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全自动冲击电流测量控制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一种单片微机、工业控制计算机进行数据和波形管理的冲击电流发生器。采用由工控机、PLC、单片机、存储示波器和打印机等构成的全自动化测量系统。此系统可以产生 8/ 2 0、 4/ 1 0、 1 0 / 1 0 0 0等多种不同波形、幅值可调的冲击电流 ,可以任意设置放电电压 ,自动进行试品切换。采用了 Windows环境下的 VB语言开发专用软件 ,不仅可以在线显示示波图、记录峰值电压、放电电流和放电次数 ,还可以实时显示设备板面的工作状态等。电源部分配置了浪涌吸收装置 ,用来抑制电源回路中尖峰脉冲的干扰 ;测量部分采用了双电磁屏蔽 ,其电磁兼容性满足IEC及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
避雷器残压试验中,国标规定的雷电冲击标准波形为8/20μs及陡波冲击1/10μs,然而在实际过电压保护中,避雷器遭受的雷电冲击电流差异性很大,完全不同于标准规定的冲击电流波形,此时的残压特性将会与标称放电电流时有很大不同,通过理论分析和合理试验搭建了输出波形为15/40μs、8/20μs,4/10μs,1/4μs、幅值范围为1~20 k A冲击电流发生器,并给出了回路的基本设计参数及波形调节原则,即先确定C并将L、R调至最小,后依据波形调节L及R。结果表明:电感或电容的减小均会使波头时间变短;电阻的增大会使波头时间变短,波尾变长。搭建的冲击电流发生器均能产生满足国标要求的冲击电流波形,为研究避雷器不同的残压特性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气体放电管是电力、电子系统中常用的雷电浪涌防护器件,其浪涌冲击特性直接影响防护效果。利用EMTP软件建立气体放电管仿真电路模型,搭建1.2/50-8/20μs组合波发生回路进行仿真冲击,并将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此外还搭建10/700-5/320μs组合波发生回路,比较分析不同浪涌脉冲作用下气体放电管的冲击放电电压和波形上升时间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气体放电管电路模型冲击放电电压和通流波形均与试验结果相接近,较好地反映了其在组合波冲击下的响应特性;气体放电管的响应受冲击电压变化率的影响较大,冲击放电电压随着冲击电压变化率的增大而增加;冲击放电电压波形上升时间则相反。气体放电管对不同雷电浪涌冲击波形的响应特性有所不同,需要在应用中更加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和防护。  相似文献   

4.
哥化比亚的 Empresas Publica de Medellin,将 Okio Brass公司制造的 1 2 0 k V Protecta、L ite样品 ,最大连续运行电压 84k V,额定 1 0 0 k V及热容量 1 84k J的避雷器 81个 ,安装在一年有 2 0 0天的激烈雷雨环境、高度 30 0~ 2 2 0 m、全长 6 0 km的 1 1 5k V Guatape- Rioclaro输电线路上。对安装在避雷器上放电计数器及故障位置检测器 ,连续二年时间且每个月进行监视 ,其结果表明了高水平的避雷器运用和输电线可靠性 ( 2 5% )得到改善。追加安装 30 0个避雷器 ,使用雷击位置测定系统来诊断输电线存在的问题。图 5,表 2。金属氧…  相似文献   

5.
采用冲击电流发生器,对不同厂家、不同压敏电压(U1 mA)的20 kA标称放电电流(In)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施以长波10/350μs和短波8/20μs冲击电流,以期考察MOV耐受长波与短波冲击电流的折算关系。实验结果表明:MOV在长波和短波下的通流容量折算关系与MOV的压敏电压相关,其折算值与压敏电压成正比例的关系,相比于短波,长波电流耐受能力随压敏电压升高而减弱;通过实验得出,MOV在短波和长波冲击下的通流容量比值为:当压敏电压为430 V时14. 44倍,当压敏电压为620 V时16. 32倍,当压敏电压为910 V时22. 27倍。  相似文献   

6.
研制了基于 89C5 1单片机的 Zn O电阻片直流参数测试仪 ,该仪表能测量 U1m A及0 .75 U1m A下的漏电流 ,测量范围为 0 k V~ 6 k V,具有 RS2 3 2 C串行通信口 ,并能将测量结果分类输出。同时 ,介绍了设计原理 ,程控升、降压电路 ,恒流、恒压控制电路及软件流程。  相似文献   

7.
10 kV线路避雷器雷击放电电流是其试验方法、型号选择和运行寿命评估的关键问题。采用电磁暂态程序(EMTP)和电气几何模型法,分析了首次和后续雷击典型结构10 kV线路杆塔和导线的情况下,首次雷击和后续雷击的雷电流波头、波尾和幅值概率分布、杆塔接地电阻和杆塔高度等因素对避雷器放电电流的影响。结果表明:首次雷击引起的避雷器放电电流幅值、波尾、年预计雷击数比后续雷击大得多;取雷电流中值波头、中值波尾首次雷击杆塔情况下,避雷器放电电流波形能量大于标称放电电流8/20 s波形;雷电流幅值分布中值电流增大,线路避雷器放电电流波头、波尾、幅值和线路年预计雷击数都增加。  相似文献   

8.
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雷电残压特性、雷电动作负载特性是避雷器雷电保护特性的核心特征,这些特性和作用的雷电波有很大关系。利用电磁暂态分析程序EMTP—ATP建立了典型750 k V变电站雷电计算模型,依据国内外捕获的雷电波特征参数统计结果,雷电流的波头约为1μs~5μs,波长约为20μs~100μs,选取了有代表性的5种雷电侵入波波形,即1/20μs、1/100μs、2.6/50μs、5/20μs、5/100μs。研究了不同雷电侵入波对避雷器放电电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雷电流参数是输电线路雷电过电压分析和雷电防护分析的基础。总结了雷电流波形实测参数和雷电流模型,分别从波形和频谱两个方面对典型的雷电流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利用PSCAD建立±800 k V特高压直流线路模型,采用不同的雷电流模型计算了线路的反击和绕击耐雷水平,结果表明:Heidler波和Concave波波头呈凹形,Concave波波头较Heidler波、双指数波和斜角波与实测雷电流波头最为接近。各雷电流模型的频谱都主要集中在0~100 k Hz以内,能量主要集中在0~50 k Hz以内,各雷电流模型频谱的区别主要在0~10 k Hz。雷电流波形对反击耐雷水平影响较大,对绕击耐雷水平影响较小。雷电流建模方法相同时,反击耐雷水平与雷电流波头斜率成反比。雷电流波形参数的实测结果分布范围较大,在输电线路防雷分析时,需要根据线路实际情况,测量和选取雷电流波形参数。  相似文献   

10.
氧化锌电阻片一般电位梯度为 2 0 0 V/mm,近年来研制电阻片电压梯度已提高为 1 .5~2 .0倍。在本文中介绍把电压梯度为 30 0 V/mm的电阻片用于高性能避雷器及油浸式避雷器 ,30 0 V/mm及 40 0 V/mm电阻片用于 SF6 罐式避雷器。合量选择电阻片电压梯度可制成小型化避雷器。图 2 0 ,表 2 ,参 1 1采用电压梯度为300V/mm及400V/mm电阻片改进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相似文献   

11.
在电力系统中使用的10 kV避雷器数量巨大,其质量对10 kV架空线路防雷水平至关重要。通过对10 kV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进行整只4/10μs、65 kA大电流冲击耐受试验,分析结果得出:10 kV复合外套避雷器生产工艺对其大电流冲击耐受能力有重要影响,在非电阻片因素下,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可提高大电流冲击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1 000 kV交流系统用避雷器的电流分布试验方法及研究结果。在操作冲击电流和雷电冲击下多柱并联电阻片的电流分布试验结果表明,冲击电流的波形对电流分布系数的影响不大,但在同一波形下随着冲击电流幅值减小,电流分布系数增大;同时分析了电阻片配组参数,当按照每层每片电阻片的直流2 mA参考电压值和500 A操作冲击残压值之间的偏差同时小于0.5%的原则进行配组,电流分布系数小于10%;不同串联片数的4柱并联电阻片组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串联电阻片的数量增加,电流分布系数减小。  相似文献   

13.
冲击电流自动化系统中的电磁兼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冲击电流自动化系统是强电流脉冲技术与弱电下的数据检测和计算机通讯管理相结合的有机统一体 ,单片机测试及计算机管理单元抗干扰能力的强弱 ,是决定整个控制系统能否正常工作的重要保证 ,冲击电流发生器产生强大的浪涌及高频电磁脉冲 ,整个系统的电磁兼容问题显得非常重要 ,采取行之有效的抗干扰措施既保证了系统测试的精度又使得整个自动化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 ,实现了冲击电流系统的电磁兼容  相似文献   

14.
特高压交流油纸电容式套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介绍了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1000kV主变压器高压引线端用油纸电容式变压器套管的技术参数、主要尺寸、结构特点、油中电场计算、研究的关键技术及型式试验项目。套管的额定电压为1100kV,额定电流为2000A。上瓷套的最大伞径为880mm,绝缘高度为7610mm,由七节湿法成形瓷套组成,采用整体加热与局部加热粘接相结合的方法将瓷套粘接成一体。经内外绝缘优化设计、工艺研究及试验验证,研制的产品主要性能指标为工频耐受电压1 200 kV下5min,雷电冲击耐受电压2400kV,操作冲击耐受电压1960kV/1800kV,tanδ值低,局部放电量小,绝缘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Bi2O3-ZnO系配方基础上,通过调整TiO2、SiO2、NiO等金属氧化物的配合量,改进添加剂制作工艺,JS-2#配方D90 mm×7mm电阻片,U5.5 kA小于1.5 kV、2 ms/2 200 A方波通过20次、性能稳定,可以满足特高压等级MOA放电计数器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6.
500kV线路避雷器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介绍了500 kV交流输电线路用不同结构类型线路避雷器的特点;提出了线路避雷器应满足的技术性能要求;对其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设计计算,即额定电压值取396 kV(有效值),串联间隙距离为1400 mm时,能在1/2工频周期内可靠切断工频续流(工频续流值约2 A(峰值))。应用分析后认为,未安装线路避雷器的最小绕击闪络雷电流为19 kA,最大绕击闪络雷电流为40 kA,而两边相安装了线路避雷器后最小绕击闪络雷电流为64 kA;并给出了线路避雷器安装选点的一般原则及安装、运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高梯度氧化锌电阻片的研制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生产符合SF6罐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要求的电位梯度为300~350V/mm的氧化锌电阻片.在现有配方基础上进行含量调整,同时引入NiO,通过采用生料工艺和改进烧结制度等一系列工艺措施,研制出平均电位梯度325V/mm,2ms方波通流大于800A,8/20μm,10kA压比小于1.58的φ83x21电阻片,现已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8.
国内Φ35 mm氧化锌电阻片主要用于标称电流为5 kA等级的避雷器,根据标准要求,其应通过65 kA的大电流冲击耐受试验。但是一系列的实际试验表明,许多国内生产厂商生产的Φ35 mm电阻片并不能顺利通过65 kA大电流冲击耐受试验。在电阻片大电流耐受特性研究中,选用了6家国内有代表性的电阻片生产厂生产的Φ35 mm氧化锌电阻片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的试验方法对电阻片的大电流冲击耐受能力进行了系统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对国内生产的Φ35 mm氧化锌电阻片的大电流冲击耐受能力有了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大电流冲击耐受试验方法提出建议,有助于在生产中加以注意装配工艺以提高避雷器的大电流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19.
避雷器放电计数器的动作灵敏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放电计数器用于判断避雷器在运行中是否动作并记录动作次数,以便积累资料并有助于现场的事故分析,是避雷器的重要配套设备.在实际运行中,由于计数器动作电流的不同,造成记录数据的不准确,给过电压分析、避雷器动作状态的评估带来困难.因此研究放电计数器的灵敏性对准确分析过电压和判定避雷器工作状态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研究了110 k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