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关寒星  曾光 《电源学报》2017,15(4):138-142,149
高压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无功补偿装置作为传统高压无功补偿装置在高压领域应用较为广泛,但因其晶闸管全导通时阀组端电压为0,无法从阻尼回路中取能用于晶闸管触发,故自取能光电触发电路一直是研究攻克的难点。为解决这一难题,自主研制了一套基于自取能光电触发10 kV高压TSC装置,通过延迟一定的触发角度实现晶闸管触发电路的自取能。但TSC与TCR不同,当存在延迟角时必然会因du_c/dt的影响引起冲击电流,造成触发脉冲的紊乱。因此,为了抑制冲击电流,在实际使用中必须配置电抗器。通过理论和仿真分析了TSC触发脉冲延迟角及电抗器与谐波含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常规的晶闸管斜坡调压软启动方式和晶闸管触发系统对10 kV系统下的异步电机难以获得良好的启动效果.为此提出了基于续流角增量的定子电压补偿方法和模糊恒流启动控制方式,基本消除了大功率电机启动过程中的电流过大和电流振荡.晶闸管采用高频电流源触发,解决高压侧和低压侧隔离触发的问题.基于以上方法的新型软启动器在10 kV对旋风机上获得了不错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压RSD(Reverse Switching Dynistor)开关触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低压控制高压的二级RSD触发方案.可饱和变压器是该方案的关键,提出利用磁性元件设计软件(Magnetics Designer)来建立触发单元中可饱和变压器的SPICE模型,生成变压器的电气参数及绕制规格,并利用IsSpice4仿真软件来设计变压器两边的电容参数.最后以10kV高压RSD的触发为例,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固态限流器晶闸管多路隔离驱动触发系统研制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介绍了新型固态短路限流器的工作原理 ,给出了装置结构布置方式 ,设计了用于该限流器的多路隔离输出电流源为触发驱动系统供电 ,同时给出了晶闸管驱动电路拓扑结构。设计的驱动电路输出波形上升沿约 1μs,保证了可控硅器件快速导通 ,强触发宽度 10 0 μs,保证了触发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MOC3083的误触发原理分析及改进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冲击性负载易在配电网中产生大的电压波动及较高的电流谐波,在这种复杂的供电环境中,应用简单的MOC3083光电触发系统容易产生误触发.TSC无功补偿装置能够很好地补偿轧钢厂中轧机类冲击性负荷所产生的无功功率及谐波.根据TSC触发电路的要求,设计了一套新的光电隔离系统,用来检测晶闸管电压的过零点,并采用电磁触发方式触发晶闸管.实验证明该触发系统能够在复杂的电网下稳定、可靠地工作.  相似文献   

6.
瑞典ASEA公司和美国电力公司合作在彼得·珂克变电所安装了一台250MVA的SVS装置(静态无功补偿装置)。它由可控硅控制电抗器和可控硅切换电容器两部分组成。 1.SVS装置的概况美国电力公司为了使该变电所和它所在的电力系统电压趋于稳定,决定在138kV系统安装SVS装置,以调整电压。在138kV系统中由一台125MVA变压器将电压降至8.3kV,SVS安装在8.3kV侧,它包括二组62.5MVA的TCR(可控硅控制电抗器)装置和二组62.5MVA TSC装置(可控硅  相似文献   

7.
马建宝 《宁夏电力》2002,(C00):28-32
触发整流电路主要是根据可控硅的工作特性,用触发脉冲信号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从而获得可调的直流电源,如果把可调的直流电源再变成交流电源,这就是逆变电路要完成的工作,逆变电路是由逆变触发电路和逆变回路二部分组成的。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真空触发开关(TVS:Triggered Vacuum Switch)控制器的模型参数对其触发精度和输出脉冲电压的影响,设计了一套TVS控制回路原理图.采用面向功能结构图的建模方法,建立了TVS控制器的仿真模型,并通过MATLAB仿真,得到的输出正脉冲电压可达11kV以上,反向电压小于200V,波形振荡小,脉宽250,且上升沿陡峭,波前陡度为10左右,验证了该设计的可行性.通过改变参数对比不同参数下的输出电压仿真波形,可得出模型参数对TVS控制器的触发精度和输出脉冲电压的影响,利于研究和设计最佳模型参数的TVS控制器.  相似文献   

9.
可控硅是直流输电系统的核心元件,因此对可控硅保护的研究十分必要.可控硅在熄灭过程中,如果突然承受正向电压,可能出现局部导通产生局部过热导致可控硅遭受破坏的情况.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设置了反向恢复触发保护,该功能向可控硅发一触发脉冲使之均匀导通.对可控硅反向恢复期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现有反向恢复触发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存在的缺陷,并从如何改进保护动作的灵敏性和可靠性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光控电压过零触发技术在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光控电压过零触发技术应用于可控硅投切电容器低压动态无补偿装置的设计简化了可控硅触发电路的结构,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11.
供电电源是脉冲功率系统晶闸管触发装置的关键组成部分.基于大功率晶闸管的触发要求,对触发电路进行了方案设计.系统采用了超级电容器作为供电电源来满足触发电路的供电电压要求.在此进行多次晶闸管触发实验,反复试验多组不同容量的超级电容器的充放电特性,选择容量合适的超级电容器作为晶闸管触发电路的触发电源.实验结果表明,晶闸管触发装置能够可靠触发,设计满足实验要求;选择5组超级电容器供电,满足触发时间要求.  相似文献   

12.
晶闸管交流调压电路数字触发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江  杜太行 《低压电器》2006,(8):28-31,38
在深入分析目前晶闸管数字触发电路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晶闸管交流调压电路触发系统的设计方法。提出了基于锁相环的电压同步检测电路的原理与设计,保证了同步信号对电源频率的跟踪;设计了以单片机89s51、计数器8253为基础晶闸管触发电路,并通过相序检测、校正电路实现了相序自适应触发;提出采用高频互补对称触发脉冲设计方法,有效地减小了对脉冲变压器的功率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晶闸管投切电容器成本高,导通损耗大等问题,笔者结合无触点开关和交流接触器各自的优点,设计了一种由单片机80C196KC控制的复合型晶闸管投切电容器装置,并且分析了晶闸管投切电容器装置常用主电路的特点,介绍了该装置主电路的结构特点、信号检测、晶闸管电压过零检测、触发电路以及电容器投切时刻的选择等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高压变频器模拟量控制电路及功能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0kV单元串联式高压变频器的主电路拓扑结构及功率单元电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控制电路构成原理.重点对模拟量控制电路进行了设计及仿真,其功能是对高压变频器系统内各类模拟信号进行运算处理,以满足DSP的ADC部分的物理和逻辑要求.设计电路用于实际的10 kV单元串联式高压变频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给出了模拟量控制电路的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15.
气体触发开关是脉冲功率电路的重要组成器件。针对工程中对低抖动、长寿命气体触发开关的需求,结合三电极场畸变型触发开关,设计一种拥有较多孔隙的多环型触发极结构。对三种主电极-触发极分别为平板-多环、平板-圆盘、球冠-圆盘的开关进行击穿特性实验研究,结合电场仿真对比分析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22.4k V/40ns的触发脉冲和5.0~7.5k V的工作电压下,平板-多环结构的开关时延及抖动比较稳定,开关时延基本在81.0~84.5ns之间,抖动为0.8~1.1ns。平板-多环电极结构开关时延、抖动均明显优于平板-圆盘结构,其开关时延、抖动与球冠-圆盘结构基本相同但使用寿命优于球冠-圆盘结构。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固体继电器作TSC的投切开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电力系统中,采用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ThyristorSwitchedCapacitors)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中,晶闸管对驱动信号要求严格,驱动电路相当复杂。介绍了TSC无功补偿的电路原理图和固体继电器SSR(SolidStateRelay)的组成原理图及SSR的主要特点。考虑到过零型SSR具有TSC投切电容器所具有的过零触发功能,提出将其作为TSC的投切开关,从而简化了TSC电路。  相似文献   

17.
沿面击穿型触发真空开关的触发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给触发真空开关(TVS)在脉冲功率系统多级放电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和设计依据,通过空载和通流两种触发实验研究了一种沿面击穿型的TVS,对比分析触发间隙电阻和触发电压两个参数变化规律的实验结果表明,在通流实验次数不多时存在触发间隙电阻增大、触发电压减小的趋势,原因在于沿面击穿型TVS工作过程中主间隙电流的作用远大于触发电流的作用,而主间隙电流的作用取决于大电流电弧以及金属蒸气沉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晶闸管交流调压电路的触发方案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比较分析了异步电机晶闸管交流调压软起动器中各种触发电路、电压同步和电流同步、双脉冲触发和宽脉冲触发等方案。仿真和实验证明,电压同步的宽脉冲触发方案最可靠,但需加大脉冲变压器的功率或使用脉冲列;电流同步的双脉冲触发方案次之,但存在稳定性问题,即如果受外界干扰后会产生完全失控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TSC无功补偿装置的设计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是静止无功补偿技术的发展方向。根据笔者设计的一种TSC无功补偿装置,分析了TSC装置常用主电路的特点,介绍了电容器投切判据、信号检测、零电压投入以及晶闸管触发电路等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