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动态失重法和动电位极化技术研究了含H_2S/CO_2的盐水溶液中原油对3种不同类型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水溶型缓蚀剂而言,当其在低浓度投加时,原油的存在可使缓蚀剂的缓蚀率显著降低,而在高浓度时,未产生影响。原油对各浓度的油溶水分散型缓蚀剂的缓蚀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弱作用;原油使各浓度的油溶型缓蚀剂的缓蚀率均有明显的降低。通过缓蚀剂浓度测定发现,含有缓蚀剂的水溶液与原油混合之后,水溶型缓蚀剂大部分存于水相;油溶水分散型缓蚀剂大部分进入油相,少量留于水相;油溶型缓蚀剂几乎全部存于油相。  相似文献   

2.
全面分析了文23气田产出气和水的组分,摸清了主要腐蚀因素及规律,针对性地研究了油溶型和水溶型缓蚀剂的性能,选择效果好的缓蚀剂进行了现场试验,监测结果表明,缓蚀剂能效地减缓气田腐蚀,缓蚀率最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塔河油田生产系统产出液的腐蚀特性.根据现场用缓蚀剂油溶性好而缓蚀效果较差的状况,以油酸、二乙烯三胺和二甲苯为原料,通过合成、复配与评价试验,室内合成了五种水溶而油微缓蚀剂,确定了适用于该油田油井产出液的水溶而油微溶油井缓蚀剂系列TP/K-3,并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应用静态挂片,电化学极化曲线评价其缓蚀性能及缓蚀机理.实验结果表明,TP/K-3系列缓蚀剂除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外,还对20#钢具有抗CO2和H2S等酸性介质的优点.当缓蚀剂的加入量在100mg/L时,其缓蚀效果可达90%左右,平均静态腐蚀速率小于0.076mm/a.  相似文献   

4.
通过进行J55钢在含CO_2油井模拟工况环境中的腐蚀速率测试,辅以极化曲线、交流阻抗等原位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一种咪唑啉类缓蚀剂的缓蚀效果及缓蚀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该缓蚀剂具有优良的缓蚀作用,当缓蚀剂添加浓度为100 mg/L时,J55钢的平均腐蚀速率仅为0.0225 mm/a。该缓蚀剂是阳极型缓蚀剂,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缓蚀剂浓度的增加,表层膜覆盖率增加,腐蚀抑制性增强。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缓蚀剂分子在基体表面形成良好的吸附膜,在浸泡的48 h内,缓蚀率一直维持在97.80%左右,说明此缓蚀剂有较好的持续缓蚀效果。  相似文献   

5.
设计合成了一种成膜型的氮杂环的季胺盐缓蚀剂 9912 1。测试了其在 90℃下二氧化碳饱和的 3%NaCl水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 ,探讨了缓蚀剂用量与缓蚀率的关系 ,及其与复配物的协同效应 ,从中得出了较佳的缓蚀配方。实验结果表明 ,此种缓蚀剂对碳钢有良好的缓蚀效果 ,可作为中高温条件下CO2 环境中的缓蚀剂。  相似文献   

6.
以油松籽油、二乙烯三胺、氯化苄为原料,合成了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Y-1,用失重法、极化曲线法评价了Y-1及其与硫脲复配后的新型缓蚀剂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缓蚀剂Y-1在盐酸体系中对A20钢有很好的缓蚀效果,由Y-1和硫脲复配的新型缓蚀剂在柠檬酸体系中对A20钢的缓蚀效率在99.65%以上,并且二者都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缓...  相似文献   

7.
利用高压反应釜模拟CO2驱油环境对不同温度下J55油管钢的腐蚀行为及两种咪唑啉类缓蚀剂的缓蚀性能进行了研究,计算了腐蚀速率及缓蚀率,分析了腐蚀产物膜的表面特征,分析了试验产出水的离子含量变化。结果表明,J55油管钢的腐蚀速率随温度升高而不断增大,咪唑啉类缓蚀剂对CO2腐蚀缓蚀率高,且改性咪唑啉的缓蚀效果明显更佳,缓蚀剂作用下ΣFe含量比空白试验条件下小得多,而HCO3-离子浓度比其在相同条件空白试验的稍低,缓蚀剂对CO2溶解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缓蚀剂9912—1在CO2—H2O介质中缓蚀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设计合成了一种成膜型的氮杂环的季胺盐缓蚀剂9912-1。测试了其在90度下二氧化碳饱和的3%NaCl水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探讨了缓蚀剂用量与缓蚀率的关系,及其与复配物的协同效应,从中得出了较佳的缓蚀配方。实验结果表明,此种缓蚀剂对碳钢有良好的缓蚀效果,可作为中高温条件下CO2环境中的缓蚀剂。  相似文献   

9.
90℃下CO2-H2O介质中气/液双效缓蚀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种成膜型的氮杂环的季胺盐缓蚀剂9912-l,用挂片失重法测试了其在90℃下,CO2饱和的3%NaCl水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探讨了缓蚀剂用量对缓蚀率的影响,以及在气-液两相中该缓蚀剂与复配物的协同效应,得出效果良好的气/液双效缓蚀剂,在气、液相中的缓蚀率分别达到93.89%利95.68%。  相似文献   

10.
米糠提取液作为盐酸酸洗缓蚀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盐酸酸化浸取法从米糠中提取植酸,并将其作为盐酸酸洗缓蚀剂的主要成分;采用失重挂片、线性极化和电化学阻抗等方法评价该缓蚀剂的缓蚀效率,并初步探讨其缓蚀机理。结果表明:该缓蚀剂对碳钢在1 mol/L HCl 溶液中有良好的缓蚀效果,且缓蚀效率受温度影响较小,属于阴极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11.
利用2,3-吡啶二甲酸为主体和十二烷基胺进行酰化反应,合成了具有多个活性吸附中心的2,3-N-十二烷基-二甲酰胺吡啶衍生物,再进行季胺化反应增加其水溶性,开发出一种二酰胺基吡啶季铵盐缓蚀剂。利用动态高温高压浸泡试验和电化学试验在含二氧化碳模拟油田水中评价了该缓蚀剂对L245NCS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该缓蚀剂是混合型缓蚀剂,在加量为50mg/L时,缓蚀率达到95%以上,同时对点蚀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松香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合成了松香基咪唑啉,并采用氯乙酸钠对合成产物进行季铵化改性,得到水溶性松香基咪唑啉季铵盐.通过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测试了该季铵盐在60℃的CO2饱和3%NaCl溶液中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水溶性松香基咪唑啉季铵盐对Q235钢有很好的缓蚀作用,150 mg/L用量时缓蚀率超过90%.该缓蚀剂是一种以阳极抑制为主的缓蚀剂,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式,在钢表面发生自发吸附,存在较强的吸附作用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减轻甲醇汽油的腐蚀性。方法以汽车油路系统常用的紫铜、黄铜、钢、铁、铝等金属材质为研究对象,采用金属试片的腐蚀度和颜色变化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判断甲醇汽油的腐蚀性,通过考察不同金属试片在不同含量甲醇汽油、含水甲醇汽油以及添加缓蚀剂甲醇汽油中的腐蚀情况,分析甲醇汽油腐蚀的主要原因,并根据缓蚀机理筛选缓蚀剂。结果低比例甲醇汽油对不同金属材质都有明显的腐蚀作用,与93#汽油相比,加入5%(体积分数)的甲醇就能使紫铜、黄铜、钢、铝的腐蚀度增加一倍以上。少量水分可加剧甲醇汽油的腐蚀,但当水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腐蚀度减小。缓蚀剂B对铜系金属材质的腐蚀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缓蚀剂C对铁片腐蚀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复配缓蚀剂H对所选金属材质都有良好的缓蚀效果,可使紫铜、黄铜、铁和铝的缓蚀率分别减小82.1%、81.5%、85.3%和89.5%。结论复配的缓蚀剂能够有效地减缓甲醇汽油对金属的腐蚀。  相似文献   

14.
Synthesis and modification of imidazoline were carried out based on review of the corrosion inhibitor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for oilfields. A series of imidazoline compounds were synthesised through the solvent dewatering and vacuum dewatering methods. After reaction of imidazoline with ethane oxide, the produced compound was used to react with halogen hydrocarbon and polyphosphoric acid respectively. Finally an agent with performance of corrosion‐inhibition, sterilisation and anti‐scaling was obtained. The structures of the compounds were characterised by the Fourier transformation infrared spectrum.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rrosion inhibition effectiveness of the compounds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investigated so as to determine the structure of a novel corrosion inhibitor. The selected corrosion inhibitor was evaluated by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midazoline derivative and some major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oil production in the oilfields of China.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is corrosion inhibitor has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of corrosion inhibition and sterilization, and is suitable for corrosion inhibition of the oil abstraction systems with high water‐content in the offshore oilfield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解决海底采油设备酸化腐蚀问题,合成一种绿色的哌嗪类曼尼希碱壳聚糖衍生物缓蚀剂CS-NMB,并研究其在15%(质量分数)盐酸溶液中对N80钢的缓蚀性能,计算研究其在金属表面的作用机理。方法 以曲酸和N–甲基哌嗪为原料,经过曼尼希反应,合成曼尼希碱(MB),再将该曼尼希碱接枝到壳聚糖分子上。采用红外光谱表征所合成产物,利用电化学法和静态失重法评价CS-N-MB在该强酸环境中对N80钢的缓蚀能力。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壳聚糖(CS)和CS-N-MB的反应活性,明确活性位点,并通过分子动力学计算缓蚀剂的吸附能以及体系中水分子的均方位移。结果 在15%盐酸环境中,CS-N-MB对N80钢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且当缓蚀剂添加量小于200mg/L时,随着浓度的增加,N80钢的腐蚀速率逐渐减小。当缓蚀剂添加量大于200 mg/L时,短时间内,随着浓度的增加,N80钢的腐蚀速率又略微增大,而72 h后N80钢的腐蚀速率略微减小并趋于稳定。电化学研究表明,CS-N-MB能够同时抑制腐蚀的阴极反应和阳极反应,是混合型缓蚀剂。分子模拟结果表明,CS-N-MB的主要活性位点集中在N、O以及环状结构处,且加入...  相似文献   

16.
王秀阁  蔡明建 《表面技术》2017,46(1):187-192
目的研究不同复配型芳香希夫碱缓蚀剂在油田采出水中对N80碳钢的缓蚀效果。方法采用静态失重和旋转挂片实验比较四种芳香希夫碱的缓蚀速率,采用电化学测试、扫描电镜和EDS手段对N80碳钢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在油田采出水中添加芳香希夫碱复配型缓蚀剂后,试样表面生成以铁、碳、氧元素为主的保护膜,当四种缓蚀剂的添加量达到90 mg/L时,N80碳钢的腐蚀速率下降趋势变化缓慢,a型缓蚀剂的缓蚀效果最好,其用量为90 mg/L时,N80碳钢的腐蚀速率降低到0.0087 mm/a,自腐蚀电位由-0.8112V提高到-0.7345 V,自腐蚀电流由77.79μA下降到5.410μA,缓蚀率可达到93.05%。结论四种希夫碱复配缓蚀剂均有较好的缓蚀性能,缓蚀剂的缓蚀效果顺序为abdc。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电化学试验、表面形貌观察、腐蚀产物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磷酸氢二钠(DSP)和D-葡糖酸钠(GS)两种物质复配后对镁合金在50%(体积分数,下同)乙二醇型冷却液中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DSP对AZ91D镁合金在50%乙二醇冷却液中是一种混合抑制型缓蚀剂,GS对AZ91D镁合金在50%乙二醇冷却液中没有缓蚀作用;DSP和GS之间存在缓蚀协同效应,复配后的缓蚀剂是一种以抑制阳极过程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GS的添加量存在极值,而DSP和GS的质量浓度比达到4∶1时,即复配缓蚀剂E,其缓蚀率趋于稳定;随着复配缓蚀剂E加入量的增大,缓蚀率增大,其加入量为2.5g/L时,缓蚀率高达90%以上;复配缓蚀剂E对AZ91D镁合金起到缓蚀作用主要表现为形成了MgHPO4沉淀物,通过GS络合在镁合金表面,从而抑制了镁合金在乙二醇冷却液中的腐蚀。  相似文献   

18.
采用旋转挂片法研究了缓蚀阻垢剂WJF-6在模拟海水循环冷水中对N80钢的缓蚀情况,并利用极化曲线、线性极化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该缓蚀剂的缓蚀机理,用静态阻垢法对该缓蚀剂的阻垢性能进行了研究,分别研究了海水浓缩倍数为1、2和3时,缓蚀阻垢剂WJF6在模拟海水循环冷水中腐蚀与结垢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0.3m/s线速度旋转7...  相似文献   

19.
高庆华 《表面技术》2018,47(1):149-153
目的通过对延长油田JX区块腐蚀结垢情况分析,针对性地研制并筛选缓蚀阻垢剂配方,获得阻垢、缓蚀效果最佳的HAP缓蚀阻垢剂。方法采用EDTA滴定法、称重法和腐蚀挂片分析技术,在温度为90℃时,对缓蚀阻垢剂的缓蚀效果和阻垢性能进行评价,通过反复对比分析,筛选配方,并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与未添加缓蚀阻垢剂时相比,油井产出液分离水的腐蚀速率由0.125~0.161 mm/a下降到0.023~0.034 mm/a,缓蚀率达到了80%以上;混合结垢量由130~290 mg/L下降到7~15 mg/L,阻垢率达到了91%以上。结论应用EDTA滴定法、称重法和腐蚀挂片分析技术优选了缓蚀阻垢剂配方,在高温环境下,缓蚀阻垢剂综合性能优良,现场试验中的缓蚀阻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闫旭涛 《表面技术》2017,46(7):178-182
目的为了解决油田采出水的腐蚀问题,制备一种复合缓蚀剂,并研究环境因素对缓蚀性能的影响规律,为油田采出水的科学防腐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方法采用含磷咪唑啉季铵盐和钨酸钠复配了一种绿色的油田采出水处理复合缓蚀剂,用动态失重法对复合缓蚀剂的缓蚀性能进行了评价,并系统地研究了介质的温度、pH值、矿化度及流速对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油田采出水的温度为55℃、pH值=7.0、流速为2.5 m/s和矿化度为36 g/L时,复合缓蚀剂的最佳投加质量浓度为60 mg/L。该条件下Q235钢的腐蚀速率为0.0269 mm/a,能够满足油田采出水回注的标准要求。腐蚀速率随着缓蚀剂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采出水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采出水的矿化度为32 g/L时,对腐蚀速率的影响最大。采出水的流速为1.2~3.0 m/s和采出水的pH值接近于中性时,其对腐蚀速率的影响较小。结论复合缓蚀剂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油田采出水处理缓蚀剂,缓蚀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