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2007年6月至2013年6月显微手术治疗DNT患者17例,手术方式采用在皮层脑电图指引下行肿瘤加致痫灶扩大切除术。术后至少随访1年,根据Engel预后分级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肿瘤均得到全切,病理学均证实为DNT,其中10例合并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FCD),术后未出现永久性功能障碍。患者术后随访1~4.5年,无肿瘤复发,17例中无癫痫发作(EngelⅠ级)的13例(76.5%),仍有少量癫痫发作(EngelⅡ级)4例(23.5%)。结论 DNT是一种少见的以癫痫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良性肿瘤,常伴有FCD,多发展为药物难治性癫痫,在皮层脑电图监测下行肿瘤加致痫灶扩大切除可以获得良好的癫痫控制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所致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d月北京丰台医院癫痫中心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医疗联盟收治的43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为FCD。分析患者的临床发作类型、视频脑电、MRI表现、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PET)-CT表现、病灶部位、手术切除范围以及术后病理分型。根据Engel分级评估患者的预后。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FCD所致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43例患者术后随访3.8~5.5年,平均(4.3±1.2)年。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部分性发作、PET—CT阳性、病灶位于颞叶以及完全切除病灶的患者预后更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切除范围与FCD所致难治性癫痫的手术预后密切相关(OR=6.857,95%CI:1.583—29.707,P=0.010)。结论手术切除范围与FCD所致难治性癫痫患者的手术预后相关。术前临床发作类型、PET-CT表现、病灶部位可能能够作为评估患者手术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影响颅咽管瘤术后治疗效果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40例,次全切14例,大部分切除6例;症状改善(有效)44例,恶化10例,死亡6例。术后病理学结果显示釉质上皮型49例,鳞状乳头型11例。釉质上皮型肿瘤直径为2-4cm所占比例(32.7%,16/49)明显低于鳞状乳头型(81.8%,9/11,P〈0.05),而直径〉4cm所占比例(61.2%,30/49)明显高于鳞状乳头型(9.1%,1/11,P〈0.05),釉质上皮型肿瘤呈实性所占比例(6.8%,4/49)明显低于鳞状乳头型(36.4%,4/11,P〈0.05)。手术有效的患者中肿瘤大部分切除所占比例(2.3%,1/44)明显低于手术无效(恶化+死亡)的患者(31.3%,5/16,P〈0.05)。结论不同病理学类型的颅咽管瘤患者在肿瘤大小及肿瘤成分上存在较大差异,肿瘤切除程度是影响颅咽管瘤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前纵裂胼胝体入路切除第三脑室前、中、后部肿瘤的可行性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153例第三脑室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病人均经前纵裂胼胝体人路行显微手术,术中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前MRI示肿瘤位于第三脑室前部68例(44.4%),第三脑室中部36例(23.5%),第三脑室后部49例(32.0%)。结果术后MRI证实手术全切123例(80.4%).大部切除26例(17.0%),部分切除4例(2.6%)。术后并发症:神经功能障碍45例(29.4%),脑室内出血13例(8.5%),癫痫15例(9.8%),脑积水14例(9.2%)。随访153例,时间3个月一5年。死亡15例,肿瘤复发或进展55例,其中2l例再次手术。结论经前纵裂胼胝体入路对第三脑室前、中、后部肿瘤暴露良好,可直视下切除肿瘤,手术全切率高。联合术中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68例颅内大型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总结颅内大型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的要点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经验,以进一步提高颅内大型脑膜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从2001年1月至2006年8月在我科显微手术治疗的68例颅内大型(最大径〉4.5cm)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大型脑膜瘤屁微手术要点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进行分析。结果本组颅内大型脑膜瘤68例,按脑膜瘤切除的Simpson分级,Ⅰ级36例,Ⅱ级23例,Ⅲ级8例,Ⅳ级1例;全切率(包括按Simpson分级的Ⅰ、Ⅱ级)为86.8%(59/68)。颅底大型脑膜瘤中,嗅沟脑膜瘤、蝶骨嵴脑膜瘤、鞍区脑膜瘤的手术全切率分别达到了77.8%(7/9)、75.0%(9/12)、60.0%(3/5)。本组无死亡病例(术后6周内统计)。结论 显微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颅内大型脑膜瘤的首选方法。良好的显微手术技术和对颅内各部位特别是颅底解剖的熟悉是提高手术全切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前提。积极预防、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术后并发症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小脑幕脑膜瘤的临床显微手术方法,为进一步改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5-01—2011-01收治的33例临床诊断并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为小脑幕脑膜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显微手术切除法,对手术方法、手术人路的选择以及手术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3例患者中28例(84.85%)全切,5例(15.15%)次全切;临床治愈或缓解27例(81.82%),术后死亡1例,死于脑干功能衰竭;全切肿瘤的患者中无复发,次全切肿瘤患者复发2例。且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较手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入路的选择应该根据肿瘤的大小,基底部在小脑幕上的位置,侵犯静脉窦的程度及血供,是否避免了损伤脑组织和脑神经;如果全切除肿瘤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则选择切除部分肿瘤,残留肿瘤用伽玛刀来治疗;为了降低患者术后的复发率,争取选择全切除肿瘤。对小脑幕脑膜瘤患者采用显微手术切除,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边缘系统病变致顽固性癫痫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自20081月份至2011年11月手术治疗的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的边缘系统病变患者40例,经完善的术前评估、术中监测后,均行标准前颞叶切除+病灶切除。结果术中病变全切30例,部分切除10例。35例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22个月),EngelⅠ级25例,1/级10例;5例失访。结论边缘系统病变可引起顽固性癫痫,手术切除病灶+癫痫灶安全,对癫痫控制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导致的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手术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5年11月手术治疗的97例病理确诊为FCD导致的药物难治性癫痫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全切致痫灶71例,未全切26例。术后出现颅内感染5例、脑积水2例。1例术后第三年死亡。术后平均随访(59.18±28.62)个月。术后病理:FCDⅠ、Ⅱ、Ⅲ型分别为38、23、36例。术后EngelⅠ级60例,Ⅱ级11例,Ⅲ级16例,Ⅳ级10例。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RI有阳性发现、致痫灶全切的病人预后好。K-M生存分析显示5年预后良好的概率为59%左右。结论对于FCD致药物难治性癫痫,MRI有阳性发现、手术年龄18岁及全切致痫灶的病人手术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影响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所致药物难治性癫痫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8年7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为FCD的50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发作频率、病灶位置、视频脑电结果、头颅MRI表现、术前服药种类、手术切除范围、术后早期癫痫发作情况,采用Engel分级评估患者手术疗效,并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FCD所致难治性癫痫的手术疗效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有50例患者接受手术,其中致痫灶位于颞叶31例,额叶14例,顶叶2例,枕叶2例,颞枕叶1例,手术完整切除致痫灶44例,未完整切除6例,术后病理分型为FCDⅠ、Ⅱ、Ⅲ型分别有19例、17例、14例,术后随访时间为12~46个月,平均(20.7±7.9)个月,术后EngelⅠ级34例、EngelⅡ级3例、EngelⅢ级5例、EngelⅣ级8例,预后良好组34例,预后不良组16例。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程≥10年、术后出现早期癫痫发作、致痫灶未完全切除者手术疗效较差(均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致痫灶是否完全切除和术后是否出现早期癫痫发作是FCD所致难治性癫痫手术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致痫灶是否完整切除和术后是否出现早期癫痫发作与FCD致难治性癫痫的手术疗效密切相关。患者的病程也是FCD致难治性癫痫手术疗效的重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额侧脑室联合翼点入路显微切除鞍上突入第三脑室的内外型颅咽管瘤的手术适应证、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18例第三脑室内外型颅咽管瘤首先采用经额皮质造瘘,侧脑室室间孔入路切除侧脑室、第三脑室内肿瘤,然后应用翼点入路切除鞍上及鞍旁残余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15例,次全切除3例。患者术后视力改善率75.0%(24/32),视野改善率76.5%(26/34);术后1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尿崩,3例出现癫痫症状。结论对脑室内外型颅咽管瘤,经额皮质造瘘侧脑室室间孔入路联合翼点入路,充分暴露第三脑室底部、下丘脑、鞍区各脑池及其穿通血管等结构,可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卒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55例垂体卒中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分析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55例垂体卒中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本组55例垂体腺瘤中,48例全切除,7例次全切,肿瘤全切率为87.3%。51例视力障碍、视野缺损的患者中46例术后恢复正常(90.2%),5例恢复欠佳;32例伴有内分泌症状的患者中29例明显缓解(90.6%),3例无明显变化。术后一过性尿崩症7例,脑脊液漏5例。无死亡病例5例。结论根据突发头痛及视路症状等相关症状、体征下并结合影像学检查一般可确诊垂体卒中;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和/或内窥镜手术可做为治疗垂体卒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癫痫患者切除病灶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癫痫患者切除的致痫灶标本的病理形态学特点。方法将切除的新鲜脑内致痫灶组织标本进行常规处理,HE染色、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其病理学改变。结果133例患者中,原发性癫痫58例(43.6%),包括皮质微发育不良15例,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FCD)ⅠA14例,FCDⅠB8例,FCDⅡA11例,FCDⅡB6例,皮层发育不良2例,皮层发育畸形2例;继发性癫痫75例(56.4%),包括肿瘤60例,其中胶质瘤41例,其他原发和转移恶性肿瘤9例,良性肿瘤10例;非肿瘤者15例。结论癫痫是多种病因、多种病变引起的一组疾病,其病理形态学最常见的是脑肿瘤,其次是脑原发性结构异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显微手术方法,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及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率。方法回顾我科2003-08~2009—08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41例大型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总结探讨。2005—04—29后,对27例行术中面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41例病例中镜下肿瘤全切除37例(92%),次全切除4例(9.8%)。面神经解剖保留36例(87.8%),5例(13.2%)未能解剖保留面神经。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诊3个月~6年,术后病人均能恢复正常生活,遗留永久性面瘫5例。结论经枕下乙状窦后人路采用显微技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能明显提高手术全切率及面神经保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神经节细胞胶质瘤(GG)相关癫痫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前瞻性收集GG相关癫痫共21例。根据癫痫病史、神经心理评估、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头颅MRI及PET-CT等多模态Ⅰ期评估,15例在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下行裁剪式切除,6例行长程视频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颅内深部电极植入术Ⅱ期评估后再行裁剪式切除术。结果 21例中,肿瘤等同于癫痫灶14例,肿瘤及边缘组织共为致痫灶5例,肿瘤周边组织为致痫灶2例。21例术后病理均为GG,合并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Ⅲb型7例(6例位于肿瘤边缘,1例位于肿瘤后缘2.6 cm处)。术后随访6~42个月,中位数为24个月,Engel分级Ⅰ级20例,Ⅱ级1例。结论 GG相关癫痫,肿瘤并不等同致痫灶。正确认识肿瘤与致痫灶的关系,致痫灶并肿瘤切除术是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皮层电极监测下切除致痫性脑胶质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致痫性脑胶质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术中使用皮层电极和深部电极对相应部位皮层脑电进行监测,确定痫性放电的部位及范围,行肿瘤切除+致痫灶切除、皮层热灼或软膜下横切。肿瘤切除后再行脑电监测,若仍有癫痫波,再行切除。结果本组51例中,38例肿瘤全切,8例次全切,5例部分切除。术后一过性偏瘫或失语8例。随访6~57个月,按谭氏分级:Ⅰ级32例,Ⅱ级7例,Ⅲ级5例,Ⅳ级4例,V级3例;胶质瘤复发8例,且均伴有癫痫发作。结论皮层电极监测下切除致痫性胶质瘤是治疗伴有癫痫症状的脑胶质瘤的有效方法,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海马硬化(hippocampal sclerosis,HS)合并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双重病理所致难治性颞叶癫痫手术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病理学证实为双重病理(HS合并FCD)致难治性颞叶癫痫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5年,将随访结果进行Engel分级,EngelⅠ-Ⅱ级者为治疗有效组,Ⅲ-Ⅳ级者为治疗无效组。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Engel分级:治疗有效组29例(64. 4%),其中Ⅰ级者27例、Ⅱ级者2例;治疗无效组16例(35. 6%),其中Ⅲ级者9例、Ⅳ级者7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病理分型为FCDⅢa型(P=0. 032,OR=6. 098,95%CI=1. 167~31. 863)和致痫灶是否完全切除(P=0. 002,OR=13. 487,95%CI=2. 574~70. 679)对手术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而发病年龄、术前发作频率、病程、手术年龄、有无高热惊厥史、头颅MRI是否异常对手术预后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病理分型为FCDⅢa型、完全切除致痫灶是双重病理(HS合并FCD)所致颞叶癫痫手术预后良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102例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102例大型听神经瘤手术切除的体会,以提高此类肿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一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肿瘤,其中64例采用超声吸引和显微手术治疗。结果:94例(92.2%)肿瘤获全切除。面神经解剖保留87例(85.3%),根据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I-Ⅱ级47例(54.1%),Ⅲ-Ⅳ级35例(40.2%),Ⅴ-Ⅵ级5例(5.7%)。结论:采用显微手术技术,绝大多数听神经瘤均可在保留面神经解剖完整的前提下获得手术全切除。  相似文献   

18.
天幕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天幕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手术入路及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期间收治的39例天幕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肿瘤基底附着部位和主体生长方向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其中31例普通型天幕脑膜瘤经单侧枕下入路12例,经颞枕或枕部入路7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5例,经枕下正中入路4例,经幕上下联合入路3例;8例天幕游离缘脑膜瘤中,经枕一天幕入路5例,经改良翼点入路2例,经幕下小脑上入路1例。结果肿瘤达SimpsonI级全切除19例(48.7%),II级全切除17例(43.6%),次全切除2例(5.1%),大部分切除1例(2.6%),无手术死亡。对37例患者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4个月至5年,28例(75.7%)恢复正常生活,7例(18.9%)生活完全自理,2例(5.4%)生活需他人帮助。结论天幕脑膜瘤应积极手术治疗。适宜的手术入路及精细的显微外科技巧,可显著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复发,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大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切除及面听神经保留技巧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介绍大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切除及面听神经保留技巧。方法 对51例大型听神经瘤采用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结果 所有51例病人均行肿瘤全切,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96%。根据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20例(39%)术后3个月内面神经功能为Ⅰ-Ⅱ级,27例(53%)为Ⅲ-Ⅳ级,4例(8%)为Ⅴ-Ⅵ级。根据Gardener-Robertson听力分级标准,3例(6%)听力保留。无手术死亡、脑干和后组颅神经损害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采用显微手术技术,绝大多数大型听神经瘤均可以在保留面神经解剖完整的前提下手术全切。  相似文献   

20.
大型桥小脑角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及神经功能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大型(直径〉4cm)桥小脑角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方法以及神经功能保护效果。方法对47例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大型桥小脑角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中,行SimpsonⅠ、Ⅱ级切除40例(85.1%),部分切除7例,无手术死亡病例。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89.4%(42/47),面神经功能(House—BmekmannⅠ、Ⅱ级)保留率为76.6%(36/47),听神经解剖保留率为83.0%(39/47),听力保留率66.0%(31/47).结论采用枕下乙状窦后人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桥小脑角脑膜瘤安全、有效,在保留神经功能完整性的前提下应尽量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