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潘茂才 《甘肃科技》2014,30(24):140-142
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配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70例患者按就诊日期的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以桂枝芍药知母汤配合来氟米特为基础辨证加药治疗,对照组主要口服来氟米特治疗。治疗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关节肿胀、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指数、ESR、RF均明显较对照组降低或减少(P〈0.05)。桂枝芍药知母汤配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降低实验室的各项检查的指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四妙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给予口服加味四妙丸煎剂的同时,局部外敷自创的清热消肿散;对照组服用秋水仙碱。两组用药时间均为7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变化、临床安全性评价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两项比较亦然,尤其在临床安全性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四妙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探析中医益肺汤治疗老年慢性肺炎疗效。本次研究共60例患者,均在本院确诊为老年慢性肺炎,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常规治疗配以中医益肺汤,常规西药治疗作为对照组(n=30),联合常规治疗以及中医益肺汤治疗作为观察组(n=3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0%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60.00%,差异显著(P0.05)。为老年慢性肺炎患者进行中医益肺汤治疗效果理想,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值得大力推广该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运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辨证分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0例 ,并进行临床观察和疗效分析。结果 :服药1疗程显效48例 ,好转9例 ,无效3例。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为虚实寒热夹杂之证 ,解决好清热与温阳的矛盾 ,治疗上以通为要 ,则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选取甘肃省高台县湿地医院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38例。对照组予以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血沉(ESR)、骨密度(BMD)的变化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观察组有效率92.11%,明显比对照组71.05%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ESR指标比对照组低,BMD指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关节压痛和关节功能指数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应用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治疗方法可有效地促进骨代谢,缓解骨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6.
探讨炙甘草汤联合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慢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普罗帕酮片干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炙甘草汤联合麻黄细辛附子汤,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临床证候评分、SCL-90评分。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临床证候、SCL-90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炙甘草汤联合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温阳通痹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冠心病心绞痛(心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温阳通痹汤+西药基础治疗,西药基础治疗,疗程4周.蛄果治疗组对中医症候及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RP均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通痹汤是治疗冠心痛心绞痛(心肾阳虚证)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8.
分析西药与中药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味联合治疗心肌缺血的效果。选取甘肃省金塔县中医院收治2015年7月-2017年1月的112例心肌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56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给予联合组常规西药基础上中药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味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均减少,持续时间均缩短(P0.05),且联合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临床有效率96.43%高于对照组的76.79%(P0.05)。西药与中药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味联合治疗可改善心肌缺血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上应用。  相似文献   

9.
探讨健脾燥湿汤联合穴位按压对大肠癌(脾虚湿盛证)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以武威市中医医院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68例大肠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给予健脾燥湿汤联合穴位按压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和对照组(34例,给予化疗方案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疗效、生活质量、不良情况发生率及随访。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食少纳呆、疲乏无力、腹痛腹胀、便溏、舌紫暗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总疗效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健脾燥湿汤联合穴位按压治疗可有效能拮抗化疗药物对大肠癌术后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提高患者生活水平,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分析益气活血汤用于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将2017年9月~2018年11月收治的96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心内科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应用益气活血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冠心病患者应用益气活血汤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善作用明显,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中医经典方剂结合西医常规保守治疗非恶性肠梗阻的效果,从而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非恶性肠梗阻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将60例确诊为非恶性肠梗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复方大承气汤胃管注入加灌肠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肠通气和排便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在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肠通气和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药复方大承气汤加减胃管注入加灌肠结合西医常规保守治疗肠梗阻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扬长避短,提高药物吸收、利用率,显著提高患者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前列舒通胶囊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人,治疗组采用前列舒通胶囊2.5 g po tid,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0.2 mg po qn,左氧氟沙星胶囊0.2 g po bid。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胶囊0.2 g po bid,4周为1个疗程,治疗时间为8周。记录治疗过程中的前列腺液常规和NIH-CPSI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组中80例治愈33例,治愈率41.3%,19例显效及有效,总有效率为65.0%;对照组中80例有17例治愈,治愈率21.25%,21例显效及有效,总有效率为47.0%。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前列舒通胶囊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和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贴压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1月~2019年12月急诊行阑尾切除术后的8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术后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取中药穴位贴敷及耳穴贴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结果 治疗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术后12、24、48 h腹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采取中药穴位贴敷及耳穴贴压治疗能有效促进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康复进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探讨叶下花水煎剂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炎症模型,观察叶下花水煎剂灌胃给药对急性炎症的作用。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致痛,观察叶下花水煎剂灌胃给药的镇痛作用。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叶下花水煎剂高、中、低剂量(6.0、3.0、1.5 g生药/kg)组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具显著抑制作用(P 0.01)。叶下花水煎剂高、中、低剂量(6.0、3.0、1.5 g生药/kg)组给药后明显延长热板所致小鼠的痛阈值,与模型组和自身给药前比较差异极显著(P 0.01);叶下花水煎剂高、中、低剂量(6.0、3.0、1.5 g生药/kg)组明显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 0.01)。结论叶下花水煎剂灌胃给药均具有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研究治疗组(乌梅丸熏洗联合肛周皮下游离术)针对肛门瘙痒症皮损PAR-2(蛋白酶活化受体-2)的表达量,从而客观评价本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肛门瘙痒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空白组10例。取术后三组第1、3、7 d的肛周皮损皮肤,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PAR-2编码基因的表达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术后第1、3、7 d较对照组及空白组的表达量明显下降,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乌梅丸联合肛周皮下游离术对肛门瘙痒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肾康合剂联合中药灌肠液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疗效,评价健脾补肾活血泄浊法对慢性肾衰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延缓慢性肾衰的机制。方法 60例中医辩证属于脾肾气虚,湿瘀内阻型的慢性肾衰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康合剂口服及中药灌肠液灌肠,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内毒素、D-乳酸、硫酸吲哚酚等指标的前后变化。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在相应治疗后血肌酐及尿素氮值均有下降,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在肠道屏障功能改变方面,结果显示内毒素、D-乳酸、硫酸吲哚酚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肾康合剂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机体肠源性毒素的产生,恢复肠道屏障功能,改善临床症状,稳定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伴发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为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RR)为疗效分析统计量;计量资料采用加权均数差(WMD)或标准化均数差(SMD),各效应量均以95%CI表示。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治疗效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护理干预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23,95%CI(0.11,0.47),P0.0001]。护理干预组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74,95%CI(-2.47,-1.01),P0.0001]。护理满意度,Meta分析结果显示,护理干预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25,95%CI(0.10,0.66),P0.0001]。结论本系统评价结果表明,经过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明显好转,MMSE评分有明显提高,患者或家属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也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爵床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扭体法致痛,观察高、中、低剂量爵床水煎剂的镇痛作用;采用耳肿法、足肿法致炎,观察高、中、低剂量爵床水煎剂的抗炎作用。结果爵床水煎剂高、中、低剂量对热板法所致小鼠痛阈值有明显的提高,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爵床水煎剂高、中剂量给药后与自身给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爵床水煎剂低剂量给药后15、30、60 min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爵床水煎剂高、中、低剂量对醋酸所致扭体反应数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爵床水煎剂高、中、低剂量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P0.05);爵床水煎剂高、中、低剂量对蛋清所致小鼠足跖肿胀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爵床水煎剂具有一定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壮药痛风康颗粒对实验性痛风的治疗作用,为其在临床上应用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采用次黄嘌呤诱导高尿酸血症模型、尿酸钠(MSU)诱导大鼠足跖肿胀模型,分别观察痛风康颗粒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对MSU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采用小鼠热板法、醋酸致小鼠扭体法观察痛风康颗粒的镇痛作用;观察灌胃给药的LD50,评价其药物安全性。【结果】痛风康颗粒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具有显著降低作用(P0.05,P0.01);对MSU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程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P0.01);灌胃给予痛风康颗粒60min后,痛风康颗粒可显著提高小鼠热板痛阈,降低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P0.05);经灌胃给药的LD50为116.30g药材/kg。【结论】痛风康颗粒可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抑制大鼠足跖肿胀,且具有镇痛作用,具有一定的抗痛风作用,口服应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四黄散(Si-Huang-San,SHS)外敷和封包照射技术相结合的治疗手段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从临床和动物实验两个层面进行研究。临床病人分为临床常规(c-convention)组和临床四黄散(c-SHS)组两个组:c-convention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c-SHS组在临床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腹部外敷四黄散行封包及神灯-TDP照射治疗。大鼠EPISBO造模成功后,将其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control)组、常规治疗(convention)组、常规治疗加四黄散(SHS)组。结果 c-SHS组病人腹痛缓解时间、胃肠减压引流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均较c-convention组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SHS组大鼠的回肠粘膜损伤显著低于control组和convention组;与大鼠control组、convention组相比,SHS组的24 h小肠推进比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大鼠control组、convention组相比,SHS组大鼠CRP、IL-8 和TNF-α的血清浓度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 加用腹部外敷四黄散行封包及神灯-TDP照射治疗,可提高对EPISBO的临床疗效,促进小肠蠕动,减轻回肠粘膜损伤,降低炎性肠梗阻大鼠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为EPISBO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