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橙油素是广泛存在于柑橘类果实中的天然抗癌活性成分.选用SP70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葡萄柚精油中的橙油素,该树脂对于橙油素的吸附容量和解吸率分别达到14.53 mg/g和83.32%,并成功地从树脂床层的洗脱液中结晶分离出橙油素晶体.对所得晶体分别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紫外吸收光谱(UV)、红外吸收光谱(IR)、...  相似文献   

2.
天然香料     
喀麦隆细叶干老皮的精油/Lamaty,G等∥J.Ess.Oil Res./(5):247-248,1989 在细叶干老皮(Xylopia parvlflora Benth.)果实精油中鉴定出28种化合物。主成分是:乙位—蒎烯(40.0%)、甲位一蒎烯(14.0%)、反式—罗勒烯(5.4%)和莰烯(4.0%)。 CA113(12):203189z,1990小叶薄荷精油的成分/Halim,A.F等∥Egypt J.Pharm.Sci.31(1-4):437-442,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莳萝籽油和莳萝油的挥发性成分的差异,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两种精油的制备,应用GC/MS分析方法对这两种精油进行挥发性成分的分析,并结合感官评吸判定卷烟应用效果。化学分析结果显示:从莳萝籽油和莳萝油中分别鉴定出挥发性成分19种和17种,其中有13种为共有的成分,其中D-柠檬烯和D-香芹酮相对含量最高;2种精油因化学成分上的差别造成香韵上有所差异。评吸结果表明:2种精油在卷烟中均能起到改善卷烟抽吸品质的效果,但在赋予的香韵调上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德国洋甘菊精油、茶树精油、广藿香精油和以它们为基础的4种复方精油的抑菌活性、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并分析了3种单方精油的组成成分。结果表明:7种精油对供试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广藿香精油的抑菌效果最好,它们对四种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均在8~16μL/mL之间;pH和温度对精油的抑菌效果有一定的影响;7种精油均具有一定的还原力,其中德国洋甘菊精油的还原力最高,Rancimat试验也证明德国洋甘菊精油的抗氧化能力最强。GC-MS分析表明德国洋甘菊精油、茶树精油和广藿香精油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分别达到37种、22种和42种。结果表明,部分单方精油的复配能提高抑菌效果、扩大抑菌谱和提高对环境条件的敏感性,这些生理功能与精油的化学组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GC/FTIR/FID联用鉴定复杂精油组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红联用 (GC /FTIR /FID)和气质联用 (GC /MS)的方法 ,对烟用精油 -缬草油挥发成分进行分析。着重讨论了GC /FTIR /FID联用对分析复杂精油的应用。通过不同波数区的官能团重建图和红外谱图与质谱的相互验证的方法 ,提高了分析精油成分定性和定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满山香和金橘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DPPH自由基(DPPH·)清除法、ABTS自由基阳离子(ABTS+·)清除法对精油及其主要单体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满山香精油鉴定出49个组分的化学成分,占总含量的70.86%,其主要成分为葎草烯(11.71%)和石竹烯(9.22%);金橘精油经鉴定出28种组分,占总含量的96.31%,其主要成分为柠檬烯(70.15%)。满山香精油和金橘精油对DPPH·和ABTS+·)清除法对精油及其主要单体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满山香精油鉴定出49个组分的化学成分,占总含量的70.86%,其主要成分为葎草烯(11.71%)和石竹烯(9.22%);金橘精油经鉴定出28种组分,占总含量的96.31%,其主要成分为柠檬烯(70.15%)。满山香精油和金橘精油对DPPH·和ABTS+·具有清除活性,其中满山香精油清除DPPH·和ABTS+·具有清除活性,其中满山香精油清除DPPH·和ABTS+·的IC_(50)值分别为12.75 mg/mL和1.30 mg/mL;金橘精油清除DPPH·和ABTS+·的IC_(50)值分别为12.75 mg/mL和1.30 mg/mL;金橘精油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为22.34 mg/mL和3.33 mg/mL。  相似文献   

7.
为了鉴别和研究迷迭香生长习性及其精油组成特点,以生长在河南信阳的两种迷迭香绿色窄叶、宽叶为研究对象,考察其生物学性状,并利用气相-质谱仪(GC-MS)分析了精油的化学成分;以清除羟基自由基(·OH)能力为指标,考察当地迷迭香精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当地窄叶迷迭香精油主要成分包括桉叶素(29.826%)、(1S)-1...  相似文献   

8.
柠檬精油的提取工艺需要进一步的进行优化,针对其优化问题以及精油的抗氧化性进行了研讨。采用超声波萃取法和微波辅助法提取柠檬精油挥发性成分,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经研究得出:超声波萃取法和微波辅助法提取柠檬精油的挥发性成分各为41种和29种,占其精油量总的99.99%和99.91%。浓度处于1~1.8mg/mL的柠檬精油,清除比例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当其浓度达1.8mg/mL时,清除比例能够到91.29%。其清除OH能力比VC更强。不同提取实验所提取出的柠檬精油的挥发性成分均以萜烯类、醇类、醛类和酯类为主,但是其含量却存在显著差异。超声法提取出的柠檬精油中的特有成分为8种,微波法未检测出特有成分;所以,通过超声法提取出的柠檬精油的质量较好。采用超声法提取柠檬精油,并对其工艺进行优化,以及进行抗氧化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正1、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含有活性精油的乳液据日本专利Jpn.Kokai Tokkyo Koho JP 201142,621(2011.3.3)介绍,一种制剂,含(A)活性精油成分:α-松油醇、β-松油醇、γ-松油醇、α-松油醇乙酸酯、β-松油醇乙酸酯、γ-松油醇乙酸酯、a-柠檬醛、b-柠檬醛中的几种成分;(B)最好有表面活性剂;(C)最好有矿物油、动植物油脂。专利列举的配方是:3g精油成分(30%为柠檬醛、35%为松油醇、35%为松油醇乙酸酯)与0.5g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混合,再与含1%月桂酸黄糖酯的水溶液混合,配成100%g乳液。  相似文献   

10.
以广西珊瑚姜精油为实验材料,测定该产区珊瑚姜精油的成分以及对巨大芽孢杆菌、球毛壳霉菌等8种菌的抑菌性能。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精油的成分进行测定并分析,通过纸片扩散法测定抑菌能力,利用试管稀释法测定最小杀菌浓度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该产区珊瑚姜精油中共检测出36种化学成分,其主要成分包括桧烯(27.87%)、松油烯-4-醇(22.57%)、1,4-双(甲氧基)-三戊并烯(10.67%)等,其它微量成分有萜品油烯、α-松油醇等;珊瑚姜精油对本实验中的8种菌的抑菌能力有差别,珊瑚姜精油对于细菌的抑制效果不如阳性药物,但对真菌的抑制效果优于阳性药物,其中,对大肠埃希氏菌、球毛壳霉菌、红色毛癣菌的抑制能力较强,MIC为1μL/mL,对黄曲霉菌的抑制能力相对较弱,MIC为15μL/mL,对巨大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通变形杆菌、白色念珠菌的MIC为3μL/mL。广西珊瑚姜精油对于实验用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性能且具备广谱性,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主要研究泰国青柠果皮精油成分组成及其抗肿瘤活性.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提取青柠果皮精油,经超高效液相-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UPLC-QTOF-M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成分分析,经与数据库及参考文献比对,鉴定化学成分;采用CCK-8法测定青柠果皮精油抗肝癌细胞株HepG2和结直肠癌细胞株SW62...  相似文献   

12.
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不同原料质量比例丁香和迷迭香复方精油,气质联用仪(GC-MS)对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并通过DPPH法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采用滤纸片抑菌圈法对其进行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复方精油原料丁香含量越高,其抗氧化活性越好;而复方精油[m(原料丁香)∶m(迷迭香)=1∶3]抑菌活性最好。在丁香精油中鉴定出19种物质,其主要成分为丁香酚和乙酸丁香酚酯;在迷迭香精油中鉴定出62种物质,其主要成分为桉叶油醇、樟脑等;在活性最佳复方精油中,共鉴定出19种物质,其主要成分为桉叶油醇、樟脑、丁香酚、乙酸丁香酚酯等。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鼠尾草精油、薰衣草精油、茶树精油、彼得松薄子木油4种单方精油和以此为基础调配的复方精油的抑菌活性。茶树精油和彼得松薄子木油的抑菌活性较好,鼠尾草精油和薰衣草精油相对较弱,单方精油的复配有助于提高抑菌效果和扩大菌谱;薰衣草精油和茶树精油复配以及茶树精油和彼得松薄子木油复配对痤疮丙酸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杀灭作用;使用薰衣草精油和彼得松薄子木油复配具有一定的防腐效果,对真菌的抑制作用较强,与1,2-己二醇复配用于产品中具有较好的防腐性能。  相似文献   

14.
超临界CO_2技术分离提纯青蒿挥发油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银塔  庄桂东  王宝维  韩荣伟  张军  迟玉森 《精细化工》2007,24(10):979-983,1040
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SFE)制得青蒿油浸膏,然后用分子蒸馏技术(MD)进行精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青蒿精油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温度50℃,CO2流量25 kg/h,萃取时间3 h;分子蒸馏温度为80~120℃,所得青蒿油呈淡黄色,得率由传统水蒸气蒸馏法的0.13%提高到0.47%;所得精油经GC-MS分析,检测出60种成分,主体呈香成分为柠檬烯、(1S)-α-蒎烯、β-蒎烯、β-金合欢烯、α-石竹烯、γ-榄香烯等烯类,精油质量标准达到FCC(2006)。  相似文献   

15.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水蒸气蒸馏提取小蓬草精油的挥发性组分进行了分析,匹配度83%以上的活性组分有5种,其中4种为萜类化合物(柠檬烯、α-佛手柑油烯、顺式-β-金合欢烯、反式-β-金合欢烯)。通过纸上种子发芽的生物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小蓬草精油对受体植物青菜、白菜、小麦、高粱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小蓬草精油对4种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具有50%抑制作用的丙酮溶液的适宜浓度IC50分别为0.4、0.6、0.4、0.8 g/L。精油的活性组分主要有柠檬烯等萜类化合物、2,3-二甲基-4(3H)-喹唑啉酮等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檗果实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和β-胡萝卜素漂白法检测精油的抗氧化活性,应用磺酰罗丹明B(SRB)比色法检测精油对人宫颈癌细胞He La、人肺癌细胞A-549和人胃癌细胞BGC-823这3种肿瘤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经GC-MS分析,从黄檗精油中共鉴定出39个成分,主要有β-蒎烯、β-氧化石竹烯、3-亚甲基-4-异丙烯基环己醇、西松烯等。精油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对肿瘤细胞株A-549和BGC-823的细胞毒活性不显著,但对He La细胞具有较好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7.
一种为大家所熟知的具有药理性质、用于食品工业,特别是用于制造含醇饮料的植物一黄龙胆(Gentiana luta),经蒸汽蒸馏所得到的精油作了研究。这种油在硅胶柱上分离成馏分后用GLC和GLC/Ms进行研究。此油的主成分是芋烯(34.68%),芳樟醇,香芹酚,顺式-芳樟基氧化物和松油醇,占油总重量的50.04%。一些其他次要成分也被鉴定出来并列成表。  相似文献   

18.
黄樟素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探讨了黄樟素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各部位器官精油和黄樟素含量 ,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据统计 ,精油中含黄樟素的植物共有 62种 ,其中精油含量较高 ( >4 0 % )的有 3 2种。在这 3 2种植物中 ,在根和 (或 )茎精油中主要成分为黄樟素的植物有 2 0种 ;在皮油中的有 4种 ;叶油中的 1 0种 ;果实和种子中的 6种 ;有 4种是草本 ,全草精油主要成分为黄樟素。樟科植物是黄樟素的重要植物资源 ,共有 3 7种樟科植物含有黄樟素 ,有 2 4种樟科植物黄樟素含量较高 ( >4 0 % )。狭叶桂 (C .angustifoliaB .Q .Cheng)、少花桂 (C .paciflorum )、等植物叶、茎、枝、皮和果的精油中 ,岩桂 (C .petrophilumN .Chao)、香樟 (C .camphora)、毛叶树胡椒 (Piperhispidinervium)等的叶精油中黄樟素含量均较高 ,这些植物可作为持续发展生产黄樟素的理想资源。其中从巴西引种的毛叶树胡椒是投产最快、具有较大开发前景的黄樟素新资源。本文旨在为黄樟素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吴茱萸挥发油/Brophy,JosephJ.等//Flavour Fragrance J.1(1):17-20,(1985) 吴茱萸(Evodia hortensis)叶油含有薄荷呋喃(64%)和吴茱萸酮(evodon)(27%)为其主成分。在其叶油中检出的另外42种成分中,已鉴定者有29种。花的挥发油含有吴茱萸酮为其主成分,还含有较少量的薄  相似文献   

20.
采用GC-MS方法对富含柠檬醛的吉龙草精油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共检测出62个成分,鉴定了其中55个成分。吉龙草精油主要化学成分为橙花醛(β-柠檬醛)、香叶醛(α-柠檬醛)、香芹酮、β-蒎烯等。试验也研究了吉龙草精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烟曲霉菌、白念珠菌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这种精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