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近年来建筑业创造了较高的增长速度.总体来看,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产业素质不断增强,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在新时期如何推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共同面临的课题。去年九月,建设部以建质[2007]223号文发布了《绿色施工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其目的就在于推动建筑业实施绿色施工,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2.
吴慧娟 《建筑》2008,(1):20-22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近年来建筑业创造了较高的增长速度,总体来看,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产业素质不断增强,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在新时期如何推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共同面临的课题。去年九月,建设部以建质[2007]223号文发布了《绿色施工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其目的就在于推动建筑业实施绿色施工,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3.
《广州建筑》2008,(1):9-9
从广东省建筑业协会获悉,省建筑业协会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促进我省建筑业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4.
使用投入产出方法,从初始投入结构系数、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后向联系系数和前向联系系数三个方面就建筑业的产业关联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建筑业具有明显的劳动密集型特征;建筑业作为最终产品的特点很突出,具有“低附加值、高带动能力”的产业特性;建筑业后向联系系数较大,前向联系系数较小,是最终需求型产业。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中度是指特定产业的生产经营集中程度,它是反映行业和市场结构的重要指标。论文运用行业集中率方法(CRn)测算了中国建筑业2000—2005年度的产业集中度,并与国内其它行业集中度进行了对比分析;运用洛伦茨曲线将中国的建筑业产业集中度与国外发达国家建筑业产业集中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建筑业产业集中度近年来虽有所发展,但与国内其它行业及发达国家同行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论文最后从法律法规体系、市场秩序、产业和企业结构以及行业壁垒等方面,探讨了提高中国建筑业产业集中度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采用全球增加值贸易数据库数据,构建改进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模型,核算包括中国在内的12国的建筑业国际竞争力,比较中国建筑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表明:中国建筑业增加值出口不断增长,占世界建筑业增加值出口较高份额;中国建筑业NRCA指数小于1,没有提高,在12个典型国家中排名第8,国际竞争力仍处于劣势地位。基于上述分析,提出提高中国建筑产业增加值的国际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产业集中度的概念;然后分别计算出我国和江苏省建筑产业集中率,并对江苏省建筑业绝对集中度进行深入分析;接着绘制江苏省建筑业的洛伦茨曲线,计算出基尼系数,并对江苏省建筑业相对集中度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就业容量大,产业关联度高,金社会5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要通过建筑业才能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或使用价值,建筑业增加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建筑业的技术进步和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水平,  相似文献   

9.
高寒 《建造师》2007,(6):22-22
随着2008年2月中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中国建筑市场的大门正式向国际打开。为了行业更优质、健康的发展,中国建筑业必须勇于创新、加快建筑行业国际化技术合作与交流的步伐、提升产业价值,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ICU国际建筑协会专家指出,中国建筑产业要想真正与国际接轨、提高整个建筑行业的总体竞争力,亟需一大批懂管理、懂技术、懂经济、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揭示建筑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程度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建筑业的健康协调发展提供量化依据,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模型,对江苏、浙江、陕西及甘肃四省的建筑业与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其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四省建筑业的产业发展具有相似性,同时存在差异,且具有“软化”趋势等特点,最后针对建筑业的产业特点,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21,(1)
中德在焊接人员培训体系与焊接企业认证体系的多年合作为中国焊接体系与国际接轨、获取国际焊接学会授权奠定了基础; CANB,ATBs获得国际授权后,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培养模式,促进国际焊接培训体系在国内的推广实施,20年来累计为国内培养了25 000多名国际资质焊接专业人员(不含ISO 9606焊工等)。CANBCC获得国际授权10年来累计认证企业近600家,提升了焊接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了焊接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项目管理技术》2005,(8):76-76
理论知识部分单项选择题 1.( )说明A工作结束若干天后B工作才能开始。 A.FTS B.STS C.FTF D.STF  相似文献   

13.
14.
<正>为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1990年代初,建设部决定逐步建立与实施与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接轨的个人执业资格管理制度。十几年来,我国先后建立了注册建筑师、注册城市规划师、注册勘察设计工程师(包  相似文献   

15.
16.
文章立足于造价工程师的执业能力分析,基于行业对专业人士核心能力的要求,探讨高等院校的学历教育应如何适应国家执业资格制度和行业认证。提出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使培养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广泛的适应能力,为将来推行行业协会对高校专业的认证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冯晓斌 《山西建筑》2003,29(4):170-171
介绍了企业质量认证的重要性 ,从提高内审质量、强化内审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指出通过质量认证 ,使企业的各项管理更加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18.
A prolife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s has occurred for application within many individual countries' domestic markets. However, the demand for ‘brand recognition’ in a global market, the desire for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the motivation of the owners of some systems to expand the adoption of their assessment systems abroad are among many of the forces driving toward the increased international use of the two most established methods: BREEAM and LEED. Drawing on published databases of projects assessed by these two systems, an examination is presented of their international use, with particular attention pai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use and the existence of national systems developed in the countries of application. A mor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types of projects that have been assessed is provided using data from six specific countries with qualitatively different cultur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contexts and some of which that have national assessment systems: Chile, Colombia, the Czech Republic, the Netherlands, Sweden, and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The influence of national Green Building Councils in promoting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s is also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是当前的热点问题。文章介绍了在此背景下混凝土结构理论课程的改革探索。"一个大纲,两项实践"是该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其中课程教学大纲的改革是根基,而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课程考核及评价方式的改革与实践则是重要枝干。通过采用项目学习法(PBL)以及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微课等推进"微教学"方法的改革;采取课程达成度计算方法,以及建立相关教学反馈制度,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此外,教学改革实践的各项措施与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的契合度较高,进一步提高了课程教学的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21,(1)
对国际焊接质检人员在国内的推广及培训历程作了相应介绍,对国际焊接质检人员在制造企业中所承担的任务和职责进行了说明,并阐述了国际焊接质检人员对焊接制造的作用和意义。另外,基于国际焊接质检人员的IAB-041r4-16规程,对人员的入学要求、培训内容及考试要求作了相关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