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全麻手术病人留置尿管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对全麻手术病人留置尿管的时间进行对比研究,将160例全麻病人随机分为2组:全麻前留置尿管组和全麻后留置尿管组。麻醉前留置尿管组均在术晨留置尿管;麻醉后留置尿管组,在气管插管后留置尿管。记录术后第1、3、5天患者的舒适度。结果〓麻醉前留置尿管病人导尿时舒适度较差,但术后舒适度较好。麻醉后留置尿管病人导尿时对留置尿管过程无不适反应,但术后舒适度较差,术后留置导尿第1天,患者不适感较明显;第3天时,患者不适感最强;留置导尿5天以上的患者不适感逐渐减轻。结论〓对全麻手术病人施行导尿术的时机应该根据术后可能留置尿管时间的长短制定,若术后可尽快拔除尿管的患者应在麻醉后留置尿管;若术后需留置尿管3天左右者,应在麻醉前留置尿管;若术后留置尿管时间较长的患者,也可选择在全麻后留置尿管,因为该类患者的不适感可以逐渐减轻。  相似文献   

2.
手术病人麻醉后放置尿管临床观察   总被引:29,自引:6,他引:23  
李兰芝  王东  李坚 《护理学杂志》2003,18(4):285-285
对100例手术病人于麻醉后留置尿管,结果显著减轻了便欲感、不适、疼痛等导尿过程中或留置尿管引起的刺激症状,避免了尿管脱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剖宫产妇留置尿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2例留置尿管剖宫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196例给予常规留置尿管护理操作;干预组206例给予麻醉后留置尿管(无痛导尿),插管深度为10~12cm,气囊注水15ml,观察比较两组剖宫产妇的疼痛级别、尿管脱出、溢尿、一次置管成功率。结果:干预组剖宫产妇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痛留置导尿可减少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时的不适,提高舒适度,提高优质护理服务内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病人导尿和全麻后导尿对尿管耐受性的护理影响。方法将全身麻醉下手术108例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58例(清醒组)和实验组50例(全身麻醉组),对照组病人术前30 min在病房留置尿管后送手术室,实验组病人在麻醉诱导结束,气管插管完成后留置尿管。术后观察了解病人对尿管的耐受情况。结果普外择期手术病人麻醉前留置尿管和麻醉后留置尿管的舒适度,耐受性有一定差异。结论麻醉前留置尿管病人的舒适度,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科全麻下肢手术患者术后超早期拔除尿管的效果。方法将281例骨科全麻下肢手术患者按病区分为干预组(134例)和对照组(147例)。干预组按指令完成眨眼后实行超早期拔除尿管方案,对照组按常规手术次日拔除尿管。结果干预组尿管留置时间、留置导尿相关膀胱不适、拔管后首次排尿不适显著短于/低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组恢复自主排尿时间较对照组长(P0.01),但两组拔管后复插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拔除尿管能显著缩短骨科全麻下肢手术患者术后尿管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留置导尿相关膀胱不适及拔管后首次排尿不适,不会增加拔管后复插率,拔管后自主排尿时间延长,但仍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手术病人术后使用镇痛泵进行镇痛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镇痛泵以恒速将药物注入硬膜外腔形成稳定的药物浓度,达到持续镇痛的目的,它在缓解术后病人疼痛的同时,导致了留置尿管时间的延长,按传统术后24 h拔除留置尿管,大多数病人出现了尿潴留现象,所以现在主张拔除尿管时间要与停用镇痛泵同步或较迟,但长时间留置尿管不仅增加了泌尿系统感染机会,而且降低了病人自我护理的能力,为探讨手术病人术后使用镇痛泵留置尿管的最佳时机,我院对10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后留置尿管对痔瘘手术患者心率、血压及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择期痔瘘手术需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进入手术室后于麻醉前5min留置尿管,观察组在接受八移穴注射后2~5min留置尿管。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导尿时及留置12h后收缩压、舒张压及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穴位注射后留置尿管有利于痔瘘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有效缓解患者留置尿管的疼痛,提高患者留置尿管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穴位注射后留置尿管对痔瘘手术患者心率、血压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择期痔瘘手术需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进入手术室后于麻醉前5 min留置尿管,观察组在接受八醪穴注射后2~5 min留置尿管.结果 观察组患者留置导尿时及留置12 h后收缩压、舒张压及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穴位注射后留置尿管有利于痔瘘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有效缓解患者留置尿管的疼痛,提高患者留置尿管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麻醉前后留置尿管对病人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300例无宫缩的剖宫产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在腰麻后行留置导尿术,对照组在麻醉前行留置导尿术.对2组产妇留置尿管时的不适感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留置导尿不适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剖宫产产妇留置导尿宜选择在麻醉后进行可以明显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椎管麻醉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发生尿液潴留的几率及可能的风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海南省人民医院使用椎管麻醉(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下行初次股骨头置换术共164个患者,168例股骨头置换的资料。纳入标准:年龄大于18岁,言语表达清晰。排除标准:拒绝参与者;术前间断插尿管者,目前仍留置尿管者;透析患者;既往前列腺、尿道及肾脏的手术病史者;骨肿瘤患者。患者术前均可自行排尿,均未留置尿管。所有的患者都详细记录身体质量指数(BMI)、性别、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手术时间、术后口服止痛药物,尿失禁与多尿症病史,术后尿液排泄与潴留情况(包括尿液的颜色、体积、腹部症状,体征,并使用膀胱超声确认膀胱中的剩余尿量)。使用卡方检验分析分类变量,使用t检验分析连续变量。 结果最终纳入161名患者,5名患者要求麻醉后留置尿管而被排除,38名患者术后出现了尿液潴留,需使用尿管进行导尿。共计有17个病人留置导尿管3~5 d,5位患者因拒绝导尿而出现尿路感染,使用尿管导尿的患者有3例最后发生了尿路感染。术后尿液潴留与既往潴留病史(t =8.935,P <0.05)及术中的输液量(t =6.213,P<0.05)呈正比例相关。未发现留置尿管与BMI指数,性别,ASA分级,手术时间、术后口服止痛药物,尿失禁与多尿症病史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 >0.05)。 结论椎管麻醉下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既往尿液潴留病史及手术过程中输入较多的液体量是术后发生尿液潴留的高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全麻手术术前不同时间留置尿管对患者术后尿管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将307例全麻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组(102例)、B组(104例)、C组(101例),分别在病室(A组)、手术室全麻诱导前(B组)、手术室全麻诱导后(C组)留置尿管,观察置管时及术后(拔除气管导管时,术后3 h,术后6 h)4个时段患者对尿管的耐受情况.结果 置管时,C组尿管耐受率100%,显著优于B组(59.61%)和A组(23.53%),而B组耐受率显著优于A组(均P<0.01).术后,C组拔除气管导管时、术后3 h尿管耐受率与A、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而A、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术后6 h,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麻醉诱导前留置尿管,患者不适反应轻,术后苏醒期对尿管的耐受性好,是术前留置尿管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2.
背景 近年来,为了减轻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留置尿管的紧张和疼痛刺激,常在全身麻醉后再行尿管置入术.然而在临床工作中却发现,全麻后置尿管会明显增加患者在麻醉恢复期的躁动程度,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目的 提高对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症(catheter-related bladder discomfort,CRBD)的重视,减少和避免因尿管刺激导致躁动的发生,不断提升恢复期的恢复质量.内容 重点综述CRBD可能的机制和近年来临床上的处理方法.趋向 CRBD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全麻恢复质量并为病房患者留置尿管所致不适提供有效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导尿并留置尿管在临床工作中十分常用,属于诊疗过程中的基础操作。由于部分病人泌尿生殖系疾病因素导致局部解剖变异或术者操作方法不当,容易发生尿道损伤。笔者总结2000年2月至2007年3月收治因留置气囊尿管致尿管源性尿道损伤23例。现就其发生原因,预防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3例病例均为男性,年龄16~85岁均应用气囊尿管留置导尿。留置尿管原因:12例因患前列腺增生症,尿潴留;2例因脑血管意外昏迷,尿潴留;9例因其他部位手术需要。发生尿道损伤的原因,14例是在导尿插尿管时因插入困难致尿道出血,6例是在留置尿管过程中病人昏迷躁动牵拉尿管(2例)及病人感尿道不适自行用力牵拉(4例)导致气囊嵌于尿道内,3例是在插尿管时未进入膀胱而将气囊注水,使充盈的气囊嵌入尿道。其表现均为尿道出血,尿管不能引出尿液。1.2处理方法:对尿管插入困难者,经尿道充分润滑,均可顺利插入导尿管,气囊嵌于尿道者,排空气囊拔除尿管重新留置,其中2例患者牵拉尿管尿道出血多,未再留置尿管,而直接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1.3结果:本组病例中除2例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外,17例根据不同情况留置尿管,拔除后均未见排尿异常,痊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男性脑膜瘤患者术前留置尿管的最佳时机,以提高其开颅术后对留置尿管的耐受性.方法 将102例男性脑膜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全麻前15 min留置导尿管,观察组全麻前2 h留置导尿管.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对尿管的耐受性及麻醉前、术后24 h平均血压、心率变化.结果 观察组术后尿管耐受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24 h平均血压、心率无显著变化(均P>0.05);对照组术后24 h平均血压、心率显著高于麻醉前及观察组(均P<0.01).结论 男性脑膜瘤手术患者麻醉前2 h留置导尿管,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不适,降低术后血压、心率波动,有利于患者安全地渡过术后出血期和水肿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全麻清醒后留置尿管患者的舒适度。方法将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的8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6)采用液体石蜡润滑导尿管,实验组(n=43)采用利多卡因凝胶润滑导尿管,均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成功后留置导尿,比较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麻醉恢复期的疼痛程度及不能耐受拔除尿管的比例。结果实验组术后麻醉清醒恢复期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多卡因凝胶作为尿管润滑剂能有效提高全麻恢复期患者留置尿管期间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6.
不同润滑剂润滑导尿管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治敏  曾俊  岳蕤  卓宏 《护理学杂志》2008,23(18):46-47
目的 提高全麻清醒后留置尿管患者的舒适度.方法 将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的8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6)采用液体石蜡润滑导尿管,实验组(n=43)采用利多卡因凝胶润滑导尿管,均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成功后留置导尿,比较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麻醉恢复期的疼痛程度及不能耐受拔除尿管的比例.结果 实验组术后麻醉清醒恢复期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多卡因凝胶作为尿管润滑剂能有效提高全麻恢复期患者留置尿管期间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7.
护患纠纷后护理人员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全麻手术术前不同时间留置尿管对患者术后尿管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将307例全麻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组(102例)、B组(104例)、C组(101例),分别在病室(A组)、手术室全麻诱导前(B组)、手术室全麻诱导后(C组)留置尿管,观察置管时及术后(拔除气管导管时,术后3h,术后6h)4个时段患者对尿管的耐受情况。结果 置管时,C组尿管耐受率100%,显著优于B组(59.61%)和A组(23.53%),而B组耐受率显著优于A组(均P〈0.01)。术后,C组拔除气管导管时、术后3h尿管耐受率与A、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而A、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术后6h,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麻醉诱导前留置尿管,患者不适反应轻,术后苏醒期对尿管的耐受性好,是术前留置尿管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叶切除术后无尿管留置的临床应用效果和不足。方法前瞻性纳入2014年4~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单个医疗组行肺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100例。将患者分为两组:无尿管留置组,麻醉后置入尿管和术后清醒前拔除导尿管,50例,男女各25例,年龄(53.94±10.91)岁;尿管留置组,麻醉后置入尿管和术后24~72 h拔除尿管,50例,男22例、女28例,年龄(50.62±12.31)岁。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尿潴留(P=0.433)和尿路感染发生率(P=0.0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尿管留置组患者术后舒适度0度高于尿管留置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而尿管留置组有尿道症状(Ⅰ度、Ⅱ度和Ⅲ度)高于无尿管留置组(P=0.02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尿管留置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尿管留置组(P=0.004)。前列腺增生症是肺部术后发生尿潴留的高危因素(P=0.056)。结论肺部手术患者术后无尿管留置未增加尿潴留,且能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和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留置导尿是剖宫产术后不可或缺的护理法子,也是临床上最根基的诊疗手艺,留置导尿除给产妇带来不适外,还增添了传染的机缘.据文献报道,获得性传染中40%为尿路传染.留置导尿管是剖宫产术前一项常规操作,也是临床上最基本的诊疗技术,以往术后常规留置尿管并持续开放24小时,其目的除了便于手术操作,避免术中损伤膀胱外,同时可以预防术后膀胱过度充盈而妨碍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大量出血.剖宫产术后传统留置导尿时刻为24h,但从大量的临床实践看,许多产妇难以忍受,我科将术后24h留置导尿提前至10~12h.探讨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对尿液分析的影响及康复情况.方法: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116例,对照组116例,通过缩短留置尿管时间,选择膀胱较充盈时拔除尿管,观察两组产妇尿液分析的影响及康复情况等进行比较.结论:提前撤除尿管尿液分析中的白细胞显著减少,康复时间显著缩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男性脑膜瘤患者术前留置尿管的最佳时机,以提高其开颅术后对留置尿管的耐受性。方法将102例男性脑膜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全麻前15min留置导尿管,观察组全麻前2h留置导尿管。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对尿管的耐受性及麻醉前、术后24h平均血压、心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尿管耐受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24h平均血压、心率无显著变化(均P〉0.05);对照组术后24h平均血压、心率显著高于麻醉前及观察组(均P〈0.01)。结论男性脑膜瘤手术患者麻醉前2h留置导尿管,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不适,降低术后血压、心率波动,有利于患者安全地渡过术后出血期和水肿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