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乌溪江引水工程进水闸门自浮原因及处理吴有星(衢州市水电局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站324002)乌溪江引水工程是一座中型引水灌溉工程。引水枢纽由拦河闸坝和二孔进水闸组成,设计引水流量100m3/s(包括灌溉和发电)。进水闸门为平板钢闸门,采用油压启闭机启...  相似文献   

2.
昔阳县安丰沟流域面积157km2,河道纵坡9.2%,多年平均来水量810.66万m3,非汛期径流量占汛期径流量的一半,且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悬殊很大。为充分利用水资源,渠首引水枢纽选用了底栏栅引水方式,在溢流面宽48m的挡水坝顶右端布置长15m,宽1m的底栏栅,在下游引水隧洞出口布置了带侧堰沉沙消力池,解决了沉沙与下泄超引水量的任务,比渠首布置一坝两间引水方案减少了工程量41%左右。该方案具有投资省、施工简单、管理方便等优点,引水效果明显,较适合山区河流上引水。  相似文献   

3.
黄河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境内的黄河干流上,是一座综合性水利工程,其主要任务为灌溉和发电。枢纽建成后,可使卫宁灌区无坝引水变为有坝引水,为节水改造创造条件。枢纽为低水头径流式电站,有河床电站和渠首电站,泄洪闸为开敞式驼峰堰,明渠导流。  相似文献   

4.
杂木河渠首枢纽已建成运行多年,进水闸前大量砂砾石淤积,致使引水困难;砂砾石进渠,对渠道破坏严重,汛期、灌溉期又与冲砂争水。针对杂木河渠首存在的问题,通过实施在进水闸前设曲线型潜没式导砂坎及沉砂槽,并增设泄冲的改建方案,经运行检验,引水防砂效果显著,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相似文献   

5.
杨邦柱 《人民黄河》1995,17(7):56-57
长压力管道引水式电站优化设计的技术措施杨邦柱(黄河水利学校开封475001)河南省灵宝市窄口灌区沙沟水电站是利用灌溉供水渠道水流落差发电的电站。电站设计水头75m,引水流量2.4m’八,装机容量2X630kw,年发电量678万kw·h。在电站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6.
1 工程概况 莒南县大山水库灌区横沟引河从锈针河左岸横沟村西南引水,设计引水流量0.5m~3/s,灌溉面积80hm~2。初建时为无坝引水,仅设渠首闸一座,宽1m,高1.2m,闸底高程51.63m。正常引用河道迳流和上游灌区弃水,效益十分显著。但河道砂量超采,致使河床下切,河水位逐年下降不能满足引水要  相似文献   

7.
多沙河流上渠首引水闸前防沙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沙河流无坝引水的抽水站或引水闸的进水口往往被泥沙淤积,减少引水量;防止泥河进入抽水站与进水闸的措施有:合理选择引水口位置、引水口角度、引水比,合理布置引水口与岸边的连接方式、多口引水、高低渠引水等。防沙结构措施有:拦沙坎、潜堰、叠梁、导流装置、移动式抽水站等。文中列举了黄河上的人民胜利渠、共产主义渠、小樊、夹马口、尊村等电灌站因泥沙淤积脱流,打渔张灌区引水闸选点合理,仅利用环流防沙效果达13%~14%等。加强河流的水沙预报、加强管理,亦是防止泥沙进渠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武都引水工程枢纽位于涪江出山口狭窄的河谷,且河床覆盖层深厚。施工中成功地在狭窄河谷采取分期导流、草土围堰临时导流建筑、高压喷射综合防渗措施等施工技术。实践证明,优化的施工导流水流控制设计及具体措施保证了工程质量,对加快施工进度起到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游湘 《水电站设计》1998,14(1):40-42,39
巴溪水电站首部枢纽引水防沙设计游湘(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成都,610072)1前言巴溪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境内,是目前规划的官料河勒乌—鹅颈项河段最上游的一个梯级,为一低闸引水式电站。该电站引用官料河流量(154m3/s)及其支流巴溪沟流...  相似文献   

10.
40多年来,我院水力学试验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解决了很多生产中的实际技术问题,促进了我省水利科技的发展。本文从七个方面扼要地介绍我院具有特点的试验研究成果,作为向建院40周年的献市L。1渠首引水防沙滦河相各庄灌区岩山渠首,为解决引水防抄进行了定床及动床定性水工模型试验,提出了一套工程措施。但在工程修建时只作了右岸弯道部分,其余措施未全部实施。1957年建成运用后,间前淤积成滩,主流远离进水闸,引水困难。1959年开始基本按模型试验建议的措施整治河床,左岸建导流顺坝束窄并稳定河床;用潜洪闸控制调节水位,…  相似文献   

11.
宝鸡峡林家村渠首枢纽工程由拦河坝、引水隧洞、沉砂槽、冲刷闸及进水闸等五部分组成,工程设计最大引水量60m3/s,冲刷闸设计最大泄量250m3/s。该工程冲刷闸后护坦及右侧导流墙于1985年即被冲毁之后,于1996年采用的修复加固方案为:护坦修复采用铅丝笼抛石,在护坦末尾打双排40根C20钢筋砼灌注桩,桩径为1.2m,桩距1.42m,排距1.42m,两排桩梅花形布置,桩顶用1m厚钢筋砼连成整体;右侧导流墙基础采用双排9根桩,桩距3.0m,排距1.5m,两排桩梅花形布置,桩顶浇筑0.5m厚的钢筋砼盖梁,上砌1…  相似文献   

12.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及二期围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三峡工程施工导流采用“三期导流、明渠通航”方案。二期施工围左岸,进行主河床截流,长江水流从导流明渠宣泄,二期上下游横向土石围堰与纵向混凝土围堰共同形成二期基坑。大江截流采用上游单戗堤立堵方案,大江截流水深60m,截流流量14000m3/s~19400m3/s,抛投强度平均达5.21万m3/d。上游横向围堰最大堰高82.5m,库容20亿m3,围堰填筑最大水深60m,最大挡水水头达85m,防渗墙最大墙高74m。上下游横向围堰土石方填筑总量达1032.1万m3,混凝土防渗墙总面积8.345万m2,要求截流后一个枯水期将围堰填至度汛高程。  相似文献   

13.
针对浪店水源工程灌区存在的泥沙问题,进行了原型观测和计算,对灌区水流泥沙运动规律及泥沙利用模式进行了研究,在天然资料缺乏的情况下,提出了以渠道泥沙冲淤量为零(Δqs=0)时水流条件所对应的相对平衡含沙量定义为渠道的水流挟沙能力;采用模型相似类比法,由已建渠道实测资料推求新建渠道的挟沙能力;总结了提水灌区通过调控运行解决渠道特别是渠首段泥沙淤积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魏建春  贺恒丽 《山西水利》2000,(2):37-37,39
1潇河灌区概况潇河灌区位于山西省晋中盆地东北边缘的平川区,范围包括晋中和太原两地(市)的榆次市、太谷县、清徐县、小店区4县(市、区)的134个自然村,有效灌溉面积2.2万hm2,是山西省大型自流灌区之一。潇河灌区的取水枢纽工程位于榆次市东源涡村南的潇河干流出山口处,控制流域面积3090km2,占潇河总流域面积的83%。整个枢纽由混凝土滚水坝、南北冲沙闸和南北进水闸组成,属国家规定的大型三级闸坝工程。该滚水坝全长为347.2m,坝高3.35m。潇河灌区建成运用40多年来,由于在其上游没有控制性骨干工程,使得…  相似文献   

15.
浙东引水曹娥江至慈溪引水工程(上虞段)开工以来,各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进水闸枢纽工程,经过紧张的施工,目前已完成闸室主体及连接堤施工;启闭房及配电房等计划于2008年3月底前完工,上游护坦、护坡及闸前桥立柱、盖梁等计划于4月15日前完工;整个进水闸枢纽工程争取在6月底前完成。  相似文献   

16.
《四川水利》2006,27(3):I0003-I0003
通济堰开创于西汉末年(公元25年),是仅次于都江堰位于岷江中游的大型引水工程,灌区幅员772.8平方公里,灌溉成都、眉山两市的新津、彭山、东坡、青神四县(区)的52万亩农田,属大(三)型灌区。渠首位于成都市新津县城南,引岷江支流南河水入渠灌溉,系灌排兼容工程。进水闸设计引水流量48m。/s,灌区有3条干渠,总长98.47公里,支渠65条,总长363.43公里。其中万亩以上支渠14条长164.67公里;斗渠304条长493.81公里。灌区支渠以上的各类渠系建筑物3786座,是一个具有灌溉、防洪、工业及生活、发电、水产等多功能相结合具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  相似文献   

17.
根据雅鲁藏布江的河床水流特性,提出了技术可行、布局巧妙、经济合理的施工导流设计,成功地实现了大江截流,为小江当水电站取水枢纽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导流设计流量的选用中,引入了“风险度”因素,降低了导流工程费用。  相似文献   

18.
紫荆关梯级水电站是开发拒马河水能资源的水电工程。控制流域面1760km^2,多年平均经流量2.59亿m^3。1958年中易水河上修建了安各庄水库,同年凿开分水岭,修建了长2640m的“五一”引水渠,将拒马河水引入中易水以补充安各庄水库的水量。1971年,在紫荆关镇上游2km的拒马河上修建了引水渠首工程,1973年、1988年又进行了两次扩、改建。目前渠首枢纽工程包括90m长的溢流坝、4孔冲沙闸3孔渠道进水闸,坝、闸呈一字排列。进水闸后为260m长的沉沙池下接渠道。  相似文献   

19.
张会敏  李会安 《人民黄河》1997,19(11):51-54
对引黄渠首引水引沙施测现状分析表明:引水流量在10m^3/s以上采用仪器方式进行水量施测,其施测精度基本上可满足规范要求:10m^3/s以上采用泄流曲线推求以及10m^3/s以下者,其施测精度需进一步改进。而沙量施测精度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基本上不满足测验规范的要求,在分析造成整体水沙施测水平不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引黄渠首水沙施测水平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深圳市境外引水工程引水量的确定,引水线路设计,水库调蓄作用等问题的探讨,得如下结论和意见:(1)开源必须与节流并重,从而减少境外引水量,节省工程投资;92)引水线路采用“干线大流量分岔供水,泵站小流量提财蓄”的设计,使工程建设经济合理:(3)合理充分发挥城市供水区水库的调蓄作用同时建议检修期改在1-3月份,能使检修对供水的影响最小流量提财蓄从而提高供水保证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