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刘礼金  许永武 《江西医药》2008,43(3):248-25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寿命的逐步延长,骨质疏松症已逐渐成为一种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脆性增高以及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的骨骼疾病。据统计骨质疏松骨折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威胁仅次于心血  相似文献   

2.
郑瑶  刘雪萍  王明婷  吴惠珍  魏虹 《河北医药》2011,33(22):3459-3459
牙周炎是导致成年人牙周骨质及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量减少及骨组织显微结构改变为特征,并引起骨的脆性增加、骨的强性降低、骨折危险度增加的一种疾病。骨丢失是牙周炎和骨质疏松症两种疾病的共同特征。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学者们研究结论各不一致。本研究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临床诊断为中重度牙周炎的患者,测量其股骨颈密度,探讨牙周感染对全身骨密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观结构破坏导致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系统退化性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骨骼疼痛和骨折。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目前全世界约有2亿骨质疏松症患者,我国估计有6944万左右,  相似文献   

4.
刘超 《江苏医药》1997,23(3):184-186
老年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一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影响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妇女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本病以骨量减少为特征,表现为骨组织显微结构的改变和骨折危险频数的增加’‘-‘’。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老龄社会的到来,老年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愈加迫切与重要。一、防治骨质疏松症药物的分类1.抗骨吸收药物此类药物通过减少骨重吸收和骨形成之间的不平衡,降低骨转化率而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目的。这类制剂对骨高转化率的病人效果最佳。包括雌激素、降钙素、钙剂、二磷酸盐、活性维生素D、促蛋白合成类固醇和喷嚏类利…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退化及骨脆性增加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骨代谢障碍疾病,易发生骨折[1]。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妇女绝经后最常见的一种骨  相似文献   

6.
骨质疏松症(PMOP)是人体内分泌代谢异常,以骨骼骨量减少、骨微细结构破坏、皮质骨变薄、松质骨骨小梁断裂、数量减少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临床表现为腰背痛,易于发生骨折,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我国现有骨质疏松症患者8千多万,预计到2050年左右将增加到2.2亿,那时世界上50%骨质疏松性骨折将发生在亚洲,而我国占大部分。近年来,国内外对骨质疏松症有较多研究,笔者根据相关文献,对近年来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世界卫生组织(WHO)骨质疏松症的定义为:由骨量低下、骨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美国围立卫生研究院则强调,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疾病(老年人随年龄增大,骨量一般会逐渐减少),同时也是一种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吴波 《药学学报》1996,31(4):316-320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吴波(深圳三九企业集团医药研究院,518029)骨质疏松症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种常见病,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改变和骨折危险度增加为特征[1]。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该病的防治成为一个迫切问题。因...  相似文献   

9.
黄明炜  黄芳  田卫群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4):3817-3818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改变为特征,伴有骨脆性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对骨质疏松症相关基因研究的进展及研究的深入,大量的研究证实了骨质疏松症与基因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对于其相关基因及其机制尚未能完全明确。笔者通过参考大量国内外文献,现对骨质疏松几种研究最多的相关基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症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达到流行程度。据统计,目前骨质疏松症已在世界范围内的常见多发病中跃居第七位,患者超过2亿人。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已达6300万,其中约有1500万人发生过骨质疏松性骨折,每年为此支付的医疗费用约为150亿元。我国政府已将骨质疏松症与糖尿病、老年性痴呆一起列为三大重点攻关的老年性疾病。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对该病的防治已成为一个迫切问题。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晶体结构改变和骨折危险长增加为特征。临床一般分两种类型:Ⅰ型发生于妇女绝经期以后。妇女绝经后,卵巢功能明显下降,使雌激素水平也明显下降,影响蛋白质的合成,使骨的基质合成不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其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明显增高。WHO资料显示,本病是人类的第六大常见疾病。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本病的患病率正日益上升。积极防治骨质疏松症具有十分明显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近年来已得到了各级政府、卫生部门等的高度重视。1993年WHO将骨质疏松症定义为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系统性代谢性骨病。2001年的NIH会议引入了骨质量的概念,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强度受损,骨折危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疾病;骨强度…  相似文献   

12.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1]。骨质疏松症曾被认为是不可避免的生理老化过程,现在认为是可以防治的。通过多种形式,系统地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有关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预防或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闫凤民  张永光  王志强 《河北医药》2012,34(21):3340-3341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代谢性疾病,表现为骨矿物质含量减少,骨的微细结构变化,骨的韧性降低,轻微外伤可发生骨折。2型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寿命的延长,其患病率呈流行性趋势,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和沉重的负担。多项研究业已证实2  相似文献   

14.
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骨骼疾病,以骨量低、微结构损害造成骨的脆性增加,易于引发骨折为特征。糖皮质激素应用是诱发骨质疏松症的常见原因。一项常规研究显示,因哮喘而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中30%出现糖皮质激素诱导性骨质疏松症。应用泼尼松或是其同类药品剂量〉5mg/d可以引发迅速、广泛的骨丢失。  相似文献   

15.
骨质疏松症的中药治疗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各国医学研究者的大量研究表明其机制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激素水平、微量元素、细胞因子及相关基因等有关。我国利用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历史悠久,特别是现代医学技术与中医学的有机结合,为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思路。本文将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有关机制研究整理归纳并加以论述探讨,为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7.8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种。  相似文献   

17.
雷奈酸锶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质疏松症是以低骨量和骨组织结构退化为特征,可以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提升骨折风险,是一种骨骼紊乱性疾病。雷奈酸锶是首个上市的能同时抑制骨重吸收和促进骨形成的药物,在体内外有极好的生物活性以及良好的生物利用度和耐受性。本文对雷奈酸锶的研究情况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8.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量减少,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皮质骨多孔、变薄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性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区域,多以松质骨为主,最大危害在于发生骨折,多数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有继发性骨折的可能,而基层老年人群的健康普及教育是预防该病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系统性骨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种类型.由于疾病、药物、废用等其它原因引起的骨质疏松症统称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相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而言,继发性骨质疏症能找出引起骨质疏松的明确病因,这些病因一旦得以纠正,骨质疏松会得到相应改善或治愈.  相似文献   

20.
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新药米诺膦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文瑾  范鸣 《药学进展》2009,33(11):526-527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结构性退化为特征的骨疾病。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如雌激素类、选择性雌激素调节剂、降钙素和双膦酸盐类主要有利于减少骨吸收;还有一些治疗药物,如氟化物和甲状旁腺激素可增加骨的形成。抗骨吸收疗法在治疗骨质疏松症中非常有效,即便其通常并不能诱导新骨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