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采用补中益气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对照组应用双歧杆菌片、多塞平片、止泻宁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84.7%,对照组为49.0%,P0.01。结论:补中益气汤合痛泻要方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优于西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肝郁脾虚腹泻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平均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匹维溴铵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治疗组给予加味痛泻要方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焦虑自评表评分(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表评分(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肝郁脾虚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给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异常(P>0.05)。结论: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肝郁脾虚证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加味痛泻要方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匹维溴铵,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加味痛泻要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各组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积分评分(腹痛、腹泻、腹胀、排便次数、黏液便)、血浆脑肠肽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总疗效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72%)(P0.05),治疗组临床各症状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脑肠肽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以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加味痛泻要方联合匹维溴铵对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脑肠肽物质5-HT3R、CGRP水平来起到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在我院2011年至2012年治疗的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20例,并随机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患者口服加味痛泻药方颗粒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口服得舒特片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1个月的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治疗后发现治疗组患者康复54例,总有效率为90%;而对照组患者康复42例,总有效率为72%,可以看出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的数据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分析发现采用加味痛泻要方治疗的患者的临床效果要明显的优于采用得舒特片的治疗效果,且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说明选用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四逆散合痛泻要方加味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腹泻型IB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口服曲美布汀+三联活菌,治疗组予四逆散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临床有效率及血清IL-1β、IL-8水平(ELISA)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主要症状积分及血清IL-1β、IL-8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散合痛泻要方加味能够明显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症状,有一定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清IL-1β及IL-8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甘礼明 《河南中医》2009,29(4):373-374
目的:探讨加味痛泻要方联合心理疏导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60例为治疗组,采用痛泻要方为基础方加味治疗,与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对比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病例痊愈率达50%,总有效率达90%,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加味痛泻要方联合心理疏导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9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美清 《河南中医》2008,28(11):70-71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味联合金双歧治疗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痛泻要方加味联合金双歧治疗,对照组采用思密达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01%,对照组有效率为71.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月后随访治愈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痛泻要方加味联合金双歧对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型的D-IBS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痛泻要方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得舒特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计算疗效指数,治疗组疗效指数为90.10%,显著高于对照组76.73%;同时在腹胀、腹泻、腹痛、情绪障碍等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IBS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味痛泻要方合黄连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加味痛泻要方结合黄连素治疗,对照组单用加味痛泻要方治疗,治疗4周,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前后各组主症及证候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7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加味痛泻要方合黄连素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 (IBS)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 6 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 30例 ,治疗组采用痛泻要方加减治疗 ;对照组采用得舒特治疗。结果 :治疗 4周后 ,计算疗效指数 ,治疗组疗效指数为 90 .1 0 % ,显著高于对照组 76 .73%。同时在腹胀、腹泻、腹痛、情绪障碍等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IBS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味方治疗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并与匹维溴铵联合蒙脱石散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将确诊的74例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以痛泻要方加味方治疗,对照组用匹维溴铵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患者的症状改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在腹泻、腹痛、急躁易怒、食少纳差症状改善以及综合疗效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内的复发率治疗组(44.44%)与对照组(61.9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痛泻要方加味方在治疗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方面疗效确切且安全,优于匹维溴铵联合蒙脱石散的临床疗效,在改善患者腹泻、腹痛、急躁易怒、食少纳差症状方面优势明显,在防止疾病复发方面有待未来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加味痛泻要方对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西安市中医院脾胃科门诊及住院部辨证为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成治疗组(服用加味痛泻要方)38例,对照组(服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38例,两组均以7 d为1疗程,分别在治疗2个疗程后及治疗后1个月评定效果。结果治疗组38例中,治愈23例,显效9例,有效率84.21%。对照组38例中,治愈16例,显效12例,有效率73.68%。两组症状及体征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服用加味痛泻要方既能抑肝扶脾,又能调理气机、恢复肠道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味痛泻要方对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CGRP、ET的影响。方法:选取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加味痛泻要方煎剂口服治疗。结果:治疗后血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内皮素含量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均〈0.01);治疗后症状积分优于治疗前(P均〈0.01)。结论:加味痛泻要方能调节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血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内皮素含量,主要临床症状与血血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内皮素含量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治疗组采用痛泻要方加味,疗程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05%,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组症状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异常.结论 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肝郁脾虚证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和利福昔明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予以痛泻要方加味治疗,对照组口服利福昔明治疗。观察两组总有效率、治疗组各证型有效率及单项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中医辨证分型总有效率:肝郁脾虚型为95.7%,脾胃虚弱型为87.5%,肝郁气滞型为85.7%,寒热错杂型为80.0%。症状缓解率:治疗组腹部不适为91.4%,排便性状改变为94.8%。对照组腹部不适为90.3%,排便性状改变为93.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泻要方、利福昔明均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马军  潘锦瑶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1):2969-2970,2973
目的观察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浆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85例符合罗马Ⅱ诊断标准的腹泻型IBS患者(中医分型为肝郁脾虚)随机分成中药组(n=45,予以加味痛泻要方随证加减,每日1剂)和西药组(n=40,得舒特50mg,3次/d),疗程2个月。观察各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浆中胃肠激素(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胆囊收缩素(CCK))的变化情况。结果中药组的总有效率为89%,优于西药组的70%,中药在改善患者的大便次数及便意窘迫上优于得舒特(P均<0.05),而得舒特对缓解腹痛、肠鸣方面要优于中药(P均<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浆中SS、VIP、CCK都较正常人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经治疗后2组患者血浆中3种胃肠激素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中药组似乎下降得更明显,尤其是SS(P<0.05)。结论加味痛泻要方能有效地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能是通过调整紊乱的胃肠激素分泌、释放来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痛泻要方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得舒特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计算疗效指数,治疗组疗效指数为90.10%,显著高于对照组76.73%。同时在腹胀、腹泻、腹痛、情绪障碍等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IBS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对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血清5-羟色胺(5-HT)和结肠组织P物质(SP)、干细胞因子(SCF)和受体酪氨酸激酶c-Kit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痛泻要方对IBS-D的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痛泻要方组。除空白组外的2组采用番泻叶灌胃联合慢性束缚应激法建立肝郁脾虚证IBS-D模型,造模28d后予痛泻要方灌胃治疗14d。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5-HT和结肠SP水平,qPCR法检测结肠SCF、c-Kit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5-HT、结肠SP、SCF、c-Kit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痛泻要方组结肠SP、SCF、c-Kit和血清5-HT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痛泻要方可能通过SCF/c-Kit信号系统降低大鼠血清5-HT、结肠SP水平来改善肝郁脾虚证IBS-D症状,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梁雪 《中医杂志》2005,46(12):913-914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内服配合十一方药渣腹部烫疗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痛泻要方内服配合十一方药渣腹部烫疗治疗IBS患者75例,并设60例西药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和51.67%,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疗效与中医证型有关,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痛泻要方内服配合十一方药渣腹部烫疗治疗IBS腹泻型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无不良反应;且肝郁脾虚型疗效最好,脾胃虚弱型次之,脾肾阳虚型疗效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