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94例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41例,在纠酸、补液、口服蒙脱石散及益生菌等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用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用病毒唑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儿体温、大便次数及性状,并进行大便轮状病毒检测。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86.79%,对照组总有效率56.1%,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2017,(7)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者分为2组(n=55),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并应用利巴韦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心肌酶谱、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患儿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止吐时间、轮状病毒转阴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L-6、TNF-α、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IL-6、TNF-α、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3、7天粪便中轮状病毒的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K-MB、CK、LDH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治疗中辅助应用热毒宁注射液,能有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加快症状消退,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热毒宁联合维生素AD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9例腹泻患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45例,给予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维生素AD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及治疗前后患儿粪便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ary Ig A,SIg A)含量。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78%(44/45),对照组为84.09%(37/4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止吐时间、腹痛缓解时间、粪常规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粪便中SIg A含量两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联合维生素AD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SIg A含量,并快速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轮状病毒型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于东莞市横沥医院收治的120例轮状病毒型小儿急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常规口服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及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热毒宁注射液。评价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腹泻治愈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轮状病毒型小儿急性腹泻治疗中辅用热毒宁注射液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及时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腹泻治愈时间。  相似文献   

5.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以热毒宁注射液静滴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予以对症支持治疗。72h后评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止泻时间亦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可以缩短腹泻时间,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62例与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3d。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5%,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呕吐、腹泻及发热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秋季腹泻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并发细菌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手足口病合并细菌感染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唑林钠静滴,利巴韦林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热毒宁注射液静滴。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第3天、第5天血常规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 2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和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P均0.05),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药物性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并发细菌感染的小儿手足口病能更快地降低血白细胞数量及hs-CRP水平,减轻炎症反应,能快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张玉玲  邹佩霞 《河南中医》2016,(6):1059-1060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联合腹泻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诊断为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6例。对照组给予思密达,治疗组采用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腹泻宁颗粒。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大便性状恢复时间、大便次数恢复时间和腹泻总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96%,对照组有效率为81.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便性状恢复时间为(4.33±0.61)d,大便次数恢复时间为(5.13±0.60)d,治疗组分别为(3.03±0.77)d、(4.54±0.75)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联合腹泻宁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有显著作用,能有效减轻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浓度的影响。方法 将66例手足口病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3例。对照组运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运用维生素AD滴剂治疗,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分析比较2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患儿血清CRP、PCT浓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9%(31/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8%(27/33),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退热、皮疹消退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相比对照组均有缩短(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患儿血清CRP及PCT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并能有效降低血清CRP、PCT浓度,能较好地控制患儿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确诊为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对照组70例,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疗程均为7d,比较2组症状改善时间及临床疗效差异,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确诊为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对照组70例,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疗程均为7d,比较2组症状改善时间及临床疗效差异,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热毒宁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儿科收治的76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热毒宁加葡萄糖酸锌治疗,对照组采用液体疗法等综合性治疗及对症处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散、消旋卡多曲联合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禹州市人民医院于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4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消旋卡多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轮状病毒转阴率、临床症状(呕吐、发热、腹泻)消失时间、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48%高于对照组73.81%;观察组轮状病毒转阴率92.86%高于对照组71.43%;观察组呕吐、发热、腹泻等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治疗7 d后,观察组血清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散、消旋卡多曲联合治疗,可提高轮状病毒转阴率,缩短症状消失时间,降低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祁彩娟  周桂芳 《新中医》2016,48(9):129-131
目的:观察健脾利湿汤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8例,给予健脾利湿汤口服治疗;对照组72例给予必奇颗粒、乳酸菌素片口服。治疗4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显效率55.13%;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显效率40.27%。2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止泻、止吐、退热、轮状病毒抗原转阴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利湿汤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临床效果好,可明显缩短止泻、止吐、退热、轮状病毒抗原转阴时间。  相似文献   

15.
何辉  吴锐 《新中医》2022,54(7):139-142
目的:观察益气清热解毒汤对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血清淀粉样蛋白(SAA)、C-反应蛋白(CRP)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的影响。方法:将210例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5例。2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头孢他啶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清热解毒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清SAA、外周血WBC及CRP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4%,高于对照组70.5%(P<0.05)。研究组脱水、腹痛消失时间及止泻、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SAA、CRP水平及外周血WBC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血清SAA、CRP水平及外周血WBC均较低(P<0.05)。结论:益气清热解毒汤联合头孢他啶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并调节其血清SAA、CRP及外周血WBC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50例住院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对照组7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期间观察体温,大便次数及性状改变,大便镜检病毒。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新中医》2016,(3)
目的:观察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观察记录2组患儿每24 h体温,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5.1%,观察组总有效率95.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入院24 h、48 h、72 h 3个阶段的体温均低于入院时(P0.05),观察组在24 h、48 h、72 h 3个阶段的体温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CRP、WBC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CRP、WBC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发热,能有效降低体温,降低血清CRP及WBC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疗效研究以及对心肌酶谱、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例符合标准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同时观察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栀子、金银花和青蒿),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注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心肌酶谱、炎性因子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P0.05)。治疗3d后观察组大便轮状病毒转阴率77.50%明显高于对照组转阴率52.50%(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心肌酶谱、炎性因子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AST、LDH、CK和CK-MB水平均有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IL-6和TNF-α表达均有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可以有效抑制炎性反应,抗病毒效果良好,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效果显著,同时能够改善心肌酶谱,降低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2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9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疗法,对照组同时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5天。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96%,治疗组为92.71%;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泻治愈时间为(3.8±0.9)天,对照组为(4.9±1.1)天;治疗组腹泻治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可提高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热毒宁联合莫西沙星治疗风热犯肺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风热犯肺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热毒宁联合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莫西沙星治疗。观察两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RP、退热时间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2%,对照组为78.1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退热时间、临床症状积分、CRP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热毒宁联合莫西沙星治疗风热犯肺型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优于单用莫西沙星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