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教育信息化丰富了教学资源与学习途径,学生可以通过泛在网络主动获取知识,教师借助网络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有针对性地在线辅导或参与课堂讨论、答疑等。大学信息技术课程尝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收集提供微课视频等课程资源,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完成自测题,课堂上师生结合学生难懂的知识点以及知识应用进行讨论,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大环境下,针对在校生英语口语教学的翻转课堂模式渐渐普及,教师和学生借助新媒体作为传播知识的载体,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引导性作用。这是通过学生课内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再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的交流完成知识内化输入的创新教学形态。翻转课堂模式可以归纳为课程开发、课前学习、课堂内化及课后反馈四个部分。翻转课堂促进学生掌握英语口语知识和技能,该模式的普及深得教育工作者青睐。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UI交互设计》课程教学效果,使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分为教师授课与课堂讨论两部分,即课堂开始学生对上次课程进行讨论温习,讨论结束后,教师讲授新知识。此教学模式符合人类记忆规律,可牢固掌握课堂知识。学生的课后学习、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得到显著改善。通过两个学期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授课,《UI交互设计》课程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4.
“十四五”规划推动了物联网全面发展,将物联网感知设施、通信系统等纳入公共基础设施同意规划建设,在此背景下,将物联网虚拟技术引入教学实训体系研究,研究和搭建数字化教育技术,实现三维数模高质量化、三维关联和在线可视化学习功能,通过三维模型和视频制作使教学信息完整化,将数字化虚拟物联网技术引入教学系统中,使教学内容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形成良好的交互效果,提升学生思维想象能力,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成果。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将翻转课堂教学法应用于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方法和步骤。利用该方法,教师可将理论知识以微视频的形式教授给学生,而课上主要进行重、难点知识的巩固,疑难问题的解答以及绘图练习,使师生由讲授者和接受者的关系,转变为互动关系,从而增强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由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应用系统,在网络环境下形成一个让用户相互沟通与协同编辑的虚拟学习课堂,提出了一个Web平台的在线协同编辑系统,通过网络建立合作工作环境,形成虚拟的合作学习群体,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经验共享、信息交流、研究问题,并探讨了该系统模型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由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应用系统,在网络环境下形成一个让用户相互沟通与协同编辑的虚拟学习课堂,提出了一个Web平台的在线协同编辑系统,通过网络建立合作工作环境,形成虚拟的合作学习群体,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经验共享、信息交流、研究问题、并探讨了该系统模型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本校特点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web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该平台主要分为管理员模块、教师模块和学生模块.管理员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在整个网络教学平台中起到统筹协调的作用;教师模块可以上传公开课程和私有课程资源,并能够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学生模块主要是课程的学习与交流.自2018年4月试运行以来系统运行稳定,实现了全校的网络资源共享,为远程教学提供了一个环境,能以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方式方便地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相似文献   

9.
如何在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已成为密切关注的问题,远程视频答疑教室能改变教学手段,利用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和NGN服务器提供的语音视频服务,应用于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增加教师和学生的情景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的能力,现在的大学校园都有基于IP的校园网络,一般的学生宿舍,办公室和教师家里都与其连通。在此基础上连接一台NGN服务器,有必要的客户端增加摄象头就可以实现,就如何实施视频答疑的功能和使用管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以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为例介绍了网络教学系统构建的设计与实现,本系统包括多媒体虚拟教室、远程考试系统、远程交流系统、作业发布系统、虚拟实验室等.为实现控制教育目标,培养掌握先进理论与技术的、有创造力的、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师.提供一个以学生为中心、融入教师教学经验、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网上学习环境,最终实现个性化学习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校公共体育课存在的学生人数多、体育基础与体育学习能力差异较大、课内外管理不便、课外体育辅导答疑效率不高以及师生沟通不畅等问题,在实践教学中利用QQ群建立体育课交流共享平台并辅助课堂教学,充分发挥QQ群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等功能,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网络条件下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概述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的主要论点,分析了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利用网络开展自主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主张计算机网络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课堂教学仍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者重点介绍了所在学校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做法:将教学分为"课堂教学"、"网络自主学习"和"课外体验英语"三个部分,按高考英语成绩将学生分成三种层次,调整"课堂教学"和"网络自主学习"的比例,将每周4学时的课堂教学分解成"2+2"、"3+1"和"4+0"的分级教学模式,各类学生的课堂教学的侧重点和考核内容都有区别;作者还提出在不同的学习阶段相同的教学对象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分级教学模式。教学反馈意见显示该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3.
要真正实现通识教育的教学目标,文学类通识课程教学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必须牢牢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探索出适应学生需要的课堂教学模式。将"精讲—交流—实践"三步骤贯穿于文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每一个专题,有利于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真正实现通识教育的良好初衷。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地给教师和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通过基于ASP(ActiveServerPage)技术,SQL(StructuredQueryLanguage)Server2005数据库结合的方式,设计了一种网络教学平台。该平台通过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其动态性特征。经实践检验,该设计更好地实现了师生的互通和交流,使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在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应注重加快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生课堂学习中的普及过程;增强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生课后学习中的有效运用;促进现代教育技术成为学校、教师、家长与学生沟通的有效渠道。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线上教育的普及,慕课时代已经到来。借鉴Larsen-Freeman提出的三维语法教学观,研究一种基于慕课、以学生在线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答疑解惑为辅的教学模式,其中包含英语语法习得、语法能力提高和跨文化交际水平培养的多维教学模式,以推进网络技术与语法教学的进一步融合,养英语专业学生语法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高职高专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这就要求教师要更多地参与对学生的指导。而如今却出现了由于教师与学生现实距离遥远所导致的课后交流完全脱节,学生难以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与建议等现象。基于校园网的虚拟课堂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及优越性,不仅能解决因时空差异而导致的教学延误问题,还能通过不断优化项目教学来促进高职高专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8.
张艾 《适用技术之窗》2011,(12):181-183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教学方式被运用到大学课堂。网络教学对提高大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互动性、灵活性等都有重要意义。网络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新的教学模式可将以老师为主的讲授课堂逐步转变为以学生学习和咨询型为主的互动型学习课堂,并且还可开辟第二课堂,让师生分离下的远程教学也能取得良好效果。本文主要结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实际性,部分教学内容可结合网络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与老师互动,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9.
大学课堂教学应利用分组教学和情境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分组教学和情境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陶行知的“小先生制”和李吉林的情境教学理论。应遵循科学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和教育性原则。运用分组教学和情境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应注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注重情境设置和教学评价的全面性,这种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综合素质和课堂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教育作为一种能够延伸拓展学习空间的教育形式,更多受到师生的关注,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形式,建构一种体现学生的认识主体作用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文章以《C程序设计》课程为研究对象,对基于网络的协作探究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开展了网络环境下的资料搜集和整理、小组合作完成课题等活动,证明网络协作教学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计算机技能的提高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