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讨论了基于WEB的数据存储系统模型的系统结构和基本方法。从BES数据结构分析、数据处理过程、系统结构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关键技术以及图像处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系统模型的实现过程,守成了从系统实验软硬件平台的建立到数据装入、数据库建立、数据存取、数据远程处理以及数据图形处理等功能。  相似文献   

2.
BEPCⅡ加速器的束流位置测量系统(BPM)模拟电子学经过十余年的运行逐渐老化,故障率上升,亟需进行升级改造。本文根据该需求,自行设计了基于BEPCⅡ系统参数的数字BPM电子学系统,内容包括模拟信号处理电子学、数字信号处理电子学、BPM固件算法逻辑、数据获取软件以及系统测试等多个部分。设计的数字BPM电子学系统经实验板级性能测试、实验室系统测试以及在线束流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满足BEPCⅡ装置对束流位置测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BEPCⅡ加速器的束流位置测量系统(BPM)模拟电子学经过十余年的运行逐渐老化,故障率上升,亟需进行升级改造。本文根据该需求,自行设计了基于BEPCⅡ系统参数的数字BPM电子学系统,内容包括模拟信号处理电子学、数字信号处理电子学、BPM固件算法逻辑、数据获取软件以及系统测试等多个部分。设计的数字BPM电子学系统经实验板级性能测试、实验室系统测试以及在线束流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满足BEPCⅡ装置对束流位置测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采用数字化相位检测技术,设计了一套高精度相位检测系统,将其应用于BEPCⅡ电子环束流相位和腔相位的检测,测量了BEPCⅡ电子环损失参数。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分辨率为±0.001°。该系统实现了实验数据的快速存储和检索,获取、处理相关数据更加高效、快捷。  相似文献   

5.
以CAN总线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直线加速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为例,介绍了CAN总线的特点,系统结构以及基于VME总线的CAN接口卡在实验物理和工业控制系统(EPICS)中的软件设计。CAN总线已成功地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直线加速器控制系统的磁铁电源控制EPICS样机系统中得到应用,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Ⅱ(BEPCⅡ)上的北京谱仪Ⅲ(BESⅢ)是用τ-粲物理研究的一台大型通用磁谱仪,它将产生PB量级的实验数据.主要研究BESⅢ实验数据在离线数据处理和物理分析过程中的管理.首先分析了BESⅢ离线数据管理系统的需求,然后详细介绍基于J2EE和Web技术的数据管理系统的整体软件架构和各个系统模块的功能实现.最后,给出了BESⅢ数据管理系统的硬件构成、软件部署以及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7.
北京谱仪Ⅲ(BESⅢ)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Ⅱ(BEPCⅡ)上用于τ-粲物理研究的大型通用磁谱仪。BESⅢ实验数据经过离线处理系统重建后才能用于物理分析。论文主要研究了BESⅢ分布式离线数据处理。基于DIANE软件,建立了一个分布式系统用于数据的事例级分布式处理。该系统在漂移室刻度的应用表明,性能能够满足BESⅢ实验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加速器设备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对设备数据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挖掘,利用设备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建立关联模型,对加速器运行状态进行感知,通过数据与模型的对比进而实现对故障的检测。以束流位置探测器设备为例作为检测目标,在BEPCⅡ上进行了仿真模拟和真实机器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加速器动态运行中有效进行故障检测。  相似文献   

9.
针对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Ⅱ)逐束团(bunch-by-bunch)亮度监测系统需求,设计了高速亮度信号的采集、存储和显示系统。实现了4ns束团间隔亮度信号的放大甄别、远距离传输、反符合判别,以及对应束团亮度信号的累加,利用乒乓存储技术解决了高数据产生率和CAMAC低数据读出率间的矛盾。测试结果表明,该设计能够满足BEPCⅡ4ns间隔的逐束团亮度监测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从热力学的角度分析高温堆甲烷蒸汽重整制氢系统的性能,为进一步研究实际的制氢系统提供框架。建立了完全反应模型和平衡反应模型,研究系统效率,产氢量随过程参数的变化关系,得到各性能指标的极限值以及过程参数的最优值。通过与实验数据的比较,采用平衡反应模型对系统进行初步分析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一套基于嵌入式Linux的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探头系统。该系统硬件由探测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ARM微处理模块、网络接口模块和人机接口模块等几大模块组成。系统软件采用嵌入式Linux,并使用多线程技术。可以实现高速数据采集、实时数据校正和网络化数据通信,从而提高采集速率,减少系统死时间,提高系统的智能化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事件系统在SSRF主定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一种全新概念的定时系统--事件系统在SSRF主定时系统中的应用.该事件系统以广播的形式将定时信息全局地分布到所有加速器部件,能完成所有SSRF主定时系统要求,具有网络结构清晰、简单、性价比高、技术先进、隔离性好、扩展和升级容易等优点.本文侧重介绍如何用事件系统的内部功能实现SSRF主定时的基本任务.测试结果表明主电压与500 MHz RF时钟之间的同步晃动为31.44 ps.  相似文献   

13.
上海同步辐射装置(SSRF)的定时信号通过光纤由事件发生器EVG发送到事件接收器EVR,为各个分系统和设备提供精确时序信号,但光纤因SSRF复杂的局部环境而产生温度变化,从而引起EVR的输出信号与高频信号的相位漂移.因此需设计-套温漂补偿系统来补偿这种因光纤的温度变化而产生的相位漂移,本文详细阐述了温漂补偿系统的硬件架构及相位测量算法,最后给出了温漂补偿系统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4.
<正>Technical diagnosis system(TDS)is an important subsystem to monitor status parameters of EAST (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The upgraded TDS data monitoring system is comprised of management floor,monitoring floor and field floor.Security protection,malfunction record and analysis are designed to make the system stable,robust and friendly.During the past EAST campaigns,the data monitoring system has been operated reliably and stably.The signal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software architecture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5.
核动力控制系统连续仿真和离散仿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连续时间模型和离散时间模型对一个试验重水反应堆的功率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研究,并阐述了如何利用仿真工具分析和改善系统的固有缺陷,使之达到希望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便携式多道谱仪监控终端的设计方案,讨论了在ARM9嵌入式系统上采用Linux操作系统进行监控程序设计、安装、调试中的问题.在MiniGUI图形系统基础上,监控终端完成了1024道能谱数据的采集、显示、存取,实现了能谱采集监控的实时交互.系统具有成本低、体积小、便于携带的优点,为研制便携式谱仪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郭恬瑞  陈展图 《核技术》1998,21(6):367-370
介绍一套特殊的核物理实验装置,它由氦喷嘴装置,带传输装置和微机数据获取与分析系统组成,氦喷嘴装置和带传输装置将反应物从反应室传送到探测器前面,同时给出一个同步信号来控制获取系统,获取系统准确识别控制信号,产生一个明显的标识符来标记不同的样品。本系统对短寿命远离稳定线纱的研究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最近研制成功的新型大量程长程面形仪(LTP)中精密线性导轨扫描、定向移动以及高精度任意步长等运动的控制;采用面阵CCD获取准直激光束通过位相板形成的衍射图像、经采集卡数字化,由计算机完成数据处理。数据处理中实现了MATLAB与VC 程序间的通信,采用质心法分离测量光斑以及参考光斑,并利用MATLAB中神经网络算法求取位相板衍射图像中暗线位置,达到了设计要求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用于ICF的光学CCD系统增益的标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ICF实验和超强超短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科学级光学CCD作为诊断设备的重要记录元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的探索研究给出了可见光CCD系统增益的标定原理和相应的标定方法,并首次高精度的在国内ICF实验中取得了系统增益的标定结果.为物理实验数据的修正和不确定度分析提供了依据.同时针对结果带来的误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0.
《核技术》2015,(12)
国际热核实验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ITER)是世界上最大的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其中央控制系统CODAC(Control,Data Access and Communication)为ITER装置及其各个子系统提供了丰富的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工具。ITER极向场整流器系统作为其子系统之一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实验数据,大量数据的高速采集给数据的存储造成很大的困难,其控制系统需要及时地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存储,并提供相应数据的查看方式。本文采用CODAC提供的数据归档系统对极向场控制系统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充分了解该数据归档系统的基础上,对该数据归档系统的使用和可用性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