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郑玺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8,(6):429-430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6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MRI发现责任血管59例(90.77%)。术中发现动脉压迫40例、动静脉联合压迫14例、两支动脉联合压迫3例、静脉压迫5例、蛛网膜增厚3例;38例单纯接触压迫,10例粘连,13例接触合并神经移位,4例粘连合并神经移位。65例中,58例完全减压,7例未完全减压;术后3个月,45例治愈,10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2例复发;总有效率为92.31%。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确切;术前MRI检查对手术方案的制定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综合评价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近远期疗效及手术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5例患者临床资料。手术采用乙状窦后入路,术中分离血管神经后用Teflon补片分隔。结果术中发现24例有血管压迫,18例为小脑上动脉压迫,1例为基底动脉,3例为小脑前下动脉,1例为岩静脉压迫,1例为小脑上动脉和岩静脉压迫,另1例未发现血管压迫。结论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临床适应证广泛,对神经损伤小,临床疗效满意,但手术风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出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报告了1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其中11例发现三叉神经入脑干区动脉压迫神经根,将压迫血管与神经根分离,在其间植入纤维蛋白海绵或聚四氟乙烯片维持分离状态,术后除1例疼痛减轻外,其余疼痛完全缓解,另1例术中未发现责任血管,但在神经根远侧段发现有粘连,将粘连松解,使神经根游离。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减轻或缓解,所有病例无并发症。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去除病因的手术方式,对已行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的患者再次行微血管减压术亦可获得满意疗效,作者还认为,神经内镜辅助微血管减压术顺应了当今微侵袭外科的趋势,将有望被更多地用来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相似文献
4.
三叉神经痛是功能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闪电式反复发作性的剧烈疼痛;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数认为持续的或搏动的微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致感觉神经轴突脱髓鞘是其主要发病原因,当前临床治疗手段中,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治疗效果尤为显著.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0月共为69例三叉神经痛行微血管减压手术,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PTN)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MVD治疗的90例PTN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发现,65例为单纯动脉压迫(动脉组),17例动静脉共同压迫(混合组),8例单纯静脉压迫(静脉组)。术后1 d、6个月、1年、2年,治愈率分别为82.2%、87.8%、90.0%、87.8%;其中动脉组治愈率分别87.7%、92.3%、93.9%、93.9%、85.3%;混合组分别为70.6%、76.5%、82.4%、76.5%;静脉组分别为62.5%、75%、75%、62.5%。三组治愈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VD治疗PTN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及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认识的逐渐深入,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已成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法[1]。现收集2000年1月至2006年8月收治的5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MVD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30例,女24例,年龄35~78岁,平均63.6岁;病程1年~20年,平均5.7年;症状位于左侧34例,右侧20例。其中第Ⅱ、Ⅲ支疼痛32例,第Ⅱ支疼痛11例,第Ⅲ支疼痛6例,第Ⅰ、Ⅱ支疼痛3例,第Ⅰ、Ⅱ、Ⅲ支疼痛2例。所有患者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01—2015-01收治的9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随访分为2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0%vs 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3,P0.01)。观察组术后2例出现面部轻微麻木感,未特殊处理自行缓解;3例出现恶心呕吐症状,2例并发脑脊液漏而出现切口的延迟愈合。对照组出现眩晕2例,恶心呕吐3例,药疹2例,共济失调2例,但症状均不严重,经减量或停药消除。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36个月随访发现,观察组复发2例(4.0%),对照组复发10例(20.0%),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P0.05)。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的基础治疗,患者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18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中的效果,为指导诊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8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一般资料、责任血管和外科手术效果等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8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O型血患者79例(占43.65%),较国人正常O型血分布(33.80%)有增高趋势;发病率右侧:左侧=1.8:1;2条以上责任血管者45例(24.86%);责任血管包括小脑上动脉96例,小脑后下动脉7例,小脑前下动脉以及动静脉混合接触或压迫者各25例.内听动脉13例,基底动脉15例,椎动脉9例,单纯静脉15例(主要为岩静脉和桥静脉),无名血管9例(主要为以上动静脉血管的分支).181例患者术后1月内171例症状完全消失(94.48%);症状改善,但需结合药物控制者9例(4.97%);植物生存1例(0.55%).结论 本组资料提示O型血可能更易患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理想治疗手段,防止遗漏多发性责任血管是减少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对32例应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症状立即消失26例,缓解6例,有效率100%。术后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创伤小,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微血管减压术(MVD)出现困难减压的处理方法以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MVD治疗的408例PTN的临床资料。术中出现困难减压56例,常规减压352例。对于困难减压病人,综合采取包括安置腰大池引流、神经内镜辅助、扩大松解桥小脑角区蛛网膜粘连、经小脑水平裂-小脑桥脑裂入路解剖显露,以及“架桥”等方法妥善处理。结果 术后随访0.5~5年。常规减压组术后即刻缓解37例,延迟缓解14例,无效5例;困难减压组术后即刻缓解267例,延迟缓解62例,无效23例。常规减压组术后即刻缓解率(75.85%,267/352)与困难减压组(66.07%,37/56)无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减压组术后有效率(93.54%,329/352)与困难减压组(91.07%,51/56)无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减压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7.7%,27/352)与困难减压组(10.7%,16/56)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及严重后遗症。结论 PTN病人MVD中出现的困难减压并不是影响MVD疗效的决定性因素,只要术中处理得当,困难减压病人术后也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术前应熟悉和掌握常见的困难减压的应对方法,并且秉持适可而止的理念,减少手术并发症,可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1.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diopathic trigeminal neuralgia,ITN)是头面部疼痛的常见原因.目前尚无药物能根治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能够长期缓解疼痛,保留面部感觉.我院自2005-07~2007-03采用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3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患者术后1周内疼痛明显缓解,1例疼痛轻度改善。术后分别电话或门诊随访3月至2年,32例疼痛完全消失;3例疼痛明显改善,但需结合小剂量药物控制;1例术后一个月左右复发。除1例怀疑有短暂性脑脊液鼻漏外无其它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理想治疗手段,手术病例严格选择(有典型症状,且术前MRI颅底薄层增强扫描提示痛侧三叉神经根部有血管紧密接触),术中判定责任血管、解除压迫、充分且适当减压三叉神经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周志国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8):67-68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对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并随访。结果 30例单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术中确认责任血管:小脑上动脉14例(46.7%),椎动脉5例(16.7%),小脑下后动脉5例(16.7%),小脑下前动脉4例(13.3%),多支血管2例(6.7%)。临床疗效评价:治愈20例(66.7%),缓解8例(26.7%),无效2例(6.7%),无复发。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2a。随访期间8例缓解患者口服少量卡马西平可完全止痛,无复发病例。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具有疗效肯定、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神经功能保留等优点,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 1999年 9月至 2 0 0 2年 10月采用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 (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 ,MVD)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35例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男 12例 ,女 2 3例。年龄 2 4~ 80岁 ,平均 5 9岁。临床表现 :病程 1~ 8年 ,平均 3.8年。疼痛位于左侧 15例 ,右侧 2 0例 ;第一支 1例 ,第二支 6例 ,第三支 5例 ,第一、二支 5例 ,第二、三支 12例 ,第一、二、三支 6例。术前全部病例均经过内科卡马西平、苯妥因钠治疗无效 ,5例经射频治疗 ,6例行封闭治疗 ,8例误诊牙痛有拔牙史。本组 2 8例CT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02—2015-12我院收治的155例PTN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76)与对照组(n=79)。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肉毒素封闭治疗,观察组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比2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37%)高于对照组(86.08%),且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26%)与对照组(3.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TN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及『腼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神经内镜辅助MVD治疗2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随访结果。结果23例在显微镜下发现责任血管23根,运用内镜观察,发现2根遗漏责任血管;1例在内镜及显微镜下均未发现责任血管,为蛛网膜囊牵拉神经所致。2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术后疼痛完全消失22例;疼痛明显缓解1例;疼痛较术前缓解1例,术后并发面部麻木、感觉减退,6个月后完全消失。随访1~1.5年,无死亡及复发病例。结论运用神经内镜辅助下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以消除桥小脑角Ⅸ显微手术的解剖死角,避免遗漏责任血管,协助调整Teflon垫片位置,能提高手术有效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微血管减压术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0例患三叉神经痛的病人行微血管减压术。术中发现26例有明确压迫血管。将压迫神经的血管用小绦纶片隔开,使之距神经5mm以上,未发现明确压迫血管的4例将附着在神经表面的静脉电灼切断之,同时将三叉神经感觉根的2/3切断。结果:26例疼痛完全消失.4例疼痛明显减轻。结论:微血管碱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和原发性面肌痉挛(pHFS)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MVD治疗的44例PTN(28例)和pHFS(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无效3例,其中PTN有1例,pHFS有2例;总有效率为93%,其中PTN有效率为96.4%,pHFS有效率为87.5%。发生并发症共7例,其中术中乙状窦撕裂2例、术中颅内出血1例、术后脑脊液鼻漏1例、术后颅内感染1例、术后耳鸣、听力下降2例。结论 MVD治疗PTN、pHFS具有并发症少、疗效较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武警江苏总队南京医院口腔科自2002年8月至2009年4月共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TN患者7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均临床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术后颅内血肿1例(1.35%),术侧小脑水肿致非交通性脑积水1例(1.35%),颅内感染2例(2.7%),均经积极对症治疗后缓解.全部患者随访3个月~6年,无复发病例,遗留术侧轻微面瘫2例(2.7%),听力轻度下降1例(14%).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解除了TN的常见病因,保留三叉神经的功能,是治疗TN的首选方法.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on patients with trigeminal neuralgia (TN) and its complication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74 patients with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02 to April 2009,was performed; the clinical data and thc treatment efficacy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100% without death. Intracranial hematoma appeared in 1 patient (1.35%); edema of the cerebellum in the operated side caused 1 patient (1.35%) having non-communicating hydrocephalus and 2 (2.7%) having intracranial infection, and all were relieved symptoms after treatment.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3 months to 6 years; no recurrence was noted; facial paralysis in 2 (2.7%) and slight hearing-loss in 1were found. Conclusion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lifting the common cause of TN and fully retaining the function of trigeminal nerve, is the preferred method for treatment of TN. 相似文献
20.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附75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评价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8年至2003年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7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对其疗效、并发症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73例有效(总有效率97.3%),其中疗效优者70例(93.3%),疗效良者3例(4%),无效者2例(2.7%);并发症有脑脊液漏1例、轻度面瘫2例、面部麻木6例、术后口唇嘴角处疱疹11例。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是一种病因性治疗,具有治愈率高保持三叉神经功能的特点,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外科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