管线数据库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城区进行地震勘探,地下管线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如何在钻井时准确地避开地下管道,保证项目的安全施工,就需要施工前使用管线测试仪进行精确定位勘测。本文在介绍雷迪公司RD4000管线探测仪原理和使用的基础上,详细说明了RD4000管线探测仪在施工中的几项应用技巧,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减少某油田联络管线腐蚀穿孔次数,降低经济损失,有必要对腐蚀原因进行识别。通过对腐蚀穿孔现场的勘察及管线检测结果、运行数据、流体介质参数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管线内流体介质具有高腐蚀性、防腐层破损、环焊缝金属与本体金属成分不同、施工工艺不科学及复杂应力作用等重要因素,造成了管线本体腐蚀、环焊缝处腐蚀及锚固墩处腐蚀。对某油田联络管线进行了整改:更换起点站库出站5 km管线;拆除所有固定式锚固墩,在必要处安装可更换式锚固墩,做好锚固墩与管线连接部位的防腐措施;做好管线内、外检测,以及修复、补强工作;对强度不达标的环焊缝处进行碳纤维补强,并提升焊接水平。分析腐蚀原因并做好整改措施,可延长管线使用寿命,保障管线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8.
桩11—8井外输管线腐蚀与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材质分析、金相检验、腐蚀速率测试等手段对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桩西采油厂桩11—8井外输管线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最终确定腐蚀原因为:该管线输送介质腐蚀性极强,20钢不适用于输送该介质,且1号管线存在的D3e级大块非金属夹杂物为引起1号管线局部腐蚀穿孔的主要原因。治理措施为:对该环境下的新建管线应采取适宜的内防腐蚀技术,推荐采用表面处理技术或添加缓蚀荆;对于目前已投入运行、尚未出现穿孔的管线,应采用非开挖内涂衬技术,以提高管线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在1982年9月份抢建孤河输油管线施工中,我们成功的利用北京地质仪器厂生产的 CTM-1C 型铁磁物体探测器,探测出了与新管线交叉的地下管道92条,平行的管道5条。根据探测出的地下管网情况,改变设计不合理的走向4公里左右,避开了沼泽地带,使施工现场平坦宽广。为前线大队施工提供了方便,保证了工期。并且在开挖新管沟时,没有无故损坏原来的地下管网。实践证明,这种仪器与国内的感应式地下金属管线探测仪比较,具有测量原理先进,性能稳定,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等优点,可在油田及建筑施工单位推广使用。一、仪器工作原理1.探测原理该仪器是利用磁测量技术来探测地下铁磁物体的仪器。实际上是一台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高含硫湿气集输管线中积液严重的现状,对气-固界面和液-固界面的超声回波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非介入式管线积液检测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可准确实现定量分析。超声波在气-固界面和液-固界面的超声回波特性差异明显,随着反射回波次数的增大,两种界面回波特性差异越来越显著,选取第5次回波信号作为界面特性判断依据。实验表明:利用超声波可以准确地检测到管线内的气-液界面,测量精度可达±3 mm;该检测方法应用简单、不破坏管道结构,不受管内温度、压力的影响,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可为工艺运行和管线清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输气管道泄漏检测通常有物理探测法和数学模型模拟法两大类。物理探测法可以准确检测出泄漏点的位置和漏点尺寸,但是停产损失和检测成本较高;数学模型模拟法通过求解控制方程可在花费很少的情况下快速判断泄漏情况,但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建立了一种基于变流量测试的天然气输送管道泄漏位置和漏点大小的检测方法,通过耦合天然气在管道和泄漏点的流动,基于多个工作点测试结果求解流动控制方程,实现对漏点的检测和定位。这种检测方法在管线出入口气量或出入口压力有未知量的条件下使用,可简单、快速地确定不同边界条件对应的泄漏情况。  相似文献   

12.
机械密封腔内流场及摩擦副温度场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FLUENT6.2软件,对机械密封腔内流场及摩擦副温度场进行了三维数值计算,并利用经验公式计算了密封腔内的摩擦热、搅拌热和对流换热.通过求解三维N-S方程,分析了密封腔内流场的流动特性以及摩擦副端面温度随冲洗液流量、密封介质压力、主轴转速等因素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胜坨油田钢质集输管线失效原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老油田的开发过程中,油田集输管线受输液介质的腐蚀和磨损,有效使用寿命越来越短。对油田集输管线使用状况的正确认识及对造成集输管线失效内在原因的分析和研究,是制定油田集输管网更新改造计划的基本依据。对胜坨油田159mm以上的199条集输管线运行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表明,集输管线寿命与输液介质流速有关。管线内腐蚀是造成管线失效的主要原因;钢质管线材质不适应目前的管线输液介质环境是造成管线失效的内在原因;管网结构不适应流量增长的需要是造成管线失效的最根本原因。胜坨油田的管网改造要改变管线更新改造的设计思路,调整管网结构,并结合胜坨油田的输液介质环境,试用不同材质的管线。  相似文献   

14.
红外热像是一种用来探测目标物体的红外辐射,并通过光电转换、电信号处理等手段,将目标物体的温度分布图像转换成视频图像的高科技产品,在众多领域中均得到广泛应用。文章分析总结了红外热像技术在国内近年来的研究现状,以及红外热像技术在测温方面的应用和节能方面的创新,主要分析了红外热像的在线热损失测量技术在南京某石化公司对厂区内5.19 km的中压蒸汽管线和12.85 km长的低压蒸汽管线共22条管线进行保温结构能耗检测上的运用,通过该红外技术,整改后保温管线至少节约179.62 kW的能量,年可节约192.59 t的标准煤。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新疆地区长输管道内输送介质温度变化规律,设计研制出一套室内可以模拟环境的试验装置。根据长输管道实际运行情况,设计出不同的环境及运行工况,并进行了试验测试。根据测试数据,可绘制热油管线周围砂体温度场分布图。通过分析停输情况下油管内多相混输介质非稳态变化规律,拟合出油温温降的经验公式,此公式可用于确定新疆地区输油管道的最低允许输油温度和最大允许停输时间。  相似文献   

16.
高灵敏度的涂层破损探测系统——MS迈克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了地下管线涂层破损探测系统.通过采用随机信号模拟探测信号,明显地减少了来自外部的杂音影响,探测灵敏度得以提高.挖开、检查地下管线涂层破损处也证实,该系统的探测灵敏度是相当高的.  相似文献   

17.
利用材质分析、金相检验、腐蚀速率测试等手段对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桩西采油厂桩11-8井外输管线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最终确定腐蚀原因为:该管线输送介质腐蚀性极强,20钢不适用于输送该介质,且1号管线存在的D3e级大块非金属夹杂物为引起1号管线局部腐蚀穿孔的主要原因。治理措施为:对该环境下的新建管线应采取适宜的内防腐蚀技术,推荐采用表面处理技术或添加缓蚀剂;对于目前已投入运行、尚未出现穿孔的管线,应采用非开挖内涂衬技术,以提高管线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某天然气集输管线A线(材质L245NCS钢)具有输气量大、管径大、输送压力高、输送介质H_2S含量高等特点,管线内腐蚀较为严重。在多相流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失重法对L245NCS钢开展了若干组高温高压动态反应釜实验,并运用多相流模拟软件进行管线数值模拟计算。建立了在H_2S和CO_2共存条件下,同时考虑温度和液体流速的半经验腐蚀预测模型,并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开发了含硫天然气集输管道腐蚀预测软件;应用到某管线开展内腐蚀预测,预测结果误差30%,应用效果良好,为高含硫集输管道腐蚀失效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地下管线探测成图及信息管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避免城镇规划、设计和施工造成新建构筑物穿跨、交叉、覆压原有地下管线甚至破坏管线的事故发生,解决城镇地下管线探测数据采集、制图与信息管理一体化问题,为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服务,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就地下管线探测成图与信息管理一体化技术进行了研制开发,取得了成果。该软件通过建立管线分布模型,实现了数据采集、CAD制图与信息管理一体化。该系统的开发应用既解决了管线探测的制图问题,又为地下管网的信息动态跟踪管理及信息分析和工程的辅助决策提供了有效手段,填补了石油系统在该技术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20.
用红外成像法探测埋地输油管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鹏  王明时  陈书旺  葛家怡  张锐  孙红霞 《石油学报》2006,27(5):127-130,134
为了辅助埋地石油管道巡线以及快速定位与排查偷油支管和泄漏点,提出了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探测埋地输油管道的方法.应用热力学传导理论,对埋地输油管道上方土壤层温度场分布进行了数学建模,论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完成了基于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及具有便携、实时成像特点的红外管道探测仪的硬件设计,运用图像增强、图像分割、骨架跟踪等图像处理算法实现了埋地输油管道的自动检测.油田现场试验证明,用这种红外管道探测仪可以方便、直观、快速地探测地下输油管道的位置、走向及分支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