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肠管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 auc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急性全身消耗性疾病,病情凶险,死亡率高。近年来由于治疗方法的进步,其高死亡率已得到控制。营养治疗是SAP综合治疗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包括肠外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PN)和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随着对肠外营养的进一步认识,PN治疗所带来的诸多并发症,已被临床医师所重视。故应尽早实施EN,对SAP治疗和康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传统全胃肠外营养(TP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不理想,早期肠内营养(EN)在SAP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目的:探讨早期EN在SAP治疗中的作用。方法:35例SAP患者随机分为TPN组(18例)和肠外营养(PN) EN组(17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APACHEⅡ评分和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2周后,PN EN组C反应蛋白和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和TPN组治疗后显著下降(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和TPN组治疗后显著升高(P<0.05)。PN EN组的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干预率、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TPN组(P<0.05),两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结论:早期EN在SAP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只要条件允许,应尽早开始EN。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生菌及肠外、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肠道黏附分子MAdCAM-1及免疫屏障的影响.方法:经胆胰管逆行注射50g/L牛磺胆酸钠制作SAP模型24h后,分别给予肠外营养(PN组),肠外 肠内营养(PN EN组),肠外 肠内营养 益生菌(益生菌组),持续6d,7d时处死,检测腹腔脏器组织菌群易位率,免疫组化法测定末端回肠和Peyer结MAdCAM-1,CD4,CD8,IgA.结果:益生菌组、PN EN组CD4、CD8T细胞数量及IgA,MAdCAM-1表达高于PN组(P<0.05);益生菌组Peyer结MAdCAM-1,CD8表达高于PN EN组(P<0.05).PN组菌群易位率(70.2%)、7d死亡率(75.6%)高于益生菌组(27.5%,50.0%)、PN EN组(30.5%,52.4%)(P<0.01或P<0.05),但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EN能增加MAdCAM-1表达,提高SAP时肠免疫屏障,减少菌群易位,提高生存率.加用益生菌后总体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营养状态及其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45例老年SAP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分为全胃肠外营养(TPN)组(n=20),肠内营养(EN)组加PN组(n=25,),检测两组入院第1、7、14、21天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和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对比分析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胰周感染率、死亡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差异。结果两组淋巴细胞总数、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与TPN组相比,EN+PN组胰周感染率(12%vs 20%)、并发症的发生率(20%vs 30%)和死亡率(20%vs 8%)均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EN+PN组住院时间(25.6±11.4)d与TPN组(27±8.7)d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EN+PN组住院费用〔(4.5±2.7)万元〕显著低于TPN组〔(8.6±6.0)万元〕(P<0.05)。结论 SAP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与完全肠外营养均可支持和改善病人营养状态;但与TPN相比,EN+PN能显著降低住院费用。EN+PN是治疗SAP有效、经济的营养支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营养支持疗法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SAP患者入院后如5~7 d不能经口进食应开始营养支持治疗,肠内营养(EN)较肠外营养(PN)能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率,EN优于PN,在入院48 h内开展EN对SAP的转归有积极的作用。鼻空肠(nasojejunal,NJ)营养途径仍是EN的主要方式,新近研究表明,SAP患者使用鼻胃管营养途径(NG)亦是可行的,但尚有争议。半要素或要素型EN营养制剂的使用经验和临床研究还不充分,推荐应用谷氨酰胺。促动力药、免疫增强型EN营养制剂及益生菌不作为常规推荐。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E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作用。方法对经鼻空肠管EN30例(研究组)与肠外营养(PN)治疗SAP患者36例(对照组)在症状、体征、白细胞、血红蛋白、生化指标恢复的时间、体重、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经鼻空肠管EN治疗SAP在症状体征、体重、生化指标恢复时间、费用均较PN明显减少。结论EN对SAP的疗效优于PN,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种营养支持治疗方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按不同营养方式分为3组:肠内营养治疗组(EN组),肠外营养治疗组(PN组),肠内外联合营养治疗组(EN+PN组),每组50例。分别于住院第1、第7及第14天检测患者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甘油三酯(TG)、血红蛋白(Hb)及淋巴细胞计数(LYM)等,记录3组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EN+PN组TP、ALB、PA、Hb及LYM等指标优于EN组和PN组(均P0.05)。而EN组与PN组比较,仅PA下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入院第14天时,EN+PN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EN组和PN组(P0.05),而EN组和PN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第14天时,3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入院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N+PN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EN组和PN组(P0.05),而EN组和P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肠内外联合营养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短期临床结局优于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组,而肠内与肠外营养治疗组比较并无优势。  相似文献   

8.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急性全身消耗性疾病,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近年来随着治疗观念及方式的转变,疗效有了明显的提高。由于SAP都有营养消耗及高分解代谢,因此,营养支持治疗为其治疗中的重要一环。全胃肠外营养(TPN)曾一度是标准的治疗方法,而肠内营养(EN)被认为是禁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PN有诱发或加重肠道衰竭,促进肠道菌群移位发生之嫌疑,随着对胰腺炎研究的深入,人们关注对SAP病人进行早期肠内营养。从2003—01/2004—08我们对35例SAP病人实施早期EN治疗,对早期EN在SAP治疗中的作用进行探讨,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张兴元  张帆  林旭涛 《山东医药》2008,48(31):105-106
近年来,随着对急性胰腺炎(AP)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改变的深人研究,其营养支持也由传统的肠外营养(PN)转向肠内营养(EN).现就EN在AP治疗中的有关问题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荆雪  田字彬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27(11):1174-1179
营养支持疗法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总结近年SAP营养支持疗法方面的热点及新观点。SAP患者人院后5~7d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应开始营养支持。营养支持疗法中肠内营养(EN)较肠外营养(PN)能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率,EN优于PN。在48h内开展EN对SAP的转归有积极的作用。新近研究表明SAP患者使用鼻胃管营养途径(NG)是可行的,但目前尚有争议。目前半要素或要素型EN营养制剂的使用经验和临床研究还是不充分的,谷氨酰胺、促动力药、免疫增强型EN营养制剂及益生菌不作为常规推荐。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与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白介素(interleukin,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探索早期EN对SAP影响的机制.方法:2009-06/2013-06萍乡市人民医院消化科收治的72例S A P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EN组及PN组各36例,检测比较EN组与PN组入院时、营养支持第4天、第7天、第14天的常规指标、T N F-α、I L-6、I L-10、内毒素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率、死亡率及患者住院天数和费用.结果:治疗第14天时E N组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均较PN组低(P0.05);从开始治疗第4天起,EN组患者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PN组患者内毒素水平(P0.05);在治疗第7天,EN组患者TNF-α和IL-6明显下降,并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患者IL-10水平在治疗4 d后明显高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SAP患者早期实施EN可以调节炎症反应,延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等并发症的发生发展;EN可以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减少全身感染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2.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营养治疗,因胰腺的特殊功能而一直备受争议。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实践,从20世纪70、80年代通过中心静脉或外周静脉给予全肠外营养(TPN),到90年代的先全肠外营养后肠内营养(EN)的序贯治疗,和目前提出的早期肠内营养(EEN)结合肠外营养(PN)的方法,国内外学者对该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并已达到成共识。  相似文献   

13.
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为临床常见危急重症,起病凶险,病情复杂,并发症和死亡率高.患者代谢紊乱,消化吸收功能严重障碍,营养素摄入和吸收不足,高代谢状态使患者营养需求增加,因此,有效的营养治疗是SAP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综述了SAP患者的营养代谢改变和判断标准,以及营养治疗的方式、途径、时机和配方等,对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治疗SAP的临床原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营养支持是危重症患者救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单纯肠内营养(EN)有能量供给不足的可能,单纯肠外营养(PN)并发症高,维持营养状况差,易发生肠道黏膜萎缩,最终可能导致胃肠和免疫功能障碍.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方式,对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危重症患者康复非常重要.我们对老年危重症患者分别采用EN+PN、EN、PN三种营养方式,观察其不同的营养状况及对免疫机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田觅  邹晓平  陈磊  王莉  顾超 《胃肠病学》2008,13(5):285-289
背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抑制,与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密切相关.研究显示肠内营养(EN)尤其是生态免疫营养(EIN)应用于SAP较肠外营养(PN)有显著优越性.目的:探讨肠内EIN对猪SAP模型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制备猪SAP模型,18只实验猪随机分为PN组、肠内要素营养(EEN)组和EIN组,分别予营养支持8 d.动态检测各组血清、胰淀粉酶水平、T细胞亚群和血清IgG、IgA、IgM水平,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造模后各组血清、胰淀粉酶水平明显升高,CD3 ,CD4 T细胞和CD4 /CD8 比值降低,血清IgG、IgA、IgM水平降低.予营养支持后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除PN组血清IgG水平).除血清淀粉酶和IgM水平,EIN对其余各指标的改善作用均较PN和EEN更为明显(P<0.05).三组间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早期肠内EIN增强猪SAP模型免疫功能的作用优于PN和EEN,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姜雯  郝伟  张风芝 《山东医药》2010,50(43):105-106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最佳营养支持方式。方法将同期收治的49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予SAP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早期肠内营养(EN)+肠外营养(PN)、对照组行完全肠外营养(TPN);营养支持前及营养支持后第3、7、10天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两组血浆二胺氧化酶(DAO)和D-乳酸水平,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浆DAO及D-乳酸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1),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尤以腹胀、腹泻发生率为著(P〈0.05)。结论 SAP患者行早期EN+PN有利于促进肠黏膜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优于TPN。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肠内肠外联合营养、单纯肠内营养、单纯肠外营养3种营养支持方法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心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入选2012年1月~2014年6月北京军区总医院干部病房住院的慢性心衰患者65例,随机分为3组: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组(EN+PN组,21例),肠内营养组(EN组,23例),肠外营养组(PN组,21例)。三组患者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给予三种不同营养支持2周后,采用抽血送检、超声检测等方法临床检测营养指标、血脂情况、心功能及炎症因子。结果同组治疗前后比较,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AMC)、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F)均升高(P0.05),且三组中EN+PN组升高水平明显高于EN、PN组(P0.05),治疗后EN组与PN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EN、PN、EN+PN三组治疗后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L)均略有上升(P0.05),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心脏超声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学检测血清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有降低(P均0.05);EN+PN组LVEF、NT-pro BNP、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EN和PN组(P0.05);EN组与PN组营养支持前后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心衰患者,联合营养支持的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单独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调节炎症因子水平,进一步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营养干预策略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行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治疗患儿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并接受VA-ECMO治疗的5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营养干预策略将患儿分为肠内营养(EN)组15例,肠外营养(PN)组33例和混合营养(EN+PN)组10例;根据EN干预时机分为早期EN组9例和晚期EN组16例。主要结局为住院死亡率,次要结局为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新发感染及消化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不同营养干预策略及EN干预时机的临床结局。结果 EN组、EN+PN组和PN组的住院死亡率、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新发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消化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EN组和晚期EN组的住院死亡率、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新发感染率以及消化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或EN+PN增加消化道并发症,不增加住院死亡率、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新发感染率。EN启动时机对临床结局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内毒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消化系统常见急症之一.既往认为给予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是SAP的基本治疗措施,但近年发现,TPN易产生肠道细菌移位,加重炎性反应.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能减少SAP患者肠源性感染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近几十年来,炎症性肠病(IBD)在亚洲人群中的发病率及患病率迅速升高,关于营养治疗与IBD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许多研究表明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于IBD的临床缓解有效,但效果都不如糖皮质激素。EN及PN对于溃疡性结肠炎(UC)并没有起主要治疗的作用,但有研究表明PN是治疗UC的一种很好的辅助方法。目前需要通过更加完善的大型队列研究进一步证实EN及PN对IBD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