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原则,从地理和管理标准、定殖的可能性、定殖后扩散的可能性、潜在的经济重要性、传入的可能性5个方面对栎树溃疡病(Phytophthora kernoviae)进行了风险分析。结果表明,栎树溃疡病传入我国的风险极大,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松树脂溃疡病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作者除介绍此病的病原生物学特征外,重点从国际上的有关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原则,即地理标准和管理标准、进入可能性、定殖可能性、定殖后扩散可能性、潜在经济影响等5个方面入手,进行了松树脂溃疡病对于中国的风险之评估,结论表明这种病害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标准。此外,作者还认为加强进境检疫管理是目前各国抵御其传入风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遵循联合国粮农组织(FA0)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准则,从地理和管理标准、传入可能性、定殖可能性、扩散的可能性、经济影响的评估等5个方面对黑雀麦在我国的风险性进行了定性分析,并利用相关分析模型进行了定量分析,其综合风险值R为2.18,符合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条件,据此提出了相关的风险管理备选方案,并进行了效率和影响评估,以期使其风险减少到可接受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菜豆象Acanthoscelides obtectus(Say)是世界性大害虫。根据国际植物检疫措施实施标准(ISPM)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PRA)程序,利用相关风险性分析模型,从国内分布状况、潜在的危害性、受害栽培寄主的经济重要性、定殖与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及风险性管理难度等5个方面对菜豆象传入陕西省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其综合风险值R为2.47,属高风险有害生物,在我省易定殖,对豆类种植业将产生很大的威胁。并提出了相关风险性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根据外来入侵生物风险分析网络平台WPRA提供的"浙江省外来入侵害虫风险分析体系"的定量分析方法,从有害生物潜在危险性、潜在传入可能性、传入可能性、定殖可能性、扩散可能性、监管控制难度等6个方面分析西花蓟马在浙江的入侵风险性,综合风险值为0.51,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条件,据此提出西花蓟马的风险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依据国际通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原则,从传入、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危害影响和危害管理难度5个方面构建外来入侵植物刺苍耳的多指标评价体系,对其入侵安徽的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风险评估值(R)等于1.7,说明刺苍耳在安徽属中度风险的有害生物,应加大检疫强度和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7.
刺槐叶瘿蚊[Obolodiplosis robiniae(Haldemann)]属双翅目瘿蚊科,是一种危害刺槐属的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在山东省内分布广泛。根据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方法,从刺槐叶瘿蚊在山东省区域内分布情况,传入、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危害性,寄主植物经济和生态价值,危险性管理难度等方面,对其风险程度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刺槐叶瘿蚊风险综合评价值(R)为1.63,属中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运用国际植物检疫措施实施标准(ISPM)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程序,建立椰子织蛾传入风险分析评估模型,采用定性分析和多指标综合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福建省分布情况,风险值为3;潜在的经济危害性,风险值为2.0;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风险值为3;传播扩散的可能性,风险值为1.78;风险管理难度,风险值为2。椰子织蛾的综合风险性值为2.3,符合高度危险的外来有害生物条件,已在我国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区定殖,对福建省的棕榈科植物威胁很大,建议将叶子织蛾列入福建省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中,加强检疫管理、监测和控制工作,严防其传播和扩散危害。  相似文献   

9.
曹金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4,(25):8578-8580
椰子织蛾是一种近期入侵我国的危险性有害生物。运用国际植物检疫措施实施标准(ISPM)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程序,建立椰子织蛾传入风险分析评估模型,采用定性分析和多指标综合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福建省分布情况,风险值为3;潜在的经济危害性,风险值为2.0;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风险值为3;传播扩散的可能性,风险值为1.78;风险管理难度,风险值为2。椰子织蛾的综合风险性值为2.3,符合高度危险的外来有害生物条件,已在我国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区定殖,对福建省的棕榈科植物威胁很大,建议将其列入福建省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加强检疫管理、监测和控制工作,严防其传播和扩散危害。  相似文献   

10.
参照国际上林业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isk Analysis,简称PRA)方法,从有害生物的分布状况、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潜在的危害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以及危险性的管理难度等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杨树烂皮病的危险性做出综合评价,其风险评估值(R)为1.49。评价结果表明,杨树烂皮病在辽阳地区属中度危险性的林业有害生物,具有扩散蔓延的危险,对绿化、农田林网、防护林体系构成较大的威胁,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除治。  相似文献   

11.
按照国际植物保护公约中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原则,对雪松根部腐烂病进行了全面的风险分析。结果表明,雪松根部腐烂病传入我国的风险极大,应加强检疫,严防传入国内。  相似文献   

12.
山毛榉溃疡病(Nectria coccinea var.faginata)是一种国外危害严重的林木病害,受到国际植物保护组织高度关注。按照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原则,对山毛榉溃疡病进行了全面地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山毛榉溃疡病传入我国的风险极大,应加强检疫,严防传入国内。  相似文献   

13.
椰子致死性黄化植原体传入中国的风险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椰子致死性黄化病是严重危害椰子的一类世界性病害,其病原致死性黄化植原体已被多个国家列为检疫性有害生物,我国尚未有该病菌分布的报道。为加强对该病的检疫,参照国内外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方法,从有害生物的分布状况、潜在的经济和生态环境危害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以及风险管理的难易程度等方面对椰子致死性黄化植原体传入我国的风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椰子致死性黄化植原体的风险性R值为2.27,属于高度危险性入侵物种,并提出了防止其入侵的风险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4.
外来入侵害虫新菠萝灰粉蚧在中国的风险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外来入侵害虫新菠萝灰粉蚧(Dysmicoccus neobrevipes Beardsley)在中国的风险性。【方法】根据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PRA)程序,本文从新菠萝灰粉蚧国内分布状况、潜在危害性、受害栽培寄主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及危险性管理难度等5个方面对其在中国的风险性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新菠萝灰粉蚧在中国的综合风险值R为2.12。【结论】表明新菠萝灰粉蚧在中国是高度危险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5.
对4种全球关注、危害严重的危险性林木病害——雪松根部疫霉腐烂病、针叶树黑根病、松干基褐腐病、针叶树干基白腐病进行介绍,通过对其致病机理、传播途径及生物学特性的分析指出,这4种病害通过进境原木传入我国的风险极大。  相似文献   

16.
Draft genome sequences have been determined for the soybean pathogen Phytophthora sojae and the sudden oak death pathogen Phytophthora ramorum. O?mycetes such as these Phytophthora species share the kingdom Stramenopila with photosynthetic algae such as diatoms, and the presence of many Phytophthora genes of probable phototroph origin supports a photosynthetic ancestry for the stramenopiles. Comparison of the two species' genomes reveals a rapid expansion and diversification of many protein families associated with plant infection such as hydrolases, ABC transporters, protein toxins, proteinase inhibitors, and, in particular, a superfamily of 700 proteins with similarity to known o?mycete avirulence genes.  相似文献   

17.
根据有害生物风险评价方法,从芒果畸形病国内外分布状况、潜在危害性、受害栽培寄主的经济重要性、传入与定殖的可能性和风险管理难度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估,其综合风险值R为2.3,属于高度危险性有害生物,并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提出了防止其传入我国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入侵害虫红火蚁在中国的适生性分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对红火蚁在中国大陆地区可能适生分布的地区进行分析和预测。【方法】运用CLIMEX气候模型的气候相似系数法和地点比较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ArcGIS8.3)对该虫在中国的适生区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与结论】CLIMEX预测入侵红火蚁可以在中国大陆19省区的47个市、县(地区)生存,其中在温湿度较高、降雨量较多的华南地区最适宜生存;结合GIS的预测,该虫在中国的适生范围为16.32°N~41.33°N,91.46°E~122.01°E。  相似文献   

19.
五味子叉丝壳菌危害风险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PestRiskAnalysis,简称PRA)方法,从有害生物的国内外分布、潜在的经济危害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以及风险管理难度等几个方面对五味子白粉病病原菌五味子叉丝壳菌的风险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五味子叉丝壳菌为风险中度偏高的有害生物,对我国五味子资源及五味子产业发展具有潜在的严重威胁,应加强风险性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20.
枣大球蚧在新疆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枣大球蚧Eulecanium gigantea在中国的分布、潜在的危险性、寄主植物、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和风险管理的难度等,并应用多指标综合分析法对枣大球蚧扩散蔓延的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枣大球蚧风险性R值为2.126,属高度危险性有害生物,是新疆重要的危险性有害生物。建议在枣大球蚧发生地区把它列为重点防治对象,在发生地周围建立健全监测网络,严密监控枣大球蚧的发生发展动向,并进行严格植物检疫把关。表1参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