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鄂西种秭归盆地是长江三峡地区重要的构造单元之一,盆地东侧水田坝断裂与其南部龙王冲断裂、北部新华断裂,经分析不属同一基底构造体系。尽管各断裂近期活动不甚明显,按活动断裂评价标准,均不属工程活动断裂,但不能排除发生中强地震的危险性。用经验公式法估算的最大构造地辱震级,水田坝断裂为5.5级、龙王冲断裂为6.0级、新会断裂为6.5级。  相似文献   

2.
拟建的虎跳峡水利枢纽工程是金沙石鼓-宜宾河段的关键性枢纽工程,地处我国西南部地区著名的中甸-大理强震频繁带,近场区主要断裂构造有5组。通过地形地貌调查、断裂物质测年、地震活动监测等手段,认为其中13条断裂带自第四纪以来有过明显的活动,并对其中9条断裂的活动特征及地震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各主要断裂地震危险性分析表明,工程地区东部主要断裂带具备发生了7级以上地震的构造条件,西部主要断裂带具有发生5-6级中强地震的危险。  相似文献   

3.
某灌区位于某市西北部,黄河南岸,渠首提灌站位于黄河南岸邙山脚下,水源为黄河水,渠道建于20世纪60年代,为中型灌区。文章根据对工程有直接影响的主要有几条断裂、新构造分区以及地震活动及地震基本烈度进行区域构造稳定性分析,总体评价项目区区域构造稳定较好。  相似文献   

4.
金安桥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中游河段上。电站由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河床坝后式厂房及右岸溢洪道等建筑物组成。最大坝高160 m,总库容9.13亿m^3,总装机容量2400 MW。由于工程所在区域地震、地质背景复杂,在新构造上处于滇西北活动构造区范围内,新构造运动、断裂活动和现代地壳形变等均较强烈。但在坝段20 km范围内无发生5级以上地震记录,坝址区不存在发生较强地震的发震构造,故区域构造稳定性相对较好。局部库段存在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但对水工枢纽建筑物不致产生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长江三峡地区地壳稳定性及地震,历来是三峡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而地壳稳定性及地震一区域活动性屡裂的构造息息相关。水田坝断裂位于三峡库首附近,距三峡大驻50km,其活动性对三峡工程的至关重要。研究水田坝断裂的地质背景,地表分布、地下延伸和构造特征,分析其性质及形成机理,通过断层动力学、运动学研究及其活动年龄的测定,表明水田坝断裂现在活动微弱或不活动,三峡工程运行后,该断裂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形效应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地震活动与坝前水位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2003年6月三峡水库蓄水以来整个库区地震活动概况,探讨了三峡库区主要断层的渗透结构特征,详细论述了三峡坝前水位变化与库区不同库段、不同地质背景、不同成因水库地震活动的对应关系。三峡库区地震活动统计结果显示,高水位情况下若水位变幅剧烈,容易诱发地震,随着水位的上涨,地震震中呈现向长江及主要支流库岸汇聚的现象,水库地震主要受江水涨落而非构造所控制。除此之外,由于库区不同库段渗透结构差异,随着水位的上涨,库区M2.0级以上地震早期在高桥断裂一带(靠西)活动较多,后期仙女山、九畹溪两断裂(靠东)一带有一定地震活动。  相似文献   

7.
谢蓉华  陈农  胡先明 《水电站设计》2004,20(4):61-65,72
大桥水利枢纽的库坝位于安宁河地震带上,该水库是我国至今唯一处于强震多发地区和地震高烈度区的大Ⅱ型水库.大桥水库的库坝区具有发生诱发地震的构造条件、岩性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本文对2002年3月3日在坝下3km处发生Ms4.6级地震的地质背景、地震台网的布局、库区地震活动背景、地震活动性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此次诱发地震的特征进行了描述、最后判断此次诱发地震为滞后响应的构造型水库诱发地震,类型为主震一余震型水库诱发地震。  相似文献   

8.
高桥断裂带发于湖北秭归盆地西北缘,延伸达40余公里,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尤以晚期活动规模及强度最大。利用变形岩石中显微、超显微构造恢复喜山期,新构造运动早、晚期差异应力值分别为145MPa、76 ̄100MPa、30 ̄40MPa,高于三峡其它地区。测试资料表明,该断裂带为一弱活动断裂,但因其远离三峡工程坝址,对大坝不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9.
高桥断裂带发于湖北归盆地西北缘,延伸达40余公里,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尤以晚期活动规模及强度最大。利用变形岩石中显微、超显微构造恢复喜山期,新构造运动早、晚期差异应力值分别为145MPa、76~100MPa、30~40MPa,高于三峡其它地区。测试资料表明,该断裂带为一弱活动断裂,但因其远离三峡工程坝址,对大坝不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0.
虎跳峡工程近场区断裂活动性与地震危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建的虎跳峡水利枢纽工程是金沙江石鼓—宜宾河段的关键性枢纽工程 ,地处我国西南部地区著名的中甸—大理强震频繁带 ,近场区主要断裂构造有 5组。通过地形地貌调查、断裂物质测年、地震活动监测等手段 ,认为其中 13条断裂带自第四纪以来有过明显的活动 ,并对其中 9条断裂的活动特征及地震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各主要断裂地震危险性分析表明 ,工程地区东部主要断裂带具备发生 7级以上地震的构造条件 ,西部主要断裂带具有发生 5~ 6级中强地震的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