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贸易模式,比传统国际贸易模式具有更多新的优势,成为外贸发展的新引擎。本文对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进行归纳,对外贸企业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国际贸易的制约性因素做了分析,并提出了跨境电子商务助力外贸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带动电子商务广泛增长,逐渐出现了很多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跨境电商是突破传统贸易模式的一种新型的对外贸易模式,是电子商务对外发展的一个新趋势。随着我国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加深,在国家一系列政策以及外贸企业家的积极推动下,出口跨境电商成为了未来对外电商发展领域里的一片南海。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特别是出口增长。文章主要阐述了我国跨境电商的现状,以及跨境电商对我国出口增长的作用机制以及在贸易自由化的国际环境下我国跨境电商未来对提升出口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岸嫔 《中国市场》2014,(14):87-88
后金融危机时期,义乌传统外贸面临出口困境。而义乌具备市场、物流、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政府工作重视四大优势,跨境电子商务是义乌外贸企业走出困境的新机遇。本文通过分析义乌外贸企业出口呈现新的特点,提出义乌外贸企业转型外贸电商创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跨境电商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贸易方式,是推动外贸转型升级的重要模式。本文在对跨境电商及外贸转型升级文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以珠海外贸转型升级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珠海外贸发展和跨境电商发展的现状,详细探讨了通过跨境电商珠海外贸转型升级的路径,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红  谈璐 《北方经贸》2020,(4):12-14
近年来,我国外贸市场持续疲弱,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新型贸易方式正成为中国外贸的全新增长引擎。东南亚作为"一带一路"倡议重要的经济区,是我国及江苏的重要贸易伙伴。本文对江苏外贸的现状及趋势和东南亚跨境电商发展的市场需求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提出了江苏自贸试验区建设对江苏与东南亚跨境电商发展带来的契机,以期加快江苏与东南亚跨境电商合作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造就了新的贸易方式——跨境电子商务,在传统外贸增长疲软的背景下,成为推动外贸增长的助推器。"一湾连十国"的广西,处在"一带一路"交汇的关键区域,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跨境电商发展前景广阔。广西跨境电商起步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继续完善面向东盟的跨境电商物流体系、创新监管模式、引导传统外贸企业积极拓宽跨境电商业务等,促进广西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跨境电商出口贸易作为一种新型跨境贸易模式,在中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并已成为中国电商市场新的增长点。跨境电商作为外贸新业态,为促进广东省外贸转型升级、稳定外贸增长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分析广东省跨境电商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在跨境电商出口贸易中面临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并对广东省中小企业未来开展跨境电商出口贸易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东盟国家经贸关系不断加强,贸易额也不断攀升,但是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出现,传统的贸易方式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找准定位并能成功转型,是中国与东盟国家进一步贸易的重中之重,而O2O模式作为未来电子商务的主流方式之一,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如何更好地研究、了解透彻O2O模式,把O2O模式应用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更是当务之急。加强对跨境电子商务O2O模式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发挥该模式的优势,并能将其应用于我国与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中,为我国的出口贸易创造更好地机遇,这在全球出口贸易发展瓶颈期以及转型期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现如今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传统外贸商务发展停滞不前的大背景下,如何给我国外贸市场发展提供新的活力是我国专家学者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近年来,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逐渐凸显其强有力的竞争力一跃成为了对外贸易市场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业务。跨境贸易的发展在为对外贸易市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引发了大众对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对外贸市场的影响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传统进出口贸易增速全面回落的局面下,跨境电子商务逆势增长。商务部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已超过2000亿美元,其中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突破15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超过30%,远高于同期我国一般贸易增长水平。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有望成为我国外贸行业新的增长点。本文对当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现状和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实践以及各地政府的试点,对跨境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进行了总结,最后,本文分析了跨境电子商务在促进我国外贸企业经营方式转变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