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针对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股票全流通问题,根据“同股同权”的原则,利用关联度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影响全流通主要因素的分析,设计出解决股票全流通的最佳模型,并就全流通的实施方法及实施过程中各阶段的配股定价、流通股定价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并购已经成为一种至关重要的资源重新配置的方式,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转的必要手段之一.如何有效地分析和评价上市公司并购的绩效,有助于找到影响并购绩效的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来规范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进而提高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的整体绩效.对选取的30支股票抽取并购前一年、并购当年、并购后一年的6项财务指标,运用因子分析和二次相对效应的方法,分析上市公司并购前后的绩效变化,考察变化的原因,并发现主观能动性突出的股票的综合得分差值大部分为正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由于中国股市尚未实现全流通,出现股票高发行价、高市盈率等现象;由于人民币资本项目没有放开,造成现行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仍存在较大差距,人民币存在强烈升值预期,美元计价资产被高估。因此,现阶段外国公司在A股市场上市的条件仍不成熟,只有解决股市全流通问题、放开人民币汇率管制后,外国公司的上市问题才能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4.
股本互换是大型跨国并购普遍采用的方式。在应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基础上建立了股票或股票组合等资产的风险以及预期回报率的分析和预测方法,分别讨论了跨国并购前、中、后3个阶段的风险收益评估检验模型,认为实证检验中的侧重点应相应有所区别,由此提出了采用不同系统风险系数β的检验方案。  相似文献   

5.
我国资本市场上并购重组的特点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资本市场上并购重组活动呈现出一些鲜明特点:大宗资产重组、封闭型并购重组、以资产套现和再融资为目的的并购重组仍占主流,而且并购重组中对上市公司控股权的争夺日益激烈,普遍引发资本市场动荡。为了推动并购重组的健康发展,下一步可以考虑推行以下政策:推动法人整体上市,择机实行股票的市场化发行以促进换股方式的收购,并适时修改有关规定,允许将银行贷款用于股权收购 同时,加强对内幕交易、操纵市场价格等行为的监管。  相似文献   

6.
从加快企业结构调整和应对国外跨国公司竞争挑战的角度,提出了在现阶段要做强企业集团就须作出实行企业并购的现实选择,而在推进企业并购的过程中,要明确并购主体和注意发挥政府的作用;要制定正确目标和注意讲求规模经济效益;并注意规范操作和完善企业并购的相关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7.
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商誉减值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机构持股和内部控制质量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商誉减值与企业价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机构持股会加强商誉减值对企业价值带来的负面效应,而内部控制质量会抑制商誉减值对企业价值带来的负面效应。因此,企业应当在并购时保持谨小慎微态度,从源头上缩小公司并购时产生的商誉,避免盲目定向增发股票,更加重视企业内部治理的结构建设。  相似文献   

8.
运用斯蒂尔吉斯积分和期权理论,对多元化公司分拆创造价值的来源进行数理分析.结果表明:当分拆后的母公司股票的卖出期权价值大于未分拆状态时的母公司股票的卖出期权价值时,分拆就能为母公司股东创造价值;公司分拆所创造的价值是母公司股票卖出期权价值的增加,来源于公司对负协同效应进行调整所获得价值的现值.  相似文献   

9.
2005年以来,中国家电行业发生了数起影响较大的行业内并购,主要包括海信并购科龙、长虹并购美菱、美的并购小天鹅。这些并购都已尘埃落定,后续的整合工作也已基本完成,并购后企业的经营业绩也表现良好。但能否说这些并购就已经成功了呢?  相似文献   

10.
并购即兼并收购,是一种通过转移公司所有权或控制权的方式实现企业扩张和发展的经营手段.然而,该种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瑕疵,本文主要以并购方的视角,从并购的源头-并购动机方面,分别揭示在企业并购中可能会遇到的陷阱并提出相应的规避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企业并购的"风险终止系数"的计量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企业并购中期的风险,将其归纳为5个方面和l0个因素,并设定l0个对应的衡量指标,同时还介绍了各风险的相应识别方法,特别是,利用精确值测量方法和模糊评价方法建立了并购中期风险识别的定量综合评价模型及其计算步骤,计算出的风险终止系数δ,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阻力和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将跨国并购理论与我国“走出去”战略相结合,简要回顾了我国海外并购的历程与现状,论述了我国推动海外并购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深入探讨了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阻力,尤其分析了国有企业的道德风险对海外并购的影响,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企业并购动因和目的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企业并购特点的综述,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在对比分析美国和日本企业并购的动因和目的的基础上,对我国正在实施企业并购的动因和意义进行了探讨。认为,从宏观的角度讲,企业并购是产业重组,经济增长,市场组织和科技进步的需要;从微观的角度讲,企业并购是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获得技术,强化竞争和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4.
As a comprehensive concept,economic perfor-mance indicates the contrast between outlay and re-turn. To investors,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inM&A means benefit from the mergers oracquisitionitself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SoM&A is a kind of special investment for each side.And the economic analysis in this article involvesthe direct earnings,profit or loss from stock pricefluctuation,influence on the EPS and earnings in-creasing.1 Analysis of Direct EarningsM&A can be take…  相似文献   

15.
整合能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方式,降低企业结构性成本和经营性成本.并购模式和目的不同,整合重心及成本也会不同.整合涉及到很多项目,也许每一项成本费用不会很高,但是几百、几千个项目加起来就是高昂的费用.  相似文献   

16.
对并购的动机进行了一般分析,然后着重论述了关于并购动机的代表理论,最后给出了并购效应的几种解释。  相似文献   

17.
企业并购的合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理论给出了许多企业并购的动因解释,企业竞争的新特点是“双赢”战略,提出了企业并购的合作动因观点,分析了合作分配的原则和均衡条件,介绍了一种有效的分配解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2010—2017年中国上市企业的跨境并购数据,实证研究跨境并购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跨境并购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制度距离对其有反向调节作用;企业的跨境并购通过提高生产率实现了创新绩效的提升;此外,相较非国有企业、东道国为发达国家的并购企业以及并购规模较大的企业而言,国有企业、东道国为非发达国家的并购企业和并购规模小的企业的跨境并购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9.
风险投资是本世纪以来全球金融领域最成功的创新成就之一。但是从总体上看 ,我国的风险投资业无论是在规模、发展速度 ,还是在质量、效益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风险投资在我国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对美国的风险资本几种退出方式的优、劣势以及各自的适用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公开上市方式往往是一种被优先考虑的退出方式 ;相比之下 ,兼并与收购往往是最容易的成功的退出方式 ;而执行偿付协议通常是一种候补性质的退出方式 ,往往在风险投资不太成功时使用 ;至于公司清算则是风险投资退出的无奈之举 ,但也不失为明智之举。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对我国的风险投资退出方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疆地区M≥7强震有序网络结构及其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1800年以来,新疆及其邻区M≥7强震具有显著的可公度性和有序性,其主要有序值为30a×k(k=1,2,3)、11~12a、41~43a与18~19a等.根据翁文波信息预测理论和复杂网络技术,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强震预测方法,构建新疆地区M≥7强震信息有序网络结构,充分揭示了新疆地区近200a来M≥7强震链的活动规律,并据此较为成功地预测了2008年于田73级强震的发生.同时还提出新的预测意见:2014—2015年、2019—2020年以及2026年前后新疆地区仍有可能发生M≥7强震.研究结果表明强震是可以预测的.该方法对于强震的中长期跨越式预测具有独特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