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对一起职业院校突发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病原检测和溯源分析,为突发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集病例粪便/肛拭子样本及剩余食品样本进行细菌学培养、分离和鉴定。提取粪便/肛拭子样本DNA,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沙门菌、志贺菌等病原菌。对检出的沙门菌分离株进行血清学分型、耐药检测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分子分型,以BioNumerics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现场采集29份样本,经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和常规分离鉴定,共检出11株沙门菌,分离株血清型是肠炎沙门菌9,12:g, m:1,7。PFGE分析11株沙门菌同源性100%。结论本起食物中毒事件是由肠炎沙门菌导致的。实时荧光PCR方法结合PFGE分型技术可以快速、准确确定和溯源食物中毒的病原。  相似文献   

2.
惠州市区腹泻病人沙门菌感染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和掌握惠州市区腹泻患者沙门菌感染情况及菌型分布。方法采集定点医院就诊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采用传统方法与荧光定量PCR方法相结合检测沙门菌,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472例腹泻患者中,检出沙门菌44例,阳性率为1.78%,共分离出7种血清型,其中鼠伤寒沙门菌26株,斯坦利沙门菌7株,肠炎沙门菌5株,雷根特沙门菌、德尔卑沙门菌各2株,乙型副伤寒沙门菌、阿贡纳沙门菌各1株。结论惠州市区腹泻患者主要以鼠伤寒沙门菌、斯坦利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感染引起的腹泻为主。通过加强对腹泻门诊腹泻患者沙门菌的监测,为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控制起到良好的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5-2021年深圳市光明区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病原构成及血清型分布,为感染性腹泻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集2015年1月-2021年12月深圳市光明区哨点监测医院腹泻住院和门诊病例的大便样本2 441份。利用沙门显色培养基、弧菌显色培养基和志贺菌显色培养基分离肠道致病菌359株,并进行生化鉴定及血清型分析。对细菌分离培养阴性且符合病毒性腹泻的样本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5种常见肠道病毒(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札如病毒、诺如病毒)。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359株,其中沙门菌285株、副溶血性弧菌66株、志贺菌8株,检出率分别为11.68%、2.70%、0.33%。共有797份样本开展病毒检测,检出阳性244份,其中诺如病毒127份、轮状病毒77份、肠道腺病毒20份、星状病毒9份、札如病毒4份、混合感染7份,检出率分别为15.93%、9.66%、2.51%、1.13%、0.50%、0.88%,不同病毒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8.60,P<0.01)。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均以夏季(6-8月)发病率最高,分别占41.40%(118...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中卫市感染性腹泻肠道致病菌的构成、分布和流行特征,为肠道细菌性传染病控制提供病原学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分离培养生化鉴定方法,对中卫市2014年1月-12月期间,6家哨点医院的门诊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细菌检测与分析。结果:共采集病人粪便标本136份,分离到病原菌52株,检出率为38.24%。检出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居首位,占65.38%;其次是沙门氏菌、嗜水气单胞菌和志贺氏菌,分别占23.08%、7.69%和3.85%。感染性腹泻病原菌发病月份主要集中在6-9四个月。结论:中卫市感染性腹泻主要致病菌依次为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沙门菌、嗜水气单胞菌和志贺菌等,病原菌的检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以6-9月为流行高峰季节,应适时加强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中卫市感染性腹泻肠道致病菌的构成、分布和流行特征,为肠道细菌性传染病控制提供病原学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分离培养生化鉴定方法,对中卫市2014年1月-12月期间,6家哨点医院的门诊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细菌检测与分析。结果:共采集病人粪便标本136份,分离到病原菌52株,检出率为38.24%。检出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居首位,占65.38%;其次是沙门氏菌、嗜水气单胞菌和志贺氏菌,分别占23.08%、7.69%和3.85%。感染性腹泻病原菌发病月份主要集中在6-9四个月。结论:中卫市感染性腹泻主要致病菌依次为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沙门菌、嗜水气单胞菌和志贺菌等,病原菌的检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以6-9月为流行高峰季节,应适时加强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深圳市龙华区2017-2018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的病原构成情况,并对病原的耐药情况进行摸查,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感染性腹泻在该地区的流行和规范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辖区哨点医院监测门诊腹泻病例(排除病毒性感染)的粪便标本,开展包括沙门菌、副溶血弧菌、致泻大肠、空肠弯曲菌等致病菌的检测,并对分离到的阳性菌株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其对30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检测样本1 219份,阳性菌株169份,分离率为13.9%。其中,沙门菌128份,副溶血弧菌38份,其他细菌4份,包括1株EIEC,2株ETEC和1株嗜水气单胞菌。沙门菌的血清型以鼠伤寒沙门菌(45.3%)和肠炎沙门菌(11.7%)为主,副溶血弧菌的血清型以O3K6(76.3%)为主。绝大部分的沙门菌均发生多重耐药,且肠炎沙门菌出现对多粘菌素E耐药的情况,但斯坦利沙门菌只对链霉素耐药,副溶血弧菌仅对头孢唑林耐药。结论鼠伤寒沙门菌仍是龙华区细菌性腹泻的主要致病因子,且绝大多数已经出现多重耐药。副溶血弧菌引起的腹泻病例占比不高,且暂时未发生多重耐药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儿童腹泻病患者中沙门菌感染情况,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南宁市妇幼保健院肠道门诊的腹泻病患儿进行监测,采集可疑沙门菌感染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2008-2010年共监测儿童腹泻病例1942例,检测腹泻粪便标本1278份,分离到65株沙门菌,阳性检出率为5.09%,头孢类抗生素敏感率最高,敏感率在90%以上.每种抗菌药物均有耐药菌株.结论 头孢类抗生素是治疗儿童沙门菌感染腹泻病的首选药物.应加强儿童感染沙门菌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沙门菌耐药的进一步扩散.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17—2018年赣南地区儿童感染性腹泻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的感染性腹泻患儿共824例,分析大便培养为沙门菌的检出率及感染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和耐药特点。结果:在824例感染性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当中,共检出46株沙门菌,检出率为5.58%(46/824),2017年检出沙门菌21株,2018年为25株。2017年、2018年1~6岁均有最高的检出率,但与<1岁、7~14岁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沙门菌分布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均以夏季、秋季为主,且均高于同年春季、冬季(P<0.05)。可将检出沙门菌划分成11个血清型,主要有鼠伤寒沙门菌(43.48%)、肠炎沙门菌(15.22%)、德尔卑沙门菌(10.87%)等。针对各个血清型而言,其有着相似的耐药性,对常用抗生素氨苄西林的耐药性最高,复方磺胺甲恶唑居其次;而对酶抑制剂、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较低。结论:2017—2018年赣南地区的儿童感染性腹泻沙门菌主要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和...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0-2015年深圳市龙岗区致泻大肠埃希菌(DEC)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来自腹泻病人和健康人群的1 714份粪便或肛拭子标本,对其进行DEC的分离培养,生化及PCR鉴定与分型,再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对DEC分离株进行分子分型。结果共检出DEC阳性160人,检出率为9.3%,其中感染性腹泻病人中检出率为9.7%(117/1 204);健康人群中检出率为8.4%(43/510)。人群中DEC的检出类型以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为主,占45.0%,其次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和黏附性大肠埃希菌(EAEC),分别占32.5%、18.7%;腹泻人群和健康人群中检出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以ETEC为主(59.8%),后者以EPEC为主(60.5%)。135株DEC样本菌株共分为123种PFGE带型,其中70株ETEC共分为60种PFGE带型,37株EPEC分为36个带型,23株EAEC分为22个带型,病人和健康人群之间检出了带型一致的EAEC菌株。结论研究地区DEC的基因型多样,人群感染类型以ETEC为主。ETEC可能存在优势克隆菌株的感染流行,存在暴发感染的可能;腹泻人群和健康人群之间可能存在同源克隆菌株的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宝安区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菌构成情况,为控制感染性腹泻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采集辖区内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并对检测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检测标本2310份,病原菌的检出率为12.29%(284/2310)。分离菌株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其次是沙门菌和肠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副溶血性弧菌检出高峰在6-9月;沙门菌感染中婴幼儿占52.56%,副溶血性弧菌在20~40岁多见。结论副溶血性弧菌是辖区内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茵,加强夏秋季海产品的监测和针对特定人群的饮食安全教育是腹泻防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荧光PCR快速检测从业人员肠道致病菌效果。方法采集从业人员肛拭子样本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检出的疑似阳性样本按国标法进行培养鉴定,分析荧光PCR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结果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共检测从业人员77 476人次,其中沙门氏菌阳性71例,阳性率0.916‰,志贺氏菌阳性62例,阳性率0.80‰。肠道致病菌合计阳性133例,阳性率1.717‰。结论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用于从业人员体检,具有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的阳性检出率高、省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深圳市龙岗区腹泻患者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构成,了解该菌株的流行季节及血清型的变迁趋势。方法采集2009~2012年在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就诊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1 872份,对致病菌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并对分离出的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年龄段、流行季节及血清型别进行分析。结果 1 872份标本共分离到101株副溶血性弧菌,总分离率为5.40%,阳性率以20~和30~岁年龄组最高,10岁以下的年龄组最低,且不同年龄组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32,P〈0.01),不同年份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77,P〈0.01)。副溶血性弧菌的发病率在秋季达高峰,血清型以O3:K6为主。结论深圳市龙岗区副溶血性弧菌分离率呈逐年递减,分型以O3:K6血清型为主,4年均以秋季高发,易感人群以青壮年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2008年深圳市福田区腹泻病人中分离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性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 从辖区内医院腹泻病人中分离得到11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选择10种抗生素,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细菌基因组DNA经限制性内切酶XbaⅠ酶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分子分型,使用Quantity-One TM软件成像并使用BioNumerics 6.1软件对其相似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1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氨苄西林、诺氟沙星、替卡西林等8种抗生素敏感率均为100%,对其余抗生素则出现中介或耐药菌株.对复方新诺明和氨苄西林敏感率为81.8%,四环素敏感率达90.9%.11株受试菌株的PFGE图谱经软件分析,可分为5个PFGE型,其相似性系数在93%以上.结论 本次研究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大多数抗生素敏感;菌株问有较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深圳市福田区2007年流感流行特征。方法对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流感样病例进行监测,并对部分流感样病人采集咽拭子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和型别鉴定。结果2007年全年共监测样品273份,分离出流感病毒62株,阳性率22.8%,其中H1N1亚型2株,H3N2亚型41株,B(Victoria)亚型13株,B(Yamagata)亚型6株。结论2007年深圳市福田区流感流行情况较为平稳,流行优势株为H3N2亚型,与全市流行株型相同。  相似文献   

15.
蒋莹  庄天彦  郭祥萍 《北京医学》2012,34(9):824-827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感染性腹泻的临床及病原学分布特点,指导经验性治疗感染性腹泻,避免滥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10月及2010年5~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肠道门诊感染性腹泻患者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药敏结果。结果以急性腹泻为首发症状就诊的183例患者中,26例(14.2%)粪便细菌培养阳性,其中志贺菌属感染14例(53.8%),大肠埃希菌属感染5例(19.2%),沙门菌属感染3例(11.5%),肺炎克雷伯杆菌、嗜水气单胞菌、摩氏摩根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感染各1例(3.8%)。年龄≤60岁患者病原菌的检出率高于年龄﹥60岁者(P﹤0.05)。志贺菌属感染以黏液便、水样便为主,大肠埃希菌与沙门菌感染以稀便为主。志贺菌、大肠埃希菌及沙门菌普遍对氨苄西林耐药,对β-内酰胺酶类、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尚未发现病原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结论肠道门诊细菌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细菌培养阳性率较低,仍以志贺菌属为主要病原菌。监测病原菌分布、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对降低细菌耐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深圳市福田区托幼机构传染病暴发疫情,分析公立和私立托幼机构暴发疫情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福田区2005~2013年所有上报的托幼机构暴发疫情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区2005~2013年托幼机构共报告暴发疫情88起,其中公立托幼机构37起,罹患率8.05%,私立托幼机构51起,罹患率10.05%,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8.44,P0.05)。公立和私立托幼机构报告病种均以丙类传染病为主,疫情持续时间私立托幼机构明显长于公立托幼机构(t=-3.09,P0.05)。私立托幼机构在传染病管理方面也略逊于公立托幼机构,特别是在园医配置和发病班级单独加强消毒落实率等方面。结论私立托幼机构在传染病管理和疫情防控方面明显差于公立托幼机构,应加大政府补贴或社会投入,保障私立托幼机构传染病管理与防控经费,同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规范和完善私立托幼机构的传染病管理工作,确保儿童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19年深圳市龙华区札如病毒的基因型别,掌握辖区内札如病毒的流行情况。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283份龙华区感染性腹泻疫情样本进行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和札如病毒核酸检测,对札如病毒阳性样本核酸采用RT-PCR(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2019年龙华区共发生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疫情24起,共采集283份样本。其中由诺如病毒引起15起(占62.5%),札如病毒引起4起(占16.6%),札如和诺如病毒共同引起1起(占4.1%),未检测出病原体4起(占16.6%)。283份感染性腹泻疫情样本中,诺如病毒检测阳性率为17.7%(50/283);札如病毒阳性率为8.1%(23/283),轮状病毒未检出,所有病例无混合感染情况。23例札如阳性样本有5例VP1条带扩增成功,扩增效率为21.7%,基因亚型鉴定分析结果表明2株为GII.3型,3株为GII.4型。结论 在2019年龙华区腹泻疫情方面,GⅡ.3和GⅡ.4型是札如病毒的主要型别。诺如依然是龙华区感染性腹泻中引起散发和暴发的首要病原体,星状,轮状,腺状仅在散发病例中发现,而札如已成为引起急性腹泻病的重要病原体,应尽快开展龙华区对札如病毒的常规检测和进一步的分子分型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2007~2012年霍乱监测情况,为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广州市霍乱监测方案》以及《霍乱防治手册》(第5版),对腹泻病人和重点人群粪便、水产品、食品及外环境水体进行采样监测、分离和鉴定。结果 2007~2012年荔湾区共监测霍乱标本20 687份,阳性19份,总阳性率0.09%。其中检索腹泻病人16 319份,阳性7份,阳性率0.04%;重点人群446份,无阳性;水产品等食品2 104份,阳性8份,其中以蛙类为主,阳性率0.38%;外环境监测点共监测1 818份,阳性4份,阳性率0.22%。在19份阳性标本中,血清学分型O1群稻叶型11株、小川型6株,O139群2株。霍乱主要毒力基因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荔湾区外环境水体、水产品存在霍乱弧菌,应加强蛙类等水产品监测,及时了解其污染状况,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预防控制霍乱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深圳市福田区1989至2009年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该区1989至2009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的乙肝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深圳市福田区1989至2009年乙肝发病率为32.17/10万,发病率从1989年的46.94/10万上升至1991年最高的114.79/10万,然后逐年下降,2009年下降至最低(4.11/10万);乙肝发病率常住人口高于暂住人口;发病人群以20~29岁为主,男女比例为2.55∶1;发病人群职业以职员和工人为主,两者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61.66%。结论:深圳市福田区1989至2009年乙肝的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效果,下一步应继续采取措施,控制乙肝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12—2016年珠海市斯坦利沙门菌的耐药情况与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方法将腹泻病人的粪便进行沙门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血清学分型,采用药敏纸片法(K-B法)进行12种抗生素的耐药试验。根据美国PulseNet实验室推荐的沙门菌PFGE分型试验方案进行分子分型。结果分离培养共获得斯坦利沙门菌108株,检出高峰期在7—10月,主要感染人群是小于1岁的幼儿(55.6%),感染病例男女比为1.84∶1。药敏试验显示本地斯坦利沙门菌对庆大霉素、三代和四代头孢类抗生素及环丙沙星较为敏感,对复方磺胺类抗生素耐药率为64.8%(70/108),对氨苄青霉素、萘啶酮酸、四环素、氯霉素和链霉素呈现低水平的耐药(10.2%~16.7%),但对链霉素的中度敏感率为68.5%,有18株(16.7%)菌呈多重耐药。108株菌经PFGE分型分为6个聚类簇,共获得66种带型,每种带型包含菌株数1~21株不等,相似值在62.4%~100%,优势带型为ST15(21株)和ST18(10株)。结论珠海市斯坦利沙门菌的耐药情况较为乐观,但对磺胺类抗生素耐药率比较高,也出现多重耐药株,需继续加强监测。斯坦利沙门菌遗传基因多样性,多重耐药株的型别多样,菌株来源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