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股沟斜疝的高频彩超声像图特征与临床价值。方法 高频彩超检查25例腹股沟斜疝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腹股沟斜疝表现为腹股沟区腹壁层内见疝囊,其近端通过疝囊颈与腹腔相通,远端为边界光整的盲端。高频彩超显示疝内容物为肠管时呈多层中高回声,肠壁有多条彩色血流;内容物为大网膜时呈不均质点状中高回声,伴斑点状彩色血流。嵌顿疝内的彩色血流有不同程度改变。腹壁下动脉在疝囊的后方、疝囊颈的内侧。精索紧贴疝囊的后壁。结论 高频彩超能显示腹股沟斜疝内容物性质。彩色血流动态与嵌顿疝有一定关系,对临床判断内容物损害程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全部复回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股沟斜疝是临床上最多见的腹外疝,除股疝外,腹股沟斜疝容易发生嵌顿和绞窄,发生嵌顿绞窄后,由于手法复位或自行复位,可以发生嵌顿疝全部复回,但由于其发生率低,一般教材均未提及或明确指出,临床上极少报道,为提高对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全部复回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特将我校附属医院从1981年10月~2001年10月收治的8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全部复回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新生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的声像图特征,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新生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行超声检查,观察疝块的各项指标,包括大小、内部回声、形态及周边情况等,并用CDFI观察疝内容物的血流信号。结果新生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声像图多表现为阴囊内肿块,疝囊内容物以肠袢最为常见,超声可显示增厚的肠壁及肠腔内无回声区(积液)。CDFI:疝内容物血流信号较少。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地检出新生儿嵌顿性斜疝,是有效的诊断方法,对嵌顿性斜疝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腹股沟斜疝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超声在腹股沟斜疝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超声诊断为腹股沟斜疝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被临床及手术证实。其中22例斜疝内容物含有肠管,5例斜疝嵌顿;8例疝内容物为单纯网膜组织,超声诊断全部符合。结论超声是对腹股沟斜疝进行诊断和鉴别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2010年1-10月共收治4例左侧腹股沟嵌顿疝内容物为回盲部的婴幼儿,急诊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疝环松解、疝内容物还纳、疝囊高位结扎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4例全部为男性婴幼儿,年龄为8~19个月,发现腹股沟疝的病史为6~15月,发现嵌顿至就诊时间为24~50 h,均伴上呼吸道感染及中重度脱水,其中1例为双侧腹股沟疝.  相似文献   

6.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股沟斜疝嵌顿 ,是外科常见急症。嵌顿物多为小肠肠管或大网膜 ,各种年龄段均可发病。如不及时处理 ,可引起嵌顿物缺血、坏死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果疝内容物出现坏死 ,应急诊手术 ;如确认疝内容物尚未发生坏死 ,彻底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还纳内容物、高位结扎疝囊并行疝修补或疝成形术。但在某些情况下 ,如社区服务站或条件比较差的医院 ;患者心肺功能较差或不愿即时手术时 ,采取手法复位 ,使急诊手术变为择期手术 ,避免绞窄疝的发生乃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一些嵌顿时间较短、张力较小、体积不甚大的嵌顿疝 ,手法复位往往不难 ,甚至…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腹股沟斜疝嵌顿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克  潘国权 《临床医学》2002,22(8):57-57
新生儿腹股沟斜疝是新生儿先天性腹膜鞘状突闭塞发生停顿、迟缓或不完全,使鞘突管仍然保持开放而造成的,而腹腔脏器进入疝囊后不能自行复位而停留在疝囊内造成腹股沟斜疝嵌顿。新生儿腹股沟斜疝嵌顿在临床上较少见,我院收住二例新生儿腹股沟斜疝嵌顿,资料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的优劣。方法 2005年4月至2011年3月,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例急性腹股沟嵌顿性斜疝43例(腹腔镜组),及同期行传统开放手术的腹股沟嵌顿斜疝52例患儿(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能在手术中检查对侧隐性斜疝,一并行疝囊颈高位结扎治疗。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疝具有明显微创优势,可作为一般情况较好的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治疗的优先考虑术式。  相似文献   

9.
患儿 ,男 ,2岁 ,右侧阴囊进行性肿大 1周来诊。B超检查示 :右阴囊明显肿大 ,大小为 7.8cm× 6 .5cm× 5 .9cm ,其内以液性无回声区为主伴有不规则强回声光团 (图 1 ) ,呈漂浮状 ,回声杂乱 ;自阴囊往上探查 ,可见腹股沟管内有肠道声像 (图 2 ) ,而右侧睾丸被推挤到一侧。B超诊断 :右腹股沟斜疝嵌顿入阴囊。手术证实为盲肠嵌顿入阴囊内 ,肠管已坏死。图 1 HMAS阴囊内积液 箭头所指为肠内容物图 2 RT右侧睾丸 箭头所指为腹股沟管内肠道声像讨论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外科常见疾病 ,根据病史 ,临床表现不难诊断。但嵌顿性斜疝所…  相似文献   

10.
粗疏大意治病致命─—1例嵌顿性右膜股沟斜疝3次手术致死亡的教训男,46岁。因右腹股沟肿物不能回纳腹腔12小时并伴腹痛、呕吐以“右腹股沟斜疝嵌顿”急诊入院。入院后2小时在局麻下行右腹股沟斜疝嵌顿松解修补术。术中见嵌顿物为回盲部,无明显嵌顿环,色泽红润,...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腹股沟斜疝临床诊断中用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法的价值。方法:以2016年6月到2019年5月本院接诊的腹股沟斜疝病患50例为对象,并对其施以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综合分析50例病患的检查结果,同时对患者的声像图特征进行总结。结果:50例病患超声诊断的结果提示腹股沟斜疝,和手术病理诊断的结果相符,其中,绞窄性疝有3例、易复性疝有29例、嵌顿性疝有14例、难复性疝有4例。超声声像图显示,腹股沟部位腹壁层中存在疝囊,且疝囊近端经疝囊颈和腹腔相通,而远端则是盲端。经高频彩超检查可见,若疝内容物是肠管,可见肠腔内容物、肠管管壁特点和气体回声等,且肠壁存在多条的彩色血流,若内容物是大网膜,可见筛网状的回声团亦或者是簇状的杂乱回声团,同时伴有斑点状的彩色血流。对于绞窄疝和嵌顿疝病患来说,其疝中彩色血流均发生改变。精索与疝囊后壁相贴,腹壁下动脉位于疝囊后方以及疝囊颈内侧。结论:于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诊断工作当中合理运用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法,能够将内容物性质清楚地显示出来,并能为患者手术方案及时的提供重要指导,另外,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法还能为疾病的鉴别诊断、预后评估与内容物损害程度的判定等提供较为丰富的影像学信息,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12.
手法复位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适应证及禁忌证。方法选择嵌顿时间在12-24 h以内,一般情况尚好的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218例试行手法复位。患儿仰卧,臀部垫高,术者用左手握持疝底或疝体部,先将其反向牵引片刻,有利于扩张外环,接着用左手拇、食2指捏压在外环口处,作引导疝还纳的方向,右手4指于疝囊底部向腹股沟管方向持续均匀用力挤压,此法反复多次进行,直至疝内容物全部还纳。结果218例中复位成功215例,占98.6%。3例由于嵌顿时间长,复位困难而行手术治疗。结论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只要掌握手法复位方法适应证及禁忌证,可提高手法复位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孙雪峰 《临床医学》2009,29(6):14-15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成年人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28例成年人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8例全部完成手术,手术效果满意,术后随访1~4年,均未见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成年人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常见病,婴幼儿腹股沟斜疝(以下简称婴儿疝),常发生嵌顿,而睾丸坏死又是婴儿疝嵌顿后的严重并发症。多发生在两周岁以下之婴儿。  相似文献   

15.
超声诊断女婴腹股沟卵巢嵌顿疝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对疝内容物包含卵巢的女婴腹股沟嵌顿疝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5例经手术证实的疝内容物包含卵巢的女婴腹股沟嵌顿疝的超声表现。结果24例患者腹股沟区均探及典型卵巢回声,诊断符合率96%;1例患儿腹股沟区探及肠管回声,而手术所示疝内容物为小肠、左侧卵巢及输卯管:其中2例嵌顿卵巢内未探及彩色血流信号,手术发现卵巢已坏死。结论超声能清晰检出腹股沟区嵌顿的卵巢回声,是诊断卵巢嵌顿疝的有效方法,且可探及疝内容物的彩色血流信号,对卵巢嵌顿性疝的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超声诊断儿童腹股沟斜疝嵌顿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股沟斜疝占各种疝的80%,10%~15%的腹股沟斜疝易发生嵌顿,儿童腹股沟斜疝者约有30%以嵌顿疝为首发症状。年龄愈小嵌顿机会愈多。本研究分析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顿的声像图特点,旨在进一步提高超声对其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7.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我科自2000年5月~2004年10月,共收治嵌顿性腹股沟斜疝30例,采取手法复位和急症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在诊治上并不复杂,但常常被忽视,以致造成严重后果。1990年1月~2005年12月本院收治23例,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3例中男17例,女6例,年龄5~28 d。发现嵌顿时间6 h~7 d。右侧嵌顿17例,左侧6例,男性患儿合并隐睾3例。冬春季发病18例,夏秋季发病5例。2)治疗方法。手法复位3例成功(必须是发病时间在6 h以内,仅出现呕吐,且腹股沟区包块小而松软者),急诊嵌顿疝松解还纳加疝囊高位结扎术15例,嵌顿疝松解还纳加疝囊高位结扎加隐睾下降固定术2例,嵌顿疝松解还纳加坏死肠管切除肠吻合加疝囊高位结扎术3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经脐双孔法高位结扎治疗婴幼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对73例腹股沟嵌顿疝的婴幼儿,实施腹腔镜下经脐双孔法高位结扎手术。结果 手术效果满意,平均手术时间比传统手术用时短,对机体打击小,术后恢复快,切口美观,并且能在手术中检查对侧斜疝,一并结扎治疗。结论 术前用物的准备与制作充分,术中良好的手术配合与护理,使手术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高频超声在腹股沟斜疝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2月沭阳广济医院收治的经传统外科诊断疑似腹股沟斜疝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高频超声检查,以综合临床结果、手术病理为金标准,分析高频超声在腹股沟斜疝中的诊断效果。结果:最终临床检测结果显示,36例疑似腹股沟斜疝患者中,阳性25例,阴性11例;高频超声检查结果显示,阳性患者25例,阴性患者11例,高频超声诊断准确度为100.00%(36/36),灵敏度为100.00%(25/25),特异度为100.00%(11/11),Kappa=1.0000,与临床检测结果一致性较高。25例阳性患者中,易复性疝患者14例,难复性疝患者3例,嵌顿性疝患者7例,绞窄性疝患者1例;斜疝内容物为小肠17例,大网膜7例,混合1例,高频超声均诊断正确。结论:高频超声在腹股沟斜疝患者中的诊断准确率高,可正确诊断腹股沟斜疝类型及内容物,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