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β1-整合素在大鼠急性肾小管损伤中表达的变化,探讨β1-整合素在急性肾小管损伤中的作用。方法:用庆大霉素建立大鼠急性肾小管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庆大组,庆大+整合素抗体组及对照组,测定各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的变化,并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测定肾组织β1-整合素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庆大组在各个时间点的血肌酐,血尿素氮值分别显高于庆大+整合素抗体组及对照组;β1-整合素mRNA的表达变化在各组也有相同的结果。结论:β1-整合素在肾小管损伤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整合素抗体可改善肾小管损伤引起的肾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肾小球硬化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及间质成纤维细胞的表型转化情况及中药复方肾疏宁的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组 +肾疏宁治疗组、模型组 +苯那普利治疗组。采用单侧肾切除并阿霉素尾静脉注射的方法建立大鼠肾小球硬化模型 ,8周末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肾组织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及间质成纤维细胞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alphasmoothmuscleactin ,α -SMA)和转化生长因子 - 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 - β1)表达情况 ,用计算机病理图像分析软件检测肾小管间质α -SMA和TGF - β1染色阳性相对面积 ,和肾间质纤维化相对面积。同时观察肾疏宁对肾小球硬化大鼠体重、尿蛋白、血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肌酐的影响。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肾小管间质α -SMA少量表达 ,TGF - β1微量表达 ,肾小球硬化模型组大鼠肾小管间质α-SMA明显阳性表达 (P <0 .0 1) ,TGF - β1显著阳性表达 (P <0 .0 1) ,肾小管间距加宽 ,肾间质纤维化和大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血白蛋白、总蛋白明显降低 (P <0 .0 1) ,尿蛋白、血尿素氮、肌酐明显升高(P <0 .0 1) ,肾疏宁治疗组和苯那普利治疗组 2 4h尿蛋白排泄量、血尿素氮、肌酐明显降低 (P <0 .0 1) ,肾小管间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Wnt通路抑制因子-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法诱导建立糖尿病肾病(DN)模型,实验分组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DN模型对照组(模型组)、益肾胶囊组、氯沙坦组,每组8只。益肾胶囊组每只大鼠灌胃益肾胶囊625 mg.kg-1.d-1,氯沙坦组每只灌胃氯沙坦20 mg.kg-1.d-1,正常组和模型组每日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于2、4、8、12周末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于治疗12周后测定各组血糖、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同时观察肾小管病理损伤,并采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观察大鼠肾小管间质中sFRP-1、Wnt通路关键调节因子β-catenin表达情况及肾组织中sFRP-1、β-catenin mRNA的表达。结果:12周末,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肾小管损伤指数均显著上升,免疫组化示:肾小管间质中sFRP-1表达增加,β-catenin出现胞浆或(和)核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二者mRNA表达上调(P<0.05);益肾胶囊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肾小管间质中sFRP-1表达进一步增加,肾组织中sFRP-1 mRNA进一步上调,β-catenin胞浆或(和)核表达减少,β-catenin 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益肾胶囊可能通过上调sFRP-1在DN大鼠肾小管间质的表达,发挥对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SD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j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肾血小板反应蛋白(thrombospondin,TSP)-1表达水平变化,探讨血ROS和TSP-1在IRI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7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group,SG)(n=5)和模型组(n=32),模型组分为IRI后1h、6h、12h、24h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大鼠。通过阻断大鼠双侧肾脏血流制成IRI模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的肾功能,通过HE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红细胞ROs,免疫组化观察肾小管TSP-1的表达及变化。结果随IRI时间的延长,血ROS荧光强度阳性率逐渐升高。在IRI早期,肾小管TSP-1表达明显增加,IRI24h时TSP-1在残存肾小管仍有较高表达。ROS荧光强度阳性率与肌酐、尿素氮成正相关,IRI1-12h肾脏TSP-1的表达与ROS荧光强度阳性率、肌酐、尿素氮呈正相关。结论血ROS与TSP-1表达共同参与IRI肾小管病理变化过程,TSP1可能是肾小管损伤早期的-个预警指标,与ROS共同参与了IRI早期损伤和。肾脏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TGF-β1及FN在狼疮样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霉酚酸酯(MMF)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cGVHD狼疮样小鼠模型。按随机设计原则将模型动物分两组即模型组和MMF治疗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小鼠血肌酐、尿素氮及尿蛋白的变化,用HE染色观察肾组织纤维化程度,以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中TGF-β1及FN的mRNA丰度,并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中TGF-β1及FN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2周模型组的小鼠肾小球系膜节段、弥漫性增生,且血肌酐、尿素氮及尿蛋白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增加,Real-timePCR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证实模型组小鼠的肾组织中TGF-β1及F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水平均明显增加,而MMF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其TGF-β1及FN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且血肌酐、尿素氮及尿蛋白水平也有所降低。结论:TGF-β1可能参与了狼疮肾炎的发病,MMF可能通过抑制肾组织TGF-β1的表达来改善狼疮肾炎的增生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对膜性肾病(MN)大鼠VEGF、PLA2R、podocin及其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沙利度胺组和来氟米特组各12只,应用自备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制备MN大鼠模型。沙利度胺组给予沙利度胺溶液(100 mg/kg)灌胃,来氟米特组给予来氟米特(5 mg/kg)灌胃。治疗4周后,测定血肌酐、尿素氮、尿微量蛋白、IL-1β、IL-6和TNF-α水平;取对数生长期大鼠肾足细胞加入含有10%对应大鼠血清的培养液培养,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 RT-PCR和Western Blot测定各组细胞VEGF、PLA2R、podocin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尿微量白蛋白、尿素氮、肌酐、IL-1β、IL-6、TNF-α、VEGF、PLA2R水平升高(P 0.05),肾足细胞存活率和podocin表达下降(P 0.05);与模型组相比,沙利度胺组和来氟米特组大鼠的尿微量白蛋白、尿素氮、肌酐、IL-1β、IL-6、TNF-α、VEGF、PLA2R水平降低(P 0.05),肾足细胞存活率和podocin表达增加(P 0.05)。结论:沙利度胺可能通过抑制肾足细胞VEGF、PLA2R的表达,上调podocin的表达,改善MN大鼠的肾组织结构和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7.
替米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表达整合素α3β1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整合素α3β1在糖尿病大鼠肾小球的表达以及替米沙坦对其影响&#65377;方法 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将动物分为糖尿病组&#65380;治疗组, 另设对照组&#65377;治疗组给予替米沙坦3 mg·kg-1·d-1&#65377;6周后,检测各组24 h尿白蛋白定量&#65380;肌酐清除率&#65380;血糖&#65380;血胰岛素&#65380;血压&#65380;肾重/体重;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球整合素α3β1表达部位及表达水平&#65377;分离肾小球,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小球整合素α3β1蛋白表达水平&#65377; RT-PCR 检测肾小球TGF-β1mRNA 的表达&#65377;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电镜下观察肾组织超微结构变化&#65377;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大鼠整合素α3β1主要沿肾小球血管袢呈线性表达,系膜区有少量表达&#65377;糖尿病组肾小球整合素α3β1表达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弱;替米沙坦治疗组整合素α3β1表达较糖尿病组明显增加,24 h尿白蛋白定量及其它肾功能指标以及病理改变明显改善,血压无明显变化, 肾小球TGF-β1mRNA表达比糖尿病组显著下降&#65377;结论 替米沙坦可以减少糖尿病肾病大鼠早期的尿蛋白,改善病理变化,保护肾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部分通过减少TGF-β1表达,上调整合素α3β1表达而实现&#65377;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STF083010对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探讨其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打开腹腔)、I-R组(建立大鼠肾I-R损伤模型)与STF083010组.分别在缺血-再灌注24h后处死大鼠,取血液和肾组织.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各组血清尿素氮(BUN)及肌酐(Scr)水平.PAS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肾脏组织中XBP1、GRP78蛋白的表达.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测定大鼠肾组织标本中XBP1、GRP78 mRNA水平.结果 I-R组肌酐、尿素氮水平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TF-083010组与I-R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PAS病理图片可见STF-083010组肾小管损伤较I-R组明显减轻(P<0.05);免疫组化检测显示STF-083010组XBP1的表达较I-R组明显降低(P<0.05),STF-083010组GRP78蛋白的表达较I/R组明显升高;QPCR结果显示STF-083010组XBP1 mRNA水平较I-R组明显降低(P<0.05),STF-083010组GRP78 mRNA较I-R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STF-083010可以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排毒固肾汤结肠透析对大鼠急性肾衰竭的防治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10只/组):正常组,模型组,排毒固肾汤结肠透析组,碳酸氢盐结肠透析组和排毒固肾汤保留灌肠组。甘油肌肉注射造模,3 d后检测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等,行肾脏病理检查。结果:模型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出现肾小管损伤;3个治疗组大鼠胱抑素C较模型组均明显下降(P<0.05);排毒固肾汤结肠透析组血肌酐、尿素氮较模型组降低(P<0.05),肾小管损伤明显减轻;碳酸氢盐结肠透析组和排毒固肾汤保留灌肠组血肌酐、尿素氮较模型组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排毒固肾汤结肠透析对甘油诱导大鼠急性肾衰竭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表达以及氯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氯沙坦组;另设正常组腹腔注射缓冲液。第8周、第16周测24h尿蛋白定量和血肌酐,处死大鼠,取肾组织行HE、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ILK、TGF-β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ILK表达增高,与小管间质病变程度一致;同时TGF-β1表达亦增高,并与ILK表达呈正相关性。氯沙坦组大鼠尿蛋白较模型组明显减少,肾小管间质病变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ILK、TGF-β1表达明显减弱。结论: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存在有ILK的高表达,ILK的表达强度与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相一致,并与TGF-β1的表达呈正相关;氯沙坦能下调肾小管上皮细胞ILK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肾络宁对IgA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IgA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及中药复方肾络宁的干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肾络宁组、肾炎康复片组。采用牛血清白蛋白和葡萄球菌肠毒素B复合感染的方法建立大鼠IgA肾病模型;实验共16周,药物干预后常规检测尿红细胞、尿蛋白、血尿素氮、肌酐、尿NAG酶,以及免疫荧光观察肾组织病理;原住杂交,免疫组化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的病理变化,以及Ⅲ型胶原(Col-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线粒体结构消失,数量减少,间质成纤维细胞增生及胶原纤维形成;尿红细胞、尿蛋白、NAG酶、血肌酐、尿素氮明显增高,Col—Ⅲ、TGF-β1、PAI-1、TIMP-1表达明显增高,MMP-1表达明显降低。肾络宁及肾炎康复片组小管间质损害明显减轻;血尿、蛋白尿、血肌酐、尿素氮、尿NAG明显降低,Col—Ⅲ、TGF-β1、PAI—1、TIMP—1表达明显降低,MMP—1表达明显升高。结论:肾络宁可明显减轻IgA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改善肾功能,延缓间质纤维化及肾衰竭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姜黄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模型组、姜黄素组.模型组和姜黄素组行右侧输尿管接扎术,假手术组只游离不接扎.术后第14天处死各组中的大鼠,股动脉取血,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留取梗阻侧肾脏,Maason染色观察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TGF-β1、CTGF的表达情况,RT-PCR技术榆测肾组织TGF-β1 mRNA、CTGF mRNA表达.结果 姜黄素降低了BUN、Scr的含量,同时姜黄素显著减少了大鼠肾间质TGF-β1、CTGF的表达,并有效改善了肾脏的病理学损伤.结论 姜黄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能减少大鼠肾间质TGF-β1、CT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归巢受体整合素α4β7在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6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20只,仅用丙酮液灌肠)、模型组(2、4-二硝基氯苯丙酮液灌肠,20只)和干预组(造模后即自大鼠尾静脉注入α4抗体,20只).观察大鼠结肠黏膜损伤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IL-2和IL-6水平;采用RT-PCR检测结肠组织中α4和β7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大鼠门静脉血中整合素α4阳性淋巴细胞数.结果 模型组和干预组大鼠结肠组织α4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8±0.24和0.58±0.37,β7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4±0.37和0.65±0.3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15±0.13,0.24±0.62,均P<0.01).模型组和干预组结肠静脉回流血中α4阳性淋巴细胞的比例分别为(76.7±8.2)%和(68.2±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7±6.7)%(P<0.01).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大鼠结肠组织大体损伤评分、组织学评分、IL-2和IL-6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淋巴细胞整合素α4β7的高表达与大鼠的结肠黏膜炎性反应形成有关,阻断整合素α4β7可有效减轻结肠黏膜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的病理生理改变,并观察肾康注射液(SKI)对其治疗的效应。方法:利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T2DM大鼠模型,并采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判定模型大鼠发生胰岛素抵抗的情况。将造模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肾缺血再灌注组(DMIR)、糖尿病肾缺血再灌注SKI治疗组(DMIR+SKI)、糖尿病假手术组(DMS)和正常对照组(NCS)。应用右肾切除联合左肾动脉夹闭45 min,再灌注24 h的方法诱导肾IRI。DMIR+SKI组大鼠提前应用SKI(6.0 g·kg~(-1)·d~(-1))干预治疗8周。诱导肾IRI后,观察大鼠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肾损伤分子~(-1)(KIM~(-1))、肾功能改变和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DMIR组大鼠尿NAG、KIM水平、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均明显高于DMS和NCS组(P0.01),DMIR+SKI组大鼠上述指标则明显低于DMIR组(P0.01)。DMIR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明显的肿胀、变性与坏死,肾小管刷状缘消失,管腔可见碎片或管型,DMIR+SKI组肾小管损伤程度则相对较轻,肾小管损伤评分低于DMIR组(P0.01)。结论:SKI可降低T2DM大鼠肾IRI的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水平,降低肾小管损伤标志物尿NAG和KIM~(-1)水平,减轻肾组织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对5/6肾切除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12只和手术组24只,术后3d再将手术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12只和来氟米特组(C组)12只。第4,9周末各组随机选取6只大鼠处死并收集标本,记录血肌酐、尿素氮、胆固醇、三酰甘油、白蛋白及24h尿蛋白排泄量;取肾组织做病理检查,用RT-PCR方法测定肾皮质TGF-β1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SP法)检测TGF-β1在肾脏的表达。结果:(1)与A组相比,B组和C组大鼠造模成功后4周末尿素氮、肌酐、血脂等无明显变化(P〉0.05);B组24h尿蛋白排泄量明显增加(P〈0.01),血白蛋白下降(P〈0.01),肾皮质TGF-β1 mRNA表达明显增加(P均〈0.05)。9周末B组肾皮质TGF-β1 mRNA表达量、尿素氮、肌酐、胆固醇明显增加(P〈0.05),24h尿蛋白排泄量增加更为明显(P〈0.05)。(2)与B组相比,C组24h尿蛋白排泄量明显下降(P均〈0.01);于9周末尿素氮、肌酐、胆固醇明显降低(P〈0.05);血白蛋白升高(P〈0.05),肾小球硬化指数下降(P〈0.01),肾皮质TGF-β1 mRNA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B组可见系膜区TGF-β1大量沉积,C组也可见TGF-β1沉积,但较B组明显减轻。结论:来氟米特能减少5/6肾切除大鼠尿蛋白排泄量,纠正其脂代谢紊乱,减轻肾脏的硬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系膜细胞上TGF-β1 mRNA的表达量及功能活性有关,最终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养阴活血方药对环孢素A(CsA)慢性肾毒性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对照组、空白组,采用钠耗竭法建立CsA慢性肾毒性大鼠模型,分别以20倍成人剂量养阴活血方药、5倍成人剂量养阴活血方药、10倍成人剂量依那普利及自来水灌胃4周,分别于第1、2、3、4周末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肌酐清除率;光镜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免疫组化法测定TGF-β1、FN、Ⅳ型胶原,采用RT-PCR技术测定中药对肾间质TGF-βmRNA表达的影响并对各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空白组24 h尿蛋白定量4周后稍有上升,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呈显著性下降(P<0.05).低剂量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亦呈下降趋势(P<0.05).高剂量组治疗4周后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较低剂量组明显,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空白组治疗后血肌酐值呈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及高、低剂量组治疗后第4周血肌酐值较第1周有明显下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及高、低剂量组与空白组治疗后有统计学差异(P<0.01).空白组治疗后肌酐清除率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及高、低剂量组治疗后肌酐清除率呈上升趋势,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经治疗4周后大鼠肾皮、髓质交界区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部分小管上皮细胞萎缩及轻度的间质纤维化,淋巴或单核细胞浸润.空白组明显,对照组及中药高、低剂量组改变有不同程度减轻,以高剂量组肾间质空泡变性改善明显.各实验组肾间质均表达TGF-β1、FN、Ⅳ型胶原,其中空白组上述成分的表达遍布皮髓质肾小管,灌喂依那普利及中药后表达程度减轻,而以中药高剂量组减轻更为明显.各组肾间质均表达不同程度的TGF-β1 mRNA,其表达的丰富程度按空白组、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依次减弱.结论:养阴活血方药可减少CsA慢性肾毒性大鼠蛋白尿、改善肾脏功能,且对蛋白尿的治疗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养阴活血方药抗纤维化的作用可能与其下调CsA诱导的肾间质TGF-β1 mRNA的表达,从而阻断TGF-β导致的间质ECM成分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骨形成蛋白-7(BMP-7)及TGF-β1/Smads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肾康注射液组(对照组)、PNS低剂量组(低剂量组)、PNS高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其余各组用UUO法建立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术前1d起各组给予相应浓度和剂量的药物,术后第14天处死所有大鼠,检测大鼠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变化,梗阻侧肾组织行HE染色、PAS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并半定量计算肾小管损伤指数(TII),免疫组化法检测BMP-7、TGF-β1、Smad2、Smad7在肾组织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PNS和肾康注射液能明显降低UUO大鼠术后14dScr、BUN(P<0.05);对梗阻侧肾组织HE染色、PAS染色进行TII评分发现,2个试验组大鼠肾小管损伤指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Masson染色观察发现,2个实验组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明显轻于模型组;免疫组化法染色并对其灰度值测定发现,与模型组相比,2个试验组大鼠TGF-β1、Smad2在肾组织的表达下调(P<0.01),BMP-7、Smad7在肾脏组织的表达上调(P<0.01)。结论:PNS可能通过干预BMP-7/Smads/TGF-β1信号转导通路抑制了TGF-β1信号的细胞内转导,而起到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管间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DN模型组(DN)、DN模型+辛伐他汀治疗组(DS)三组。利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DN大鼠模型;模型建立后,第4周、8周、12周,记录大鼠体重、检测血糖、测量24 h尿蛋白定量;12周末处死大鼠,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胆固醇(TC);取大鼠肾组织行HE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管间质中CTGF及β-catenin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肾组织中CTGF及β-catenin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实验12周末,与DN模型组比较,DS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Scr、BUN显著降低(P<0.05);肾组织病理改变减轻,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均显示,肾小管间质CTGF、β-catenin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同时下调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CTGF及β-catenin的表达,降低蛋白尿,保护肾脏功能。提示辛伐他汀可能通过调节CTGF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表达,发挥其延缓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β抑制剂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模型的影响并检测巨噬细胞亚型的表达情况。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18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RIRI组、PKCβ抑制剂+RIRI组(Inhibitor+RIRI组),每组6只。术后24 h取血清、左肾组织标本,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组织内炎症细胞浸润和病理损伤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CD68、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CD20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RIRI组大鼠血清Scr、BUN含量明显高于Sham组(均为P0.05),Inhibitor+RIRI组大鼠血清Scr、BUN含量明显低于RIRI组(均为P0.05)。Sham组肾脏无明显损伤,RIRI组肾脏炎症细胞浸润及肾小管结构损伤明显,Inhibitor+RIRI组肾脏炎症细胞浸润及肾小管结构损伤轻于RIRI组。RIRI组大鼠肾组织中CD68、iNOS及CD206的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Sham组(均为P0.05);Inhibitor+RIRI组CD68、iNOS的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RIRI组(均为P0.05);Inhibitor+RIRI组CD206的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RIRI组(P0.05)。结论 PKCβ抑制剂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大鼠RIRI,这可能与PKCβ抑制剂改善缺血肾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促进巨噬细胞向M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升清降浊胶囊(原名尿毒清胶囊)对STZ诱导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脏VEGF表达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DN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共4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40 mg/kg STZ复制大鼠DN模型,对照组予缬沙坦胶囊33.3 mg·kg-1·d-1灌胃,治疗组予缬沙坦胶囊33.3 mg·kg-1·d-1升清降浊胶囊83.3 mg·kg-1·d-1灌胃,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血肌酐、尿素氮及尿蛋白定量;处死各组大鼠,行肾组织HE、PAS、PASM及Masson染色观察病理情况;免疫荧光检测肾组织VEGF;RT-PCR法检测各组肾组织VEGFmRNA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DN大鼠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明显降低(P0.05);肾脏病理形态显示系膜及基质增生情况明显减轻;肾组织免疫荧光提示VEGF明显减少;VEGF mRNA表达定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升清降浊胶囊可明显改善DN大鼠肾功能,降低VEGF mRNA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