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分析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2月~2002年12月27例用疝环充填式或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原发性腹股沟疝术后复发而再手术病例的资料。结果:17例疝环充填式手术中,疝囊未做高位游离5例,近端疝囊太小1例,疝块自原网塞旁脱出2例,疝块自二网塞间脱出1例,原斜疝再发直疝5例,再发股疝1例,原直疝再发斜疝2例。10例平片式手术中,疝囊未高位游离结扎4例,原斜疝再发直疝5例,原直疝再发斜疝1例。结论:仔细、规范及一些预防性的操作能避免无张力疝修补术后部分复发疝,以及再发疝和遗漏疝的发生,从而根本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腹股沟疝是普通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目前应用较多的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腹股沟疝合理的手术方式 ,但修补材料是进口的配套产品 ,价格较为昂贵 (每套 2 0 0 0元左右 )。我们将聚丙烯平片自制成补片及充填物应用临床 ,其手术效果相同 ,但费用大大降低 (每套 5 0 0元左右 )。同时 ,可根据病人疝环大小裁制充填物 ,符合腹股沟疝治疗的个体化原则。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73例 ,男 5 0例 ,女 2 3例。年龄 3 7~ 72岁 ,平均 62 .5岁。其中单侧腹股沟斜疝 65例 (包括复发疝 3例 ,嵌顿疝 1例 )单侧腹股沟直疝 5例 ,双侧腹股沟斜疝 2例 …  相似文献   

3.
女性发生腹股沟斜疝时合并附件滑行发生率约占 10 %~30 % ,尤其以婴幼儿多见 ,本组 2 1例采用疝囊内翻法处理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自 1990年~ 1999年共收治女性腹股沟斜疝 97例 ,其中合并附件滑行 2 1例 (占 2 0 6 % ) ,年龄 1~ 2 6岁 ,左侧 12例 ,右侧6例 ,双侧 3例 ,其中 1~ 3岁 16例。1 2 手术方法麻醉及切口方法同一般疝修补术 ,将疝囊自腹股沟管内游离出来 ,不切开疝囊 ,于疝囊内侧探查有无附件滑行 ,若有滑行时将疝囊颈游离到腹横筋膜深层 ,在腹横筋膜深层行外荷包缝合 ,结扎时将疝囊自内环口内翻入腹腔 ,结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性疝修补术治疗老年人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经验。方法2002年1月至2008年4月对150例高龄腹股沟斜疝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门诊随访131例,失访19例,随访时间1~3年复发2例(1.53%),其中术后切口脂肪液化2例,阴囊水肿3例。结论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是目前较理想的疝修补方法。  相似文献   

5.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早期复发二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 1,女性 ,60岁。 1998年 3月因右侧腹股沟斜疝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 (PMHR )术 ,术后 1个月右侧腹股沟区又出现可复性肿块 ,3年内进行性增大 ,直径约 3cm ,回纳畅。今年 5月再次手术证实为右侧股疝 ,疝囊约 3cm× 2cm。术中见右腹股沟直疝及斜疝的位置经mesh材料修补后组织质地坚韧 ,未见腹壁薄弱区 ,遂行Mcvay法修补 ,术后康复。例 2 ,男性 ,80岁。 2 0 0 0年 6月因左侧股沟斜疝行PMHR术 ,术后 2周起左侧腹股沟区又出现可复性肿块 ,10个月内进行性增大至直径 6cm ,立现卧隐。今年 5月再次手术证实为左腹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的复发原因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术后复发病例,并探讨预防的方法. 男性38例,女性3例.前次手术属Ⅱ型4例,Ⅲ型30例,Ⅳ型7例.复发入院时临床检查斜疝30例,直疝8例,股疝3例.复发时间自术后5 d~8个月.结果 再次手术发现疝囊未找到,网塞置于疝囊下方或疝囊旁3例;网塞自疝环口下滑14例;疝内容物自网塞旁疝环口脱出5例;疝内容物通过二个网塞间自疝环口脱出3例;网片位置过高,疝内容物自网片下方脱出5例;网片卷曲和移位,疝内容物自网片下方脱出8例;疝内容物从自制网塞圆椎体中央脱出1例;未认识到滑动疝1例;复发原因不明1例.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是医生操作不当,规范化手术操作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开放法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隐匿性及早期复发性腹股沟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9年6月~2004年3月,我们应用疝囊造影和开放法无张力疝修补术诊治隐匿性及早期复发性腹股沟疝,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62例,男57例,女5例,年龄15~41岁,平均21.4岁。病程1~14个月,均经疝囊造影确诊。2.手术方法:对62例造影阳性患者中的55例63个疝囊施行了开放法无张力疝修补术。单侧原发性斜疝29例,双侧原发性斜疝4例,单侧原发性直疝6例,单侧复发性斜疝10例,单侧复发性直疝2例,一侧复发性斜疝另侧原发性斜疝3例,一侧复发性斜疝另侧原发性直疝1例。其中,对34例28个斜疝及9个直疝施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PlugR…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疝内容物复位加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嵌顿疝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应用腹腔镜下疝内容物复位加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46例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麻后有11例疝内容物自行回纳,腹腔镜下探查疝内容物均为小肠,其中1例小肠坏死,行部分小肠切除术。余35例患者成功行腹腔镜下疝内容物复位,其中2例大网膜坏死行部分大网膜切除术。所有患者腹腔渗出液WBC为1.32×10~9/L~78.81×10~9/L,平均(25.34±11.03)×10~9/L,疝囊周围渗液WBC为0.18×10~9/L~2.31×10~9/L,平均(0.42±0.28)×10~9/L。所有患者疝囊外周渗液涂片未找到脓细胞。术中腹腔镜探查发现合并对侧隐匿疝(斜疝)5例,予行疝环缝扎术,脂肪肝7例,肝囊肿14例,空肠憩室1例。全部病例顺利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时间75~110 min,平均87.4 min。住院时间5~7 d,平均6.7 d。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5~36 h,平均20.4 h。术后5例出现血清肿、3例出现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1例出现腹股沟区伤口脂肪液化坏死,加强伤口消毒、换药后伤口逐渐愈合。余病例无并发症。随访时间4个月至40个月,平均22.8个月,无术后疝复发。结论腹腔镜下疝内容物复位加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具有探查全面、及时复位、一期修补的优点,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plugmeshherniarepair)是一种新型的疝修补术。因操作技术简便、分离解剖少、损伤轻、疝环充填物设计合理、无张力缝合和复发率低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临床应用发现 ,原始术式仍有一定的复发率及失败率[1~ 3 ] ,为此我们改进了原始术式 ,将补片环形缝合修补后壁 ,收效甚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腹股沟疝 48例次 ,均为男性 ,年龄 2 1~ 74岁。其中斜疝 35例 ,直疝 13例。嵌顿疝 3例。2 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 45例 ,局麻 3例。使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MarlexMeshPerfi…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斜疝)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01—2017-01间在鹤壁市人民医院总院接受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58例老年斜疝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5~52 min,平均41.67 min。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4 d,平均3.51 d。术后住院时间4~6 d,平均4.72 d。术后并发尿潴留、腹股沟区异物感、切口血清肿各1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术后随访18~24个月,其间1例(1.72%)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斜疝患者,手术和住院时间短、患者痛苦轻,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正> 腹股沟疝是最常见的腹外疝,疝修补术后复发直接影响疝治愈率。自1999年3月~2002年7月,我院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2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22例,均为男性复发疝,年龄56~75岁,平均64岁。其中腹股沟斜疝15例,直疝7例,嵌顿疝3例,1次术后复发19例,2次术后复发3例,复发时间为5月~8年,平均4.5年。合并糖尿病2例,高血压心脏病5例,前列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复发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8月腹股沟复发疝修补术65例临床资料,65例均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其中23例采用腹膜前修补术.结果 本组65例患者全部治愈,7~9 d出院,术后急性尿潴留7例,阴囊积液4例,慢性疼痛2例,术后2个月网塞感染1例.全部患者随访3个月至6年,无复发.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我院 2 0 0 0年 9月~ 2 0 0 1年 12月开展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病 32例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 32例 ,男 31例 ,女 1例。年龄 38岁~ 82岁 ,平均6 7岁。 6 0岁以上 2 4例 ( 75 % )。原发性腹股沟疝 2 6例 ,其中斜疝 2 4例 ,直疝 2例 ;复发性腹股沟疝 6例。 32例中嵌顿性腹股沟疝 1例。合并心肺脑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症、慢性便秘等疾病 14例。二、方法1.修补材料 :由聚丙烯单丝编织而成的锥形充填物及成型补片 (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定型产品 )。2 .手术方法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型切开疝囊在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中游离斜疝巨大疝囊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并拟行腹腔镜下TAPP的15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巨大腹股沟斜疝患者,用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76例)和研究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游离疝囊,研究组采用T型切开疝囊,并向两侧游离。比较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在年龄、体质量指数、发病时间、疝缺损大小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平均疝囊游离时间(8.3minvs.11.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1m Lvs.4.3m L)、平均手术时间(47.2minvs.51.3min)均明显减少(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均无复发及补片部位感染,研究组术后血清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6%vs.8.1%,P=0.029);两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在TAPP巨大斜疝疝囊游离中采用T型疝囊切开,能显著缩短游离及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中补片应用经验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于补片的处理方法各有不同,我们对42例采用补片均行个性化修整后缝合固定,报告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42例,男41例,女1例,年龄36~72 岁,平均56.2岁。其中腹股沟斜疝37例,直疝3例,复发疝 2例。伴慢性咳嗽13例,前列腺增生21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滑疝的特点和评价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滑疝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收治并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16例滑疝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滑疝患中,斜疝15例(其中2例为复发疝),直疝1例,均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法,疝环大小为2.5-5.0cm。其中5例为5.0cm。疝内容物右侧多为盲肠,膀胱,左侧多为乙状结肠,膀胱,16例中,除2例术后有轻度皮下积血,1例偏头痛外,其余13例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均在术后4-5d出院。随访5-40个月。无1例术后复发。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于滑疝的治疗有一定的优势;滑疝手术中应熟悉解决层次,避免不必要的损伤,以减少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7.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4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近几年来极力推崇的腹股沟疝修补新技术。我院自 2 0 0 2年 9月至 2 0 0 4年 8月利用该技术治疗可完全坠入阴囊底部的腹股沟疝 46例 ,近期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46例男性患者 ,年龄 2 7~ 89岁 ,60岁以上患者 3 4例。病程 2~ 5 2年。斜疝 43例 ,其中单侧 40例 (嵌顿性 6例 ,复发性 2例 ) ,双侧 3例 ;直疝 3例 ,均为单侧。本组病例疝囊大 ,属完全阴囊疝 ,按照中华医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 2 0 0 3年腹股沟疝分型标准 ,Ⅱ型 5例 ,Ⅲ型 3 9例 ,Ⅳ型 2例。46例行本术式 48例次。合并心脑血…  相似文献   

18.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9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96例,其中可复性腹股沟斜疝85例,难复性疝7例,嵌顿性疝4例.结果:本组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3~7 d出院.随访1~48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病人痛苦少、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嵌顿绞窄性腹股沟疝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1998年 5月至 2 0 0 1年 4月 ,我科对 32例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plug meshtension freeherniarepair,PMTFHR)术 ,其中绞窄性疝 7例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32例均为男性 ,平均年龄 (6 5± 7)岁。全部为单侧斜疝 ,疝内容物为小肠 2 4例 ,大网膜 8例。合并糖尿病 3例。其中绞窄性疝 7例 ,疝内容物均为小肠 ,1例已发生小肠穿孔。2 .方法 :如果被嵌顿的小肠未发生绞窄 ,将其还纳腹腔 ,分离疝囊至颈部 ,缝闭疝囊 ,然后将疝囊推入腹腔 ;如果被嵌顿的小肠已缺血坏死即发生绞窄 ,用纱布围住被嵌顿的小肠 ,…  相似文献   

20.
夏咏本 《临床外科杂志》2002,10(Z1):137-138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病 ,成人疝不能自愈 ,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我科自 2 0 0 1年起对 6 6例患者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 :本组 6 6例 ,男 5 7例 ,女 9例 ,年龄 2 4~ 6 9岁 ,平均 47岁。直疝 11例 ,斜疝 49例 ,骑跨疝 1例 ,斜疝合并股疝1例 ,复发性疝 4例。前列腺肥大伴尿潴留 3例 ,慢支长期咳喘 4例 ,慢性便秘 1例 ,肝硬化腹水 1例。2 .方法 :采用硬膜外麻或局麻 ,常规解剖腹股沟管 ,游离精索 (女性切断结扎圆韧带 ) ,游离疝囊至高位 ,切开探查后缝合推入腹腔 ,不必高位结扎 ,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