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思邈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医学家,他不仪医术高超,还有一副蒋萨心肠,时刻为病人着想。一次,有一位病人,因为尿不出尿来,非常痛苦。病人找到孙思邈,哀求道:“大夫,您快救救我吧。我的肚子胀得实在难受,膀胱都要胀破了。”  相似文献   

2.
如果您要求一个母语是英语的人把一本中医书翻译成英文 ,他会说 :“对不起 ,我不会 ,因为我不懂汉语。”如果您要求一个母语是英语且懂了汉语的人来翻译 ,他会说 :“对不起 ,我不会 ,因为我不懂中医。”如果您要求一个母语是英语、懂了汉语且又懂了中医的人来翻译 ,他会说 :“对不起 ,我不会 ,因为我不懂如何把中医独有术语翻译成英文 (即他不懂中医英语 )。”如果您要求一个母语是汉语的人把一本中医书翻译成英文 ,他会说 :“对不起 ,我不会 ,因为我不懂英语。”如果您要求一个母语是汉语且懂了英语的人来翻译 ,他会说 :“对不起 ,我不会 ,…  相似文献   

3.
相传,孙思邈70岁那年,有一天,老人家正在专心致志地写书。突然,一个人跑了进来,大叫着:"孙大夫,有一个病人得了急症,现在昏迷不醒了,您快去给看看吧!"孙思邈一听,立即起身,问道:"病人现在在哪里?"  相似文献   

4.
1 民间尊奉唐代著名医学家和气功家孙思邈为“药王”。他著有《千金要方》 ,是祖国医学中的“经典著作” ;而他的气功造诣更是不凡 ,有许多传世名著 ,如《摄养枕中方》等 ,对后世的气功养生有很大影响。2 孙思邈虽隐居在陕西太白山中 ,但仍到处求师访道 ,学习气功。有一次有一位养生家来访 ,谈到天台山有一道人深得存神炼气之妙 ,年过百岁而容颜没有衰老迹象 ,精神抖擞 ,宛如壮年 ,便动了前去拜师的念头。3 第二天早上一觉醒来 ,已经晨光熹微 ,孙思邈急忙起床梳洗更衣。一个简易的行囊中装了几件替换衣服 ,一个葫芦中装满了清冽的泉水 ,…  相似文献   

5.
陈发 《气功》2000,(12)
13 孙思邈一听此言 ,便站起身来深深地作了一揖 ,说 :“还求仙长垂怜指教”。道人说 :“昔年我云游访道练功 ,在东海边上遇到天竺国僧人婆罗门 ,其外功灵妙莫测 ,真绝技也。如能学到手 ,内外兼修 ,则长生易如反掌14 孙思邈辞别道人之后 ,下决心寻访婆罗门。三年来踏遍青山 ,但始终没有消息。一日思忖长安乃天下都会 ,奇人异士云集 ,或许会有收获。于是来到长安 ,果然在雁塔寺中找到了婆罗门 ,但其不肯传授功法15 孙思邈无奈打算离去 ,忽然发现婆罗门左目有一层厚厚的凝脂翳 ,顿生怜悯之心 ,于怀中取出一小葫芦 ,放在他面前 ,说 :“些…  相似文献   

6.
近读您刊所载陈大舜同志“孙思邈到底何时见到《伤寒论》的”一文(1982年第6期“园地”)。笔者特于旧箧中检得数端,为之补证。一、北宋林亿作《校正千金翼方·后序》称:“孙氏撰《千金方》,其中风、疮痈可谓精至。而伤寒一  相似文献   

7.
13 孙思邈一听此言 ,便站起身来深深地作了一揖 ,说 :“还求仙长垂怜指教”。道人说 :“昔年我云游访道练功 ,在东海边上遇到天竺国僧人婆罗门 ,其外功灵妙莫测 ,真绝技也。如能学到手 ,内外兼修 ,则长生易如反掌14 孙思邈辞别道人之后 ,下决心寻访婆罗门。三年来踏遍青山 ,但始终没有消息。一日思忖长安乃天下都会 ,奇人异士云集 ,或许会有收获。于是来到长安 ,果然在雁塔寺中找到了婆罗门 ,但其不肯传授功法15 孙思邈无奈打算离去 ,忽然发现婆罗门左目有一层厚厚的凝脂翳 ,顿生怜悯之心 ,于怀中取出一小葫芦 ,放在他面前 ,说 :“些许微礼 ,不成敬意 ,此乃秘制金篦丸 ,可以帮助大师左目重见光明16 婆罗门服用金篦丸之后 ,果然翳退目明 ,便主动找到孙思邈 ,传给他导引法与按摩法。从此孙思邈内外兼练 ,恢复青春 ,一直活到一百多岁。他把这两套功法写进了《千金要方》 ,给后世也留下了宝贵遗产药王练功享遐龄@陈发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通报》2013,(1):13-13
年长一些的人到中药房去配药,称之为“抓药”。这中药明明是一剂一剂配的,怎么叫“抓”呢?“抓药”一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与唐代孙思邈有关。  相似文献   

9.
江柯先生,您好! 当昨天收到《东方养生》第10期之后,我恍惚了,我“不敢”相信《大气功师出路何在》会出自您的手。就《大气功师出路何在》一文,我有下列几点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斧正棒喝): 1、就这篇文章而言,如让我以一个科学探索者的角度给您打分,很可能是“0”分。首先,论文要有“中心”论点,可  相似文献   

10.
孙思邈年幼时体弱多病 ,但他勤于总结养生规律 ,故能变羸弱之体 ,而至百岁。他指出 :人的健康与长寿并非鬼神所致 ,“养生者 ,宜达其旨趣 ,庶可免于夭横也”。并进一步指出 :“人之寿夭在于撙节 ,……恣其情欲 ,则命同朝露也。”孙思邈还具体指出 :人生摄养得法 ,则可“不失一二百岁也 ,但不仙耳”。孙思邈在提及他的名著《备急千金要方》的价值时讲到 :“可以济物摄生 ,可以穷微尽性。”这就明确指出了 :他的《备急千金要方》的主要任务之一 ,就是探索养生规律。那么 ,探索的结论如何呢?孙思邈的回答是 :“寿夭休论命 ,修行在本人。”这实…  相似文献   

11.
“治未病”是中医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中医治则学说基本法则和预防保健的理论准则,也是孙思邈医药学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弘扬发展中医传统医学文化,适应现代人追求养生保健的需求,陕西孙思邈研究会拟在明年上半年举办“孙思邈‘治未病’学术研讨会”。现将征集论文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2.
药王孙思邈     
<正> (一) 孙思邈,隋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生年尚待考定,终年为唐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享年百余岁。今年是他逝世1300周年。孙思邈一生隐居民间,不求仕进,以医药济人,解除群众疾苦,深为人民所爱戴。千余年来,人们一直纪念他,为他建庙立碑,尊称他为“药王”。(按:“药王”除指孙思邈外,有的地方还指韦慈藏、邳彤或佛经中的药王菩萨;有的地方则奉神农、扁鹊为“药王”)。  相似文献   

13.
有一年炎热的六月,唐太宗带着太子到玉花宫避暑。这父子俩在皇宫里吃腻了山珍海味,一人吃了一只烤竹鸡。当晚太宗突然大喊口渴,发病昏迷。随行御医整整查了一个时辰,也弄不清楚皇上害的啥病。当下开了一付解热药,服药之后,病情反而加重,性命危在旦夕。县令举荐五台山上的孙思邈,李治连忙派人去请。等孙思邈来时,只听见里面一片哭声一一太宗刚刚断气。孙思邈近前察看了太宗的面色,又翻开眼皮瞧瞧。太子询问,孙当即答道:“食物中毒。”县令听后,吓得灵魂出窍,连忙趴下,哆哆嗦嗦地说:“食物里……没有毒,绝对没有。”太子对此诊断也表示怀疑说:“不会吧,  相似文献   

14.
中国著名的医药学家孙思邈所生活的隋唐时代,正是佛学东渐以来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从医学理论到医疗技术,无不反映出佛教的渗透,信佛的医家也以此时期为最多”。[1」作为这一时期的名医大儒,孙思邈与佛教界的因缘亦有史籍记载可征。如《旧唐书·孙思邈传》称其“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新唐书·艺文志》释氏类收有题署孙思邈所撰佛学书目数种;〈耀州志〉载“太白、终南、峨嵋、五台,皆真人隐居处”,《峨嵋山志》谓“后牛心寺,宋继业三藏开建,一名卧云寺,一名延福寺,即孙真人修真处”;其长居佛门…  相似文献   

15.
一、概况:栓剂是我国传统剂型之一,如后汉·张仲景“伤寒论”中蜜煎导方、“金匮要略”中蛇床子散坐药方、唐·孙思邈“千金翼方”中坐导药方等,我国许多著名方剂文献都有栓剂的记载。  相似文献   

16.
孙思邈年幼时体弱多病 ,但他勤于总结养生规律 ,故能变羸弱之体 ,而至百岁。他指出 :人的健康与长寿并非鬼神所致 ,“养生者 ,宜达其旨趣 ,庶可免于夭横也”。并进一步指出 :“人之寿夭在于撙节 ,……恣其情欲 ,则命同朝露也。”孙思邈还具体指出 :人生摄养得法 ,则可“不失一二百岁也 ,但不仙耳”。孙思邈在提及他的名著《备急千金要方》的价值时讲到 :“可以济物摄生 ,可以穷微尽性。”这就明确指出了 :他的《备急千金要方》的主要任务之一 ,就是探索养生规律。那么 ,探索的结论如何呢?孙思邈的回答是 :“寿夭休论命 ,修行在本人。”这实质上明确提出了养生是一门有规律可循的科学。养生既然是一门科学 ,用什么方法来探索这门科学的规律呢?孙思邈从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角度出发 ,全面地研究与揭示养生规律。实践证明 ,孙思邈这一研究养生规律的方法是完全正确的 ,是在方法论上对中国养生哲学思想的一个重大贡献。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看 ,他揭示了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同养生的密切关系。他指出 :“粟帛之非分者 ,其植也广 ,其获也劳 ,其农也贫 ,其利也倍 ,蓄乎巨廪 ,动余岁年 ,……及乎困农负债 ,利陷深冤。此非分也。”...  相似文献   

17.
隋唐时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其所著的《千金要方》中专辟“消渴”一篇 ,篇中共列消渴病治疗方剂 52首 ,笔者谨对这些方剂的方药特点浅析如下。方剂的名称在这 52首方剂中 ,有名称的方剂 35首 ,无名称者 1 7首。在有名称方剂中 ,以方中主药加剂型命名者有 2首 ,即“茯神丸方”和“猪肾荠尼汤方”;以主治病证命名者有 1 9首 ,如“治消渴除肠胃热实方”、“治消渴日饮水一石者方”等 ;以方中主药加上剂型和主治病证命名者有 1 4首 ,如“猪肚丸治消渴方”、“枸杞汤治渴而利者方”等。方剂的来源孙思邈善于吸收众家之长 ,方剂来源既有前代典籍资料…  相似文献   

18.
《大医精诚》节选自唐代医家孙思邈的《各急千金要方》卷一。此篇自从有断句以来,皆是把其中“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句断为“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意思是“能不用的人,这才是才识超越寻常的人,也正是我比不上大哲的地方。”但仔细推敲发现。此句断法不妥。理由有三:  相似文献   

19.
余刚 《科学养生》2009,(10):59-59
在人体王国里,由于我是一种微量元素,化学名称偏偏又叫“锌”,所以,朋友们都亲呢地用谐音叫我“小星星”,这使我很高兴。可是,由于“小家伙不能办大事”的世俗偏见,有人故意将我的作用也套上一个“小”字,我倒有点不服气!朋友,您先别怨我“人小口气倒不小”,看看日本专家近来发布的对我的研究报告,保准您硷大吃惊的。  相似文献   

20.
“铃……铃……”电话铃响了,护士小臧叫我:“项大夫,长途。” “喂,我是项红。” “喂,我是您的患者,山西的姚××,您还记得我吗?我患强直性脊柱炎20年了,腰痛,夜晚翻身都困难。半年前我去北京找您,您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