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川芎嗪联合高压氧对颅内动脉瘤术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颅内动脉瘤术后患者106例,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川芎嗪和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脑血管痉挛、迟发性脑梗死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SOD、MD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OD明显升高,MDA明显下降;治疗后观察组SOD高于对照组,观察组MDA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高压氧用于颅内动脉瘤术后患者疗效较好,改善脑内氧代谢,调节体内氧化应激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接受氨溴索静滴、布地奈德雾化联合头孢他啶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5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布地奈德雾化、头孢他啶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氨溴索静滴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68.00%)(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几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24.00%)(P0.05)。结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接受氨溴索静滴、布地奈德雾化联合头孢他啶治疗,利于改善患者临床不良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联合前列地尔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影响。方法 70例VB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予以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明显升高(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治疗后升高更为明显(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降低(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降低更为明显(P 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前列地尔治疗VBI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和川穹嗪注射液辩证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比较。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36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辩证治疗,气滞为主患者给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血瘀为主患者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6例患者随机选用丹参注射液或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偏头痛患者给予丹参注射液与川芎嗪注射液进行辩证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氟桂利嗪与米安色林联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偏头痛患者并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氟桂利嗪口服治疗,观察组采取氟桂利嗪联合米安色林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平均MAMD评分为(5.05±3.57)分;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85%,平均MAMD评分为(12.85±4.51)分,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桂利嗪与米安色林联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治疗糖尿病足(DF)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6月至2021年8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DF患者94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rh-EGF进行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高压氧进行治疗, 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血管生长因子[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74%, 45/47)高于对照组(82.98%, 39/4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血清IGF-1水平[(371.72±24.20)ng/ml]低于对照组[(430.45±27.26)n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CGRP[(30.39±4.93)pg/ml]、bFGF[(40.46±6.59)μg/L]、VEGF[(139.95±18.71)n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高压氧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观察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6月来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患者共62例,诊断为TIA,诊断明确,按收治先后顺序分为两组。第一组为常规治疗组,共30例,治疗时间20 d;第二组为常规治疗联合高压氧治疗组,共32例,治疗时间共20 d。常规治疗组采用营养神经、扩血管等对症治疗。常规治疗联合高压氧治疗组在相同的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高压氧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半年,观察治疗效果,收集整理数据后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常规治疗联合高压氧治疗组有效率为81.25%,常规治疗组有效率为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TIA效果显著,用高压氧治疗TIA明显减少了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偏头痛性眩晕应用中医辩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72例偏头痛性眩晕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中药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34/36),优于对照组的86.1%(31/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头痛性眩晕应用中医辩证治疗效果明切、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2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 每组51例。单一组采用门冬胰岛素治疗, 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采用地特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糖达标时间,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血清胆固醇(TC)、尿微量蛋白(mA1b)、总胆红素(TBil)水平, 比较两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4.12%, 48/51)高于单一组(72.55%, 37/51), P<0.05。联合组FPG达标时间、2hPG达标时间短于单一组(P<0.05)。治疗后, 联合组FPG、2hPG、HbA1c水平低于单一组(P<0.05);治疗后, 联合组TC、mA1b水平低于单一组, TBil水平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5.88%, 3/51)低于单一组(23.53%, 12/51), 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硝酸甘油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8例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予硝酸甘油治疗,研究组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绞痛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17%比对照组79.69%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绞痛改善幅度比对照组大,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24%比对照组17.19%低(P0.05)。结论硝酸甘油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心绞痛次数及持续时间,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医院收治的13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68例)和B组(68例),A组采取蓝光照射进行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白蛋白进行治疗,并比较不同组患儿治疗疗效。结果B组患儿治疗有效率较A组明显增加(P<0.05);B组患儿治疗前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游离脂肪酸(FF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儿IBIL、TBIL、γ-GT、FFA和hs-CRP水平明显小于A组(P<0.05)。结论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静滴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较好,有助于减轻胆红素水平以及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气固冲汤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轻度子宫脱垂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医院轻度子宫脱垂患者68例,随机分为益气固冲汤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34)和单独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组(单独治疗组,n=34)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肌电位值、临床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肌电位值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联合治疗组为94.1%(32/34),单独治疗组为73.5%(25/34),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在复发率方面,联合治疗组为2.9%(1/34),单独治疗组为17.6%(6/34),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结论益气固冲汤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轻度子宫脱垂疗效较单独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铝碳酸镁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伴出血的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胃溃疡伴出血患者98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49例)和联合组(49例)。单一组采用艾司奥美拉唑治疗, 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采用铝碳酸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前后溃疡直径和临床症状积分。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7.96%, 48/49)高于单一组(81.63%, 40/49), P<0.05。治疗后, 联合组溃疡直径短于单一组(P<0.05), 腹痛、腹胀、嗳气、呕血和便血评分低于单一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08%, 2/49)与单一组(10.21%, 5/49)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铝碳酸镁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伴出血效果显著, 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 促进溃疡面修复, 快速缓解临床症状, 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早期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基础上,对照组行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行早期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P0.05);两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为(6.1±1.3)分,对照组NIHSS评分为(12.2±1.5)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从而有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术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3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给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5%高于对照组的7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术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显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其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头孢呋辛酯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抽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4月驻马店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118例, 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单一组, 每组59例。单一组采用头孢呋辛酯治疗, 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采用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症状缓解时间、症状评分、听阈值水平、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6.61%, 57/59)高于单一组(81.36%, 48/59), P<0.05;联合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单一组, 治疗后症状评分低于单一组(P<0.05)。治疗后, 联合组0.5、1.0 kHz频率下听阈值水平均低于单一组(P均<0.05);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9%, 2/59)低于单一组(13.56%, 8/59), P<0.05。结论头孢呋辛酯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效果显著, 可减轻炎性反应, 改善临床症状和听阈值, 并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确保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椎间盘突出症行脊柱微创手术治疗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9月间收治的96例椎间盘突出症行脊柱微创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资料,按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8例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8例则采用FTS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效果,并发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肛门排气、进食、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29.16%)(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5.83%)优于对照组(72.91%)(P<0.05)。结论 FTS理念在脊柱微创手术护理中治疗椎间盘突出症能降低手术应激、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并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联合体外反搏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78例,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 每组39例。单一组采用曲美他嗪治疗, 联合组在单一组的治疗基础上联用体外反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内分泌因子水平[甲状旁腺素(PTH)、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及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1(ET-1)、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7.44%, 38/39)高于单一组(79.49%, 31/39), P<0.05。治疗后, 联合组LVEF水平高于单一组, LVEDD、LVESV水平低于单一组(P<0.05)。治疗后, 联合组PTH、AngⅡ水平低于单一组(P<0.05)。治疗后, 联合组ET-1水平低于单一组, FMD水平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 3/39)与单一组(5.13%,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35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n=67)和观察组(n=68)。观察组采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溶栓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溶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换情况及胸痛缓解时间和CK-MB降至正常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74.6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VEF、SV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增加,而CV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EF、SV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而CVP治疗后显著低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痛缓解时间和CK-MB降至正常所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活血通脉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1例采用活血通脉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55例采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60d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结果活血通脉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27%,盐酸氟桂利嗪对照组为58.1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脉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疗效优于盐酸氟桂利嗪,是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理想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