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子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因主要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持续感染。子宫颈癌的发生需要经历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发展为子宫颈癌前病变,最终导致子宫颈癌变的缓慢过程,历时5~15年。这一时间窗为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了机遇。对于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常见的干预措施包括激光、冷冻或电灼等消融治疗以及子宫颈切除性手术治疗等。有创的治疗方法可能导致子宫颈机能不全、  相似文献   

2.
        80%的女性一生中都可能会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其中大多数是一过性的感染,能被自身的免疫系统所清除。高危型 HPV持续感染是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筛查的普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诊断技术的提高等,多数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能够得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然而,由于对高危型HPV感染和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诊断和治疗适应证掌握不严格,出现了不必要的筛查和不必要的阴道镜活检等过度诊断,对不需治疗的患者实施了治疗、简单治疗复杂化等过度治疗现象。本文针对高危型HPV感染和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过度诊治问题进行讨论。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子宫颈癌是发病率最高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绝大部分子宫颈癌的发生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相关,但也有少数与HPV感染无关,主要是部分子宫颈腺癌。因此,国际子宫颈腺癌标准和分类(International Endocervical Adenocarcinoma Criteria and Classification,IECC)将子宫颈腺癌分为HPV相关型和非HPV相关型2大类[1-2]。  相似文献   

4.
<正>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 grade squamousintraepithelial lesion, HSIL)的发展与持续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有关。如果不及时治疗HSIL,有发展为子宫颈癌的可能。子宫颈HSIL在组织学上相当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2和CIN3。通过筛查程序检测HSIL并对其进行治疗与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病率、死亡率相关。  相似文献   

5.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生物状态与宫颈病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居第二位。近年来,子宫颈癌病因学研究成为热点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大样本的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宫颈癌及大多数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2-3都存在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生殖道感染高危型HPV是妇女宫颈癌和CIN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6.
子宫颈癌是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第四大癌症,年轻女性的子宫颈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人乳头瘤病毒(HPV)特别是高危型HPV(HR-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子宫颈癌前病变及子宫颈癌的主要原因。阴道微生物在女性生殖道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阴道微生物失调如乳杆菌数量减少、厌氧菌数量上升、微生物多样性增加等与女性子宫颈HPV感染、子宫颈癌前病变及子宫颈癌之间存在相关性,本文综述了常见阴道微生物与子宫颈HPV感染及子宫颈病变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其相关机制,为防治子宫颈疾病提供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7.
子宫颈癌的规范化诊断是子宫颈癌规范化治疗的先决条件,子宫颈癌的病因明确,其发生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有其鲜明的特点。从HPV的持续感染到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再到浸润癌一般需要8~10年的时间,这一阶段的诊断重点是通过检测HPV进行筛查,有时会辅助细胞病理学的检查。浸润癌阶段进展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活检和影像学检查,如阴道镜、组织学咬检、子宫颈管搔刮、锥切、CT或MRI。前期筛查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可治疗的、能发展成浸润性癌症的癌前病变,从而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病率、死亡率以及与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其次是发现早期浸润癌。而在后期浸润癌阶段所采取的所有手段都是为了明确诊断和分期,以便制定合理精准的治疗决策。  相似文献   

8.
<正>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20年向世界发出加速消除子宫颈癌的全球战略,实现该目标,需要在2030年达到“90-70-90”的目标[1]。其中提出对90%确诊为癌前病变的女性要做到规范治疗。因此,不仅要推动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接种和积极扩大子宫颈癌筛查的覆盖面,更重要的是如何实现对子宫颈上皮内病变进行规范的精细化管理。现提出子宫颈上皮内病变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难点。一、防止子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管理中的漏诊和过度组织病理学诊断的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LSIL)有较高的逆转率,可以随访观察,但需要更精细化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是子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包括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2级和3级、中重度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以及原位癌[1]。子宫颈HSIL的规范治疗是减少浸润性子宫颈癌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0.
米兰  毕蕙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1,37(12):894-898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感染不仅会导致子宫颈癌前病变以及浸润癌,也会影响下生殖道以及肛门,导致癌前病变以及浸润癌。虽然阴道上皮内瘤变(vagin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aIN)相对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少见,但随着子宫颈癌筛查覆盖面的扩大、更敏感的HPV初筛或细胞学联合HPV检测的筛查方法的引入,以及对于HPV所致肛门下生殖道HPV相关病变自然史的了解,使得在因子宫颈癌筛查异常者转诊阴道镜时,不仅注重评估子宫颈病变的好发区域,也加强了对外阴、阴道甚至肛周病变的评估,使得VaIN得以检出。目前已经明确VaIN3为阴道鳞状细胞浸润癌的癌前病变,如果不进行干预有进展为浸润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宫颈癌严重危害女性健康,许多研究已充分证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是发生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子宫颈癌的必要病因,从HPV感染发展至宫颈癌的进程长达10~20年。HPV持续感染作为HPV疫苗的有效性评估终点获得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证实。本文就目前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阴道微生态失衡与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可导致子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子宫颈癌,阴道微生物群的构成和量的变化可能影响HPV相关子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飞速进展,极大地加深了对阴道微生物群的认识,从而有助于从新的角度揭示病原微生物与子宫颈癌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正>病因学和流行病学研究已证明,持续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子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重要的子宫颈癌前病变,从CIN发展为浸润性子宫颈癌大约需要10~20年~[1],为子宫颈癌的筛查提供了有利时机。随着HPV检测技术的突破和HPV疫苗的上市,子宫颈癌有望成为第一个可通过综合性预防措施消除的恶性肿瘤。一、HPV和子宫颈癌的关系(一)HPV  相似文献   

14.
陈雪  廉闪闪  杜蓉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1,37(2):115-120
目的:研究不同子宫颈病变组织中Th1/Th2相关转录因子的变化及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性感染的相关性,探讨子宫颈癌(CC)可能发生的免疫机制。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接受治疗并经病理确诊为子宫颈病变的患者82例,研究对象均行HPV分型检测,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TCT)筛查,经病理确诊结果分为CC组20例,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组36例,其中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患者8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患者28例,同期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全切术病理确诊为慢性子宫颈炎(CCS)组26例,用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各组T-bet和GATA3的表达水平。结果:(1)伴随子宫颈病变程度的不断加重,T-bet表达水平降低,GATA3表达水平增高,T-bet/GATA3的结果呈下降趋势(P<0.05);(2)HSIL组与LSIL组相比,T-bet表达水平显著下降,T-bet/GATA3的结果呈下降趋势(P<0.05),GATA3表达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HPV阳性组与HPV阴性组相比较,T-bet表达水平降低,GATA3表达水平增高,T-bet/GATA3的结果呈下降趋势,(P<0.05);(4)高危型HPV感染组与低危型HPV感染组相比较,T-bet/GATA3的结果降低较明显(P<0.05),且高危型HPV感染与T-bet/GATA3之间呈负相关(OR=0.014,P<0.05)。结论:在基因水平上,子宫颈病变的发生进展与子宫颈组织中T-bet/GATA3的失衡有关;高危型HPV持续性感染可能促进T-bet/GATA3的失衡导致子宫颈病变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人子宫颈HPV感染是一种性传播性疾病。子宫颈湿疣、CIN和癌瘤中HPV亚型DNA片段分子杂交研究表明,HPV 6和11型属“低度危险”亚型,HPV16和18型属“高度危险”亚型,HPV31型则介于上述两者之间。HPV与子宫颈癌的病因密切有关,而且发现c-my(癌基因和HSV-2在子宫颈癌的发生中也起着协同作用。提示子宫颈癌的发生可能是多因素参与的多阶段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5,14(5):430-430
1·宫颈病变三阶梯诊断步骤:A宫颈细胞学-阴道镜检-组织学检查B阴道镜检-宫颈活检-宫颈锥切C宫颈细胞学-宫颈活检-宫颈锥切D阴道镜检-宫颈细胞学-宫颈锥切E宫颈细胞学-宫颈锥切-子宫切除2·宫颈病变高危型HPV感染的HPV类型主要为:A HPV 6、11 B HPV 16、18 C HPV 42、43 D HPV 61 62 E HPV 81、833·L-SIL是以下那种病变的英文缩写:A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B非典型腺上皮细胞C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D腺原位癌E子宫外腺癌4·宫颈锥切的并发症以下哪点是错误的?A手术后出血B感染C子宫颈狭窄D子宫穿孔E阴道裂伤5·宫颈LEEP手术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SEPT9与PAX1甲基化在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16或(和HPV18阳性女性中的分流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宫颈病变门诊HPV16或(和)HPV18阳性者455例,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正常/子宫颈炎组208例,子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LSIL)/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1级组155例,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HSIL)81例(CIN2:35例,CIN3:46例)及宫颈癌组11例。采用双探针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宫颈脱落细胞中SEPT9与PAX1甲基化情况。结果 正常/子宫颈炎组、LSIL组、HSIL组、子宫颈癌组SEPT9甲基化检出率分别为14.42%(30/208)、19.35%(30/155)、69.1...  相似文献   

18.
子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是一种继发于急性HPV感染的组织学改变,总体预后良好。在排除更严重病变的前提下,LSIL的处理原则以随访为主。但对于既往细胞学结果为不能排除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LSIL,需注意排除隐匿性HSIL,必要时诊断性锥切以减少误诊。持续性或反复性LSIL的处理应综合评估,制定个体化方案。  相似文献   

19.
<正>子宫颈癌是唯一可以预防且治疗的癌症,重要的致病因素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R-HPV)持续性感染,其对子宫颈癌的早诊早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LSIL)包含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和湿疣。  相似文献   

20.
宫颈组织中存在雌、孕激素受体,雌激素能促进宫颈鳞状上皮增殖及宫颈间质生长,诱导鳞-柱交界外移,宫颈黏膜外翻,与酸性的阴道环境共同作用,可促使宫颈黏膜上皮出现灶状化生。在致病因子存在的情况下,良性化生过程可向恶性病变转化,形成宫颈上皮内瘤变,部分发展为浸润性宫颈癌。关于甾体激素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长期以来一直是众多学者争论的一个话题。有的学者认为,甾体激素与宫颈癌的发生无关。但也有学者研究表明,应用口服避孕药者发生宫颈癌的相对风险为1.4,口服避孕药超过5年者相对风险为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