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电控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LRC6105柴油机改装为电控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不同掺烧比对燃料经济性、动力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一定比例的LPG可改变缸内燃烧过程,大幅度降低排气烟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燃油经济性;随着掺烧比的提高,尾气中HC和CO的含量有明显增加;电控双燃料发动机的动力性与原机基本相同。柴油机掺烧LPG有一定的规律,随发动机负荷、转速等参数的变化,掺烧有一最佳掺烧比,使得柴油机的动力性能、NOx和碳烟排放均达到最优化。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少柴油机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阻止全球暖化趋势,同时也出于能源安全的考虑,必须具备各种柴油机创新技术,以改善其热效率,降低有害物排放,并使代用燃料的普及成为可能。介绍了一些为实现创新而采用的新技术和新燃料,包括以往所不能接受的理念,现在也已成为可能。由于在热效率、性能及成本上具有优势,柴油机在未来仍将是主要车用动力。概述了柴油机技术和生物柴油、二甲醚、天然气合成油等代用燃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利用B100(纯生物柴油)、B50(50%体积生物柴油和柴油混合)、B20(20%体积生物柴油和柴油混合)等燃料分别对2辆配置了增压中冷车用直喷式柴油机的大客车进行了发动机排放特性试验和整车道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B100、B50和B20燃料均可以有效降低HC、CO、PM和烟度排放,但动力性下降、油耗率上升、NOx排放有明显增加;燃用B20燃料可以保证在降低排放的同时动力性、耗油率变化不大,因此该种掺烧方式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4.
针对柴油汽车起动过程烟度较为严重的问题,以柴油机台架试验为研究手段,从改善燃烧过程以及燃料自身性能的角度出发对车用柴油机起动烟度的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柴油机喷油起始转速、起动供油量、燃料性能均对起动烟度存在直接影响;试验条件下,适当提高喷油起始转速、降低起动供油量、提升燃料十六烷值及含氧量,可以有效降低该柴油机起动烟度。  相似文献   

5.
二甲醚/柴油混合燃料在压燃式发动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二甲醚/柴油混合燃料作为柴油机替代燃料的应用性能,对D20二甲醚/柴油混合燃料的喷雾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开展了直喷式柴油机燃用二甲醚/柴油混合燃料动力性能、经济性能及排放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同样的环境背压下,D20混合燃料的油束与柴油相比较,贯穿度有所缩短,喷雾锥角有所增大;柴油机燃用二甲醚/柴油混合燃料时,通过适当调整循环油量,发动机的动力性可以超过原柴油机,最低当量比油耗下降4.5%,烟度指标下降70%以上,NOx排放降低30%~50%;二甲醚/柴油混合燃料是一种能实现高比功率、低排放的石油替代燃料。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改装较多的LP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通过试验分析了燃用LPG的CO、HC、NOx排放及输出转矩随点提前角变化的规律,对LP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燃用LPG时的点火提前角的调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柴油机燃用甲醇——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的性能与排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86FA柴油机上,进行了燃用柴油、生物柴油和甲醇--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的性能试验,分析了生物柴油掺烧甲醇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与燃用生物柴油相比,生物柴油掺烧5%和10%(质量比)的甲醇时,柴油机的标定功率分别降低7.4%和17.8%,标定工况时能量消耗率增加5.7%和15.0%,CO排放升高40.0...  相似文献   

8.
降低柴油/LPG双燃料发动机碳烟排放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公交柴油客车一直难以解决的碳烟排放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开发出一种柴油/LPG 双燃料发动机用的燃料供给和控制系统。经柴油机改装和装备该系统的柴油/LPG双燃料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能 够在柴油运行模式和柴油/LPG双燃料运行模式之间平稳切换,在双燃料运行模式下能够保证发动机的动力性和 经济性,碳烟排放大幅度降低,最大可降低至柴油工况的80%。  相似文献   

9.
陆涛 《重型汽车》2001,(6):43-43
柴油机增压是提高其功率、降低油耗、减少排气污染的有效措施.车用柴油机装用的废气涡轮增压器是利用柴油机排出的废气作为能源驱动增压器运转,在不需要消耗柴油机所发出的有用功、柴油机结构变动不大的情况下,能使柴油机功率提高30%~50%,机械效率提高10%左右,从而增大了车辆扭矩,提高了动力性,增加了载质量,因此这种增压方式经济性特别好.目前,重型载货车、工程机械等车用柴油机广泛使用废气涡轮增压器.  相似文献   

10.
祁东辉  张春化  边耀璋 《汽车工程》2001,23(6):401-403,388
利用CB366燃烧分析仪测录的液化石油气(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和原柴油机示功图,比较了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和原柴油机的燃烧特性及负荷对二者的影响,分析了供油提前角、掺烧比两因素对最高燃烧压力、燃烧放热率、着火开始时刻等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得出了有关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已在我国开始使用的燃气汽车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在原汽油发动机的基础上增加一套燃气(压缩天然气CNG或液化石油气LPG)供给系统,称之为"两用燃料汽车"。两用燃料发动机工作时,要么使用汽油,要么使用燃气,燃油和燃气小可同时使用。另一类足在原柴油机的基础上增加一套燃气(CNG或LPG)供给系统,称之为"双燃料汽车"。双燃料发动机同时燃烧柴油和燃气两种燃料,以燃气为主。当燃  相似文献   

12.
杨冀 《汽车运用》2014,(11):29-29
车用尿素是重卡达标的必备产品国内柴油机生产厂家为达到日趋严格的国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从国IV开始,除采取改进燃油喷射系统、优化燃烧过程等机内净化措施外,还增加了机外后处理装置。目前,国内满足国IV排放标准的主流技术路线主要有2种:一是机内优化燃烧+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路线;二是废气再循环(EGR)+柴油微粒捕捉器/氧化催化转换器(DPF/DOC)路线。由于采用SCR技术的国IV柴油机具有改动小、燃油要求较低等优点,更适应国内目前柴油品质相刈较差、含硫量较高的现状,且燃油经济性比EGR技术好,在技术升级连续性上具有优势;此外,SCR系统的催化器耐久性好且不存在堵塞的风险,因此,国内重卡生产厂家为应对国IV排放标准要求,大多都采用了SCR的后处理技术。但使用SCR后处理技术的柴油车必须添加尿索溶液作为催化还原剂对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处理,通过车用尿素溶液与SCR技术的共同作用,在优化柴油机性能和减少燃料消耗的同时,还可以显著降低成本(通常车用尿素溶液的平均消耗量约为柴油消耗量的5%)。  相似文献   

13.
柴油汽车采用醇类燃料技术经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醇可以从粮食或植物中提取,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能源,且掺烧乙醇燃料可以大幅度降低汽车排气中污染物。介绍了所选用助溶剂性能及对乙醇柴油相溶性的影响。在柴油机结构不变的条件下,进行了柴油掺烧不同比例乙醇燃料时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并从技术经济角度阐述了柴油汽车掺烧乙醇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张剑  沈颖刚 《车用发动机》2011,(5):72-74,79
在高原环境(81 kPa)下,4100QBZL增压中冷柴油机分别燃用生物柴油体积分数为0%,10%,30%,100%的4种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进行了动力性、炭烟排放和表面辐射噪声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掺烧生物柴油比例的增大,发动机的动力性略有下降,炭烟排放明显降低,排气温度有所下降,表面辐射噪声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自行研制的新型复合含氧添加剂(记为FHYJ)的理化特性,在车用BJ493Q柴油机上进行了燃用FHYJ掺烧比例为9%的FHYJ—柴油混合燃料的试验,测量了缸内压力、压力升高率和放热率。比较和分析了燃用柴油和FHYJ—柴油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探讨了添加剂和混合燃料对柴油机滞燃期、预混合燃烧期、扩散燃烧期以及燃烧持续期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柴油机不作任何改动的前提下,掺烧FHYJ清洁燃料复合含氧添加剂,缸内压力、压力升高率和放热率在低负荷下均与原机基本相当,在中、高负荷有所下降,滞燃期、预混燃烧期均较原机延长,扩散燃烧期和燃烧持续期均较原机缩短,且其变化程度均随负荷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柴油机混合燃用LPG的新方式,即LPG/柴油混合喷射方式。分析了不同LPG质量掺混比对发动机热效率、排放特性和燃烧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LPG掺混比较小时,可以改善发动机的热效率;掺混比较大时,烟度和NO_x排放大幅降低,平均有效压力较高时CO排放也有所降低,HC略有升高;LPG混入柴油中对发动机燃烧特性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随着柴油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我军许多重型运输车辆处在由用汽油发动机改用柴油动机的过度时期。可以预见,今将有更多的柴油车辆装备部。军用柴油车辆必须能够适应劣的运行环境,因此对车用柴机润滑油的要求非常高。目前,用柴油机润滑油生产商为了满不同柴油车辆的需要,不断推  相似文献   

18.
液化石油气汽车燃料供给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液化石油气(LPG)汽车的发展状况及车用液化石油气的技术要求,阐述液化石油气汽车燃料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结构原理,例举YG6112LPG单燃料发动机系统原理。  相似文献   

19.
使用低标号柴油对于节能减排,降低车主运营费用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车用柴油机冷却系统循环过程和燃油箱体传热过程的研究,确定了主油箱内柴油升温时间与箱内油量、加热管表面积及环境温度关系,为车用柴油机低温燃油加热系统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LPG(Liquid Petrel Gas)液化石油气汽车是以储存在LPG气瓶内的液态(LPG在0.69MPa压力下为液态,通常LPG气瓶内的压力为1.6MPa)的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在现成的汽油、柴油车上增加一套LPG燃料供给系统而改装成的“两用燃料汽车”。LPG“两用燃料汽车”可以利用选择开关实现发动机从一种燃料到另一种燃料的转换,两种燃料不允许同时混合使用。 LPG燃料供给系统由LPG气瓶、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