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以2011年青狮潭水库藻类暴发期的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水体浮游藻类参数(藻类种群结构、优势种类、藻细胞密度)以及水体水质的理化参数(水温、总氮、总磷、叶绿素a)对藻类繁殖的影响,从而研究青狮潭水库藻类水华暴发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漳泽水库2010—2013年水质、藻类细胞密度和水华暴发风险的分析,对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和水华暴发风险现状和趋势有了初步认识。漳泽水库不同区域的水体营养化评价以轻度富营养为主,年际变化不明显。漳泽水库不同区域藻类细胞密度变化并不完全一致,与全国气候相近地区的水库相比,水库藻类细胞密度较大。4 a间漳泽水库在藻类监测月份藻类细胞密度均超过临界标准,处于藻类暴发的临界状态,藻类细胞密度最高的年份是2011年,从2013年开始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3.
覃飞妮 《人民珠江》2013,(6):97-100
2009年8月苏烟水库蓝藻暴发后,实施了沼气池分散治理技术、大双河人工湿地工程和生态浮床保护工程.根据生态环境质量系统性、可行性、全面性的评价原则,结合广西环境生态的背景特征,建立基于客观法、主观法以及综合法的适应苏烟水库环境效应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多目标综合评价原理,从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三方面对苏烟水库水源地保护工程生态治理环境效应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水库水源地藻类暴发频繁,对水库的水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因此构建一套水库藻类暴发预警指标体系对监控水库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以浙江省6座水库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研究水库藻类暴发时各理化指标的监测数据,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确定了水温、透明度、pH值、总氮、总磷、溶解氧、藻类数量和叶绿素a含量8个理化指标作为水库藻类暴发的预警指标;(2)预警指标的警戒值分别为水温25℃、透明度低于1 m、pH值8、总氮1.0 mg/L、总磷0.5 mg/L、溶解氧8 mg/L、藻类数量100万个/L、叶绿素a含量20μg/L;(3)以藻类数量、叶绿素a含量为控制指标,将浙江省水库藻类暴发预警划分为4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玉林市苏烟水库通过利用生物生态(人工湿地)保护水资源的实验设计与实施过程,分析了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论述了供水水源地水库,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建设利用生物生态(人工湿地)技术保护水资源的工程项目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蓝藻水华的暴发受水温、营养盐及其自身生理特性等多种因素影响.江西省湖泊水库众多,且各自的水生态环境特点差异较大,为了解江西湖库蓝藻暴发成因,本研究选取柘林水库(柘林湖)和共青城西南湖作为典型研究对象进行了水生态环境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两水体的藻类组成繁杂多样,且以蓝绿藻为主要优势种,当地气候条件较适合藻类生长;具有滤食性和捕食藻类的大型底栖动物和大型浮游动物的数量比例过少;水生维管束植物覆盖度过低,水体营养盐适宜,来源稳定、充足,加上江西地区富含微量元素的土壤地质条件,上述因素均将导致该地区水体蓝藻水华较易发生,应针对性加以防范治理.  相似文献   

7.
选取黄河水体中含量较多的稀土元素镧(La)作为研究对象,以引黄水库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混合藻类为受试生物,进行藻类的培养试验,探讨了稀土元素对黄河水体中混合藻类生长生理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低浓度(2 mg/L)La对藻类的生长具有刺激作用;高浓度(50 mg/L)La对藻类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中等浓度(5~10 mg/L)La对藻类生长的刺激与抑制作用受光照强度影响;La在任何浓度下都会改变藻类种群结构、抑制水体中藻类的生物多样性,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引黄水库每年3月份藻类的爆发及黄河水体的富营养化可能与水体中的La有关。  相似文献   

8.
调查分析了浙南山区水库典型藻类暴发事件,指出水生态失衡是部分水库藻类暴发的关键因素之一。从水生态系统的角度提出了开展水生态监测,优化水生食物链,保持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减轻水库藻类暴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城市水库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由此引起的夏季藻类数量增加现象严重影响饮用水质量,威胁居民身体健康。以秦皇岛市石河水库为例,综合其水体富营养化的具体特征和藻类生长与氮磷含量、水体流速的关系,在分析石河水库藻类生长的具体特征后,提出表层取水、加速置换适于藻类生长表层水体、生态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文平  王成  吴芸 《治淮》2009,(12):32-33
湖泊、水库等水域的植物营养成分(氮、磷等)不断供给,过量积聚,致使水体营养过剩的现象称为水体"富营养化".由于水体中营养物质过多,水生生物(主要是藻类)大量繁殖,藻类的呼吸作用及死亡藻类的分解作用消耗大量的氧,致使水体处于严重缺氧状态,并分解出有毒物质,从而给水质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影响水体周围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氮磷浓度达到富营养水平时,水动力条件(流量、流速和水位)可能成为制约因子,抑制水华发生.河道型深层出水的水库相对于湖泊型表层出水的水库,因为较大交换流量,较低营养盐浓度,保证了浮游植物和藻类较低的现存量.进一步研究水文条件(滞留时间、水位变化和水流运动)发现,保持较低的滞留时间、较高的水位和底层较低的流速,都有利于水库水体中营养盐和藻类的稀释,不利于浮游植物和藻类的生长,减缓水体富营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浮岛式生物处理系统控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蓝藻、绿藻等水华的暴发越来越频繁,研究如何有效控制藻类生长是研究水生态修复的热点问题之一。采用浮岛式生物处理系统(专利号ZL200820044315.6)专利技术,研究富营养化水体藻类的控制效果。根据14天的专项监测数据,分析该系统对各种藻类和叶绿素a(chla)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该系统对富营养化的控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山仔水库富营养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水质主要指标的时空变化以及气象、水文条件等因素,研究山仔水库富营养化特征。研究表明,山仔水库1997~2005年年平均质量浓度总氮为0.59~2.89mg/L,总磷为0.035~0.063mg/L,总氮、总磷从1997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2001年后又有所回升,水库的进口、支流入口的总磷、总氮、COD、藻类数量相对较高。在1年内藻类种群冬、春季以硅藻为主,其余季节以蓝藻为主,水花微囊藻为优势种群持续的时间最长,每年的春末、秋初有2个藻类生长的高峰期。枯水年份水库水体滞留时间长,水力交换能力差,是导致2000~2004年水库水华频繁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针对浙江省桥墩、对河口、长潭3座大中型水库藻类暴发的原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提出了防治藻类暴发措施,强调以生物控制作为重要的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15.
以包头市引黄水库水样为藻类种源,测定了15种芳族胺、酚类化合物对藻类的7 d生长抑制曲线,得到相应不无可见效应浓度(NOEC)、最低可见效应浓度(LOEC)及最大允许浓度(MATC,安全浓度),并以辛醇/水分配系数(lgP)和量子化学参数(Mw、ELUMO等)为描述符,对化合物毒性进行定量结构活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芳族酚类化合物对水库藻类的慢性毒性大于芳族胺类化合物;lgP、Mw和ELUMO3个参数可以很好地反映芳胺、族酚类化合物对水库藻类的慢性毒性,复相关系数为0.958,可以用于预测结构相似化合物的慢性毒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南方Q市饮用水源水检测分析认为,藻类会导致水体中出现“白色微细颗粒”物质。Q市饮用水水源现取自H水库发电尾水,H水库属中型水库,上游还有HN水库。近几年夏天水体出现“白色微细颗粒”物质现象,水厂矾耗大大增加,制水成本明显上升。分析认为该库已处于中度富营养化,水体“白色微细颗粒”物质现象与总氮、藻类总数的变化有紧密关联,主要是藻类死亡腐烂发酵溶解于水体中形成,每年间歇性出现,并就如何处置应对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7月2日,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组织的水利先进实用技术优秀示范工程评审会在广西玉林召开,来自水利部、广西水利厅、上海水文总站、长江委水保局、太湖局、湖北水文局、玉林市水利局、玉林市苏烟水库管理处等单位的专家代表,实地考察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玉林市苏烟水库、桂林青狮潭水库、钦州青年水闸、百色澄碧湖水库),并进行严格审核,最后该项目通过了评审。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引黄水库冬季藻类异常繁殖造成出厂水异臭味问题,通过对环境因子以及藻类自身生物学特性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冬季藻类大量繁殖的限制因子是温度。水库冰封后20 d左右和解冻前20 d左右的水体温度适宜藻类大量繁殖,其繁殖产生的分泌物导致水体藻类次生代谢产物的增加,引起了出厂水的异臭味。  相似文献   

19.
汛末蓄水期香溪河库湾倒灌异重流现象及其对水华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研究三峡水库汛末蓄水过程中,干流对支流水体水流、水环境因子的影响特征及其作用机制,从2007年9月25日开始对三峡水库蓄水过程中香溪河库湾水流速度和水环境因子进行持续监测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秋季三峡水库汛末蓄水过程中,水库干流水体依次以底部异重流、中层异重流、表层异重流形式倒灌进入库湾,使得香溪河库湾水体在深度方向具有典型的分层流特征,异重流现象是由水库干流与库湾水体之间的温度差和浊度差造成的。2007年秋季香溪河库湾暴发了一定程度的水华,倒灌异重流使得库湾表层水流流速增大,并将库湾表层浮游藻类演进式输运出河口从而降低库湾藻类生物量是本次异重流影响秋季水华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汛末蓄水过程中,三峡水库干流对支流水体水流、水环境因子影响特征及作用机制,从2007年9月25日开始对三峡水库蓄水过程中香溪河库湾水流速度和水环境因子进行持续监测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秋季三峡水库汛末蓄水过程中,水库干流依次以底部异重流、中层异重流、表层异重流形式倒灌进入库湾,使得香溪河库湾水体在深度方向具有典型的分层流特征,异重流现象是由水库干流与库湾水体之间的温度差和浊度差造成的。2007年秋季香溪河库湾暴发了一定程度的水华,倒灌异重流使得库湾表层水流流速增大,并将库湾表层浮游藻类演进式输运出河口从而降低库湾藻类生物量是本次异重流影响秋季水华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