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刘蓓  丁燕  庄林武  田伟  萧伟  朱靖博 《中成药》2022,(1):322-325
目的 研究不同热处理条件对工业大麻中大麻二酚、四氢大麻酚、大麻酚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HPLC-DAD法测定不同温度、时间、空气下热处理后大麻二酚、四氢大麻酚、大麻酚含量的变化.结果 在100~260℃氮气环境下热处理30 min时,工业大麻中大麻二酚、四氢大麻酚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下降,在160~180℃时达到...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2019,(8)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大麻花和叶中大麻二酚、四氢大麻酚、次大麻二酚、四氢次大麻酚和大麻萜酚5种大麻素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Inertsil ODS-3 C_(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1%甲酸溶液-含0.1%甲酸的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大麻二酚、四氢大麻酚、次大麻二酚、四氢次大麻酚、大麻萜酚分别在6.0~300μg/mL(r=0.99992)、0.8~40μg/mL(r=0.99998)、0.8~40μg/mL(r=0.99996)、0.8~40μg/mL(r=0.99999)、0.8~40μg/mL(r=0.99999)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均符合要求。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好,适用于同时测定大麻花和叶中5种大麻素类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四种常用镇痛药物对产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要求镇痛的产妇 133例,随机分为五组,即安慰剂组、去痛片组、扶他林组、二氢埃托啡组、布洛芬组进行对照.结果用药组与安慰剂组镇痛效果相比,在服药 2h后差异有显著性 ;四个试验组产妇疼痛等级比较,扶他林组与布洛芬组,去痛片组与二氢埃托啡组,镇痛效果差异无显著性,扶他林组及布洛芬组与去痛片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前两者效果优于后者.结论产后镇痛以扶他林与布洛芬镇痛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大麻中主要生理活性成分四氢大麻酚的分离提取研究。采用一般溶媒提取柱层分离,不经制备衍生物和精馏等的路线,经过42批样品试验的考察,含量稳定在98%以上,总收率42%左右。另外,分到一单体经鉴定为大麻酚,在四氢大麻酚纯品中通常在2%以内。  相似文献   

5.
镇痛汤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镇痛汤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阐明其产生镇痛疗效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结合制备薄层层析,根据化合物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镇痛汤水煎液的氯仿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1个单体化合物,它们分别为紫堇碱(I)、四氢巴马汀(Ⅱ)、海罂粟碱(Ⅲ)、四氢黄连碱(Ⅳ)、四氢非洲防已碱(V)、氢化小檗碱(Ⅵ)、原阿片碱(Ⅶ)、α-另隐品碱(Ⅷ)、隐品碱(Ⅸ)、苯甲酰新乌头宁(X)、乌头碱(Ⅺ)。结论:11种成分均为生物碱类化合物,且为首次从本复方中分到。  相似文献   

6.
非精神活性药用大麻的应用及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精神活性药用大麻即四氢大麻酚(THC)质量分数0. 3%且大麻二酚(CBD)含量高(原则上应 2. 0%),主要用于药用的大麻植物。大麻的药用性历史悠久,笔者基于大麻的本草考证以及国际药用历史,阐述了大麻素类化合物特别是CBD在开发抗癫痫药品、精神疾病药品、镇痛抗炎药品及抗肿瘤药品上的应用,并对其在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基于目前高CBD含量药用大麻的新品种匮乏、基础研究薄弱等问题,建议应加强CBD等有效成分的基础研究,推动药用大麻五类新药及保健品等的开发,通过挖掘药用大麻遗传信息,建立其综合鉴定体系并加快高CBD含量新品种选育,保障药用大麻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促进药用大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癌痛动物模型研究镇痛膏缓解癌性疼痛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肺癌股骨癌痛模型,实验分镇痛膏组、硫酸四氢帕马丁组、生理盐水组和假手术组。从造模第10天给药,连用5d。镇痛膏组,10g/kg;生理盐水组和假手术组,0.5ml/只;硫酸四氢帕马丁组在造模第14天,单次6.498mg/kg肌注。在末次给药后测量各组小鼠的痛行为,包括机械性痛觉超敏和热刺激痛觉过敏;将小鼠股骨进行X线摄片,影像学评估骨破坏;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局灶皮肤组织TNFα、ET-1、IL-1β水平及脊髓后角SP-R、c-fos及GFAP阳性反应神经元的表达。结果:造模第14天,镇痛膏组、硫酸四氢帕马丁组、生理盐水组小鼠对2gVonFrey纤维刺激的缩足反应百分率分别为12.5%±14.88%、26.67%±16.33%、60%±28.28%,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镇痛膏组缩足反应百分率明显下降(P〈0.01);热刺激痛阈时间镇痛膏组、硫酸四氢帕马丁组、生理盐水组小鼠分别为(17.58±4.16)s、(16.50±2.76)s、(11.96±2.01)s,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镇痛膏组热刺激痛阈升高(P〈0.01)。同时股骨X线显示,镇痛膏组骨破坏程度较轻,放射学评分下降;镇痛膏组局灶皮肤组织TNFα、ET-1、IL-1β水平及脊髓后角SP-R、c-fos及GFAP阳性反应神经元表达均明显减少。结论:镇痛膏对癌痛小鼠治疗有效,能够减轻痛行为,延缓骨破坏,其镇痛机制可能与外周和中枢机制共同参与有关。  相似文献   

8.
针药结合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462例正常足月初产妇临产后分别采用了针刺、镇痛药。磁疗和耳穴贴压、TENS、二氢埃托啡针药复合等镇痛方法,并以产时宫内压力、外周血β-内啡肽含量的变化为指标和健康人模拟产痛和针药镇痛之作感诱发电位实验探讨其镇痛效应。结果提示:针药复合镇痛法有效率高达97.5%,母婴安全,无并发症。实验证明:针药结合能缓解子宫高张状态,协调子宫收缩,提高痛阈,提高对官缩疼痛的耐受性。结论:“耳穴贴压、TENS、埃托啡”外药复合分娩镇痛法安全、简便、有效,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9.
汉麻Cannabis sativa是典型的一年生且雌雄异株的开花植物,是大麻素的主要来源,具有多种精神活性和药理作用,由于对人类疾病的治疗潜力而被广泛关注.除了具有精神活性的主要成分四氢大麻酚(tetrahydrocannabinol,THC)外,还含有非精神活性的酚类化合物如大麻二酚(cannabidiol,CBD)...  相似文献   

10.
左旋四氢巴马汀(L-tetrahydyropalmatine,L-THP)又称颅通定(rotundine)是临床常用的一种非麻醉性镇痛药,具有镇痛、镇静、肌松和抗心律失常等多种药理功能。本工作在家兔身上试将L-THP与电针联合应用,观察L-THP对电针镇痛的影响,比较其同类物四氢檗碱(tetrahydroberberine,THB)和左旋千金藤立定(L-steph0Iidine,L-SPD)对电针镇痛的作用。旨在为临床寻找合理的针麻增效药提供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兔耳钾离子透入测痛模型上观察到左旋四氢巴马汀(L-tetrahydropalmarine,L-THP)可加强电针的镇痛作用。本工作采用兔大脑皮层牙髓诱发电位(tooth pulp voked potentials,TPEFs)为痛的指标,拟在感觉水平上进一步了解L-THP与电针镇痛的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交试验法优选火麻仁油中大麻酚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岗  郭江宁  毕开顺 《中药材》2005,28(5):417-418
目的:优选火麻仁油中大麻酚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以大麻酚和Δ9-四氢大麻酚的含量为指标,来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溶剂量对火麻仁油中大麻酚类化合物的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提取时间每次15 min,提取两次,每次加5 mL溶剂为最佳提取工艺.结论:该工艺合理、稳定可行,且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13.
催眠和针刺均可缓解实验性疼痛,但二者的镇痛机制尚不清楚,对8名男性志愿受试者,用冷加压试验引起实验性疼痛。在用双盲交叉法施也安慰剂和催眠镇痛和针刺镇痛的效应进行测定。结论:1、催眠和针刺均能显著减弱冷加压试验引起的疼痛,前者经后者的作用更强;2、催眼镇痛和针刺镇痛主要不是由阿片内啡肽系统传递的;3、无论催眠或针刺,给纳洛酮或安慰剂对血浆β-内啡素水平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四氢大麻酚对大鼠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四氢大麻酚组(25和50 mg/kg),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每天灌胃1次,连续给药4周。4周后进行心功能检测;取血清,检测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心脏经HE和Masson染色后,分析心肌组织形态学和计算心肌梗死面积、心室扩张程度;实时定量PCR检测Bcl-2、Bax和Caspase-3、Caspase-9 mRNA表达。结果:四氢大麻酚25和50 mg/kg能明显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液中CK、LDH和MDA水平,增加SOD、GSH-Px、CAT酶的活性,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和心室扩张程度,改善心脏组织形态学;下调Bax和Caspase-9、Caspase-3 mRNA表达,上调Bcl-2 mRNA表达和Bcl-2/Bax的比值。结论:四氢大麻酚对大鼠心肌梗死具有保护作用,增强内源性抗氧化系统功能和抑制线粒体凋亡通路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作为维持和平衡人体各项机能的重要生物网络,参与疼痛、情绪、学习记忆等多项生理功能,其中内源性大麻素受体(包括Ⅰ型、Ⅱ型)在疼痛的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成为针刺镇痛机制研究中的重要靶点。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中,针刺可以分别激活大麻素Ⅰ型受体和Ⅱ型受体,参与到中枢痛觉信号和相关递质的传导以及外周与疼痛相关的炎性反应中,进而缓解模型动物的痛觉超敏。本文系统总结了上述机制在不同类型动物模型中的作用,以期为针刺镇痛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大麻是一种传统的经济作物,有着数千年的使用历史,可作药用,也可用于食品和纺织领域。随着药用活性成分的研究深入,大麻引起了国内外医药界广泛关注。目前全球已有55个国家将医用大麻合法化,我国云南和黑龙江两省可以合法种植和加工工业大麻。但工业大麻的大麻二酚(CBD)含量低,不利于后续开发与研究。笔者以陈士林团队定义的药用大麻[四氢大麻酚(THC)质量分数<0.3%,CBD含量高,主要用于提取CBD的大麻]作为研究对象,从药用大麻的活性成分、CBD分离纯化技术、大麻素类相关产品开发与应用、育种方法 4个方面展开综述。通过梳理,建议后续研究应重视挖掘CBD合成基因,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进化大麻的分子育种,开发绿色提取工艺,发现更多活性成分,并通过合成生物学与无细胞体系高产CBD,以期为药用大麻在国内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刘玲爱  宋朝佑 《针刺研究》1999,24(3):172-178
本工作以钾离子透入引起大鼠甩尾为痛指标,观察了内源性阿片肽与SS镇痛及加强电针镇痛作用的关系。侧脑室注射纳洛酮可部分阻断 SS的镇痛和增强电针镇痛的效应,说明 SS的镇痛和增强电针镇痛的作用可能与内源性阿片肽有关。侧脑室分别给予抗β-内啡肽血清(AEPS)、抗亮-脑啡肽血清( ALEKS)和抗强啡肽血清( ADYNS),观察到 AEPS和 ALEKS可减弱SS的镇痛和增强电针镇痛的效应,其中 AEPS减弱 SS的镇痛作用较强, ALEKS减弱 SS增强电针镇痛的作用较强,而 ADYNS无论对 SS的镇痛作用还是增强电针镇痛的作用均无影响。以上结果表明 SS的镇痛和增强电针镇痛的作用与β-内啡肽和脑啡肽有关,而与强啡肽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8.
大麻二酚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莎  唐双奇  陆阳 《中草药》2014,45(3):432-436
大麻Cannabis sativa是一种古老的具有药用开发利用价值的栽培植物。大麻素是大麻中特有的萜类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复杂的生物活性,目前已分离得到70多种大麻素,其中主要活性成分为四氢大麻酚(THC)和大麻二酚(CBD)。THC与CBD均具有神经保护作用。THC因具有强致幻性其应用受限,CBD无成瘾性且具有抗痉挛、抗风湿关节炎及抗焦虑作用。近年来,CBD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成为研究热点,对CBD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随着4项Ⅲ期临床试验的结束,GW 的大麻类药物——含四氢大麻酚(THC)和大麻二酚(CBD)的大麻提取物舌下喷雾剂将于今年上市。这4项Ⅲ期临床试验是2002年4月开始的,参试的各种病人共约350人。进一步研究了 THC+CBD 对多发硬化症(MS)、脊髓损伤者和疼痛的作用,同时也考查了对癌症疼痛、睡眠障碍和臂丛损伤的作  相似文献   

20.
芩连颗粒解热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芩连颗粒进行了解热镇痛试验,结果显示:芩连颗粒按0.9、2.7和5.4g生药/kg给药,明显降低由百、白、破三 毒素家兔体温升高和2,4-二硝基酚大鼠体温升高;抑制热和化学刺激致疼痛反应。证实了芩连颗粒具有明显的清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