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1(PGE1)对减轻颅脑创伤后脑组织损伤机制。方法:取雄性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小剂量治疗组、中等剂量治疗组、大剂量治疗组5组,每组各7只。采用Marmarou A脑损伤模型,造成大鼠弥漫性脑损伤(DBI),观察PGE1对大鼠DBI后8 h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的影响。结果:中小剂量PGE1治疗后脑组织TNFα和IL-1β含量明显减少,与NS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无差异(P>0.05);大剂量PGE1治疗前后脑组织TNFα和IL-1β含量无改变,与NS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小剂量PGE1能降低颅脑损伤后炎症反应,减轻脑组织损伤,对颅脑损伤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艾灸对MCAO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Bcl-2、Bax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艾灸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艾灸组采用MCAO法复制模型,造模成功后,艾灸组取"百会穴"温和灸,每日1次,每次30 min,共7 d.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变化,小动物功能核磁共振仪T2加权成像扫描观察大鼠大脑梗死体积,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定位航行实验,干预第2天模型组和艾灸组逃避潜伏期均长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组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和第4天艾灸组和假手术组逃避潜伏期短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组与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间探索实验,艾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多于模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组和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组脑梗死百分比小于模型组[(11.30±0.94)vs(21.74±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Bcl-2/Bax比值最大,其次为艾灸组,最小为模型组;艾灸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1±0.29)vs(0.75±0.15)](P<0.05).结论:艾灸可明显改善MCAO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缩小脑梗死体积,其机制可能与Bcl-2/Bax增高,抑制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磷脂复合物治疗痴呆模型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壳聚糖磷脂复合物对痴呆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1组)、假手术组(2组)、痴呆模型组(3组)、脑复康治疗组(4组)和壳聚糖磷脂复合物治疗组(5组).分别观察各组大鼠Morris水迷宫逃逸潜伏期、脑电超慢涨落图S谱线、投射电镜下脑组织的超微结构及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检测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和基底神经生长因子含量.所得资料应用SAS 6.12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壳聚糖磷脂复合物可以缩短痴呆鼠逃逸时间,提高S5谱线频率,与痴呆模型组(P<0.01)和脑复康治疗组(P<0.05)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可以恢复提高大脑皮层和基底核胆碱能神经元的数量、面积和光密度(P<0.01),减少损伤脑组织变性水肿;脑复康治疗组和壳聚糖磷脂复合物治疗组脑内神经生长因子含量较痴呆模型组有所提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壳聚糖磷脂复合物能改善痴呆大鼠的学习和记忆功能,可能与阻止和修复胆碱能神经元损伤,增加乙酰胆碱含量,以及参与脑组织抗炎免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的变化及其海马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IL-1β、TNF-α和β-淀粉样蛋白(Aβ)的表达,探讨糖代谢异常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脉佐菌素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后根据建模后时间分为模型4、6、8周组.穿梭箱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认知行为学改变;ELISA法、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GFAP、IL-1β、TNF-α和Aβ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各模型组大鼠遭受电击次数显著增加,而主动逃避次数显著减少;学习和记忆潜伏期显著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GFAP、IL-1β、TNF-α、Aβ表达明显增加,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述检测指标在各模型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Aβ表达与记忆潜伏期呈显著正相关;GFAP、IL-1β、TNF-α表达与Aβ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受损,其程度与Aβ表达呈正相关;糖尿病大鼠海马组织GFAP、IL-1β、TNF-α表达与Aβ表达均显著增高,且呈正相关.糖代谢异常可能通过激活星形胶质细胞释放炎症因子使Aβ表达增加而参与AD的发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的变化及其海马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IL-1β、TNF-α和β-淀粉样蛋白(Aβ)的表达,探讨糖代谢异常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脉佐菌素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后根据建模后时间分为模型4、6、8周组.穿梭箱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认知行为学改变;ELISA法、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GFAP、IL-1β、TNF-α和Aβ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各模型组大鼠遭受电击次数显著增加,而主动逃避次数显著减少;学习和记忆潜伏期显著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GFAP、IL-1β、TNF-α、Aβ表达明显增加,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述检测指标在各模型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Aβ表达与记忆潜伏期呈显著正相关;GFAP、IL-1β、TNF-α表达与Aβ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受损,其程度与Aβ表达呈正相关;糖尿病大鼠海马组织GFAP、IL-1β、TNF-α表达与Aβ表达均显著增高,且呈正相关.糖代谢异常可能通过激活星形胶质细胞释放炎症因子使Aβ表达增加而参与AD的发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方法:选取36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组(模型组)、B组(假手术组)。A组建立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CAO),并随机分为A1组(参照)、A2组(头孢曲松预处理)。比较各组间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变化及白细胞介质1β(IL-1β)表达。结果:A1组、A2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2组高于A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1组、A2组缺血半暗带皮层IL-1β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2组低于A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1组、A2组纹状体IL-1β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孢曲松预处理可逆转局灶性缺血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考虑作用机制为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脑组织损伤,需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亚低温方法对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损伤大鼠梗死面积比及Bcl-2、Bax、Caspase-3 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 50 只 SD 健康雄性大鼠常规饲养 1 周后, 随机选取假手术组 10 只, 余 40 只用Zea Longa 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局灶脑I/R模型,待造模成功后,再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亚低温组、针刺联合亚低温组,每组各10 只. 治疗72 h 后,使用TTC 染色检测脑梗死面积比、免疫组化法检测 Bcl-2、Bax、Caspase-3蛋白的阳性细胞数. 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梗死面积比、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Bcl-2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梗死面积比、Bax、Caspase-3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Bcl-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各治疗组之间Bcl-2、Bax、Caspase-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脑梗死面积比针刺联合亚低温组较针刺组和亚低温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 P<0.01).结论 针刺联合亚低温治疗可通过减少脑梗死面积比、提高Bcl-2表达水平、降低Bax与Caspase-3蛋白表达从而实现对脑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Aβ)、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表达,探讨糖尿病糖代谢异常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组:正常组(N组)、假手术组(S组)、4周模型组(M4组)、6周模型组(M6组)、8周模型组(M8组)。穿梭箱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认知行为学改变,蛋白质免疫印迹法、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PP,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β,用图像分析仪测定光密度值。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有明显差别(P<0.01),模型组APP、Aβ表达明显增高。3个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Aβ与APP正相关,APP表达水平与学习、记忆损伤负相关,Aβ与学习、记忆损伤正相关。结论APP、Aβ在糖尿病大鼠脑组织表达增高,糖尿病糖代谢异常增强Aβ表达参与了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APP具有双重作用机制,既具有脑保护作用,又有增高Aβ表达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眼针对局灶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大鼠大脑缺血区半暗带脑组织中脑原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和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眼针对缺血性脑病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6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1只)、假手术组(11只)和模型复制组(40只)。模型复制组大鼠采用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3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16只)及眼针组(16只);眼针组大鼠参照人体取穴方法,取肝区、上焦区、下焦区和肾区进行针刺干预。再灌注后2 h即开始针刺,每8 h 1次,连续针刺10次,末次干预后30 min,断髓处死大鼠,剥离缺血区域周围半暗带部位的脑组织,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BDNF和TrkB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假手术组大鼠半暗带脑组织中BDNF和Trk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半暗带脑组织中BDNF和Trk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眼针组MCAO/R模型大鼠半暗带脑组织中BDNF和Trk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上升(P<0.05或P<0.01)。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后可促进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以对抗损伤。眼针可通过上调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水平实现其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芪对急性肾缺血-再灌注大鼠肾功能、细胞因子、游离钙水平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影响。方法:9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肾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对照组)、黄芪组(实验组)模型,分别于再灌注后3,6,12h各留取10只取血及肾组织标本,比较各组肾功能、细胞因子、游离钙水平和Cyclin D1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6h后血肌酐(Cr)、尿素氮(BUN)均明显增加(P<0.01);实验组6h后BUN明显增加,12h后Cr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h后模型组与实验组C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h后模型组与实验组BU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再灌注3,6,12h后模型组和实验组IL-6均高于对照组(P<0.01),但实验组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6h后IL-10低于对照组和实验组(P<0.05),其他组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3,6,12h后模型组和实验组TNF-α均高于对照组(P<0.01),但实验组低于模型组(P<0.01)。3模型组和实验组的[Ca2+]i自3h后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实验组3,6h水平低于模型组(P<0.01),12h模型组和实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 D1水平,3h后模型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3h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h后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能够减轻缺血-再灌注大鼠钙超载,调控细胞因子释放,具有减轻大鼠肾脏损伤、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缺血再灌注对大鼠认知功能的损伤机制及人参皂苷Rg2干预作用.方法 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60 min后再灌注24 h.用Morris水迷宫方法 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 检测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Aβ1-40)及其前体蛋白(APP)和NMDA受体蛋白(NR1)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缺血再灌注后第5天逃避潜伏期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85.15,q=34.07、35.06,P<0.05),人参皂苷Rg2 2.5~10.0 mg/kg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q=9.89~30.99,P<0.05), 人参皂苷Rg2 10.0 mg/kg组与尼莫地平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缺血再灌注后Aβ1-40、APP及NR1表达均明显增强,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74.36~192.97,q=22.20~38.57,P<0.05);人参皂苷Rg2 2.5~10.0 mg/kg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q=9.12~30.38,P<0.05);人参皂苷Rg2 10.0 mg/kg组与尼莫地平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可以通过上调Aβ1-40、APP和NR1的表达而引起认知功能障碍,而人参皂苷Rg2对认知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渗氯化钠右旋糖酐(HSD)对大鼠心搏骤停心肺复苏(CPR)后脑组织的作用.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假手术组、复苏对照组、HSD干预组,每组10只.建立窒息型大鼠心肺复苏模型.复苏即刻,复苏对照组给予4 mL/kg NS静脉注射,HSD干预组给予4 mL/kg的HSD静脉注射.检测ROSC后24 h大鼠脑组织含水量、脑海马齿状回及CA1区S100的表达,光学显微镜观察脑海马组织病理改变情况.结果 正常组、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与HSD干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明显低于复苏对照组(P<0.01).复苏对照组、HSD干预组大鼠脑海马齿状回、海马CA1区S100阳性细胞数较正常组、假手术组均增多(P<0.05 或P<0.01),而HSD干预组明显少于复苏对照组(P<0.01).光学显微镜观察显示,正常组、假手术组脑组织结构相似,HSD干预组脑组织病理学损伤较复苏对照组轻.结论 HSD能减少复苏后大鼠脑海马组织S100的表达,减轻脑水肿及脑组织病理学损伤,对大鼠心搏骤停心肺复苏后脑组织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出血性脑梗死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Na+-K+-ATP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静  张祥建  杨牋  李俐涛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2):1042-1044
目的研究比较大鼠脑梗死(MCAO)、出血性脑梗死(HI)模型脑组织含水量及Na -K -ATP酶活性的变化。方法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MCAO组和HI组。采用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无机磷法测定Na -K -ATP酶活性。结果HI组脑组织含水量在缺血6h、MCAO组缺血12h后较假手术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6h和12h时MCAO组较H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AO组和HI组Na -K -ATP酶活性较假手术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3~24h时MCAO组较HI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 ,K -ATP酶活性降低及其引发的脑水肿可加重原有的脑梗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姜黄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s)的可能机制及其对大鼠雌激素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子宫内膜异位模型,建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姜黄素组(150mg/g)、孕三烯酮组(0.5mg/kg)和模型组(生理盐水3ml/d),并以假手术组作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3ml/d)。均予灌胃治疗,3周后测量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灶体积及重量,检测大鼠血清中雌激素(E2)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灶与空白对照组在异位内膜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情况。结果各组间体积及重量的比较,灌胃4周后,姜黄素组及孕三烯酮组与模型组相比较均显著降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间无差异(P>0.05)。各组间雌激素比较,灌胃4周后,孕三烯酮组E2水平比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而姜黄素组与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之间两两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大鼠内膜异位灶MVD值比较,MVD值在模型组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姜黄素组(P<0.01)及孕三烯酮组(P<0.05),其他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姜黄素可以通过抑制异位内膜微血管密度(MVD)的形成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但不会影响大鼠血清中雌激素水平,可能成为不干扰内分泌的治疗新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针刺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百会穴,观察海马区Aβ42的表达变化,揭示针刺头部百会穴是否能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是否可以减轻海马区神经元的损害。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模型+针刺组),用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脑室内注射,取得模型,选择针刺百会穴的方法,观察相关蛋白的表达。于造模成功后针刺,在4周后进行水迷宫检测,连续测试5 d,测试后24 h内取材,采用免疫组化分析法(IHC)观察脑组织内Aβ42的阳性细胞数。结果:(1)定位航行实验显示:各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出现时间缩短,其中模型组所用时间最长。空白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组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在1、2、3、4 d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2、3、4、5 d有显著性差异(P0.01)。(2)空间探索实验显示:通过分析大鼠游泳的轨迹来统计其穿越原平台所在区域的次数,模型组次数最少。假手术组与空白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组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空白组及假手术组的海马神经元各层细胞排列紧密整齐,形态正常,模型组海马区神经元形态结构异常,伴有神经元缺失,针刺组各层细胞排列异常,但优于模型组。(4)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结构及形态正常,Aβ42阳性细胞表达较少,模型组表达高于其他3组。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的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P0.01);刺组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百会穴可以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减轻海马区神经元损害症状,起到了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脑灵汤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TGF-β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灵汤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向大鼠海马内注射Aβ1-42(β淀粉样蛋白)建立AD模型,通过Y-电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行HE染色观察海马CA3区神经元形态;采用刚果红染色检测Aβ的沉积;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 脑灵汤能改善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减少Aβ的沉积,且脑灵汤组TGF-β1的表达较AD模型大鼠的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脑灵汤组大鼠海马CA3区细胞排列较整齐、均匀,结构较清晰,形态、排列、数目较模型组明显改善;刚果红染色结果,正常组、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切片中未见A13沉积;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切片在CA1区与齿状回之问可见明显Aβ1沉积;脑灵汤组未发现明显的Aβ沉积.结论 脑灵汤能增强AD大鼠海马区域TGF-β1的表达,可能通过此机制减少海马AB蛋白的沉积,从而改善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减地黄饮子对β-淀粉样蛋白1-40(β-amyloid protein,Aβ1-40)诱导的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大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对海马组织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大脑海马立体定向注射凝聚态Aβ1-40诱导AD动物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寻找平台所需时间以评价大鼠记忆能力及加减地黄饮子的干预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海马区SS表达。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22.79±6.54)s]比较,模型组大鼠第6天平均逃避潜伏期[(38.52±9.97)s]明显延长(P<0.05),而加减地黄饮子组大鼠潜伏期[(26.71±5.10)s]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5),但与盐酸多奈哌齐组[(24.49±5.57)s]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8.45±0.97),模型组大鼠海马区SS蛋白表达(2.98±0.14)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加减地黄饮子组大鼠SS蛋白表达(6.05±0.42)明显上调(P<0.05),效应优于盐酸多奈哌齐组(3.79±0.29)。结论加减地黄饮子对AD模型大鼠的记忆功能减退具有改善作用,可能与增强海马神经元SS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方及其拆方对脑梗死大鼠脑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动物造模分组,并给予相应治疗,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组织CD3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各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P<0.01);益气组与化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化瘀方及其拆方均有促进脑梗死大鼠脑组织半暗带区新血管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焕  苑韬  时艳杰 《海南医学》2016,(10):1554-1556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及认知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30只12个月龄SD大鼠,按分层随机区组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即训练组、丙泊酚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麻醉结束后24 h,采用不固定训练次数随机法连续5 d进行水迷宫的行为学测试:记录各组的逃避潜伏期、穿越平台次数。测试结束抽取大鼠血后立即断头取脑,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大鼠海马区脑组织nNOS的表达情况及大鼠血清中β-淀粉样蛋白含量。结果12个月龄SD大鼠丙泊酚麻醉后各组同时段水迷宫行为学测试的结果显示:高剂量组与训练组比较,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12.142、5.63);低剂量组与训练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386、0.773)。免疫组化染色的结果显示:高剂量组海马区nNOS阳性细胞数和积分光密度值(IOD)明显低于低剂量组和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12.072、11.646);低剂量组与训练组比较,两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642)。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训练组比较,血清β-淀粉样蛋白含量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11.692、10.354);低剂量组与训练组比较,两组血清β-淀粉样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082)。结论多次高剂量丙泊酚注射麻醉诱导及维持对老年大鼠的学习记忆与认知功能损害与海马区nNOS表达的抑制程度和血清β-淀粉样蛋白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糖尿病大鼠认知行为学改变与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及磷酸化CREB(phosphorylated CREB,pCREB)表达变化的相关性,为探讨糖尿病糖代谢异常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发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4周模型组(M4组)、6周模型组(M6组)、8周模型组(M8组),以同批未制模大鼠作为正常对照(N组)。穿梭箱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认知行为学改变,刚果红染色检测大鼠脑内淀粉样物质沉着,Western印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和RT-PCR检测大鼠脑组织CREB与pCREB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组织Aβ表达。结果:行为学检测显示模型组大鼠有显著的认知功能障碍,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模型组Aβ表达明显增高(P<0.01),模型组CREB与pCREB表达明显降低(P<0.01),而3个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β表达水平与CREB、pCREB表达水平负相关,Aβ与学习、记忆损伤正相关,CREB、pCREB与学习、记忆损伤负相关。结论:糖尿病糖代谢异常可能通过下调脑组织CREB、pCREB表达及增强Aβ表达诱发脑损伤,导致认知行为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